標籤:

韓信沒想造反為什麼還會被殺?是誰一步一步把韓信推向死亡之路?

漢初開國名將韓信被劉邦的皇后呂雉殺死,有人認為這是劉邦集權獨裁的表現,並從此給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開了一個「殺功臣」的血淋淋的先河。有人則認為是韓信咎由自取。如果他像同為「漢初三傑」的蕭何與張良一樣,對劉邦忠心耿耿,不陰懷二心,最後也不至於落得一個首身兩處的悲慘下場。

不過,我這裡想說的是,韓信之所以走到那一步,其實是被人一步步引誘過來的。這個秘密,很多人都沒有發現。引誘他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謀士蒯通。

(蒯通,影視配圖)

蒯通是一個辯士,也就是屬於縱橫家一類。他第一次出現在歷史舞台上,就體現了他高超的說話技術。

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陳勝命武信君武臣進攻趙地,首先進攻的第一站就是范陽縣。蒯通知道後,便跑去對范陽縣令徐公說:「唉,我可憐你要死了,對你表示哀悼!不過呢,我現在又要對你表示祝賀,因為你遇到了我!」徐公見蒯通說得神乎其神,不高興地問道:「你憑什麼說我要死啊?」蒯通說:「秦朝暴政,你當了幫凶,用酷刑殺了那麼多人。現在天下大亂了,大家都起來造反了,那些被殺人的親屬還不活吞了你!」徐公嚇得滿頭大汗,忙問道:「有沒有辦法救我呀?」蒯通道:「我有個辦法,你照此執行,不但能獲救,還能大富大貴!」徐公高興地問他什麼辦法。蒯通答道:「現在武信君來打你,只要你投降,我會去對他說,讓他給你大富大貴!」徐公不相信:「大富大貴是你家養的呀,你讓他給他就給!」蒯通說:「很簡單,我會對他說,你這樣攻城略地打仗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但是,如果徐公投降你,你給了他大富大貴,別人看見了,也會跟著學,爭相投降。這樣,整個趙地你不費一兵一卒就全拿下來了!」徐公覺得有道理,就聽了蒯通的。接著蒯通去武臣那裡,兩邊一說合,武臣用一百輛車,二百名騎兵,以侯印迎接徐公。燕、趙之地聽說這件事,很快就有三十多座城相繼投降了。

不過後來,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了,蒯通成了韓信的謀士。蒯通是怎麼來投奔韓信的,歷史並沒有記載。不過我猜測,蒯通應該是看準了機會,故意來投奔韓信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先按下不表,下面來回答。

韓信奉漢王劉邦之命攻打齊國。韓信領兵出征後,謀士酈食其又對劉邦說:「大王,我不用一兵一卒就能把齊國拿下來。」劉邦想,果然有這樣的好事,那不更好嗎?於是劉邦就派酈食其去齊國見齊王田廣和相國田橫。酈食其去了後,果然憑著一副三寸不爛之舌,說動了田橫,田橫真的決定投降。於是,便不加防備,整天和酈食其喝酒吃肉。

韓信聽說齊國已經投降了,便打算停止進攻。這時蒯通對他說:「別呀,你怎麼能停止進攻呢?你想啊,你帶著好幾萬人,費了多大勁,才拿下趙國五十多座城呀,而酈食其僅憑兩張嘴皮子就拿下齊國七十多座城。你說要到漢王那裡去論功,是酈食其功大還是你的功大呀?」

韓信遲疑地說道:「你說得有道理呀,但問題是齊國已經投降了,我怎麼還能動兵呢?」蒯通問他:「你得到漢王讓你停止出兵的命令了嗎?」韓信說:「沒有。」蒯通道:「這不結了!」於是韓信下定決心,繼續統兵進攻。

這一邊呢,田橫沒有防備,所以,韓信簡直打得順風順水。那田橫見投降了居然還要挨打,大怒,燒一鍋開水把酈食其煮了。但是煮了也沒法,只好逃走,於是韓信佔領了齊國。

我們一般會認為,蒯通這個人很不厚道,出了個餿主意。你想啊,蒯通要是聰明人,他就應該明白,這樣做,肯定會惹得漢王不高興。韓信有沒有功,那不是由他打了多少仗決定的,是由劉邦高不高興決定的。就算韓信沒有功,劉邦喜歡韓信,照樣可以封他高官。反過來,如果韓信得罪了劉邦,就算韓信攻下的城再多,劉邦也不會尿他。由此可見,蒯通作為一個聰明人,出的這個主意,確實不智。

但是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這樣看蒯通,就是把他看錯了,蒯通攛掇韓信攻齊,他一開始就知道劉邦會不高興,他就是故意要讓劉邦不高興。為什麼這麼說呢?咱們也先不說答案,接著往下看。

