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居士怎樣如法修行

一天我和一位居士的父親閑聊。當談到居士時,這位父親氣哼哼的說:「自從他信了佛以後,什麼家務活也不幹,就知道燒香磕頭。妄想成佛,長生不老。我們對他有意見,他就對我們不理不睬。我就不信,佛是這麼教導人的?」我問:「他沒有給您講過佛教嗎?」居士的父親回答說:「講過,他就說信佛可以消災避難,人死後能到極樂世界。」聽了居士父親的話,我突然找到佛教之所以還不被一些人接受,甚至被認為是迷信的原因。

由於在家修行的佛教徒本身有家庭、有事業,難免要過一種世俗的生活。因此,居士就不能不面對這一現實,如果把自己看成一個出家的僧人,那就不適宜了。所以,佛教徒在世俗生活中要想堅持佛教真理,向人們宣傳佛教理論,本身除了有正信之外,還要使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親近、尊重的人。只有這樣,居士才能與人和睦、友善的相處,才能在不知不覺中把佛教的真理向世人傳授,既利己又利他。佛教的深入人心也就指日可待了。那麼,居士如何正確的修行佛法呢?下面我談點粗淺的認識。

一、正確對待慾望。佛教導我們要恢複本性的光明智慧,首先要寡慾。即「清心寡欲,少欲知足」。按照佛學觀點能清心寡欲,人本有的智慧光明才可顯現。但有些居士卻對此有片面的理解,認為斷慾望就是什麼也不要想,什麼也不追求,就要冷漠無情。因此,他們對工作事業漫不經心,對家人冷暖漠不關心,整日的念經拜佛,完全不理會家事世事。也正因為如此,他被別人認為是個悲觀厭世、冷漠無情的怪人。殊不知,佛教讓人斷絕慾望的本意是讓人斷貪慾,並非捨棄一切追求,如果把正確的理想目標都看成慾望,那麼想修成正果本身就是個慾望。

我們說如果一個在家的居士整天什麼也不幹,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這種寄生蟲式的生活本身就違反了佛學宗旨。佛陀曾言:力圖解脫煩惱的人必須避免兩種偏倚的生活。一種是不能戰勝私慾,過度追求私慾的生活;另一種是不必要的折磨自己的身心,過著苦行的生活。所以,我們不要在信佛以後,一味地追求消滅慾望,而無所作為。信奉佛教與積極上進、踏實努力的工作並不矛盾。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你是個國家工作人員,你花著納稅人的錢,就要為納稅人干工作;如果你是個工人,你在努力工作的同時,為家庭多創造一些收入,使家庭和睦,同時也為社會在創造財富。這些都符合佛教的真理。

也就是說我們不能過著不勞而獲的寄生生活。因此,我們在家的佛教徒尤其要精進勇猛地入世辦事,將事業搞得紅紅火火。況且一些出家的佛教徒也不是在世外過清閑。他們每天四、五點鐘做早課,早課以後或者拜佛,或者坐禪,或者念經,或者禮懺,做他自己所要修行的活動。你想一想,這麼早起身,兢兢業業、辛辛苦苦的修行,你說他是消極的嗎?這種行為一般人不了解也沒看見,卻以為是消極。因此,我們在家的佛教徒一定要有志氣、有骨氣,認認真真的修行佛法,在短暫的人生中慎思明辨,求得真正的佛法。

二、佛教徒在生活中時刻要有一顆平常心,不要認為自己信佛了,就比別人高明。相反,信佛的人更要謙卑。佛教從凈化心靈這一方面來促使人們各自摒棄私見、私利、私慾,以博大的胸懷,把一切眾生看成自己的同胞兄妹,萬物與我同為一體。我們要尊重別人的信仰,使他人因你而理解、相信佛教。存好心,說好話,辦好事,做好人。如果居士不敬重三寶,不慈悲寬容,不互相團結、互相幫助,在貪、、痴的迷惑下為名利而斤斤計較,因個人的恩怨而毀謗他人,若如此,又怎能夠當好一個居士呢?因此,這是每個居士值得深思的大事。居士應具有較高的覺悟程度,千萬不要忘記肩負的「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重任。

三、要處理好佛教和家庭生活的關係。每個居士在現實家庭生活中,要真心皈依三寶,以佛、菩薩為楷模,深入佛教經典,掌握豐富的佛學知識和社會知識,把佛法與現實圓融地結合起來,為社會和人類服務。居士凈化人間的著力點,是從凈化家庭開始。

