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捨,世間最美(佛經每日聞思修)

一、何為慈悲喜舍?慈(梵maiteya),音譯為「彌勒」,著名的彌勒菩薩即以之為名。慈「友」〔mitra〕演變而來,意為以深刻、親切之友情待人,慈憫眾生,深心愿給予眾生快樂、幸福。悲〔梵,巴利karuna〕,原意為痛苦,引申為能感同身受地體察他人的痛苦(屬於心理學所謂「移情」),深切同情、憐憫,願為其拔除痛苦。佛典解釋說:「慈名予樂,悲名拔苦」。喜〔梵muditd〕或作「隨喜」,對眾生所在善事隨喜功德以促成,勸進行者。舍〔梵upekga,巴利upekkha〕,意為捨棄、施捨,主要指捨棄怨親等分別和自己的財物身命。也包括捨棄煩惱及過分的慈悲喜樂等,保持平靜空寂的心境。慈悲 喜舍傳喜法師——趨向人往高處走的途徑地獄雖然很苦啊,但大家情願往哪裡去啊,因為什麼?因為下地獄要靠「貪嗔痴慢疑」,這個就是很明顯的。我們生命當中這個很明顯的「貪嗔痴慢疑」。然後要想提升的話,要靠「慈悲喜舍」。「慈悲喜舍」看上去是很痛苦的事情,哦!「慈」要與別人樂,那我的那個誰給我!我要給別人快樂這個叫「慈」;別人痛苦,我把他的痛苦要取消掉,這叫「悲」;「喜」給別人歡喜;「舍」別人沒有我給他,然後自己沒有掉,自己只要有,就要給別人。哦!這世間人都不喜歡的。但是恰恰就是這個不喜歡的,才是生命的真諦,是趨向人往高處走的途徑。貪嗔痴都是下地獄的,地獄五條根,但是人還是,管他地獄不地獄吶,貪嗔痴都是蠻好的,然後不知不覺就到地獄去了,世間的人都是這樣的。世間人從這來講也是很無辜的么,所以佛法要弘揚的。二、慈悲喜舍心的功用(一)、慈悲心的功用第一、慈悲心是諸佛菩薩出世間渡生的動力,修行人在明心見性後,了悟諸法皆空,自己諸事已辦且生死已了,若他沒有慈悲心則將常住寂光土中,不再返世間做事,但若他有慈悲心,願使尚在六道受苦的眾生皆能離苦得樂,那他就會由「空」返世間行菩薩道,因此才有菩薩,也才有諸佛的誕生。沒有諸佛菩薩出世間就沒有佛法,我們將永遠不能脫離苦海。第二、修行人若能常存慈悲心,則可克制瞋恨心的發生,亦可克服對鬼界、魔界的害怕,這一點在做布施時是很有用的。第三、人做事若皆能存慈悲心,則紛爭就會減少,社會較易達到和諧,人與其他動物之間也較能和平相處,互相殺害、怨恨的因果也會減少。能以慈悲心待人接物,則對各種人事問題的處理能有較大的包容心,較能原諒別人,由此免除瞋恨的惡緣。以我個人的經驗所得,慈悲心可化解怨恨與不滿,可達成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慈悲心也可消除大部份人世問題的煩惱,能使自己生活自在而愉快。(二)、喜心的功用可分兩方面來說,「自心喜」的功用,可以克服人生的悲觀與無奈,使人生活充滿活力。人在世間因為有死亡陰影及各種苦(佛教稱有八種苦)的存在,因此,人經常會有悲觀與無奈的心情出現,這時候一個充滿歡喜心的人就是人們脫離悲苦的良藥,喜心除可幫助自己之外亦可帶給別人一些歡樂,這也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有菩薩道的「隨心喜」則對別人的成就與善行都能給予讚歎與鼓勵,如此可鼓勵眾生成就善業功德,這對世道人心的改善也大有幫助。此外,「隨心喜」的成就可消除嫉妒心,有嫉妒心的人見不得他人比自己好,對他人的成就不但不讚揚,甚至暗中起瞋恨心,想加以破壞,這樣的話,對他個人將造成惡業,形成不好的果報,對團體或社會也常會造成嚴重的傷害,社會新聞中很多重大傷害案件就是嫉妒心所引起的。(三)、舍的功用舍心的功用在克服慳貪,很多人貪念很重,對自己所愛的東西,包括錢財、名利、地位等都貪執不舍,有的人甚至貪到一點都捨不得的地步。生前守住這些東西,死後還想要「住」在豪華寬廣的墳墓中,繼續保有這些東西,因此,變成永不超生的守屍鬼,這些都是不知「舍」的結果。