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樂壇風雲三十年(轉載加整理)

有關香港十大歌手---香港流行樂壇三十年

(作者:風潮音樂)

(原帖地址: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200/512808.shtml)

最近看了關於「香港歷史上最傑出的十大歌壇巨星」的貼子,差不多都變成fans們之間的鬥嘴貼了,都對自己的偶像排名低不滿,或者認為某個不喜歡的歌手過高。我覺得這份排名有一定的道理,還算公正,部分人其實不了解「香港」樂壇,所以過分不滿。這個帖子改個名字更好,可以叫「歷史上對香港樂壇影響最大的十位歌手」或者「香港樂壇地位最高的十位歌手」,本人認為叫「歷史上十大粵語歌壇巨星」更貼切。假如改作「華語樂壇十大香港巨星」排名肯定有變,王菲、beyond排名應該上升不少。不少人好象都看少了「歷史上」三個字,選的都是年輕的歌手,甚至連「香港」二字都漏了,連不是在香港出道的歌手或者沒有在香港樂壇大紅大紫過的歌手都加到自己所想的排名。  這些都是香港的歌星,對香港樂壇的影響力和對香港以外地方的影響力是不一樣的,應該分開來比較,勁歌金曲頒獎禮都分「香港最受歡迎男女歌手」與「亞太最受歡迎男女歌手」,當然前一個在香港歌手和歌迷心中份量更重,後一個都變安慰獎了(沒記錯的話,這個數劉德華、王菲拿得最多)。一個在大陸歌迷心中佔有很高地位的歌手可能在香港歌迷心中只能與其他巨星地位相若,例子有王菲----王菲的確很受歡迎,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很受歡迎,誇張地說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她的歌,但在「香港樂壇」,她的地位不會高於梅艷芳,無論梅艷芳是否告別我們,王菲在香港歌壇的地位始終超不過梅艷芳,梅艷芳是香港樂壇「女一號」,但王菲與她相差不多,我心中兩人是相等的,這也許是暫時的狀態,取決於王菲能否拋開其它煩惱,不斷出產更多優秀作品。(也許王菲在黃金時期應該更展輝煌的時候卻跑去生孩子,梅艷芳卻在自己的輝煌期始終活躍在第一線留下代表作品,可惜梅艷芳做不到山口百惠那樣完整:紅極一時--退休--結婚--生子,最想得到的卻始終得不到,感嘆呀,命運無常。ps.王菲歌壇或許能超梅艷芳,影壇咱暫時看不到可能性,不在討論範圍);相反,一個在香港樂壇擁有至高無上地位的超級巨星可能在大陸歌迷的心中只能換來「這是誰呀?」的疑問,例子太多了,許冠傑、羅文、甄妮、陳慧嫻、徐小鳳、林子祥等等,甚至連校長譚詠麟也有人懷疑,只說他老,卻不知道他為香港樂壇留下幾十首不朽的金曲。這些歌手在香港樂壇的地位是很高的,就象某個回帖說的:「你們隨便問一位香港歌手,看誰敢不把他排第一!他是誰? 許冠傑!連sam都不知道,就來評hk歌手,沒夠班!」個人認為還可以加上譚詠麟。「歌神」這個稱號最初是稱呼許冠傑的!等他淡出歌壇後媒體和歌迷才轉而稱呼張學友。張國榮雖好,可惜在歌壇上比不上譚詠麟,但卻有資格與譚詠麟比肩!(討厭他的大多因為討厭同性戀吧?卻抹殺他在藝壇的成就,譚張二人是惺惺相惜的)。  個人認為,要評介香港歌手在香港樂壇的地位,最起碼你要聽得懂粵語歌曲!偶這裡從小就能看到香港電視台,自少就聽香港的流行歌曲長大,總算見證譚張爭霸的後期(之前還小,只懂看動畫)、四大天王的輝煌統治、王菲穩坐天后寶座、到如今香港樂壇的群龍無首(也許是好事,百家爭鳴嘛,更多元化,就看誰能突圍而出),所以對香港樂壇了解多一點點(做人,要厚道)。小弟認為如果聽不懂粵語歌曲或不聽粵語歌曲,證明你沒有完整地了解一個香港歌手,更沒有資格拿他/她與其他香港歌手作比較。特別是一些屬於前輩的歌手,更被無視無視加無視。連譚詠麟都被bs了!我暈,雖然他鼓吹自己「年年25歲」(可以理解為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婚姻狀況又不明不白(偶不八卦不了解,望達人告之),但和他唱歌沒有大關係吧?看了他的左麟右李演唱會沒有?哪一個歌手在他這種年紀(50多歲了吧?)還能唱得這樣好?認為他不夠資格的人都不了解他在香港的巨星地位,「譚校長」、「梅教授」不是白叫的。要比較的話最好去聽一聽1978至現在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1978年開始評選,名單下面附錄,mp3下載地址見2樓),讓你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先,聽聽別人的好歌也不錯呀。  說了這麼多,自然有想要874、180加bs偶的fans逼問:「你心中的排名呢?!!看你怎麼說!!」偶:「這個....這個嘛,怎麼說呢?」排名嘛,不就是江湖地位的體現(咋想起:「出來混的,遲早要還。」寒自己),想要做老大,除了有實力,還要時間的積累,才能讓後生的尊敬叫你前輩。既然要排名,怎少得了前輩呢?要排順序真的比較難哈,眾口難調,給個稱號算了(bs自己先),同稱號不分先後  承前啟後至高無上之樂壇領袖:譚詠麟、許冠傑  金曲無數芳華絕代之天王天后:張國榮、梅艷芳、張學友、王菲  影響一代無盡懷念之昔日巨星:陳百強、陳慧嫻、林子祥、羅文、甄妮、徐小鳳、beyond

