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黑豆補虛 葯食皆宜

導語:黑豆具有祛風除熱、調中下氣、解毒利尿、補腎養血之功能。黑豆既能補身,又能去疾,葯食皆宜。

中醫:黑豆補虛 葯食皆宜

黑豆,民間多稱黑小豆和馬科豆,其味甘性平,為清涼性滋補強壯葯,日常生活中以黑豆為食品者亦有多種,營養豐富。黑豆的調補服法有兩種,一種是煮料豆法,即與他葯同煮;一種是單服法。

明太醫劉俗德《增補內經拾遺方論》載「煮料豆藥方:老人服之能烏須黑髮,固齒明目。」此方用當歸12克,川芎、甘草、陳皮、白朮、白芍、菊花各3克,杜仲、炒黃芪各6克,牛膝、生地、熟地各12克,青鹽20克,首烏、枸杞子各25克,同黑豆煮透去葯,晒乾服豆。

張石頑《本經逢原》述黑豆「入腎經血分,同青鹽、旱蓮草、何首烏蒸熟,但食黑豆則鬚髮不白,其補腎之功可知」。這些都是以黑豆與藥物同煮,然後去葯食豆之法。

另一種是單服法,不與其他葯同煮即具補腎養血之功。《本草綱目拾遺》言其「服之能益精補髓,壯力潤肌,發白後黑,久則轉老為少,終其身無病」。

單方驗方舉例如下:

盜汗黑豆、浮小麥各30克,水煎服;或用黑豆、浮小麥各30克,蓮子8克,黑棗7枚同煮。

頭昏畏明以黑豆30克,菊花12克,枸杞子、刺蒺藜各15克,煎服。

腰痛黑豆30克,炒杜仲15克,枸杞子12克,煎水服。

月經不調黑豆30克,蘇木15克,水煎,加紅糖調服。

筋骨痹痛黑豆30克,桑枝、枸杞子、當歸各15克,獨活9克,煎服。

嬰兒濕疹黑豆油30毫升,黃蠟15克,共熔化為膏,塗患處。

燙傷黑豆250克,煮濃汁,取適量塗患處。

推薦閱讀:

中醫要發展,中藥加工方法需要現代化
可能是史上最全的藥性總結(下)
膏方在中醫外科中的應用
《龍圖中醫講堂》第六講 臟象
腰椎間盤突出千萬不要做手術的原因

TAG:中醫 | 黑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