在人生中,若能常存舍心,就能不貪著,人生的煩惱就會大為減少,因為貪一樣事情就像綁自己的繩子又多一條,能舍才能鬆綁,生活才能自在。舍心若能到達一切皆舍,不只能舍有形的東西,亦能盡舍心中的妄想執著,不論好的、壞的一切心中認定皆捨棄,到此境界,則了脫生死明心見性已近在眼前。菩薩道的施捨心可使修行者克服慳貪與執著的障礙,亦可使貧困的眾生得以解除生活上或精神上的煩惱,施捨的善業功德可使修行者種下善的種子及累積福報資糧,作為未來漫長菩薩道上的助力。三、慈悲喜舍心的修行法A、慈悲喜舍四種心的修習方法慈悲喜舍心的修習,有很多不同的方法,筆者自己是以報恩觀修慈悲心。以靜觀萬物之生機與奧妙修「自心喜」,以慈悲觀修「隨心喜」。以無常、空觀修舍心,以「慈悲舍」修菩薩道的舍心,詳細情形將敘述於後面。(一)、智慧觀的修習已開悟現性且能由空起用的大修行者,他可由本心直接起四無量心,而一般凡夫必須以智慧觀來修習及擴大慈悲喜舍四種心,使逐漸趨向無量心的境界。我們知道修行的主要目的在改變內心的狀況,把不好的觀念(佛教稱邪知邪見)修正為好的觀念(佛教稱正知正見),或直接在自己心中建立一些好的觀念。要建立好的觀念就必須透過正確的思考(佛教稱為正思惟),而為要有效把觀念「深植入內心」就必須集中心力(佛教稱為正定),由這樣的修習就就可以得到「智慧觀」,像無常觀、慈悲觀,因綠觀等皆屬之。智慧觀法可在靜坐之中或靜坐剛結束時,有時在睡覺過後頭腦清淅、心平氣和時亦可進行,當然以在定中進行最有效,這是改造第六識進而影響第八識的有效方法。(二)、慈悲心的修習-以報恩智慧觀(簡稱報恩觀)修習慈悲心。要在定中想自己從無始以來至今已經過無數次輪迴,自已出生在三界六道之中(上至天道下至地獄)已有無數次,且與各道眾生都有親密關係,想自己過去多生以來皆因為得到其他眾生的照顧才能活到今日,很多眾生都曾是自己過去生最愛的父母妻子,只因時空轉移自身業障所限,這些過去的事皆已不復記憶,但對眾生給我們的恩惠我們不能不報。再觀想自己今日,既不能耕田也不會做衣服,但衣食住行樣樣不缺,這也是很多人提供給我們的,今生眾生對我們的恩惠也要回報。又想自己家中所養的貓狗,也許過去生曾是自己最心愛的妻女,今日不幸淪落為畜牲,我怎能忍心不救。想眾生都曾是自己最親愛的人,都曾幫助過自己,因此,自己對所有眾生都要慈悲相待,要使他們都能離苦得樂,助他們了脫輪迴困苦。以上這種智慧觀法若能養成並深入內心,則慈悲心就會增長。(三)、喜心的修習-要觀諸法如幻,要欣賞讚嘆森羅萬象的生機與奧妙,由此起自心喜。要修喜心就要先明白佛教「緣起性空」及「世間如幻」的道理,就知道生命的本體是不勝不滅的,由此可消除「人死如燈滅」的陰影。據我深入探討發現人的各種恐懼心幾乎都源於對死亡的害怕,尤其是害怕死後什麼都沒有,這種潛在的死亡陰影是造成人類悲觀心理的主因。我們時常會因為這種陰影的出現而使歡喜心生不出來。例如看落日晚霞的美景本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但很多人會因看落日的短暫而聯想到歲月的無情與自己雕零的快速,因而產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感嘆,悲心因之而起,喜心也不見了。古今中外許多騷人墨客都能以震懾人心的各種語詞來描繪時間的快速流逝與不再,因而生起感傷與悲嘆,這些心理都源於對死亡的害怕與無奈。佛教「緣起性空」的真理告訴我們:生命本體是不生不滅。人生只是由本體緣起的幻夢而已,人死亡後只是做另外一場夢而已,不用害怕死亡。佛教以人生「八苦」勸我們不要貪戀世間,但也遭到很多批評,認為佛教是苦的,消極的宗教。我個人認為這種苦的人生觀是偏向小乘佛教的看法,也許只適用於某一些人。我認為要觀世間如夢而不要去執著諸法,這樣才可以修「喜心」。把世間的事情當成苦差事而逃避倒不如把它看成一場夢或一場戲,而好好的演下去,只要隨時提醒自己是在演戲。當然,若不幸演得「入戲」那就會演不停了(輪迴不已),這一點希望大家要小心。