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名園之蘇州留園(三)留園園林特色

中國十大名園之蘇州留園(三)

  (三)留園園林特色

  拙政園以大著稱,留園相反,恰以小而聞名,面積既然小,風格當然與拙政園的大氣、深邃不可比擬。但是,留園的特長就在於它更注重對空間的利用。留園佔地三十餘畝,集住宅、祠堂、家庵、園林於一身,該園綜合了江南造園藝術,並以建築結構見長,善於運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視覺原理,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組組層次豐富,錯落相連的,有節奏、有色彩、有對比的空間體系。留園的建築在蘇州園林中,不但數量多,分布也較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間處理之巧妙,皆為諸園所莫及。留園整體講究亭台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走在留園中,你會發現,它的景緻總是堆疊的那麼巧妙。造園者很好的運用了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手法,將景物搞成多層空間,層層錯落,相互借用,以小見大。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每一個建築物在其景區都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從全局來看,沒有絲毫零亂之感,給人有一個連續、整體的概念。

  要營造空間,牆是很重要的一環。留園的漏窗、月洞,特別豐富,花形各異。在中國眾多的園林之中,留園的花窗位列典範。透過這些花窗,景緻似遠不遠,似斷不斷的,濃濃的人文情趣油然而生。

留園的各式漏窗

  留園的治園藝術,表現在建築空間處理、理水、疊山、植物配置四個方面:

  1、空間布局:

  留園的建築在蘇州園林中,不但數量多,分布也較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間處理之巧妙,皆為諸園所莫及。留園建築物約佔園總面積四分之一。廳堂、走廊、粉牆、洞門等建築與假山、水池、花木等組合成數十個大小不等的庭園小品。園內亭館樓榭高低參差,曲廊蜿蜒相續有七百米之多,頗有步移景換之妙。建築結構式樣代表清代風格,在不大的範圍內造就了眾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築,處處顯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見大的造園藝術手法。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卓越智慧和江南林建築的藝術風格和特色。全園用建築來劃分空間,可分中、東、西北三個景區:中部以山水見長,池水明潔清幽,峰巒環抱,古木參天;東部以建築為主,重檐迭樓,麴院迴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勝;西北部環境僻靜,富有山林野趣;竹籬小屋,頗有鄉村田園風味。留園建築空間的曠奧、明暗、大小處理得頗為精湛,不論是從園門入園經古木交柯、曲溪樓、五峰仙館至東園的空間序列,還是從鶴所入園經五峰仙館、清風池館、曲溪樓至中部山池的空間序列,都形成層次多變的建築空間。其建築空間的精緻是江南其他園林所難以媲美的。有以下三個設計特點:

  (1)空間對比明確:其中從大門到古木交柯、花步小築一段極好地利用了小天井、開鑿在屋頂的明瓦、「之」字曲廊、漏窗等,形成富有光線變化、明暗對比的空間。一進大門,留園的建築藝術處理就不同凡響:狹窄的入口內,兩道高牆之間是長達50餘米的曲折走道,造園家充分運用了空間大小、方向、明暗的變化,將這條單調的通道處理得意趣無窮。過道盡頭是迷離掩映的漏窗、洞門,中部景區的湖光山色若隱若現。繞過門窗,眼前景色才一覽無餘,達到了欲揚先抑的藝術效果。

  (2)院落空間豐富:石林小院、五峰仙館庭院、冠雲峰庭院等院落,以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間襯托豐富的景觀效果,五峰仙館庭院的狹長見廳山之高聳,石林小院的「院中有院」則突出了立峰之姿態萬千,多而不亂,每個小天井皆有主題;冠雲峰庭院則以開敞的空間,彰顯冠雲峰之空靈,前面五峰仙館庭院、石林小院的較為封閉的空間,恰恰烘託了冠雲峰庭院的開敞,是整個遊覽線路中的高潮所在。

  (3)景區之間以牆相隔,以廊貫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門使兩邊景色相互滲透,隔而不絕。框景、對景、漏景手法多變,全園曲廊貫穿,依勢曲折,通幽渡壑,園內有蜿蜒高下的長廊670餘米,漏窗200餘孔。「之」字曲廊、空廊的應用與小天井的結合非常巧妙。利用空廊、小天井、漏窗、隔扇、洞門等形成富有變化的畫面,用框景、對景、漏景等多種手法,來展示奇峰異石、名木佳卉。

留園內「之」字曲廊

石林小院立峰之姿態萬千,多而不亂

  2、理水:

  留園的山水格局採用了對比的方法,將中部和西部的空間進行對比,形成疏密相同的空間景觀。中部形成以水體為主、四周假山的開敞景觀,而西部形成以山體為主、水體為輔的山林景觀。東部則多採用象徵的手法,用特置石峰來形成山景意境。留園中理水所創造的景觀,截然不同。手法主要有以下三點:

  (1)景觀與空間對比:利用理水形成不同的景觀,西部形成溪流的景觀,取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之意,暗含了此溪的桃花源意境;中部形成較大的池面,池中設小蓬萊島,為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山之一,以小島喻神仙,以小池喻大海。也因此形成了強烈的空間對比,中部曠而闊,西部奧而幽。

