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大師的般舟三昧思想(姚長壽)

智者大師的般舟三昧思想

姚長壽(中國佛學院副院長)  前言   般舟三昧在念佛思想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廬山慧遠(334-416)即以此法門與同志諸賢,共結白蓮社,而同修凈土之業。然而廬山慧遠的般舟三昧,在排除古代念佛思想史中的咒術、方術等方面,儘管有其一定的歷史意義,但它畢竟只是一種理想而已,並沒有形成體系。【1】般舟三昧法門的完成,可以說是在天台凈土教里才得以實現的。   智者大師(538-597)在其《摩訶止觀》中首先將般舟三昧予以戒定慧三學的內容,在常行三昧的名義之下,將此般舟三昧法門完備成了一種修道體系,從而對後來的念佛思想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智者大師六十年的生涯中,就其學術思想來說,一般可大致區分為前期時代和後期時代。【2】前期時代是指(一)幼小時代(一歲——十八歲)、(二)修學時代(十八歲——三十一歲)、(三)瓦官寺時代(三十一歲——三十八歲)、(四)天台隱棲時代(三十八歲——四十八歲)。後期時代是指(五)三大部講說時代(四十八歲——五十七歲)、(六)晚年時代(五十八歲——六十歲)。前期時代的思想以般若空觀為主,後期時代的思想以《法華經》的諸法實相為主。其中天台隱棲時代,在華頂峰上的頭陀修禪,是他思想上的轉折期,華頂開悟則是他學問上的重要轉換。《天台三大部》、《維摩疏》中所見的四教五時、三諦三觀、十乘觀法等智者大師獨自的教學體系,都是在華頂修行以後形成的。而在瓦官寺時代的八年,則是智者大師講說經論的時期。這一時期他講了《法華經題》、《智度論》、《次第禪門》,又為尚書毛喜撰寫了《六妙法門》、《四十二字門》。【3】  從智者大師的著作來看,有關凈土思想的論述,除了《摩訶止觀》之中專論四種三昧之外,都是一些段片散說。歷來傳為智者大師的《觀經疏》、《阿彌陀經義記》、《凈土十  疑論》、《五方便念佛門》、《西方凈業義》等著作,已被學術界認為是偽作【4】。但是從文獻記載來看,智者大師有著明顯的願生西方凈土的思想。如灌頂<<天台智者大師別傳》載,智者大師在臨終時專念彌陀、般若、觀音三寶之名,同時又唱《法華經》和《無量壽經》二部經,以為最後聞思:「索三衣缽,命凈掃灑,唱二部經為最後聞思。聽〈法華〉竟,贊曰:法門父母,慧解由生。本跡曠大,微妙難測。四十餘年蘊之,知誰可與?唯獨明了餘人所不見,輟斤絕弦於今日矣。聽《無量壽經》竟,贊曰:四十八願,莊嚴凈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能改悔者尚復往生,況戒慧熏修。行道力故,實不唐捐。」【5】《國清百錄》中所收晉王廣文書《王遣使入天台建功德願文第六十七》中說:「臨終自說所得,今聞侍者所書,巨有異相,稱我位居五品弟子,事在《法華》,十住信心誠,文具《瓔珞》。於是空聲異響,遍滿山房,索批大衣雲,觀音來至。驗知入決定聚,面睹彌陀」。【6】又《王答遺旨文第六十六》中載:「居世同凡將欲泥洹,現稀有事。五品十信已自皎然,彌陀觀音親來接引」。【7】這些就是古來所稱智者大師臨終時舍《法華經》而歸《無量壽經》的由來,說明智者大師在晚年不僅極力宣揚一心三觀之說,而且深信彌陀,期生西方。  智者大師的學說,初期與後期有著非常大的變化。《摩訶止觀》是他示寂前四年發表的著作,要全面了解智者大師的般舟三昧思想,還得首先從《次第禪門》等初期論著中的斷片內容來加以綜合研究。    一、《次第禪門》中的念佛三昧  智者大師有關禪觀的前期時代的代表性的講述是《次第禪門》十卷。這是他在金陵瓦宮寺講述天台三種止觀之一,即漸次止觀的講義,分為方便章和修證章。方便章分外方便和內方便。外方便與念佛三昧沒有直接關係。內方便則是一種在禪定開發時,於靜細心中善巧運用的禪法,如果不誤事理諸禪的選擇,必能證得深禪定。這一禪法分為止門、驗善惡根性、安心法、治病患、覺魔事五項內容。其中最重要的是驗善惡根性,這是說修習止門之心如果於禪定中澄靜,則會應行人而現各種業相,即各種善惡業相。