如你能有智慧知道世間如幻,你就能夠以欣賞與讚歎的態度去面對森羅萬象與人生百態而不會陷於執著之困境。你將會因欣賞宇宙萬象的奧妙與生命的無限生機而產生歡喜心。以下我要談一些我個人的經驗請各位作為參考。有一個夜晚我獨自睡在長濱山上的精舍里,暴雨敲打鐵皮屋頂,在這種夜晚真有震掉人心的感覺,由海面直撲而來的狂風也在右側山谷中嘯吼著,但我內心卻充滿欣喜,我想著若此時山中沒有這間小屋,我將在風雨中又濕又凍受盡折磨(過去登山的經驗),想到這裡,溫暖伴著歡喜的心就出現。另外的一些經驗是我自己一個人住在藥師山的感受。濛濛細雨中的藥師山,獨坐六角亭中觀看山風帶著雨絲斜飄而過,那有寧靜自在的欣喜。冬季寒夜裡的藥師山,寒冷中下著小雨,加上有規律的溪水聲,當你獨自一人時,你會覺得自己像一個隱士遠離人煙,而生起帶「禪味」的欣喜。夏天的藥師山獨自一人在涼椅上躺著,吹著山風,那會有輕鬆自在的欣喜。對人生百態的觀察也會帶給我們很多喜悅,美的容貌一般人看了大都會心喜。其實只要多用心去欣賞,人與動物的各種容貌都很有趣,你要多用「奧妙」的觀點去看。例如一個駝背的老婦人臉上深刻的線條,它是多麼奧妙的在訴說她風霜的歲月。生命到處充滿奧妙與生機,森羅宇宙到處都是美,只要你用些心去觀察、去體會,到處都可以讓你心生歡喜,但不要忘記,這些畢竟是夢、是戲,欣賞可以,不要當真(不要忘失本心)!至於菩薩道喜心的修持則要以慈悲觀為出發點,要想著眾生過去都曾經是自己的親人,他們今日能夠成就善業功德,能夠離苦得樂或者脫離生死輪迴,我們當然要為他們高興,當然要讚歎他們的成就,也很高興能助他們一臂之力。(四)、舍心的修習方法舍心的修習可做「無常智慧觀」(簡稱無常觀),要想世間的無常,人所擁有的東西,包括有形的財富、妻女、兒女,無形的名譽、地位等等,這一切都不可能永久,一切所有權都將隨人之老去死亡而化為烏有,人一旦死亡則什麼也不會再擁有,因此,我們有什麼不能舍?常做此種智慧觀,舍心就會增長。至於菩薩道的舍心,我們可以以慈悲心為基礎來修習,要觀眾生無始以來有長時間是我的至親好友,今日由於某些惡因緣有些眾生成為我們的怨敵,但畢竟世間一切都是夢幻,怨恨也是虛妄。今日我既已學佛,已在行菩薩道,對今日的怨敵我應該以德報怨。因此,當在做布施時,我應該做到「怨親等舍」,常做如此的智慧觀,舍心自會增長。B、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修法 《禪法要解》中有經文:「行者云何得慈心無量?答曰:行者依四禪已,念一城眾生願令得樂;如是一國土、一閻浮提四天下、小千國土、二千國土、三千大千國土、乃至十方恆河沙等無量無邊眾生,慈心遍覆皆願得樂。譬如水劫盡時消水火珠滅不復現,大海龍王心大發動,從念生水,出海盈漫,及天澍雨,遍滿天下,是時天地瀰漫無不充溢。行者亦爾,以大慈水滅嗔恚消慈火珠。慈水發溢,漸漸廣大,遍至無量無邊眾生,悉蒙潤澤,常出不斷,或聽說法,增益慈心。譬如大雨,無不周普。行者慈念眾生,令得世間清凈之樂,亦以所得禪定快樂持與眾生,亦以涅槃苦盡之樂,乃至諸佛第一實樂,願與眾生。以慈力故,悉見十方六道眾生無不受樂。問曰:如阿毗曇(勝法)說,何等是慈三昧?觀一切眾生悉見受樂。又經中說慈心三昧,遍滿十方皆見受樂,云何但言願令眾生得樂。答曰:初習慈心愿令得樂,深入慈心三昧已,悉見眾生無不受樂。如鑽燧出火,初然細軟乾草,火勢轉大,濕木、山林一時俱然。慈亦如是,初入觀時,見人受樂願與苦者,慈力轉成悉見得樂。問曰:眾生實無得者,云何皆見得樂而不顛倒?答曰:定有二種,一者觀諸法實相,二者觀法利用。譬如真珠師,一者善知珠相貴賤好醜,二者善能治用,或有知相而不能用,或有治用而不知相,或有知相亦能治用。行者如是,賢聖未離欲者,能觀法相四真諦等而不能用,不行四無量故。如凡夫離欲行諸功德,能有利用,生四無量心,不能觀實相故。如俱解脫阿羅漢等,能觀實相,具禪定故生四無量,四無量者得解之法,以利用故非為顛倒。