如果劉德華退休的話可以添上第三個稱號里,基本就是這些了,其實真的難比較,部分眼中只有自己偶像的fans來874偶吧,我只有一句話,偶要用儘力氣喊:「你聽過他們的歌沒有!?」

以上就是偶對香港樂壇十大的一點看法,同意的也好,874的也好,給我一點理性的理由先,不要只因為盲目的崇拜而批鬥偶哈,聲明:本人非任何歌手的fans,本著公正的態度,根據過往的歷史而評,只是個人的一點小看法而已,也不bs不聽粵語歌的mopper,請不要人身攻擊。你們喜歡的歌手我也喜歡,你們討厭的歌手我不一定會討厭,隨便的攻擊只會令人誤會此歌手的歌迷就是這種人。隨便說說,說來偶真的沒有特別鍾情於某一個歌星或者某一首歌,最多聽2、3天就倦了,所以播放器總是有千多首歌隨機播放,假如連續2首是同一個人唱的話馬上轉到另一首,特別不能忍受去到別人那裡只播一個歌手的歌,好歌也痛苦啊。所以在mop最喜歡下載mp3,新歌也好,舊曲也好,下得不亦樂乎,中英日韓法拉丁,香港台灣大陸,古典電子,電影動畫主題曲,連少先隊隊歌也不放過。

香港流行樂壇三十年

香港真正意義上的流行歌發展至今已將近三十年,其中湧現出一批著名的巨星,推出過大量噲炙人口的名曲,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成長中青少年。

70年代之前,香港的樂壇主要以英文歌和國語歌為主導,民族小調和英美式流行曲大

行其道,粵語歌只是次角,真正意義上的粵語歌(時代曲)很少,出現的用本地話粵語演唱

的歌曲多由粵劇腔改編而成。這時香港的樂壇還沒有成氣候,只是跟著歐美和台灣的樂壇走,

是一個「外來語言」統治的年代。

一、香港當代流行歌的創始

70年代初開始,以許冠傑(早期他也是唱英文歌為主)為代表的歌手,逐漸開始唱一些粵語歌(時代曲)。除了許冠傑外,徐小鳳及像溫拿樂隊等也開始崛起。在他們的努力下,香港的樂壇開始真正成熟起來,為以後的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許冠傑 許冠傑被譽為香港當代流行歌的鼻祖,他創造的以香港口語演繹法開創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紀元,對粵語歌的推行所起的作用是決定性的。許冠傑早年組過樂隊,唱過英文歌,並隨其兄許冠文一起主持過電視節目。許氏兄弟的電影在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初紅極一時,《最佳拍檔》至今仍保持香港電影觀看人數的紀錄。許冠傑1974年推出的首張粵語專輯《鬼馬雙星》揭開了香港當代流行樂壇的序幕,在1978年,「買到要搶」的經典大碟《半斤八兩》標誌香港粵語流行歌的市場正式形成。許冠傑是一位音樂奇才,他的作品能收能放,揮灑自如。他創作並演唱的歌曲可清楚地分為俚、雅兩類,尤以前者意義重大。這些以粵語白話創作的歌曲嘻笑怒罵,站在普通人民的立場褒貶時事,用語風趣幽默,受到前所未有的歡迎。如《半斤八兩》借打工仔之口道出社會低層人民的艱苦,《十個女仔》則尖銳地對片面追求時髦、唯利是顧的女孩進行諷刺,《加價熱潮》更是直接對物價飛漲宣洩不滿,《學生哥》正面對學生進行勸喻,要求他們用心向學,《搵野做》以一則寓言式故事從正反兩方面勸說世人應自食其力、努力奮鬥。而他以文藝腔創作的歌曲則承襲我國古典詩詞風格,因而詩味十足,每個歌詞都是一闕小詩。《梨渦淺笑》、《夜半輕私語》深得宋代婉約詞風韻,《鐵塔凌雲》(其兄許冠文作詞)是一闕愛港名作,《浪子心聲》和《天才白痴往日情》的中老莊思想用典雅文字和溫婉曲調演繹,真令人驚嘆流行歌的發展的空間之大。據說東南亞某公司曾向許冠傑購買《天才白痴夢》幾句歌詞的版權作廣告之用,每一字付元一千。許冠傑是締造當代香港流行歌的最大功臣,也是這個流行樂壇的第一位天皇巨星。在許冠傑的影響下,大批歌手轉而唱起粵語流行歌,同時另有一批新秀崛起,香港樂壇的春天正在到來……

