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南漂爸爸的遠程育兒經
一位南漂爸爸的遠程育兒經 作者:劉長虹 千禧年新年一過,為生活所迫,我和妻子不得不忍痛割愛,將不滿一周歲的女兒留給年過花甲的母親照顧,我們南下廣東打工。 母親是個沒文化的農村婦女。說心裡話,將女兒託付給她,我們很擔心女兒的教育和成長問題。母親既不懂得教孩子唱歌跳舞,也不懂得教孩子讀書寫字,尋思良久,我到縣城買回一些童謠、兒歌之類的光碟,以及鈴鐺、口琴、哨子等小玩意,留給女兒。臨走時,我一再囑咐母親,平時要多給孩子放放音樂,有空多給孩子搖搖鈴鐺、吹吹哨子和口琴,這樣既能鍛煉孩子的聽覺,也能開發孩子的智力。 我們的打工收入很低,但打電話並不便宜,儘管如此,我幾乎每個星期都要打電話回家,了解女兒的成長及健康狀況。有時,女兒有點頭疼腦熱,我除了囑咐母親如何照顧好她之外,還會打電話給當地衛生所的醫生,問個究竟,以免發生意外。 這樣,直到女兒三歲了,我和妻子都沒回過家。在女兒三歲生日那天,我給女兒買了一套連環畫和一張《弟子規》光碟寄了回去。我覺得《弟子規》是國學精萃,傳承孝文化,最好讓孩子從小開始學習,所以,我讓母親每天放這張碟給女兒看。雖說孩子還小,不解其意,目不識丁的母親也不懂得向她解釋,但我深信,最起碼對孩子潛移默化的作用還是有的。 等女兒上了幼兒園,我除了通過母親了解女兒的近況外,還時常和她的老師聯繫,通過多種手段了解女兒的成長情況。並且,每次打電話回去時,我總要跟女兒聊上幾句。雖說孩子還小,不明白我的良苦用心,但我覺得這樣做最起碼讓她知道,爸爸媽媽雖然不在身邊,卻是疼她、愛她的。 等女兒上小學三年級後,我們之間又增加了一項新的交流工具——寫信。那時,幾乎每兩個星期,我們都要通一次信。我覺得,電話交流很方便,但傳統的書信能更好地表達和交流感情。我時常在信里,向女兒提到我在廣東打工的點點滴滴,有時還會附張工作照寄回去,目的就是讓女兒明白父母在外的艱辛,從而教育她好好學習。女兒也常在信里提到她的學習情況以及和老師、同學之間的事。當然,在信息化的今天,每逢節假日,我也會選擇和女兒在網上視頻聊天,加強交流。 這樣一來,我的女兒一直健康快樂地成長,且品學兼優,直到去年以全級第一的成績考上重點初中。當然,我知道這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還將繼續在南方打工,而女兒還要繼續在家留守。作為一位南漂爸爸,面對自己留守的女兒,接下來的日子,我還必須要根據她年齡和心理變化,制定出更加有效、更加科學的方法,對她進行遠程教育,讓她繼續健康、快樂地成長。
推薦閱讀:
※怕寶寶添加輔食過敏? 關於輔食添加不可不知道的事兒
※1-2歲頎頎看過的繪本——170本書大點評
※孩子頻繁「感冒」或因過敏,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蟎
※媽咪,我想要吐口水!(怎樣引導孩子的惡趣味?)
※這樣的老師,能當老師嗎?孩子們傷得起嗎?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