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致父母:求求你們別再說「為你好」了

文:韓婧 | 微信公眾號:韓婧小大(hanjingloveu)責任編輯:黃小希 格格題圖來源:123rf

我們只是沒有活成你們希望的樣子

>>>01

我被一個親戚「拉黑」了。

過年的時候,她讓我勸勸馬上就業的大兒子:聽家裡的話安安穩穩的在家找個「鐵飯碗」工作,別整天尋思著自己找,覺得去私企給人打工不穩定又折騰——「我這都是為了他好啊」。我表示對她心情的理解後告訴她:孩子成年了,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他願意自己去闖蕩未嘗是一件壞事,家長覺得為他好也不錯,不過我們不能強行剝奪他嘗試的機會和權利,有些路必須自己走了才知道利弊。

親戚聽了後,不由得黑起臉來,本來希望我遊說兒子,結果憋出一句:算了,還是我勸他吧,你可別給他說這話了。

前兩天,我媽發消息問我針對初中生早戀的情況怎麼引導,我發視頻過去問具體情況。一問得知,是那個親戚的小女兒,孩子今年初二,一直成績很好,全校前幾名的那種,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突然這位親戚發現跟一個男生髮一些曖昧的微信消息,她追到學校問,一看不得了,老師也知道了,感覺作為家長竟然是最後一個知道這個消息的。立刻不淡定了,找孩子談話,給孩子說現在還不到這樣的年齡,要好好學習。女孩嘴上嗯著啊著就沒有其他反應了。她越想越不放心,索性要去找老師給女孩轉班,遭到了女孩強烈反對。現在束手無策,剛好我媽去了她家,於是就找到了我。

我平時接觸青春期學生比較多,也經常收到很多六年級女孩子寫的信告訴我喜歡上同班男生不知道該怎麼辦。聽到這樣一個情況,出於職業慣性,我脫口而出:「初二了有喜歡的人不算早戀了,這並不是問題啊。」結果話一出口,本來想給我說話的親戚瞬間走開了,留下我媽打圓場問我應該怎麼應對。

雖然我說了很多注意事項引導方法,但是再也沒有聽見那位親戚的一句回應。

我清楚的意識到,早戀在她看來,是堅決不允許發生在小女兒身上的,這意味著乖乖女變的不聽話了。她本來期待我可以站在專業角度給她一些快速斬草除根的方法,這才是對女孩好的,然而我給的卻是類似支持的表達,自然是抗拒的。

>>>02

「為你好」三個字是太多父母加給孩子的枷鎖。

上學的時候父母說:不要早戀,安心學習,你長大就知道媽媽這是為你好;

大學畢業後找工作,父母不惜自己貼錢貼力貼老臉,給孩子找一個穩定的工作:你有個體面工作自己也輕鬆,社會地位也高,我們掙這麼多反正也都是為了你;

工作穩定了該結婚了,父母張羅著給孩子相親:趁著我們身體還健壯,你早點結婚以後有了小孩還能給你帶,你也輕鬆;

孩子結婚後產生矛盾想離婚,父母又站出來了:婚姻哪有不磕磕絆絆的,你一個人帶孩子更辛苦,多磨合一段時間,這也是為你自己好。

……

有著事事都「為你好」的父母的孩子會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從周圍的朋友和接觸的個案中,總結出兩類——聽話的和不聽話的。

聽話的孩子內心充滿的擔心和恐懼,因為深深的內化了父母的要求,理解父母的善意,懂得父母的苦心,他們很少忤逆父母。即使這樣他們還會很擔心,擔心自己不能滿足父母的期待。他們所有事情的出發點也會把父母放在第一位:我這樣做媽媽會不會開心?爸爸會不會生氣。

我曾經問過他們「你把自己的需要放在什麼位置上?」他們的回答大都是「爸媽開心了我心裡就好受些」,隨後是一絲無奈的苦笑。

不聽話的孩子是什麼樣子呢?他們沒有像父母說的那樣「什麼年齡就該幹什麼事」:上學的時候早戀,上班之後三五年時間至少跳槽一次,甚至變成了「大齡剩女」還可以每天自得其樂,父母念叨起來就一句話甩過去:你們照顧好自己就夠了。父母一邊氣得唉聲嘆氣一邊也無可奈可,因為孩子除了「不聽話」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好的:經濟獨立,人脈廣泛,興趣眾多,時不時回來陪爸媽一起聊天下棋。

看上去要自在洒脫很多,其實他們內心充滿了內疚和不安:因為知道父母的「為我好」,而自己又沒有滿足父母的期待,即使自己現在的生活自己很滿意,也沒有辦法安心享受這份滿意。

>>>03

曾經有個個案跟我講,她看到一個微博,博主寫道:我問我爸為啥不催我結婚找對象,我爸說: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我為啥要管。那條微博下邊很多人評論說,好想要這樣的父母。她沒有評論,只是默默的感覺到很羨慕。

就在不久前,她的父親因為她年過三十還沒有結婚,情緒失控,酒醉後哭著喊到「對不起列祖列宗」。那是她記憶中第一次看見父親掉眼淚,她告訴我:「我寧願他打我一頓或者罵我一頓,那樣我還能反駁。可是他這個樣子我覺得我做了天大的錯事,特別特別難受。」

她做錯了什麼呢?並沒有錯,她只是過了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父親錯了嗎?也沒有錯,他只是覺得女孩子到了這樣的年齡結婚才有人照顧,作為父親才會放心。

錯就錯在兩個人想要的不一樣,錯就錯在父親在想著「為你好」的時候失去了界限,女兒把這種「為你好」內化成了一種責任,一旦完不成就感覺辜負了父母,好像自己事業再成功,人生再精彩也失去了意義。

我見過的和諧的親子關係是這樣的:兒女長大後,母親想著如何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和自己的閨蜜們一起聊天旅遊,父親想著找哪些朋友一起談談人生賞賞花,孩子可以在自己事情上有充分的自主權同時也願意分享自己的困惑,而父母提供自己看法但不強制執行。彼此都不會把對方想的過於脆弱,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界限分明,互相尊重,放下無謂的自我犧牲,大家好了才是真的好。

作者簡介:韓婧,你若也有故事,歡迎前來傾訴,我來執筆成文,個人微信:421159641。

今日討論

你的父母是怎樣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父母知道子女是同性戀就特別的傷心?
把父母當成子女一樣照顧
我25歲為何父母仍然干預我玩遊戲?
父母婚禮答謝詞

TAG: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