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參考文獻」的四個層次

第三層次:碩士畢業或者博士開始階段應該達到對學問或者學術發展的方向了解的水平。這個階段應該已經比較清楚自己所從事的研究是什麼性質,在本研究方向處於什麼水平。在看別人的工作的時候,開始關注人家為什麼要做這個工作,為何採用這個方法,實實在在的認真理解文章的前言部分。關注人家優秀文章的前言的寫法、語法甚至用詞。一個對文章前言不關注的人,看文章不研究人家高水平文章的前言的語法和用詞的人,水平一定有限,無法成為真正的研究人員。

第四個層次:博士畢業時應該能夠看懂文章以外的東西。與自己從事的方向相近或者是自己非常感興趣的,就應該仔細的思考人家這篇文章發表的內容,該研究者為何發表這樣的文章?為什麼採用本方法而不是另外的方法?提供的數據為何是這個方面的,而不是另外一個方面的?為何本文的著重點是論述這樣的道理而不是那樣的道理?除了已經發表的數據,該研究者是否還應該做了哪些工作,由於什麼樣的問題不能發表?作者有哪些難言之隱?總之,人家發表了一篇科技論文,首先會看人家為什麼會發表文章,不是正面的看,而是反面的、批判的看,看人家為什麼會認為「可以發表的」。做到真正的讀懂紙後面的事情。

當一個研究者能夠達到了第四層次,基本上不會去做「人家舉一、我反三」的事情;能夠避免人家在天上打了一釘,你在下面給人掛花的事情;也可以避免窮其極致,把事情做到牛角尖裡面去的情況。即便開始做與他人相類似的工作,在同一方向上,也會有自己更遠的目標,有自己獨特的設計,最終會成正果。

當然,這樣的研究者不會得到很多同行的喜歡,因為你不大可能更多的正面引用人家的文獻,也不大可能與他們形成互惠的團隊,你不會拿著老百姓的稅金替老外打工。你將是孤獨的。

這也是你看的文章叫做「參考文獻」或者「References」的原因。

接著說說看文獻

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每天出版的各類知識都夠我們學一輩子的,如何在這種情況下高效的獲得知識,構建對自己科研具有強力支撐的知識架構,是成為一個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人員的基礎。

最重要的是要看得多。怎麼才能看得多?非常簡單,記住一條,90%以上的科研文章只有走馬觀花的價值,不值得深入研究。以化學類文獻為例,一些描述所謂的科學發現的文章,基本上只要看一下用什麼方法、在什麼條件下可以看到什麼就可以了。現在大多的科學發現是沒有普遍意義的,是局部和個別的,不具備更多的參考價值。對於一些數據增補型的文章,大致記住其最突出的特徵就可以了。

對於提出新的研究方法的文章要認真看。因為一個創新方法的提出,往往是現有科學原理的應用,是一種技術的發明,因此,要認真理解作者從什麼角度理解科學原理、為了什麼需要發明了該研究方法、達到了什麼效果、存在什麼問題。

對於描述新理論的文章,更多的是關注理論的創新點和特色,大致知道理論基礎的建立是什麼科學道理就可以了,理解就行,大多情況下無需逐詞逐句的認真品味,只有少量的精品論文才值得去品味。

對於提出新概念的文章,需要認真體會該科學概念適用的範圍,也就是哲學上講的內涵和外延。真正搞懂其真實的意義和可能發展的方向。

對於一些新物質發現的文章,大致知道該物質的特徵就可以,無需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思考和羨慕。

一般而言,一個博士開題的時候,不管題目是老師給的還是自己想做的,需要認認真真看完代表性論文3050篇,瀏覽相關研究論文300篇以上,沒有這個數量作為基礎,即便實驗中發現新的現象或者好東西,也很難判斷,機會會從手中溜掉。當博士畢業的時候,大約需要看完5000~7000篇相關論文,這個時候基本具備獨立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知道了如何指導更年輕的科研人員開展工作,這就是博士答辯中評語「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的兩個含義。就化學領域而言,5000~7000篇論文,基本上是一個小領域的部分文章,如果想從事應用性研究,這個數量是遠遠不夠的。就個人的體會,想從事某個應用研究,需要詳細的知道3~5個領域的狀況,有的工作需要熟悉7個左右小領域的工作,那也就是需要看約30000篇以上的論文。

剛開始看論文,單詞多,不懂的知識更多;有時單詞個個都認識,就是看不懂那句話是什麼意思。不要緊的,做上記號,先不管,往下看。等看了足夠多的時候自然就明白了。綜述文章一定要看大牛寫的英文文章,只有他們寫的東西才是比較全面的、有啟發的,而不是很多論文的排列組合。但是,必須學會一眼看出綜述文章的問題。只要看了足夠多的文章,每一篇綜述都很快能夠看出很多的問題,說明具備了較強的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看文獻是做科研的基本功。與做其他事情一樣,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多看就是最好的方法。通過多看,可以實現少看和不仔細的看,一眼就能看出關鍵的數據和方法,並且記得非常清楚。對於一些影響深刻的論文,甚至只看一次就能夠說出作者的名字,雜誌的名稱,什麼年月發表的。這也是酒後吹牛、顯擺的好材料,多學一些不是負擔。

給自己搭一架向上的梯子,這個梯子不是出人頭地的梯子,也不是升官發財的梯子,而是提升自己學術能力的梯子。梯子是很古老的東西,一般而言有兩條腿和眾多的梁,腿和頂點都是支撐,而梁是我們向上的支點。

作為希望從事科研的年輕人,需要為自己建造一架能夠讓自己科研能力不斷提升的梯子,這架梯子的兩條腿應該就是學習和思考,其支點,下端是學歷和擁有的基礎、上端是終身奮鬥的學術目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中間的橫樑就是自己的科研工作。

一個沒有一定學歷和一定基礎的人,很難找到自己學術的支撐;一個沒有奮鬥目標和不追求學術能力的人,也無法找到支撐這架梯子的方向。梯子如果橫著放在地上,只能是一種障礙,而不是向上的途徑。

學習、向書本學、向人家學、向自然學,可以不斷的增強積累,讓學習這條腿越來越結實;思考越多可以讓自己才思敏捷、融會貫通,越思考,就越有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研工作是連接學習與思考的橋樑,也是向著目標前進的基石。當科研工作是建立在學習和思考的堅實基礎上的時候,每一步的科研都會為自己向著高處攀登提供一個很好的基礎。一個沒有學習的科研,也就是橫樑只是插在一條思考的腿上,科研是盲目的,必然是不完善的;同理,一個沒有思考的科研,也是毫無價值的,只能是Me-tooScience。

每天看完文獻、做完實驗、伸直雙腿躺在床上的時候,是否可以閉上眼睛,把自己的靈魂從自己身上抽出來,站在床邊,問問躺在床上的那個人,今天看到的、學到的、所想的、是不是存在漏洞和問題?今天做的工作,是不是在兩條腿之間做了很好的連接?是否做的足夠堅實?明天踩上去會不會掉?會不會斷了?

每天都這樣去學習、思考和做科研,或許就無需擔心是否自己能夠按時畢業、也不會羨慕別人是否比自己做的更好、更不會採取偷盜和造假的手段為自己增加業績,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都做最好的自己,總有一天能夠厚積薄發,達到自己能夠達到的頂點。


推薦閱讀:

裝修前好好參考一下吧----30張陽台裝修效果圖
預測失物——斷卦參考
庚戌日柱參考
玄關裝修是家的門面,15種款式供你參考~

TAG:文獻 | 參考文獻 | 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