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福鼎白茶那點事

福鼎白茶歷史

中國著名茶學家張堂恆在《中國制茶工藝》中記載:「乾隆六十年(1796年)福鼎茶農採摘普通茶樹品種的芽毫製造銀針。」茶界一般都把1796年定為白茶創始時間。

  關於白茶的歷史究竟起於何時?茶學界也有不同的觀點。有的學者認為白茶始於神農嘗百草時期。上古時代尚無制茶法,人們運用自然晾青的辦法,其實即是後來的茶葉「萎凋」工序,這也是一種古老的制草藥方法。由此可見最早的茶,按製造方式應該是白茶,或者說這是中國茶葉史上「古代白茶」的誕生。湖南農業大學楊文輝教授認為,中國茶葉生產史上最早發明的不是綠茶,而是白茶,理由是我國利用茶葉已有四千年的歷史,最初作藥用,由於茶樹萌發新芽有季節性,為了隨時都能喝到茶葉,便將採集的幼嫩茶葉晒乾收藏起來,這是茶葉加工的開端。也是中國茶葉史上「白茶」的誕生。這種晒乾保存的方式茶學界專家陳椽教授同樣認為:「如現時制白茶,可以說是制茶起源時期。」

壽眉干茶

  在福鼎民間,流傳著美麗傳說,太姥娘娘俗名藍姑,用白茶治小兒麻疹而羽化成仙,是福建三大女神(媽祖、陳靖姑、太姥娘娘)之一,藍姑所在的年代就在堯帝的上古時代。無獨有偶,福鼎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迹,馬欄山遺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時代的石器、石斧、石錛和1958年在白琳湖尾山遺址等40多處的石器都證明了這點。

  現在得到茶學界認可的是茶聖陸羽《茶經》里的這句話:「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白茶山即太姥山,也就是說,白茶有文字記載至少在唐以前。另據考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原文引自《永嘉圖經》,這本成書於隋朝的圖經可惜已佚,這就更好的說明白茶在隋朝以前就已出現,但在唐宋時期,福鼎產茶的記錄有文字記載的很少。

  據央視報道,2009年考古工作者在曾經創建了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呂氏家族墓的發掘中,發現了距今一千多年前宋朝的茶葉,更讓大家驚奇的是,這些千年以前的茶葉還是茶葉中少之又少的極品白茶。白茶出現在北宋時期的西安貴族階層,進一步證明了白茶在唐宋時期就已經有了。

  太姥山,古代交通十分不便,文人墨客鮮至,留下的文獻資料與摩崖石刻較少。謝肇淛的《太姥山志》載:「太姥洋,在太姥山下,西接長蛇嶺,居民數十家,皆以種茶樵蘇為生。」「白箬庵……在摩霄峰背,有徑路可達……凡五里許始至;前後百畝皆茶園。」(本文轉自「西湖龍井資訊平台」)明朝的陳仲溱《游太姥山記》記載:「……然皆養蜂賣茶,雖戒律非宜,而僧貧亦藉以聚眾。」同時期的林祖恕在《游太姥山記》載:「……因箕坐溪畔,取竹爐汲水,烹太姥茗啜之。」

  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陸應陽《廣輿記》載:「福寧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綠雪芽。」明萬曆四十四年《福寧州志·食貨·貢辨》載:「芽茶84斤12兩,價銀13兩2錢2分;葉茶61斤11兩,價銀1兩4錢7分9厘。」這段記錄,說明了明朝時期,福鼎茶人把製造白毫銀針的芽茶收購價格與製造葉茶的白牡丹價格區別開來。

  明朝田藝蘅《煮泉小品》:「芽茶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更近自然,且斷煙火氣耳。生曬茶淪之甌中,則旗槍舒暢,清翠鮮明,尤為可愛。」指的就是白毫銀針,明確指出,以日光萎凋生曬芽茶為最佳。明朝時期留下許多文獻資料很好地佐證福鼎悠久的產茶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福鼎茶廠與福鼎茶葉收購站都一直堅持收購、生產白茶,供中茶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出口換取外匯。由於場地與氣候的原因,白茶產量很低。茶農有一句常用的話「辛勤不解天氣變化」,有時一場春雨,會使正在萎凋的白茶全軍覆沒,加上基本上以日光萎凋和手工為主生產,工業化程度不高、產量低,但價格很好。據《寧德茶業志》載:「1950年12月,中茶公司華東公司對紅、綠毛茶中准價的規定:福建的紅毛茶平均不超過每50公斤3石大米,綠毛茶每50公斤2.4石大米,白茶每50公斤12石大米……」可以看出,白茶價格是紅茶的4倍。