  (2)疏水若為無盡:中部池山西南角設置水澗,池水彷彿有源頭,澗口設對景石磯,以便遊人觀賞水澗,但尺度略大。澗上結合道路設置石樑,使水澗的景觀層次較為豐富。「活潑潑地」水閣下也作凹入處理,彷彿沒有盡頭。

  (3)浣雲沼以小襯大:冠雲峰前鑿池,名日「浣雲沼」。峰印水中,更顯秀麗;峰后冠雲樓越顯高聳。浣雲沼的尺度較小,能反射冠雲峰的倒影,猶如美人對鏡梳妝,此乃鏡借之佳例。其水面尺度比較小,以此襯托冠雲峰的窈窕與靈秀。

「活潑潑地」水閣下也作凹入處理,彷彿沒有盡頭

冠雲峰前「浣雲沼」

  3、掇山:留園築山疊石的風格也有所不同,中部假山為明末周秉忠疊置的「石屏山」,後經多次改建,成為黃石、湖石混疊,藝術價值不高。西部假山以土為主,疊以黃石,氣勢渾厚。山上古木參天,顯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氣氛。東部則多採用象徵的手法,大量使用特置石峰,有以下六個特點:

  (1)特置石峰:園主劉恕酷愛奇石,多方搜尋,在園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為奇觀,自號「一十二峰嘯客」。後來又尋找到獨秀、段錦、競爽、迎輝、晚翠五峰,以及拂雲、蒼鱗兩支松皮石筍,並稱其院落為「石林小院」。因園主的癖好而造就了留園以特置石峰見長的特點,這些特置石峰與駁岸、花台等相互映襯,尤其是特置石峰的對景、漏窗和洞門對特置石峰的漏景和框景,應用非常廣泛。

  (2)山石花台:山石花台主要用於抬高花卉的觀賞視點,如古木交柯處的磚砌花台。園內較多採用湖石牡丹花台,如涵碧山房南院、汲古得修綆南側小院,東園東南角院落,比較成功;還有遺存的青石牡丹花台,如在遠翠閣南側、佳晴喜雨快雪之亭西側。這些牡丹花台用來防止較高的地下水位對牡丹生長的影響。

  (3)雲牆襯托與分景:在西部假山山腰的雲端,露出的部分很低,從側面烘託了假山的高度,是個佳例。雲牆不但是具有分隔景區的功能,還將山分為兩部分,山峰是西部山林的主山,山腳形成中部山池看似南北展開的副山,與池男東西向的主山形成「主山橫則客山側」構圖。

  (4)壑谷理景:西部山上的舒嘯亭東南有壑谷蜿蜒而下,壑谷的深度不深,在1-1.5m左右,但情趣頗佳。

  (5)山巒理景:西部土石假山山頂營造參差起伏之勢,疊石不求高聳,但求錯落有致,尤其是山頂堆疊有層次。

  (6)麓坡理景:在中部山池爬山廊的土石假山上,山體余脈的處理利用了石頭處理成不同高差上花台,結合植物種植,形成綿延的客山山麓,與池南的主山之間遙相呼應。

留園中多處採用特置石峰的對景、漏窗

西部山上的舒嘯亭東南有壑谷蜿蜒而下

  4、植物配置:留園的植物配置有以下四個特點:

  (1)景以境出,營造意境:「又一村」處營造田園景象,因此,現廣植竹、李、桃、杏等農家花木,而「緣溪行」處的溪水取自陶淵明的桃花源之意,種植了大量的桃花。西部假山、中部假山上茂密的樹林,營造了山林意境。

  (2)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聞木犀香軒」具有濃濃的禪意,即是悟道之意。禪書《五燈會元》中記載北宋黃庭堅學禪不悟,問道於高僧晦堂,晦堂誨之曰:「禪道無德」,但庭堅不得其要。晦堂趁木樨盛開時說:「禪道如同木樨花香,雖不可見,但上下四方無不彌滿,所以無隱。」修禪悟道是中國士大夫所追求的高尚行為,而當時的園主盛康也是如此,以「聞木犀香」的典故很好地把自己高潔的志向說了出來。園中大量的以「國色天香」的花中之王的牡丹作為觀賞對象,同時比喻了自己高貴的品格。

  (3)獨立成景,兼顧季相:古木交柯磚砌花台上的古柏、山茶、天竹,花步小築的古藤、綠蔭軒旁的青楓、曲溪樓旁的楓楊、小蓬萊島上的紫藤架橋都是獨立成景的佳例。

  (4)點綴山石、豐富景觀:在小天井內、立峰旁、疊石間、駁岸旁,有植物進行點綴,豐富景觀效果,如石林小院中的羅漢松、美人蕉,廳山上的六月雪等,岫雲峰上的木香。

「緣溪行」處的溪水取自陶淵明的桃花源之意

留園「聞木犀香軒」

推薦閱讀:

張曉明:以制度自信推進有香港特色的普選
九、經絡特色講解—肺經1
楊梅怎麼才算上品
特色宴會菜單
為什麼星巴克咖啡店如此受歡迎? 星巴克裝飾特色分析

TAG:中國 | 園林 | 蘇州 | 特色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