複次佛法之實無有眾生,云何觀苦者為實,樂者為倒?所謂顛倒:無眾生中而著我相,若常、若無常,若邊、若無邊等,是為顛倒。行慈之人知眾生假名,如輪等和合名之為車,是故行者慈心清凈,則非顛倒。複次若無眾生以為實者,眾生受樂應是顛倒;而有眾生、無眾生皆為是邊,不應但有眾生以為顛倒。複次慈三昧力故,行者皆見眾生無不得樂,如一切入觀。禪定力故,於緣境界,轉青作赤,何況眾生皆有樂相而不見也?如貴賤貧富禽獸之屬,各自有樂,互相憐愍。貴者之患,貧者所無;貧者之患,貴者所無。問曰:余道可爾,地獄云何?答曰:地獄眾生亦有樂分,遠見刀山灰河,皆謂林水而生樂想;見樹上女人亦生樂想;又我心顛倒故,愛樂其身;若欲殺(之)時,逃避啼哭,請求獄卒,願見放舍;若語赦汝,得脫此苦,心亦可樂,如是之等皆有樂分。又復神通力故,行慈之心,種種教化令眾生得樂--或隨所有而能與之,及身口行助成利益。如諸佛菩薩深心愛念壞諸惡趣,實令眾生得種種樂。以是故不但願與,亦實令得樂。問曰:行慈者得何功德?答曰:行慈者諸惡不能加。如好守備,外賊不害;若欲惱害,反自受患;如人以掌拍矛,掌自傷壞,矛無所害;五種邪語,不能壞心。五種者:一妄語說過,二惡口說過,三不時說過,四噁心說過,五不利益說過。譬如大地不可破壞,種種嗔惱讒謗等不能毀也。譬如虛空不受加害,心智柔軟猶若天衣。複次行者入慈,虎狼毒獸蛇蚖之屬皆不能害。如入牢城無能傷害,得如是等無量功德。問曰:慈德如是,何者名慈法?答曰:愛念眾生皆見受樂,是心相應法,行陰所攝,名為慈法。或色界系、或不系,心數法,心共生,隨心行。非色法,非是業,業相應,業共生,隨業行,非報生。是應修、得修、行修,應證、身證、慧證,或思惟斷、或不斷,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或有喜、或無喜,或有出入息、或無出入息,或賢聖、或凡夫,或樂受相應、或不苦不樂受相應,非道品。先緣相,後緣法,在四禪亦餘地,緣無量眾生故名為無量。清凈故,慈念故,憐愍利益故,名為梵行梵乘。能到梵世,名為梵道。是過去諸佛常所行道。問曰:云何修習慈心。答曰:若行者作是念,我除剃鬚發,不在飾好,破憍慢相。若稱此者,宜應行慈。今著染衣,當應行慈,令心不染。食他之食,不虛受施。如經所說,若有比丘,漸修慈心,則隨佛教,如是不虛食人信施。複次若出家、若在家行者作是念:慈心力故,於惡世中安隱無患,於破法眾中獨隨法行,於熱煩惱令心清冷,如近聚落有涼清池。複次行慈力故,怨家毒害不能復害,如著革屣刺不能傷。行者處於欲界,多嗔怒害,斗諍怨毒種種諸害,慈心力故無能傷損。譬如力士著金剛鎧執持利器,雖入大陣不能傷壞。複次是慈能利益,利益三種人:凡夫行慈除諸嗔恚,得無量福生於凈果,世間福德無過是者;求聲聞、辟支佛者,欲界多嗔,慈力能破,及余煩惱則亦隨滅,得離欲界漸出三界(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如佛所說,慈心共俱近修七覺。大乘發心為度眾生,以慈為本。如是慈心,於三種人無量利益。又習慈初門,又十六行令速得慈,又使牢固,亦常修行。一者持戒清凈,二者心不悔,三者善法中生喜,四者快樂,五者攝護五情,六者念巧便慧,七者身離心離,八者同行共住,九者若聽若說隨順慈法,十者不惱亂他人,十一者食知自節,十二者少於睡眠,十三者省於言語,十四者身四威儀安隱適意,十五者所須之物隨意無乏,十六者不戲論諸法行,是十六法助慈三昧。悲者觀眾生苦,如地獄餓鬼畜生世間刑徒饑寒病苦等,取其苦相故悲心轉增,乃至樂人皆見其苦。問曰:云何以樂為苦?答曰:樂是無常,樂無厭足,從因緣生,念念生滅,無有住時,以是故苦。複次如欲(界)天(人)受樂,如狂如醉,無所別知,死時乃覺;色、無色界眾生,於深禪定,愛味心著,命終隨業因緣還復受報,如是眾生當有何樂?於地獄三惡道,是舊住處,天上、人中猶如客住,暫得止息。以是因緣故,佛但說苦諦,無有樂諦,是故一切眾生無不是苦。眾生可愍不知實苦,於顛倒中而生樂想,今世後世受種種憂惱而無厭心。