佛化的家庭要做到以下幾點:1、要孝敬父母。女的孝敬父母及公公婆婆,男的孝敬父母及岳父岳母。必須兩者兼顧。

2、夫妻之間要應相敬如賓,把彼此當做共建幸福的善知識來看,所以應該相敬、相讓、互助、互諒、互相的關懷。

3、對待子女要像母雞來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我們中國人所說「養兒防老」這個觀念,佛教徒並不贊成。佛教對子女的愛護和教養,目的不是為了防老,乃是為了盡責,因為人的福報與業報,各有因果、各有因緣。父母宜教導兒女孝敬父母的倫理觀念,但不宜指望兒女一定要奉養父母,否則便會因指望而變成失望之時,衍生出無窮的煩惱。家庭的成員都當各盡各的責任和義務。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礎,家庭成員關係的和睦、家庭教育的成功,便能提升個人品質,進而達到凈化社會的目的。

四、要廣結善緣。人要避世修行並不難,難的是在人間肩負重擔依然走在堅信的大道上。我們必須有地藏王菩薩那樣的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居士要通過愛父母、愛妻子、愛兒女、愛兄弟姐妹、愛朋友發展到愛一切人。這樣,我們才把佛的旨意傳授給一切人,讓人類永遠和睦相處,永遠不起紛爭。否則,只會讓人感覺信奉佛教的人跟常人不一樣,是精神病。

因為居士每個人都有家庭、有事業工作,那麼我們有責任好好工作,同時照顧好自己的親人。佛教講孝道。不敬父母是不孝,不敬老師是不孝,兄弟們不和,讓父母擔心,是不孝。做事不負責任,對人沒有誠意,工作不努力,身體不好常生病,自己天天煩惱,皆為不孝。佛告訴我們要孝親尊師,我們自己成佛,不但能度父母,還能度其他人。

因此,只有做一個孝順的子女,做一個仁慈的父親,做一個合格的丈夫,才能使家人與你友好相處,在相處中才能把佛教知識傳給他們。否則,連家人都不能和你親近,你怎麼能夠傳播善知識呢?學佛,一舉一動都要為他人著想,把自我看輕了,捨己為人,不令他人生煩惱,這就是佛。

五、居士一定要去掉急功近利思想。許多的居士沒有搞明白,為什麼要信佛?有老婦信佛後,天天念叨:阿彌陀佛,保佑我全家都平安,兒子孫子當大官,又有吃來又有穿,鈔票堆成山。這就錯了。如果那樣,佛也可以保佑壞人了。不是有這樣的例子嗎?搶匪搶劫前在佛前發願:佛祖保佑俺搶劫成功,到時候俺一定給您燒高香,鍍金身,讓您享不完的榮華富貴。你說佛能保佑他嗎?

因此,我們不能把佛看成有求必應的神靈。有些居士雖然嘴上不說信佛是為了能給自己帶來好運,但在內心卻是在祈禱佛、菩薩保佑自己功成名就、發大財。殊不知,佛是指路的明燈,如果佛給了你光明的道路不走,甚至背道而馳,你怎麼祈求佛保佑都無濟於事。如果對佛教真諦缺乏了解、功利心強,把佛教簡單的看成是能夠消災避難的保護神,把佛看成是能夠給人帶來財富的財神爺,那與迷信根本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有居士信佛後逢人就講:「學佛真偉大,不信佛的人都是大壞蛋,都是大笨蛋。信了佛,現實人生定美滿,一切事情都如願,沒事咱就念念經,管他旁人難不難,閑了咱就跑道場,父母兒子靠邊站。這個樣,死後定能升西天,到時候吃有吃,穿有穿,日子愜意又清閑,他們還要供奉咱,如果敢不供養咱,一定讓他有災難。」我們說如果這樣,他就是個俗人,跟不信佛的人沒有什麼兩樣。

總之,居士們要以佛陀為榜樣,認真領悟佛、法、僧三寶,學習佛覺而不迷,學習法正而不邪,學習僧凈而不染,正確地認識佛教,堅持正信,破除迷信,樹立正氣,弘揚正法,堅持不懈地學習佛法,印證佛法,不斷地覺悟,要像佛那樣達到無上正等正覺的境地。不要僅學一兩句經文,念一兩句真言,就以為懂得了佛法,其結果會做出一些脫離實際、事與願違的事來。佛、法、僧三寶是居士的老師,作為居士——三寶的學生,既受三寶教育,就要敬重三寶,以報師恩,以三寶智慧搞好佛法宣傳,以佛、菩薩的大慈大悲精神自利利他,顯示大乘佛教的慈悲胸懷和無量智慧。

+170
推薦閱讀: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文字版 (第七十九集)
禮讚佛陀兼談修行證果
虛構
行者,行者。
人身真難得 修行莫等閑

TAG: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