溫拿五虎  溫拿樂隊(wynners)的前身losers樂隊在失敗的嘗試後解體,幾名losers的成員認為樂隊名稱不祥(失敗者),改名「勝利者」並邀阿 b(鍾鎮濤)加盟,成立溫拿樂隊。溫拿樂隊一開始也是以演唱英語歌為主,代表作為《l-o-v-e love》、《sha lala》。後來以英美流行曲的風格為基礎填上粵語歌詞,唱起粵語歌。《鐘意就鐘意》、《玩下啦》等紅遍香江。他們以青春、前衛(比如喇叭褲,齊肩發)的造型贏得了年輕人的紛紛仿效,一時間「夾band」(組建樂隊)成為流行的新鮮事物。許冠傑有一首歌《潮流興夾band》便是描述了這盛況。溫拿的崛起標誌著香港樂壇有了屬於自己的流行歌,屬於自己的偶像,他們深刻地影響著七十年代中後期的一代香港年輕人。1978年溫拿樂隊宣布解散,其成員各自發展,並相約每五年再聚一次發行一張大碟。他們實現了諾言,其中1988年即解散十周年之時推出的專輯最有影響,《千載不變》打入當年的十大金曲。單飛後的溫拿成員在香港演藝界獲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功:譚詠麟成為香港樂壇第一人;而溫拿的主音歌手鍾鎮濤也走紅歌影兩棲;彭建新雖成就不如上兩位,但以其獨特的鄉村風格也在樂壇獲得一定的地位;陳友則在電影界成名,從演員到執導都頗有成就;只有葉志強較少繼續在演藝界露面。

二、電視劇歌曲風行的時代

十年代中後期到八十年代中期,是香港電視劇的黃金時代,香港最經典的電視劇絕大多數是在這期間拍攝的。電視劇的風行捧紅了一大批演員,象周潤發、鄭少秋、汪明荃、無線五虎將等,成為了香港演藝界舉足輕重的人物。而隨著電視劇的的紅火,它們的主題曲和插曲迅速傳遍了大街小巷,成為最流行的曲種,一批著名的歌星就是在唱電視歌曲中走紅的。

鄭少秋 鄭少秋以其正氣、英俊的形象在電視劇中一直扮演各種英雄和俠客。他在歌曲的代表作是電視劇《楚留香》、《倚天屠龍記》、《輪流轉》等的同名主題曲,他不僅是那段時期最紅的影星之一,也是最具影響力的歌星之一。直到九十年代,他仍以《笑看風雲》、《歲月無情》等優秀電視歌曲繼續他在歌壇的長青樹地位。粵語中有一個詞叫「勁秋」(意即非常厲害,有人寫作「勁抽」),據說便是典出鄭少秋:因他以「勁秋」來命名自己的演唱會而廣為流傳。

汪明荃 汪明荃也是一名當紅影星,她在電視界的代表作是《京華春夢》、《萬水千山總是情》,這兩部電視劇的同名主題曲同時也是汪明荃歌曲的代表作。汪明荃在香港演藝界被尊稱為「阿姐」,是與她的資歷分不開的。和鄭少秋一樣,她也是以演老粵語片出身,歷經了香港藝壇的風雲變換。汪明荃現在是全國政協委員,她也經常以節目主持人(香港稱「司儀」)的身份出現在藝壇內外各大活動中。

關正傑 關正傑的身份沒前兩位那麼顯赫,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並不演戲。但他是這個時代中最重要的歌手之一,是樂壇頒獎禮上的常客。他的代表作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兩首主題歌《萬水千山縱橫》、《兩忘煙水裡》和《天籟…星河傳說》及《大地恩情》。在譚詠麟走紅之後,關正傑開始淡出歌壇。

葉振棠 葉振棠最為國內人熟悉的是他是《霍元甲》主題歌《萬里長城永不倒》的主唱者。相對於關正傑,他的歌手生涯要長得多,近年他演唱了亞視幾部重頭戲的主題曲,重新活躍起來。他的代表作還有《蘇乞兒》的主題歌《忘盡心中情》及《戲劇人生》的同名主題曲。 

葉麗儀 《上海灘》的神奇走紅幫助葉麗儀在香港樂壇成為最受歡迎的歌手之一,不過她其它的代表作不多,《黑女俠木蘭花》和《笑傲江湖》比較有名。

張德蘭 張德蘭的代表作應該是《神鵰俠侶》的插曲《情義兩心堅》及《何日再相見》,其它如《相識也是緣份》、《願君心記取》、《網中人》、《雞公仔》也是著名作品。她與汪明荃、沈殿霞、王愛明並稱當時藝壇的四朵金花。張德蘭擅長抒情小調,她是八十年代初最受歡迎的女歌手之一。 

羅文 把羅文歸到這一類中也許是不對的,他並不是只唱電視歌曲,其它類型的歌他也有不少代表作。但他的電視歌曲在香港樂壇中卻佔有重要的地位。《小李飛刀》現在看來仍然是香港樂壇最經典的歌曲之一,據說當時香港藝人到東南亞演出一定要唱這首歌。羅文與甄妮合唱的《射鵰英雄傳》主題歌《鐵血丹心》和《世間始終你好》也是著名的經典名曲。羅文的歌路非常闊,他的歌喉適應性也很強,象《激光中》這樣輕佻的極品和《幾許風雨》這樣勵志的傑作,他一樣演繹得絲絲入扣。羅文是香港樂壇二十幾年來一位重量級的巨星,較早期的代表作如《好歌獻給你》在當時是一種較為前衛的風格。九十年代中期羅文一度重出歌壇,憑《壞情人》和《孔子曰》得到世人的認可。

甄妮 甄妮與羅文有不少共同之處,他們不是專唱電視歌曲的歌手,但他們所唱的電視歌曲在香港樂壇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合唱的《射鵰英雄傳》非常經典。甄妮其它的電視歌曲代表作有《春月彎刀》、《東方之珠》等。甄妮她與同時代大多數歌星不同的是她能唱純正的國語歌和英語歌,《海上花》、《魯冰花》是其代表作。粵語歌方面的代表作是《再度孤獨》、《夢想號黃包車》、《明日話今天》。