雖暫得離苦,還復求樂作諸苦事。如是思惟,見諸眾生悉皆受苦,是為悲心。余悲心義如摩訶衍論四無量中說。喜者行人知諸法實相,觀苦眾生皆為樂相,觀樂眾生皆為苦相,如是諸法無有定相,隨心力轉。若諸法無有一定相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無有難,何況余道,隨意可得故,心生歡喜。複次行者作是念:我因少持戒精進等,便得離欲,逮諸禪定無量功德。念諸善功德故,心生歡喜。譬如賈客,齎持少物百千倍利,心大歡喜。復作是念:如是法利皆由佛恩,佛自然得道與人演說,隨教修行得如是利益。是時心念十方諸佛,身有金色,相好莊嚴及十力等無量功德法身,因是念佛心生歡喜。複次佛法於九十六種道中最為第一,能滅諸苦,能趣常樂,心生歡喜。又復分別三種佛法:一者涅槃無量常相,是究竟不壞法。二者涅槃方便八直聖道,三者十二部經宣示八道,如是念法心生歡喜。複次,能知如是實相,行於正道離諸邪徑,是為正人。所謂佛弟子眾於一切眾中最為第一。自思惟言:我已在此眾中,是我真伴,彼能益我。以是因緣故,心生歡喜,願令眾生悉皆歡喜。定力轉成故,悉見眾生皆得是喜。舍者行人如小懈極心暫止息,但觀眾生一相不觀苦樂。喜相猶如小兒,若常愛念,憍恣敗壞;若常苦切,怖畏羸瘦,是故有時放舍不愛不憎。行者如是,若常行慈喜,心則放逸,以喜樂多故;若常行悲心,則生憂惱,以念苦多故,是故行舍,莫令苦樂有過。複次行者入道得禪定味,分別眾生好醜,是善、是不善,善者恭敬愛念,不善者則生輕慢,如人得大珍寶輕慢貧者,見有寶者恭敬愛念。破是二相故而行舍心。如經中說,修行慈心除破嗔恚,修行悲心除惱眾生,修行喜心除破愁憂,修行舍心除破憎愛。但觀眾生得解脫故,隨心所作。如人觀林不觀樹也,又如世人寒時得溫,熱時得涼。資生隨意者,是名為樂。若得官位、寶藏、歌舞、戲笑,是名為喜;若失此眾事者,是名憂苦;若無此三事者,是名為舍。行者亦如是,具有四心,自身受樂願及眾生。心既柔軟,見一切眾生悉得是樂。又復見諸天上世間豪貴,取其樂相願及眾生。心既柔軟,見一切眾生,悉得是樂。修行慈時,心生大喜,以此大喜,願與眾生。或從定起,禮佛法眾,讚歎供養。亦得心喜願與眾生,及取外喜願與眾生。或時自見其苦,老病憂惱,饑寒困苦,欲令眾生離是苦惱。我能分別籌量,心忍猶尚苦惱,何況眾生無有智慧忍受眾苦,何得不惱?則生悲心。復見外人刑戮鞭撻,又聞經說惡道苦痛,取是苦相觀一切皆苦,而生悲心。舍者自舍憎愛,亦觀眾生無有憎愛,及取外眾生受不苦不樂者。從第四禪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及欲界無苦無樂時,取是相已,觀一切眾生,亦都如是無苦無樂。複次如貴人唯有一子,愛念甚重,心常慈愍,世間諸樂願令悉得,自能得者亦皆與之。其子或時遭諸惱患,父甚悲念;若子從因得免,其父大喜。心生喜已,即便放舍,任子自長,父得休息。行者如是,於四無量心中,觀諸眾生亦如子想,隨己所有樂事,及取世間種種諸樂,願令得之。慈定力故,悉見一切皆是樂者。行人從慈心起,若見眾生受諸苦痛,取是相已而生悲心,悲心力故見諸眾生悉皆受苦,見受苦已願令眾生皆離是苦。從悲三昧起,若見眾生受樂得道入涅槃者,取是相已而生喜心,欲令彼得而彼自得。心識柔軟悉見眾生皆得歡喜,從此定起,見眾生不苦不樂者、不憂不喜者,取是相已而生舍心,願令眾生不苦不樂、不憂不喜。以善修舍定力故,悉見眾生不苦不樂、不憂不喜,得離煩惱熱。複次若眾生有諸過釁,舍而不問;若恭敬愛著不以為喜,是為舍心。如是等四無量義。」四、你可以,愛:慈悲喜舍的修行選自 一行禪師 《你可以,愛》第一章 孕生真愛 · 四無量心  唯有真愛,才有快樂。真愛有療癒及轉變周遭環境的力量。為生命帶來深刻的意義。有些人理解真愛的本性,以及怎樣去孕生、滋育真愛。佛陀對愛的教導是既清楚又科學又不難實踐,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這些教導中受益匪淺。  