智者大師把這些現前而來的業相中的善業的內容,分為外善與內善。外善因為是於散心中修習的布施持戒等諸行,所以不能發起無漏諸禪。內禪則是發得諸無漏的禪定修行,在內方便中最為重要。智者大師將此內善分為阿那波那、不凈觀、慈心、因緣、念佛三昧等所謂五停心觀。其中念佛三昧是到達九種大禪、百八三昧等所謂菩薩不共禪的功德最大的業相。這裡所講的《菩薩地持論》的九種大禪、《大品般若經》的百八三昧,與法華三昧、般舟三昧同被稱為非世間非出世門禪、非有漏非無漏禪,指的是超越空假兩觀而完成中道觀的一種最高的菩薩禪。念佛三昧的具體內容分為以下三種:  (一)念應佛。這是於欲界未到靜定心中,忽然憶念應身佛的功德,即憶念「如來往昔阿僧祗劫中,為一切眾生故,備行六波羅密,一切功德智慧故,身有相好光明,心有智慧圓照,降伏魔怨,無師自悟,自覺覺他,轉正*輪,普度一切,乃至入涅槃後,廣益眾生」等應身佛具足的無量功德,由此而生對佛的敬愛心,三昧開發,入定安樂。此時的善境因行人而各異。這叫念應佛善根發相。  (二)念報佛。行人慾定中忽然憶念報身佛的不可思議功德,即憶念「十方諸佛真實圓滿果報之身,湛然常住,色心清凈,微妙寂滅,功德智慧,充滿法界,不生不滅,無作無為」等報身佛的功德,行人由此心得安穩,三昧開發,智慧分明。這叫念報佛善根發相。  (三)念法佛。行人慾定中忽然憶念法身佛,即憶念「十方諸佛法身實相,猶如虛空,即便覺悟一切諸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非有非無,非來非去,非增非減,非境非智,非因非果,非常非斷,非縛非脫,非生死非涅槃,湛然清凈。有佛無佛,相性常然,眾生諸佛,同一實相」等法身佛,行人由此三昧現前,開發實慧。這叫念法佛善根發相。[8]  與上述善根發相對應的是惡業障道發相,即於定中現前的應由念佛三昧來加以對治的惡業障道的罪業,也有三類,並設定了相應的對治法。  (一)沈昏暗蔽障。行人於修定中感覺意志等精神作用遲鈍,意志不鮮明,由次而妨礙諸禪定的修習而不得開發三昧。此處的對治法是行人應觀察應身佛的三十二相,即隨取應身佛三十二相中的—相,「閉目而視,一心取相,緣之入定,若不明了,即開眼更觀,復更閉目,如是取一相明了,次第遍觀眾相,使心眼開明,即破昏睡沈暗之心,念佛功德則除罪障」。  (二)惡念思維障。行人於修定中起十惡五逆等惡念之心,由此禪定不得開發。此時若念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等不可思議報身佛的諸功德,因善能破惡,念佛功德即能對治此惡障,緣佛功德,念念之中,滅一切障。  (三)境界逼迫障。行人於修定中身或時卒痛,見無頭者無眼目者,或見火來燒身等惡諸相,由此行人驚怖苦惱而不得三昧現前。此時當念法身佛,念法性平等,不生不滅,空寂無物,所以亦無外境,既無外境,何來逼迫之相。此時若念色身的三十二相,則為更取相而狂亂其心,所以通過法性空的念法身佛,則能滅除重罪。[9]  以上是《次第禪門》內方便中所見念佛三昧。這是開發宿世善根以得大乘禪的一種方便行,也是消滅罪障的一種對治法。這一學說亦見於《六妙法門》。在《六妙法門》第四對治六妙門中,智者大師舉了凈門中的念三身佛。[10]這裡的凈門是指六妙門中最高的法門,體識一切諸法本性清凈,與無作三昧相應,由此二乘人證得涅槃,菩薩具足十信心,而生九種大禪。  念佛三昧是五停心觀或五門禪的一種。這種禪觀見於鳩摩羅什所譯的《坐禪三昧經》、《禪秘要法經》、《思惟略要法》,曇摩密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之中。智者大師在他的止觀學說中採納的這種念佛觀,可能就是這些五門禪在當時流行實修以後經他整理歸納所成之物。比如《禪秘要法經》中說,精通禪定的禪難提比丘,因為業障,雖一心繫念,所期境界不得現前,而問世尊消滅罪障、破除邪見殺生等煩惱障的方法。世尊說多罪業者應修習念佛,一心念佛即能消除業障、報障、煩惱障,並為他說示了詳細的念佛方法。[11]《坐禪三昧經》中也說到對治等分行及重罪人當行念佛三昧。[12]至於念佛觀的具體方法,據《禪秘要法經》說,首先從觀佛像開始,即用順逆兩種方法,一心觀察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然後觀察從每—項好中發出的無量光明,由一佛而二佛乃至十方諸佛。