除上述的主要歌星外,另外還有一些二線歌手演唱的重要歌曲不可不提。如雷安娜的《舊夢不須記》、柳影紅的《換到千般恨》、鮑翠薇的《夢裡幾分哀》、陳潔靈的《今晚夜》等都是極其經典的作品。那個時期的電視劇主題歌幾乎是出一首紅一首,質量相當高,現在來聽仍可久久回味。

這個時代的其他重要歌星

林子祥 林子祥見證了整個香港樂壇的發展,他早年是唱英文歌的,改唱粵語歌后走的是民族風格的路子,《千枝針剌在心》、《在水中央》帶有明顯的古典小調味道,而他創作的另一類歌如《愛到發燒》、《阿 lam日記》則走了另一個極端,是完全的西洋風格。後一風格曾被認為是林子祥的代表,是喝過洋墨水者的形象。 阿lam的另一些著名作品如《真的漢子》、《敢愛敢做》、《男兒當自強》則充分展示了他的超人的歌喉。在譚、張爭霸的時代,林子祥仍然牢牢把住他在歌壇巨星的地位,顯示出不俗的實力。

徐小鳳 徐小鳳是真正的「前流行歌年代」的歌星。在粵語歌流行之前,她是唱國語歌的。七十年代的《賣湯圓》、《叉燒包》等歌曲的風格顯然與當代所謂的流行歌不同,那個時候她已經是一位非常走紅的著名歌星了。七十年代末,徐小鳳順應潮流唱起了粵語歌,《隨想曲》、《風的季節》、《星星問》、《風雨同路》等是其代表作。徐小鳳以其雍貴大方的形象在香港歌壇獨樹一格,是一顆長青的巨星。92年她舉行的告別演唱會連開43場,創下香港樂壇的紀錄。

區瑞強  區瑞強以其獨特的田園氣息在香港樂壇中獨樹一格,《陌上歸人》、《漁火閃閃》是其代表作。區瑞強也許不曾大紅大紫過,但他獨特的風格還是在香港樂壇留下深刻的印記。

蔡楓華 蔡楓華的《倩影》、《絕對空虛》是樂壇的經典名曲。他在香港樂壇的地位也許並不十分顯赫,但卻是一位不得不提的重要歌手。不久前他又重出江湖,不過這次帶來的儘是不利傳聞。

三、譚張爭霸將香港樂壇帶至全盛時期

所謂譚(詠麟)、張(國榮)爭霸,其實是一個張國榮追趕譚詠麟的遊戲,譚詠麟在強勁對手面前一直保持領先的位置。兩人的歌迷勢成水火,互罵甚至互毆的衝突不時出現。最過份的事件是譚的歌迷劃花了張國榮的愛車並留下「張國榮死於愛滋病」的惡毒辱罵。如此過份的做法使兩人不堪重負,譚詠麟88年初在1987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宣布不再領獎,他的歌迷為自己實在太過火的行為付出了代價,即使他們一再哭求著「唔好……」亦無濟於事。在譚詠麟退出之後,張國榮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輕取88、89兩屆最受歡迎男歌手後,身心疲憊而又索然無味地宣布告別演藝圈(但後來他復出拍戲,之後更是復出歌壇)。偶像的魅力在這段時期顯現無遺,香港樂壇進入了一個火熱的年代。譚張至高無上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其他歌手冒頭的機會,但有實力的歌手仍然不斷地加入戰團,形成一個競爭殘酷而激烈的精彩的場面,香港樂壇由而進入了全盛時期。     

譚詠麟 譚詠麟在1984年十大勁歌金曲四個季度40首季選歌曲中一人便不可思議地佔有10首,並在年終席捲了幾乎所有的大獎,不可動搖地確立了他樂壇第一人的地位。這也同時宣布香港樂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譚詠麟早年是溫拿樂隊(wynners)的主音歌手之一,溫拿散夥後阿倫在1978年推出自己首張個人專輯《反斗星》,反映良好。隨後的幾年裡他推出了數張頗受歡迎的大碟,《想將來》、《遲來的春天》、《雨絲情愁》、《天邊一隻雁》等是那個時期的代表作,受到一致的好評。84年譚詠麟的兩張大碟《霧之戀》和《愛的根源》獲得不可思議的成功,尤其後者可能是香港樂壇二十多年來最出色的專輯,《愛的根源》、《愛在深秋》、《夏日寒風》等多首名曲風行天下。之後的近十年中,他推出中每一張專輯都是令人愛不釋手的珍品,銷量屢創新高。當中的名曲象《愛情陷阱》、《雨夜的浪漫》、《朋友》、《無言感激》、《don『t say goodbye》等等都是香港樂壇的經典名曲。即使在退出頒獎典禮之後仍推出大量如《半夢半醒》、《水中花》、《一生中最愛》這樣的名曲。1994年之後,受歌壇大勢影響,阿倫歌曲的質量有所下降。譚詠麟推出的可列為經典的歌曲應該是所有香港歌手中數量最多、質量也最好的,是後輩歌手難以逾越的高山。阿倫在事業的顛峰狀態宣布不再領獎,在香港樂壇開了一個先例,從此之後他可以在小得多的壓力之下繼續自己心愛的事業,不失為一個妙計。去年處於極佳狀態的黎明便效法阿倫,宣布不再領獎。譚詠麟以開朗、樂觀的形象感染著演藝界的後起之秀,他聲稱自己「年年25歲」,永遠以年輕人的心態工作。張學友、劉德華等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曾得到過譚詠麟大力的幫助。     