佛陀時代,婆羅門教信徒祈禱在死後能夠升到天堂,與婆羅門──宇宙之神,共享永生。有一天,一名婆羅門教男子問佛陀:「我要怎樣才能確定在我死後,我能與婆羅門同在?」佛陀回答:「婆羅門是愛之源,想與婆羅門同在,你就要實踐四梵住──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捨無量。」梵住的意思是住所或宅第。在梵文裡,慈是maitri;在巴利文,慈是metta。在兩種語言裡,悲都是karuna,喜叫mudita。捨在梵文裡是upeksha,在巴利文是upekkha。四梵住是真愛的四元素。如果你能實踐它們,它們就會在你身上每天不斷地成長,直到能擁抱這世界為止,因此這四元素是「無量」。你會變得更快樂,圍繞在你周遭的人也會變得更快樂。  佛陀尊重人門實踐自己信仰的渴望,所以,他用能夠鼓舞這名婆羅門教男子的話來回答。如果你喜歡靜坐,那你就修行靜坐。如果你喜歡行禪,那你就修行行禪。要緊的是,要能保留你的猶太教、基督教或伊斯蘭教的根。這是延續佛陀精神的方法。如果你切斷你的根,你會快樂不起來。二世紀的佛學家龍樹說:P  行慈無量,熄眾生心中的憤怒。行悲無量,熄眾生心中一切憂鬱和焦慮。行喜無量,熄眾生心中的悲傷和無歡。行捨無量,熄眾生心中的仇恨、厭惡和執著。若是我們學會修行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捨無量,我們就會之道如何療育由忿怒、憂鬱、不安全感、悲傷、寂寞和不健全執著所帶來的疾病。在《增支部經》裡,佛陀教導:「憤怒心起時,比丘不妨隊帶來憤怒的那人,行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捨無量的禪觀。」  某些論師認為,四梵住不是佛陀教誨的最高境界,不能了結苦難和苦惱。這樣說並不正確。有一次佛陀對他喜愛的侍者阿難尊者說:「將這四無量心教給年輕比丘,他們將會感到安全、堅強和喜悅,身心無苦惱。終其一生,有能力行純淨的比丘道。」又有一次,佛陀的弟子拜訪鄰近一個教派,那裡的出家人問:「我們聽說令師尊釋迦教導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我們的導師也是這樣教,這中間有什麼不一樣?」佛陀的弟子不知道怎麼回答,回去後,佛陀告訴他們:「行四無量心,又行七覺支、四聖諦及八正道者,可深得開悟。」慈悲喜捨是覺者的本性。也是真愛的四層面,存在我們心中、每個人心中和每件事中。慈(maitri)  真愛的第一點是慈,是給予喜悅、快樂的意願和能力。要培養這能力,就要諦觀和諦聽,這樣我們將知道如何才會使別人快樂。慈,不是給你愛的人不需要的東西。你必須要明白他的情況,或明白你所提供的東西會不會給他不快樂。  在東南亞,有很多人嗜吃一種大大的、有刺的水果較榴槤,你甚至可以說他們吃上癮了。榴槤的味道很強,有人吃完後還把皮放到床下,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聞這味道。對我而言,榴槤的味道卻是恐怖無比。有一天,我在越南的廟裡唸經時,供桌上有一顆供佛的榴槤。我ㄧ邊敲著木魚和大磬,一邊唸《法華經》,可是一點也沒辦法專心。終於,我把大磬抱到供桌上,翻過來,蓋住哪顆榴槤。如果你跟我說:「師父,我很敬愛您,我想要請您吃榴槤。」我會苦不堪言。你敬愛我,你要我快樂,但你要我吃榴槤。這就是一個有愛而無理解的例子。你的用意是很好,但你沒有正確的理解。  沒有理解,你的愛就不是真愛。你必須要有諦觀,去明白、去理解你所愛的人的需要、渴望及苦難。我們都需要愛。像空氣似的,愛很自然地為我們帶來喜悅和幸福。我們被空氣愛著,我們需要新鮮的空氣來得到快樂和幸福。我們被樹木愛著,我們需要樹木來得到健康。要被愛,我們就要愛;換言之,就要去理解。要愛綿延,我們就要採取適當的行動或非行動來保護空氣、樹木和我們所愛的人。  