通過懺悔和觀佛並進而消除罪障,從而心意泰然而得念佛三昧。除了這些諸禪經中所說的小乘禪法的念佛觀之外,還有一些大乘念佛觀的內容,比如《坐禪三昧經》中說,行人消滅罪障得此三昧,十方三世諸佛悉在心內現前,念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諸佛無量功德,進而當立三種誓願,即必得佛身佛功德,持過去現在一切福德而求佛道、立大悲心度脫一切眾生使得佛道、而念此誓願,這就是菩薩的念佛三昧。[13]而《思維略要法》中則說從修生身觀進而修法身觀,當得無生法忍。[14]其他如《十住毗婆沙論》、《大智度論》中也都有講述作為菩薩禪的念佛三昧的。[15]所以從念佛相好開始的念佛觀,本來的目的是作為滅除行人罪障的對治法、助道法而被廣泛採用,而智者大師把它納入大乘觀法之中,逐漸向無生法忍的法身觀發展,以期達到空慧的諸法實相觀的觀法。  《次第禪門》這中對般舟三昧的具體行相證果等雖然沒有具體說明,但提到了般舟三昧之名,說是世間上上禪、菩薩禪,[16]對於般舟三昧的具體論述,則有待於智者大師的後期著作《摩訶止觀》了。    二、《摩訶止觀》中的般舟三昧    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提出了四種三昧,即將諸經典中所見的禪三昧,從身儀上分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四中三昧,從行法上分為—行、般舟、方等法華、隨自意四種三昧。常行三昧即般舟三昧,其內容構成分為方法和勸修二科。 方法中又分開遮、口說默、意止觀三段。首先嚴飾道場,安置本尊阿彌陀佛像,以九十日為一期,專事行旋,這是開許身業的條件。 然後同以九十日為期或口唱阿彌陀佛名號,或心念阿彌陀佛,或唱念俱運,或先念後唱,或先唱後念,無休息時, 總之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 這是口業的規定。最後仍以九十日為期,從順逆兩方來觀阿彌陀佛的色身三十相,應持空假中三觀的立場,這是按一心三觀原理制定的意業的行法。[17]  《摩訶止觀》中說般舟三昧的依據是《般舟三昧經》。[18]實際上嚴格地說應該是,般舟三昧依據的是支婁迦讖譯三卷本《般舟三昧經》和一卷本《般舟三昧經》、鳩摩羅什譯《十住毗婆沙論》。現對照如下:  (1)《摩訶止觀》(《大正藏》卷46):「此法出般舟三昧經,翻為佛立。佛立有三義。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能於定中見十方現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觀星,見十方佛亦如十多,故名佛立三昧」(12a)。  《般舟三昧經》(三卷本,《大正藏》卷十三)則作:「是三昧名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904b)。「是三昧佛力所成,持佛威神,於三昧中立者,有三事,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見佛」(905c)。「明眼人夜半視星宿見星其眾多(中略)於三昧中(中略)悉見諸佛」(906b)。  (2)《摩訶止觀》:「《十住毗婆沙論》偈云:是三昧住處,小中多差別,如是種種相,應亦須議論。住處者,或於初禪二三四中間,發是勢力,能生三昧,故名住處。初禪少,二禪中,三四多。或少時住名少,或見世界少,或見佛少故名少。中多亦如是」(12a)。  《十住毗婆沙論》(《大正藏》卷二十六)則作:「是三昧住處,少中多差別,如是種種相,皆當須論義」(88b)。「是三昧住處,少相中相多相,如是等應分別,知是事應當解釋。住處者,是三昧或於初禪可得,或於二禪或第三禪或第四禪可得。或初禪中間得勢力,能生是三昧。或少者,人勢力少,故名為少。又少時住,故名為少。又見少佛世界,故名為少。中多亦如是」(88b)。  (3)《摩訶止觀》:「身開常行。行此法時,避惡善知識及痴人親屬鄉里,常獨處止,不得希望他人有所求索。