張國榮 張國榮早於1979年便推出自己首張個人專輯,但之後的幾年發展不太如意,歌曲只有《一片痴》、《風繼續吹》有點知名度。1984年,張國榮憑《monica》一炮走紅,以其英俊瀟洒、青春活力而又有些前衛的形象,成為眾多少男少女醉心的偶像,據稱他微笑的雙眼會「電」人。《monica》可能是香港第一首登上大雅之堂的舞曲。在此之後,張國榮充分展示了他的偶像魅力,深情款款如《共同渡過》、《無需要太多》,狂野奔放如《無心睡眠》、《黑色午夜》,傲慢不羈如《不羈的風》、《貼身》、《拒絕再玩》等收放自如,而一些非情歌名作象《有誰共鳴》、《當年情》、《沉默是金》更是噲炙人口,令人回味不已。如果說譚詠麟是代表「正統」的話,那張國榮就顯得有些另類,他的專輯中「不正經」歌佔了很大比例,熱辣辣的勁舞是他有別在同時代其他歌手的標誌,而他的一些相當輕佻、頗具挑逗性的歌曲是其他人不太敢唱的,如《h2o》、《hot summer》等。 可能和這方面的原因有一定的關係,張國榮在與譚詠麟競爭中總在落在下風,似乎行內人更認同阿倫。在1987年,張國榮露出趕上譚詠麟的跡象,他的大碟《summer romance》擊敗譚詠麟兩張著名專輯《牆上的肖像》和《再見吧?!浪漫》成為當年最佳大碟,主打歌《無心睡眠》終於擠掉阿倫的《don『t say goodbye》當選十大勁歌金曲的金曲金獎, 不過阿倫分別有兩首和三首歌入選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而張國榮都是只有一首《無心睡眠》。譚詠麟不再領獎使兩人激烈的競爭就此被腰斬,張國榮因而在88年火了一把後進取心漸消,於1989年舉行了全球巡迴演唱會後宣布退隱。但不久之後他便復出影壇,拍了一系列經典的影片,1993年更是復出歌壇。     

梅艷芳 在譚張在為最受歡迎男歌手進行貼身角逐的時候,梅艷芳牢牢著佔據女歌手的第一把交椅。1983年,梅艷芳憑藉日本電視劇《赤的疑惑》(即《血疑》)的主題曲《赤的疑惑》一鳴驚人,進入最受歡迎的歌星行列,次年推出的名曲《似水流年》將她送到最受歡迎女歌手的位置。梅艷芳在香港樂壇有「百變梅艷芳」之稱,或純真少女(《蔓珠莎華》)、或落寞怨婦(《似火探戈》、《夢幻的擁抱》)、或妖冶艷女(《妖女》、《愛將》)、或渴望愛撫的女郎(《壞女孩》、《烈焰紅唇》)、或心將枯死的棄婦(《似是故人來》、《傷心教堂》)、或假裝矜持的少女(《將冰山劈開》、《淑女》)……她不斷地變換形象,每個形象都有獨特舞台造型,令人印象深刻,她獨特的聲線和舞姿也獨具魅力。可以說每當她推出新歌,人們都可以看到一個全新模樣的梅艷芳。張國榮宣布退隱之後,不到三十歲的梅艷芳也宣布退出。這曾引起當時正漸入佳境的葉倩文的抗議:阿梅比我年紀還小,她都退了我可怎麼辦?不過和好友張國榮一樣,不久之後她又復出了。    

鍾鎮濤 在溫拿樂隊的隊友譚詠麟在樂壇吒吒風雲的時候,鍾鎮濤 也沒閑著,他一邊拍戲一邊唱歌,是那個時期最忙的明星之一。作為一個創作歌手,鍾鎮濤多數主要作品出自自己筆下,《要是有緣》、《不可以不想你》、《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是他的得意之作,快歌三部曲《淚之旅》、《香腸蚊帳機關槍》、《非洲黑森林寫真集一日游》更是使他成為本地快歌創作的一位快槍手。改篇歌曲《讓一切隨風》、《閃閃星辰》也是他的代表作。    

陳慧嫻 陳慧嫻走紅於八十年代後期,以小家碧玉的乖乖女形象和甜美的聲線贏得認可,她的標誌是永遠頭戴一頂可愛的帽子。當時陳慧嫻被認為是極具巨星潛力的新晉歌手。《傻女》、《人生何處不相逢》、《夜機》、《逝去的諾言》等是其代表作。1989年陳慧嫻迫於家人壓力,出人意料地宣布暫停其歌手生涯,赴加拿大留學,其告別曲《千千闕歌》紅極一時。1992年,陳慧嫻在加拿大完成了她與寶麗金唱片公司合約中遺留的一張唱片《歸來吧》,《飄雪》、《紅茶館》等歌迅速流行起來。這個專輯的極受歡迎鼓勵了陳慧嫻在歌壇繼續發展的信心,留學歸來後她迅速投入樂壇,但其時樂壇領班人的位置已滿,陳慧嫻雖仍很受歡迎但已找不到巨星的感覺。     

呂方 歌唱大賽出身的呂方1985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並一炮打響,《聽不到的說話》在譚張爭雄的高潮期入選年度十大,同時崛起的還有張學友。呂、張兩人當時同起並進,齊名一時。但呂方時運不及張學友,多年在樂壇沉浮就是搶不到一線歌手的位置,屬於那種時有好歌推出但影響力卻一般的歌手。他的代表作有《每段路》、《同是寂寞人》、《你令我快樂過》、《流浪花》等。