maitri在英文可以譯為love(愛)或loving kindness(慈愛)。有些佛學導師選擇用lovingkindness(慈愛),因為他們發現「愛」這個字太危險了。但我還是選擇用「愛」。字有時候會生病,需要醫治。長久以來,我們用「愛」這個字來指食慾或慾望,像是「我愛漢堡。」我們要更小心地用字。「愛」是個很美麗的字,我們要歸還它原本的意思。梵文的maitri(慈),源自mitra(朋友)。在佛教中,愛的最基本意義是友情。  在我們的心中,都有愛的種子。我們可以培養這美妙的能量之源,孕育納不求回饋的無條件之愛。當對某人有深刻的理解,即使那人曾傷害過我們,我們也會無法抗拒地要去愛他。釋迦牟尼佛授記,下一劫的佛是彌勒佛──愛之佛悲(karuna)  真愛的第二點是悲,也就是舒緩和轉變苦難、減輕憂傷的意願和能力。在英文裡,悲通常被譯成compassion,但這不完全正確。Compassion是由com(在一起)及passion(受苦)組成。然而,我們不需要受苦才能解除他人的苦難。譬如說,醫生可以在不感染同樣的疾病下,輕病人的痛苦。如果受的苦難太多,我們可能會崩潰,無力幫助。然而,在能夠找到更好的字眼前,我們還是用compassion這個字來做「悲」的英文翻譯。  要培養心中的悲,就要練習觀呼吸、諦聽和諦觀。《法華經》形容觀世音菩薩「慈眼視眾生,諦聽世間苦」。悲,是帶有深刻關懷的。你知道某人苦不堪言,所以你緊緊地坐到他旁邊,深觀他、深聽他,以便感受他的苦楚。你知他有深刻的溝通和心靈交流,僅是如此,就可以替他帶來些許的安慰。  ㄧ個悲心的言語、行動或念頭,就可以減緩另一個人的苦難,帶給他喜悅。言語可以帶來安慰和自信,摧毀猜忌,幫助他人懸涯勒馬泯千仇,或是打開解脫的大門。行動可以救人命,或幫助他掌握千載難逢的機會。念頭也是如此,因為緊跟著念頭的會是言語和行動。悲心,可以一言一行、一思一念都帶來奇蹟。  我初出家時,想不通為什麼在這個處處苦難的世界裡,佛陀仍舊有著美麗的微笑。難道他不會受世間的苦難所干擾?後來,我發現佛陀有足夠的理解、冷靜和力量,因此苦難擊潰不倒他。因為他知道怎樣去對付苦難,怎樣去轉變苦難,所以他有辦法對苦難微笑。我們要覺察苦難,但也要保持清醒、冷靜和力量。這樣我們才有辦法轉變情況。若有悲,淚水汪洋也淹沒不我們。這就是為什麼佛陀依然微笑。喜(mudita) 真愛的第三點是喜。真愛總是替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帶來喜。如果我們的愛無法替雙方帶來喜,就不是真愛。 佛教論師認為,快樂與身心有關,而喜只與心有關。有一個例子常常被提出來:跋涉沙漠的人,望見又清又涼的水,就喜上心頭。當他喝下水時,就感到快樂。「現法樂住」(Ditthadhammasukhavihari)的意思是「當下處於快樂」。我們並不急著要趕到未來,我們知道每件事都在當下此刻。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以帶來無比的喜,譬如說覺知道雙好眼睛。只要睜開雙眼,就可以看見蔚藍的天、紫羅蘭、稚兒、樹木和許多多采多姿的東西。處於正念中,我們就可以接觸道這些令然嘆為觀止、欣榮新奇的東西,喜悅之心以會油然而生。喜中有快樂,快樂中有喜。  有些佛教論師說,梵文中的喜(mudita),意思是「憐憫的喜悅」(sympatheticjoy)或是「利他主義的喜悅」(altruisticjoy),換言之,喜是當他人快樂時,我們所感到的快樂。但,這種講法太狹隘了,且又在我和他之間做區別。喜是深層意義是充滿評核與滿足的喜悅。看到別人快樂時,我們會感到開心,但我們也會為自己的幸福而感到開心。如果沒有辦法為自己而喜,我們又怎麼替別人而喜呢?喜是為了每一個人。捨(upeksha) 真愛的第四點是捨,意即是平等心、不執著、不分別、平常心或放下。Upe的意思是「在……上面」,而ksh的意思是「看」。