常乞食,不受別請。嚴飾道場,備諸供距,香餚甘果。盥沐其身,左右出入,改換衣服」(12b)。  《般舟三昧經》則作:「避惡知識近善知識(中略)身避親屬離鄉里」(904bc)。「常樂獨處止,不惜身命,不得希望人所索。常行乞食,不受請」(一卷本901a)。「長念供養,當供養於佛,花香搗香,飯食具足」(906b)。  (4)《摩訶止觀》:「九十日為一期。須明師善內外律,能開除妨礙於所聞三昧處。如視世尊,不謙不恚,不見短長,當割肌肉供養師,況復余耶。承事師如仆奉大家。若於師生惡,求是三昧終難得。」(12b)。  《般舟三昧經》則作:「所視師當如佛(中略)菩薩於善師有慎恚,有持善師短視善師不如佛者,得三昧難」(906b)。  (5)《摩訶止觀》:「須外護如母養子,須同行如共涉險,須要期誓願,使我筋骨枯朽,學是三昧不得,終不休息。起大信,無能壞者。起大精進,無能及者。所入智,無能逮者。常與善師從事」(12b)。  《般舟三昧經》則作:「自念使我筋骨髓內皆使枯腐,學是三昧終不懈怠」(909c)。「菩薩有四事法疾逮得三昧。何等為四:一者所信無有能壞者,二者精進無有能逮者,三者所入智慧無有能及者,四者常與善師從事」(906a)。  (6)《摩訶止觀》:「終竟三月,不得念世間想欲,如彈指傾。三月終竟,不得卧出如彈指傾。終竟三月,行不得休息,除坐食左右。為人說經,不得希望衣食」(12b)。  《般舟三昧經》則作:「菩薩復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不得有世間思想,如彈指傾三月。二者不得卧出三月如彈指傾。三者經行不得休息,不得坐三月,初其飯食左右。四者為人說經,不得望人衣服飲食」(906a)。  (7)《摩訶止觀》:「念西方阿彌陀佛去此十萬億佛剎,在寶地寶池寶樹寶堂眾菩薩中央說經」(12b)。  《般舟三昧經》則作:「心念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隨所聞,當念去是間千億萬佛剎,其國名須摩提,在眾菩薩中央說經,一切常念阿彌陀佛」(905a)。  (8)《摩訶止觀》:「又念我當從心得佛,從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何以故。心者無佛心,色者佛無色,故不用色心得三菩提,佛色已盡,乃至識已盡。佛所說盡者,痴人不知,智者曉了。不用身心得佛,不用智慧得佛。何以故。智慧索不可得,自索我了不可得。亦無所見,一切法本無所有,壞本絕本」(12c)。  《般舟三昧經》則作:「我當從心得,從身得,復更作念,佛亦不用心得,亦不用身得。亦不用心得佛,亦不用色得佛。何以故。心者佛無心,色者佛無色。不用是心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略)智慧索不能得,自復索我了不可得,亦無所得,亦無所見。一切法本無所有(中略)壞本絕本」(908b-c)。  從以上對照的結果來看,《摩訶止觀》中「身開遮」、「意止觀」的部分,內容上基本與《般舟三昧經》或《十住毗婆沙論》相同,只是語句稍有差異。但是「口說默」的一部分,即「口說默者。九十日身常行無休息,九十日口常唱阿彌陀佛名無休息,九十日心唱念阿彌陀佛無休息,或唱念俱運,或先念後唱,或先唱後念,唱念相繼,無休息時。若唱彌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等,但專以彌陀為法門主。舉要言之,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19],卻《般舟三昧經》中找不到相應的部分來。其實這一段恰是在中國凈土教發展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歷來為人們研究探討的一個問題。這一段的問題點在於將稱名作為般舟三昧口業的行法,即,《摩訶止觀》明說「口常唱阿彌陀佛」(12b)。而在《般舟三昧經》中卻沒有任何有關口業的規定,一卷本《行品》第二中雖然有「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則得來生」一句,但是這裡的「當念我名」不能直接理解為稱名。