  上世紀50年代,福鼎以生產白琳工夫紅茶為主,當時紅茶出口蘇聯,1958年,中蘇關係緊張後,生產紅茶改為生產綠茶,不管如何,白茶始終都有生產或從茶農收購,保證福建省外貿出口的需要。白茶的生產量直到1963年才有了提高,福鼎茶廠白琳茶廠王亦森等人在福建省茶葉專家指導下,在茶廠生產車間不斷進行實踐,運用熱風萎凋技術生產白茶,獲得成功,改變了原有靠天吃飯的不利因素,大大提高白茶產量。1968年,王亦森發明了新工藝白茶後,產量直線上升。從上世紀70年代起,白琳分廠以生產白茶為主,茉莉花茶、綠茶為輔的格局。

  從福鼎市檔案館資料了解到,1950年後,中茶公司在閩東成立茶廠,下設茶葉收購站。茶葉屬國家二類物資一級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插手收購、販運,茶葉的內外貿易均由中茶公司統一經營管理。白茶運往省外貿直接出口,茶葉經營完全是按計劃生產。據福建省茶葉專家陳金水先生回憶,每年同仁堂藥店從福建收購50公斤的白毫銀針,作為高檔葯的藥引。

  白茶分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新工藝白茶。《中國茶葉大辭典》里把福鼎生產的銀針稱為「北路銀針」,政和產的叫「南路銀針」,銀針白毫亦稱「白毫銀針」、「銀針」、「白毫」;白牡丹叫法一致;壽眉(貢眉)一類茶,福鼎茶人把它叫作壽眉,閩北一帶稱貢眉。據一些老茶人回憶,業內人士有把白茶分為閩北白茶和閩東白茶,統稱為福建白茶.

很久以前,白毫銀針在福鼎民間自始至終有茶農曬制,而白牡丹、新工藝白茶直至上世紀70年代才盛行,因此,在福鼎人的心目中,白毫銀針往往是白茶的代名詞。

  「福鼎白茶」名稱還有一段來歷,有人建議用「福鼎大白茶」做公共品牌,因為「鐵觀音」、「大紅袍」都是茶樹名稱,能讓國人所熟記。「福鼎大白茶」曾經作為成品白茶的公共品牌,後來由於國內許多茶葉專家的反對,認為「福鼎大白茶」作為福鼎生產的白茶公共品牌不妥。2007年,福鼎市政府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把「福鼎白茶」作為公共品牌,把所有的白茶都統一起來,進行集中推廣宣傳。2009年,福鼎白茶的「太姥銀針」成為世博十大名茶,2010年,「福鼎白茶」榮獲中國馳名商標,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接受。

  2007年,福鼎市成立茶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品牌宣傳與抓福鼎白茶質量安全,同時湧現出一批專門生產白茶的龍頭企業:品品香、譽達、綠雪芽、天豐源、廣林福等知名白茶品牌,其中,「品品香」牌白茶又榮獲中國馳名商標。2012年,福鼎白茶的生產總量已經超過5800噸。

福鼎白茶樹種

福鼎白茶備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們的原材料具有優越性,采自「福鼎大白茶」與「福鼎大毫茶」茶樹的芽葉.福鼎白茶即華茶一號、福鼎大豪茶即華茶二號.

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是製作福鼎白茶的主力,此外還有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雲595,福雲6號,7號,20號,九龍大白茶,福建水仙等。白茶品種的適制性較廣,一般都可做綠茶和紅茶,福建水仙還可以製作烏龍。

根據白埅元研究,福鼎大白茶屬於中葉早生,黃綠色,絨毛特多的全國良種。

而福雲595是與雲南大葉種的天然雜交種,屬於大葉早生,淡綠色,絨毛也是特多的省級良種。

福雲20號是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於1957~1971年從福鼎大白茶與雲南大葉種的自然雜交後代中通過單株選種育成。2005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審定編號:閩審茶2005001。

單從葉片看,其他樹種也都是大葉,只是有早生,有晚生而已,而只有福鼎大白茶是中葉。

福鼎大毫茶又名大號大白茶。原產福建省福鼎縣汪家洋村。栽培歷史近百年。該品種適制性廣,所制綠茶外形肥壯披毫,色澤綠翠光潤,滋味鮮醇,爽口回甘,湯色嫩綠清澈明亮,較耐沖泡,品質極佳;所制功夫紅茶,條索肥壯極顯毫,色烏潤,味濃醇,有紫羅蘭香,湯色紅艷,金圈厚,為制「白琳功夫」的高級原料;所制白茶,滿披白毫,香清味醇,為制「白毫銀針」、「白牡丹」、「白毛猴」的高級原料。

福鼎大白茶原產福鼎市點頭村柏柳村,因芽葉多白毫而得名。

1965年被列為第一批地方茶樹良種向全國推薦,1985年認定為國家良種,編號GS13001-1985。

目前約有15個省(區)栽培。越南茶研所用福鼎大白茶作母本和當地的富戶種人工雜交,育成了LDP1和LDP2兩個適合製作紅、綠茶的新品種,這是越南當前主推的品種。

既然福鼎大白茶是中葉種,而福雲系列或者其它幾種都是大葉種,顯然後者的芽頭應該更肥壯,更適合做銀針看起來也更漂亮。但是市場上大家都說自己的銀針是福鼎大白茶做的,顯然是因為福鼎大白茶的名氣更大所致。還有一種可能,很多茶園是混合型混在一起拼配的,沒有對單一品種口感的長期積累很難識別。