你要爬到山上去,這樣才能對全景一目了然,不會說有哪一個方向被擋住了。如果你的愛有執著、分別、偏見或依戀,這就不是真愛。不理解佛法的人,有時候以為捨是不關心,但真正的捨既不是冷淡也不是不關心,如果你有一個以上的小孩,他們統統都是你的孩子。捨不是不愛,而是一視同仁、讓你所有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愛。  捨也被冠上「平等性智」的標籤,這是平等的智慧,對所有的人平淡看待,不分彼此。衝突起時,即使是予自己有極大關係,也要保持不偏不倚,能夠去愛、去理解雙方。放下分別和偏見,移開彼此之間的界線。只要還把自己當成愛人的人,把他人當成被愛的人,只要還把自己看得比他人重要或是他人有所不同,就不是真的捨。想要理解和真正愛一個人,便要把自己放到他的立場,與他成為一體。做到這樣,就不會有「我」或「他」。 少了捨,你的愛可能變成霸佔。夏日微風清爽宜人,但若要把這微風關到錫罐中,自我獨享,微風便會逝去。我們的所愛也是如此,像雲朵,像微風,像花兒,若囚禁於錫罐,唯死而已。然而,很多人卻是如此,掠奪所愛的人的自由,直到他喪失自我。他們活著的目的是要滿足自己,利用所愛的人來幫助實現這個目的。這不是愛,這是毀滅。你說你愛他,可是如果你不理解他的渴望,他的需要,他的困難,他就被愛的監獄囚禁住了。真愛容許你保留你的自由,也讓你所愛的人保有他的自由。這,就是捨。W  要讓慈確實是真慈,必須要有悲、喜、捨。要讓悲確實是真悲,必須要有慈、喜、捨。真喜必須要含有慈、悲、捨。而真捨也要有慈、悲、喜才行。這是四無量心的互生性。當佛陀告訴那名婆羅門男子要修行四無量心時,他也是在給我們所有的人,上一堂很重要的課。然而,要將愛的這四點帶到我們的生命及我們所愛的人的生命中,我們必須要諦觀,並修行四無量心。  「想要隨時都處在愛的境界中,不是異想天開。有了慈的專注、悲的專注、喜的專注、捨的專注,你就是活在宇宙中最美麗、最和平、最喜悅的境界。」  想要在生活中獲得快樂和自在,不能夠沒有愛,愛是一切幸福的門檻,也是幸福大道上的鋪路石。  但是要學會愛,不是件容易的事,還好,我們有了一行禪師。  一行禪師以他貫有的溫柔力量,用經驗和故事告訴我們,佛法中所提出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教法,是通往愛的最佳捷徑。  禪師以正念、頂禮、說愛語、甚至以觀想的方式等來修行四無量心,仔細且實用的步驟,可以當下運用,進而開發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真正的愛能理解他人、能接納完美和不完美,並有強大的內心力量,可以不執著,幫助他人,真愛甚至可以療癒一切身心的疾病。◎禪師在書中提到佛陀曾說過:修行真愛有十一種好處:1.好眠2.醒來時,感到心境光明舒坦3.不受惡夢騷擾4.廣受喜愛5.可見或不可見的生命都喜歡與之親近6.受諸神護佑7.不受火、毒、刀劍傷害,更不需特別防範8.很容易就可達禪觀境界9.容貌光明清淨10.過世時,心清念明11.往生梵天,繼續修行。

Teachings on Love《你可以,愛:慈悲喜捨的修行》⊙摘錄自: 《你可以,愛。》自序/一行禪師 著有些人不敢去愛,因為愛曾使他們受苦。佛陀的教導說,有一種愛,不但不會使我們受苦,也不會使我們所愛的人受苦。那種愛是由四元素組成的:慈、悲、喜、捨。在培育這四物質過程中,愛,會每天不斷地昇華,為我們、我們周遭的人,帶來可觀的喜悅和快樂。我們都有能力去愛、去感到快樂。我們不需要成佛和證阿羅漢以後,才開始那麼樣地去愛。
推薦閱讀:

慈悲與智慧無二無別 《聖道指歸》讀後感
佛緣:我佛慈悲
商人的保護神--摩利支天菩薩--太慈悲了

TAG:佛經 | 最美 | 聞思修 | 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