陳百強 陳百強可能是香港樂壇第一位偶像派的歌手,早於1978年便推出了他的首張個人專輯《眼淚為你

四、從譚張時代走進九十年代

繼七十年代後,從87年起香港突然掀起一股夾band熱潮,一批樂隊橫空出世,給香港樂壇帶來新的空氣的新的衝擊。其中的佼佼者逐漸成長為香港樂壇的中堅力量。

raidas 對raidas樂隊不少人可能已不太記得了,在1987年火了一把之後他們便沉寂下來,樂隊不久解散。對這個樂隊我沒有太多的認識,他們的著名作品有《別人的歌》、《傾心》、《吸煙的女人》等。

達明一派 相比於raidas,達明一派更為人所熟知。雖然他們在開始階段與raidas的較量中稍落下風,但他們的作品流傳更為久遠,影響也更大。劉以達和黃耀明都是才華橫溢的音樂人,他們把對現實的不滿在他們的作品中充分地發泄出來,這使他們的作品籠罩著一層濃濃的灰色,虛無主義色彩非常濃重。在他們的代表作如《石頭記》、《天問》、《禁色》、《今夜星光燦爛》、《十個救火少年》等中顯露無遺。他們消極思想稍淡的作品屈指可數,《你還愛我嗎》是其中最出色的。1990年劉以達與黃耀明志向不合分手,兩人各自發展。但1997年兩人又重新攜手,達明一派再次出世,如《每日一禁果》之類沿襲了達明一貫的風格,贏得認可。

beyond beyond樂隊的影響更為深遠,至今仍是不少人心中的最愛。beyond走的是搖滾的路子,與raidas、達明一派這樣僅由兩個創作人便可組成的樂隊相比,beyond是傳統意義上的真正樂隊。beyond的作品雖也直面現實,但與達明一派的幾近頹廢相比,有更積極的意義,他們的作品面向更廣泛的題材。象《大地》的懷念故鄉和《真的愛你》的讚頌母愛之類是「正統」的題材,與搖滾樂一貫的反叛有些出入,beyond也給一些搖滾發燒友指為「搖滾的叛徒」。但beyond的另一些作品的深刻思想意義是香港樂壇絕無僅有的, 《光輝歲月》呼籲消除種族隔閡、《amani》指責戰火的殘酷並憧憬和平的前景、《俾面派對》則直露對無謂應酬的不勝其煩、《海闊天空》直抒熱愛自由的胸懷,其它如《歲月無聲》、《長城》、《逝去日子》、《喜歡你》等也是beyond的代表作品。1993年,beyond的主要創作人兼主音歌手黃家駒在日本做電視節目時嚴重跌傷,一周後在香港去世。黃家駒的英年早逝使beyond樂壇失去主心骨,之後樂隊其他三人黃家強、黃貫中和葉世榮雖然繼續在香港樂壇打拚,但其作品質量已明顯不及從前。

草蜢 與以上幾支樂隊有著根本的不同,草蜢更趨於偶像派。由師從於梅艷芳的三個大男孩蔡一智、蔡一傑兄弟和蘇志威組成的草蜢樂隊以青春的舞步取勝,很快成為很多少男少女的偶像,人氣甚至高於更為行內人看好的beyond。草蜢早期較少自己創作,作品主要改篇於日本歌曲,如其最受歡迎的作品《失戀》、《半點心》、《lonely》、《紅唇的吻》、《忘情森巴舞》等等都是,被稱為「日本仔」;後期則以蔡一智創作的作品為主,代表作有《我們都是這樣失戀的》、《怎麼天生不是女人》,草蜢的國語歌如《寶貝對不起》等也很有名。

太極 太極是同時期冒出的另一支優秀樂隊,不過我對其了解也不是太多。代表作有《留住我吧》、《每一句說話》、《全人類高歌》、《crystal》、《頂天立地》等。

除了樂隊,在八十年代後期還冒出許多頗有前途的歌手,他們也相當受歡迎。不過在四大天王確立了樂壇地位之後,他們都大受影響,在香港樂壇的地位都或快或慢地滑落。

李克勤 在李克勤剛冒頭之時,譚詠麟和張國榮不約而同地將其點為自己的接班人,但克勤本人的偶像是譚詠麟,他的聲線也在一定程度上接近阿倫,當其時是甚受歡迎的學生情人。李克勤籍88年的大碟《夏日之神話》成名,89年的名曲《一生不變》使他成為萬眾矚目的新秀,在張國榮等巨星引退之後被寄予厚望。而這段時期他的代表作品如《夏日之神話》、《大會堂演奏廳》、《深深深》、《月半小夜曲》等名曲都體現了克勤較為高超的唱功。不過隨後克勤並沒有如人們希望的那樣高歌猛進,而是長期徘徊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他是四大天王的最大犧牲品。在九十年代前半段,李克勤仍是香港樂壇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如《一千零一夜》、《眷戀》、《破曉時分》、《紅日》、《護花使者》、《回首》、《為你流淚》等都是喧撓一時的名曲。在當過一段時間節目主持人之後,現在李克勤仍活躍在樂壇。

王傑 王傑是另一位具備巨星潛力的創作歌手,以孤傲的流浪歌手形象獨樹一幟。台灣出生、香港長大的王傑把演藝事業的大本營放在台灣,因而對粵語歌著力較少。1992年四大天王勢頭正猛之時王傑決定退出角逐,全力轉入國語歌市場,所以王傑的香港歌壇的地位並不太高。他的粵語歌都是改篇自其國語原版,代表作有《誰明浪子心》、《幾分傷心幾分痴》、《人在風雨中》、《封鎖我一生》等。