那麼,《摩訶止觀》中的稱名說的依據究竟又是什麼呢?而且智者大師的般舟三昧是按一心三觀的原理制定的行法,即從順逆兩方來觀彌陀色身三十二相時,應持空、假、中三觀立場,這也是在《般舟三昧經》中找不到的。那麼究竟應該怎樣來理解智者大師的般舟思想呢?  三、智者大師般舟三昧的思想意義    眾所周知,天台三大部是由智者大師的弟子灌頂(561-632)筆錄編輯而成的。根據佐藤哲英博士的嚴密的文獻批判,現行《摩訶止觀》中的四種三昧說是否就是智者大師當初講述的原形,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具體來說就是,《摩訶止觀》是在隋開皇十四年(594)在荊州玉泉寺講述的,灌頂根據聽課筆記加以整理,二易其稿,才有了現行的《摩訶止觀》。灌頂自己有部著作叫《觀心論疏》,其中多處引用《摩訶止觀》,這些引文很能反映《摩訶止觀》的原形。但是《觀心論疏》中的《摩訶止觀》引文卻與現行《摩訶止觀》有所不同。現行《摩訶止觀》四種三昧中「口說默」一段,《觀心論疏》中沒有。這就說明「口說默」一段很可能是灌頂在整理《摩訶止觀》時加上去的。[20]現在我們可以根據《觀心論疏》來推測《摩訶止觀》的原形,現行《摩訶止觀》中的四種三昧說不是智者大師的原說,而是由其弟子灌頂加以整理修改而成的。  四種三昧的行法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卻有著圓通止觀大行的共同之處。四種三昧心口意三業的行法,從不同的方面來說是事觀,從共同的方面來說是理觀。理觀就是十乘觀法,因此十乘觀法是四種三昧的共同的理觀行法,不能實行這一理觀的行法,則不能達到四種三昧修行的目的。「四種三昧方法各異,理觀則同…若但解方法所法助道,事相不能通達。若解理觀事無不通,又不得理觀意,事相助道亦不成。得理觀意,事相三昧任運自成」。[21]以常行三昧來說,安置本尊阿彌陀佛、莊嚴道場是事相行法,繞旋本尊、口中稱名亦是事相行法,都只不過是助道而已。即使念彌陀三十二相也是事觀,並不是常行三昧的最終目的。常行三昧的最終目的是理觀,即修行十乘觀法,實證一念三千理法。因此修行般舟三昧,現見住立空中住佛,並不是般舟三昧自身的終極目標。然而不依禪則不生智,無禪智是空虛的。因此十乘觀法的運用必須立足於四種三昧的一種。作為常行三昧來說應修所定三業的行法,見證諸佛,同時運用十乘觀,證得一念三千的實相。  《摩訶止觀》般舟三昧的內容,實際上與《十住毗婆沙論》助念佛三昧品第二十五[22]、《文殊師利問經》[23]相同,都說到念佛的十號,即作為念佛的方法,應先念佛的色身,然後念佛的法身。但是對於不得天眼天耳的初發心菩薩來說,雖然想見他方世界諸佛,因須彌山、由乾陀山的障礙而不得見。因此對於初發心菩薩,應念佛十號。念佛十號的菩薩,即使不得天眼天耳等神通,不到他方世界,亦能見佛,聽佛說法,得如實義。這些都是仰仗佛的威神力和三昧力。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念佛十號,逐漸脫離對於佛的色身、法身的執著,達到見佛如見虛空。菩薩如此念佛名號則能增長禪法,終成三昧而見諸佛,如明鏡自見面像,從能見一佛而見到十方諸佛。《十住毗婆沙論》把這種禪法叫做般舟三昧。  智者大師認為,沒有證得實相的事觀或事相的修行稱不上事圓頓止觀的大行。《摩訶止觀》中說到健全的念佛定必須經過二個階段。第一是隱沒的念佛定階段。在此階段,專念佛的功德法門,不見彌陀色身相好,處於隱沒狀態。解佛功德,憶識明了,進入第二不隱沒階段,若如此定,如來光明神容分明而實見。首先入隱沒的念定佛,然後入不隱沒的念定佛,才是正確的念佛順序。如果不入隱沒的念佛定,心底沒有憶念佛的功德法門,只是見到外在的光明或色相,此為魔定。[24]  唐代以後的凈土教,往往把一行三昧和般舟三昧一樣看待,把般舟三昧看作為四種三昧的中心。但智者大師卻把一行三昧和般舟三昧分別看作別個法門,繞道、稱名、觀像只不過是十種理觀的助道而已,這對徹底主張聖道門理想主義的《摩訶止觀》來說,那是一種必然的結論。