福鼎大白茶的芽葉重量一芽三葉百芽重63克,福鼎大毫茶一芽三葉百芽重104克,畝產相差很大。茶葉中功效成分,福鼎大白茶春茶一芽二葉干樣約含氨基酸4.3%、茶多酚16.2%、兒茶素總量11.4%、咖啡鹼4.4%;福鼎大毫茶春茶一芽二葉干樣約含氨基酸3.5%、茶多酚25.7%、兒茶素總量18.4%、咖啡鹼4.3%。

由於兩種茶的品質相差不大,產量差異比較大,因此福鼎茶農更喜歡種植福鼎大毫茶。根據推廣的各茶區統計,福鼎大白茶由於適應性廣、產量高、抗寒性、抗旱性、抗逆性強等特點,遍布全國近20個產茶省,緯度最北到山東省日照市,西至陝西西鄉縣子午鄉。1958年,福鼎大毫茶經鑒定後也向全國推廣。

福鼎茶人陳方田老人回憶,他曾把福鼎大毫茶茶苗推廣到安徽、浙江、江西、江蘇等地,並在當地種植加工,但移種後生長出來的茶葉品質、芽毫粗壯度與製作後的成品茶都遠遠不如福鼎本地所產,如白茶,福鼎白茶還具有地域氣候的獨特性。

時過境遷,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追求純正傳統白茶味道,故福鼎大白茶在專業茶友中越來越多得到青睞.

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的區別

在《中國茶經》一書中,茶葉專家莊任先生曾對福鼎和政和的白茶做過詳細和準確的描述。根據庄先生講,福鼎與政和的白毫銀針的製造工藝基本相似:萎凋—烘焙—篩揀—復火—裝箱,但福鼎的製法多用文火焙乾,而政和的做法是幾乎不烘焙,全靠自然萎凋,先在通風陰處萎凋七八成干,再放到烈日下全部晒乾,在裝箱前以文火再烘焙10多分鐘,趁熱裝箱。政和白牡丹的烘焙時間比銀針要長,它的自然萎凋期也比銀針要長。

政和白茶和福鼎白茶所用的茶青也是不一樣的。福鼎白茶主要用的是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的茶青政和白茶主要用的是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和福雲六號的茶青

政和白茶的萎調較重而福鼎白茶較輕,因此口感上也略有區別,福鼎白茶毫毛厚密,富有光澤,香氣清新淡雅,滋味醇和,政和白茶毫毛略薄,光澤度不如政和白茶,但香氣清鮮,滋味濃厚。

太姥銀針和白毫銀針什麼區別?

白毫銀針全部采自茶樹的茶芽,產量少,是白茶中最為珍貴的品種,而太姥銀針屬於白毫銀針類別。

太姥銀針是銀針中的極品。在採摘時間上和製法上太姥銀針更為嚴格。一般太姥銀針採用明前春茶頭輪單芽製成,有嚴格的採摘要求,天氣應選晴天,尤以北風天最佳,南風天較次,雨天和大霧均不宜採制。銀針采自銀針揀剔要求精細,用手工摘去過長的嫩梗(俗稱銀針腳),揀除各種變色芽、綻開芽及雜物,使外形勻凈、整齊美觀,內質一致。因此太姥銀針更為難得。

新工藝白茶是什麼茶?

首先,新工藝白茶是白茶中的一種,白茶的種類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新工藝白茶,白毫銀針與白牡丹的製作工藝都很簡單,大致可以分為兩道,萎凋與乾燥,而新工藝白茶卻有所創新,其製作工藝為:萎凋、輕揉、乾燥、揀剔、過篩、打堆、烘焙、裝箱。在初制時,原料鮮葉萎凋後,迅速進入輕度揉捻,再經過乾燥工藝,使其外形葉張略有縮摺,呈半卷條形,色澤暗綠略帶褐色。這也是為什麼它被命名為新工藝白茶的原因。

這種茶清香味濃,湯色橙紅;葉底展開後可見其色澤青灰帶黃,筋脈帶紅;茶湯味似綠茶但無清香,又似紅茶而無酵感;其基本特徵是濃醇清甘又有閩北烏龍的「馥郁」。

推薦閱讀:

新白茶不適合煮,選擇正確沖泡方式,至關重要!
福鼎白茶丨春茶與秋茶的辨別技巧
純乾貨,新人必收藏!新白茶和老白茶要如何辨別?
這四個原因,決定了荒野白茶的未來,所以且喝且珍惜!
憑什麼白茶就漲了價?

TAG:白茶 | 福鼎白茶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