韓信攻下齊國後,蒯通又給韓信出了個主意,讓他給劉邦帶信說,為了能夠安撫齊國的老百姓,最好假裝稱王。劉邦接信後大怒,正要冒火,張良在一邊給他遞了一個眼色,他立刻就明白過來,自己這會兒是真不該發火,韓信擁有雄兵,自己一發火,無疑是逼韓信造反。於是趕緊改口說:「韓信這小子也就這麼點兒出息,大丈夫在世,要稱王,就稱真王,稱什麼假王啊!」

(韓信畫像)

蒯通讓劉邦去信的那會兒,劉邦正處在困境之中,被項羽打得四處奔逃,正盼著韓信能去救他。韓信不去,反而伸手向他要官。這簡直就是在逼迫漢王發怒,讓他極大地猜忌韓信!蒯通明不明白這個道理呢?他肯定是明白的。明白這個道理,為什麼還要讓韓信那樣干呢?這是第三個疑問,我們還是不忙說,接著往下談。

韓信被劉邦封為齊王后,又過了一些時候,蒯通又對韓信說:「大王啊,我會相面,從前面看你,你最多封個侯爵,而且還會經常處在危險之中。但若是從後面看你,那你的富貴簡直高不可言啊!」

韓信忙問道:「什麼意思?」

蒯通讓韓信把衛士都喊出去,才說道:「項王曾經不可一世,但是在諸侯的輪番攻擊下,已經今不如昔。漢王呢?這一段也是連打敗仗,唯一攻城拔寨指那打那的就是你了!你現在如果一直跟著漢王,則天下是漢王的;如果你跟了項王,則天下又將是項王的。但如果你既不跟漢王,也不跟項王,則你擁有齊國之地,再聯合燕、趙,那麼你的實力將不可小覷,將來滅楚滅漢,只在旦夕之間。就算不去打他們,至少也是和他們三分天下的態勢啊!」

到這裡,前面三個疑問,我們一下就明白了。原來蒯通之所以讓韓信屢次惹劉邦不高興,其實是故意的,目的就是要逼韓信造反,當老大,獨得天下!當然,韓信要得了天下,他蒯通至少也得一個宰相做一做,對他來說,也是有利可圖的。

然而沒想到,韓信的話卻讓他大失所望。韓信說:「漢王對我不薄,我不能背叛他呀!」

韓信真的是忠於劉邦嗎?只有三歲小孩才相信。如果他真是忠於劉邦,當初就不會去攻齊國,逼死酈食其。如果他真是忠於劉邦,就不會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還要官做。韓信之所以不答應,完全是他的性格因素造成的,他這個人做事就是優柔寡斷,而且頭腦不清醒。

蒯通費盡心機出的主意,目的就是為了這一天,但是韓信竟然猶豫不決。蒯通當然不會放棄,隔了幾天又去對他說,讓他抓住機會。但韓信還是那樣,有想法,但定不下心。直到那一刻,蒯通才明白,他是所託非人,韓信不是一個能扶得起的主!

在這種情況下,蒯通斷然決定離開韓信,假裝自己發了瘋躲了起來。有人可能不理解,就算韓信不造反,他也斷不至於告發蒯通,蒯通何以放棄前程離開韓信呢?

我的理解是,蒯通在那會兒已經預料到韓信將來會被殺。要麼你就忠心耿耿,要麼你就造反。如果你猶猶豫豫,那些不軌的心思必然會泄露出來。一旦泄露,肯定會被殺。蒯通如果再跟著他干,最後絕對也是走上一同被殺的道路!

蒯通的決定是英明的,後來韓信果然被呂后設計抓了起來殺頭。不過讓蒯通沒想到的是,很多年過去了,韓信居然把他供了出來。韓信臨死的時候,嘆息說:「我真後悔不聽蒯通的話,以至於死在女人的手中!」

劉邦回家後,問韓信死前說過什麼話?呂后告訴他韓信說了蒯通。於是劉邦把蒯通抓了起來,問他為什麼要教唆韓信反叛?這顯然是一個殺頭的節奏!不過咱們不得不佩服蒯通的腦瓜子真是夠用,他對劉邦說道:「狗總是要對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時候,我只知道有齊王韓信,並不知道有您。況且秦朝喪失帝位,天下之人共同去搶,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紛亂,人們都爭先恐後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夠,您能把他們都殺盡嗎?」

(劉邦畫像)

這話說服了劉邦,劉邦竟然把他給放了。

後來蕭何去世後,曹參繼位當宰相,又還專門請蒯通去做他的賓客。蒯通不但得以善終,還能重得富貴。

如此看來,能不能審時度勢,能不能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情,對一個人來說,真是非常重要!


推薦閱讀:

多年的愛寵意外去世,你會傷心多久?
學生時代的伏地魔為什麼畏懼死亡?
車禍死亡之災命
政治魔咒:清末重臣端方的「非正常死亡」
我的爺爺

TAG:死亡 | 韓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