這種理想主義的精神與徹底的自力思想是結合在一起的,般舟三昧中關於為什麼能見住立於虛空中的彌陀及十方佛,一卷本《般舟三昧經》說持佛力、三昧力、本功德力三力,三卷本《般舟三昧經》說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本功德力,二本皆未明示本功德力是佛力還是行者的自力。善導在《觀念法門》中說:「彌陀佛三念願力外加故得令見佛」,三力皆作彌陀他力解。[25]而智者大師則理解為「佛立三義,一佛威神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45,12a),這裡不僅把本功德力作了行者的自力,而且把三卷本的「佛三昧力」  改作了「三昧力」,所謂三昧力當然只能是自力的。  般舟三昧思想史中,智者大師的學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廬山慧遠雖然創立了般舟三昧念佛,但是並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將此法門加以體系化的則是智者大師。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廬山慧遠的般舟三昧,理想的是西方凈土,而智者大師的般舟三昧思想,理想的則是超越西方凈土的更高層次的佛國,即寂光土。他的般舟三昧並不以往生彌陀凈土為目的,他的目的是四種凈土的最高凈土的常寂光土。       [1]拙作《廬山慧遠的般舟三昧思想》,《凈土》1998特刊《中國佛教二千年紀念專集》,江西廬山東林寺。  [2]佐藤哲英《天台大師の研究》,24—27頁,百花苑,1961年。  [3]《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卷50,192c。  [4]佐藤英哲《天台大師の研究》,556-658頁,百花苑,1961年。  [5]《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卷50,196a。  [6]《國清百錄》卷三,《大正藏》卷46,811b。  [7]《國清百錄》卷三,《大正藏》卷46,810c。  [8]《次第禪門》卷三上,《大正藏》卷46,496a—b。  [9]《次第禪門》卷三上,《大正藏》卷46,502a,503c。  [10]《六妙法門》,《大正藏》卷46,551b。  [11]《禪秘要法經》卷中,《大正藏》卷15,255頁以下。  [12]《坐禪三昧經》卷上,《大正藏》卷15,276a。  [13]《坐禪三昧經》卷下,《大正藏》卷15,281b。  [14 ]《思維略要法》,《大正藏》卷15,299b,  [15]《十住毗婆沙論》卷12,《大正藏》卷26,86a。 《大智度論》卷7,《大正藏》卷25,109a。《大智度論》卷21,《大正藏》卷25,219c一220b。  [16]《次第禪門》卷一上下,《大正藏》卷46,479b,481b。  [17]《摩訶止觀》卷二上。《大正藏》卷46,11a—12a。  [18]《摩訶止觀》卷二上。《大正藏》卷46,12a。  [19]同注[18].  [20]佐藤哲英《天台大師の研究》p390,《天台大師における四種三昧の成立過程》(《印度佛學研究》十二の二),p52。  [21]《摩訶止觀》卷二上,《大正藏》卷46,18c。  [22]《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二,《大正藏》卷26,86a。  [23]《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大正藏》卷14,506c。  [24]《摩訶止觀》卷九下,《大正藏》卷46,129c-130a。  [25]《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大正藏》卷47,25c。  


推薦閱讀:

記住這些:健康長壽並不難
養生:秋季滋補吃什麼?10個飲食習慣得長壽
「怕老婆」的男人更長壽?
清水煮一寶,長壽老人都喜歡它!
長痣的人更長壽

TAG:思想 | 長壽 | 大師 | 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