關淑怡 關淑怡與王傑一樣同冒起於1989年,當年她的名曲《難得有情人》是卡拉ok廳最熱門的作品,另一首名曲《星空下的戀人》也紅極一時。由此關淑怡在當時頂尖女歌手貧乏的香港樂壇很快走紅,在梅艷芳、陳慧嫻退出之後是對葉倩文和林憶蓮構成最大威脅的新秀。但關淑怡隨後再沒推出過多少著名作品,漸漸淡出。她的其它代表作有《愛恨纏綿》、《製造迷夢》、《一切也願意》。

杜德偉 杜德偉也成名於80年代後期,是當時香港樂壇第一「舞男」,在舞台能跳出一些其他人較難跳出的舞步。早期代表作有《夜半一點鐘》、《天生喜歡你》、《忘情號》、《信自己》、《給我吧》等。在四大天王形成之後,杜德偉在香港找不到更多的發展空間,轉向唱國語歌甚至英語歌。

鄺美雲 以港姐身份進入歌壇可算一個特例。鄺美雲雖然沒有大紅大紫過,但仍是八十年代後期至九十年代初香港樂壇的一個重要歌手。出眾的外貌和身材決定了她走的是一條性感的路子。代表作有《未曾深愛已無情》、《再坐一會》、《冰凍的女人》、《堆積情感》等。

溫兆倫 作為一名電視劇明星,溫兆倫可能更為人知。溫兆倫是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無線電視台的當家小生,主演了該時期多數的重頭戲。該電視台調查顯示,無線在最受歡迎的十部電視劇有四部是溫兆倫主演的,而且都名列前茅。溫兆倫的歌曲主要來自這些電視劇的主題曲,代表作有《沒有你之後》、《從未試過擁有》、《隨緣》、《投入生命》等。

黃凱芹 電台dj出身的黃凱芹是一位出色的創作歌手,但在當時創作歌手已成珍稀動物的香港歌壇始終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黃凱芹有著很好文學根基,他填的詞總透出淡淡的書卷氣。他創作的代表作有《傷感的戀人》、《情深緣淺》、《請你回來》、《my baby》等,非自創歌曲中也有一些著名作品,如《青蔥歲月》、《晚秋》、《傷盡我心的說話》等。在偶像明星橫行的時代,有實力但卻缺乏宣傳的黃凱芹象一個幕後製作人一般不太為人熟知。

五、四大天王統治九十年代樂壇

在張國榮、林子祥、梅艷芳退出樂壇之後,香港樂壇突然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無巨星的時代。1990年劉德華、張學友、李克勤在角逐中佔得先機,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紅使他與張學友、劉德華一起在年終的頒獎典禮上風光無限,三人被稱為「三劍客」。但這個稱號產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搶到歌壇最前列的位置,一家媒體戲謅式地將這四人比作神話傳說中的四大天王,沒想就此廣泛傳開,「四大天王」正式確立。這意味著這四個人已被公認為香港歌壇新的領班人,在一定程度上奪了其它歌手再度加入戰團的機會。 四大天王在整個九十年代在香港歌壇的地位牢不可破,他們推出專輯總能輕鬆地賣個滿堂紅,他們推出的歌曲總能輕易打上排行榜榜首,他們瓜分了九十年代香港各大樂壇頒獎典禮絕大部分的大獎,而他們也總是輕易地擊敗一批批的挑戰者從而更進一步地奠定自己的位置。可以說,九十年代是四大天王的年代,但在九十年代後期由於大勢影響,他們的歌曲質量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顯示出一些疲態。1999年底黎明在成績斐然之時突然宣布退出一切樂壇頒獎,隨後張學友也表示附和。這可以看作是四大天王時代的結束,後四大天王時代正式開始。

張學友 在四大天王中,張學友是第一個在歌壇站穩腳跟的。早於1985年譚、張爭奪最為火熱之時,張學友甫出道便憑首張大碟《smile》 青雲直上,成為萬眾矚目的新星,主打歌《情已逝》打入當年十大。早年多首深情款款的情歌如《遙遠的她》、《smile again瑪利亞》、《輕撫你的臉》、《amour》、《月半彎》、《藍雨》、《linda》、《夕陽醉了》等使他成為名揚一時的「情歌王子」,其中87年的《太陽星辰》更是一舉奪得年度十大中文金曲第一名。1991年他的《每天愛你多一些》盤踞十來周排行榜冠軍,1992年的大碟《真情流露》狂賣八白金,牢牢地確立了他在香港歌壇的地位。張學友唱歌非常投入,這使他的作品總能感人,他的唱功在四大天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與三位著名的「靚仔」齊名,外表略遜一籌的張學友用實力說話。與其他三位天王擁有的數以萬計的忠心歌迷相比,張學友雖然專一地痴迷於他的歌迷不多,但他擁有更為廣泛的聽眾。九十年代學友的歌路沒有太大的變化,代表作如《分手總要在雨天》、《還是覺得你最好》、《只想一生跟你走》、《我等到花兒也謝了》、《離開以後》、《不老的傳說》等都是悱惻纏綿的情歌。在劉德華成功之後,張學友重新進軍國語歌,結果也大獲成功,《吻別》、《祝福》等是其代表作。張學友在電影方面也成績不俗,獲取過兩次最佳男配角和影帝提名。1999年學友繼成龍之後也獲得世界傑出青年榮譽,這是對他十多年在歌壇、影壇的驚人成績最好的褒獎。同年,張學友經過兩年的淡出「緩衝期」之後,作出了與黎明一樣的決定:退出樂壇頒獎典禮!顯然這時去享受小兩口的甜蜜生活是令人羨慕,學友也該休息休息了。

劉德華 在張學友推出他的首張專輯的同時,劉德華也以當紅電視明星身份推出他在歌壇的處女作《只知道此刻愛你》,但反應平淡。隨後的幾年裡,劉德華一直也在歌壇努力奮鬥,推出過如《情感的禁區》、《回到你身邊》、《我恨我痴心》、《共你傷心過》等很不錯的歌,但一直沒有得到公眾的承認。直到張國榮等引退後的1990年,正在影壇紅得發紫的華仔憑當年兩張專輯《可不可以》、《再會了》的出色表現火速竄紅,一舉摘走當年最受歡迎男歌手大獎。在九十年代上半期,劉德華在香港歌壇的地位不可撼動,期間如《一起走過的日子》、《愛不完》、《長夜多浪漫》、《真我的風采》、《謝謝你的愛》、《誰人知》等都是香港樂壇非常經典的名曲。九十年代後期華仔的粵語歌質量有所下降,主要作品有《情未鳥》、《你是我的女人》。劉德華是香港歌手成功打入國語歌市場的第一人,他的國語歌代表作《如果你是我的傳說》、《我和我追逐的夢》、《忘情水》、《真永遠》、《相思成災》、《中國人》、《孤星淚》、《笨小孩》等名曲在華人的地方隨處都可以聽到。從1990年起他十年來一直壟斷著台灣十大最受歡迎歌手第一名的獎項,在台灣、在中國大陸、在東南亞,他地位之祟高甚至超過其大本營香港。之前香港的一流歌星如譚詠麟、張國榮、張學友、梅艷芳等都推出過國語唱片,不過基本上都反應平平。香港歌手唱國語歌且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功是從劉德華開始的,此後幾乎所有的香港歌手都在國語歌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功。劉德華對工作的認真態度在香港藝壇有口皆碑,這是他持續20年一直是香港藝壇最耀眼人物之一的最主要原因,是後晉藝員的瞻仰的榜樣。現在劉德華仍然是香港藝壇不可或缺的一員。

黎明 歌唱大賽出身的黎明在藝壇的第一步卻是從拍電視劇開始的。幾年的沉寂後,1990和1991年他擔綱的兩部重頭戲《人在邊緣》和《今生無悔》反響強烈,黎明以帶點叛逆的酷哥形象迅速成為萬千少女醉心的偶像。同期他正式步入歌壇,《相逢在雨中》、《如果這是情》、《人在邊緣》、《對不起我愛你》、《今夜你會不會來》等歌很快走紅。尤其1991年他的第三張專輯《是愛是緣》獲全年最佳銷量,使黎明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藝人之一。黎明是偶像派歌星的代表人物,這類歌星的特徵是唱功雖然不是十分突出,但外表過人,擁有大量非常忠心的歌迷。因此黎明遭到的喝采聲與噓聲一樣的多,1991年他一次演唱代表作《對不起我愛你》時不慎走音更是給扣上「走慢音」的帽子。不可否認黎明的唱功比之張學友是頗有不足,但他成名十年來他的進步卻是非常驚人的。黎明的歌壇生涯以《那有一天不想你》為界可劃為明顯不同的兩段。早期他基本以純情少男形象出現,代表作還有《夏日傾情》、《我的親愛》、《我愛ichi ban》、《深秋的黎明》等;而後期的歌路大為開闊,形象開始多變起來。1994年他與和記新幹線合作的廣告歌《那有一天不想你》取得超乎想像的成功,於是直到現在黎明每推出的新歌幾乎都是廣告歌,帶動了歌星拍廣告的狂潮。從1994年到1999年他最後一次出席樂壇頒獎禮,除95年的《一生最愛就是你》外,和記新幹線的廣告歌《那有一天不想你》、《情深說話未曾講》、《只要為我愛一天》、《我這樣愛你》包辦了當年度各頒獎典禮大部分的年度最佳歌曲獎,即使最弱的《一生最愛就是你》也入選了年度十大金曲。99年正當黎明表現極其出色,明顯超出其他歌手之時,他突然宣布退出一切歌壇頒獎典禮,希望以此避開壓力和惡性的競爭。但在黎明的身邊新聞又怎麼可能間斷呢?

郭富城 1992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加入上年「三劍客」的行列,與上三人合稱四大天王。與劉德華一樣也是藝員訓練班出身的郭富城早年曾是無線電視台力捧的「十小龍」之一,但電視劇走紅的年代早已過去,電視台的重頭戲都給梁朝偉、黃日華、萬梓良等佔據,十人沒有表現的機會,一直默默無聞。1990年郭富城偶然赴台灣拍攝一個電單車廣告,不料歪打正著,贏得一片采聲。華星唱片公司見機與其簽約,推出了三張國語專輯,《對你愛不完》、《我是不是該安靜地走開》、《我想偷偷對你說我愛你》、《tell me why》等歌在台灣紅極一時。於是1992年初郭富城回港推出一張精選大碟《請把我的情感帶回家》,結果這張唱片形成搶購熱潮,郭富城人氣急升,擠進「天王」行列。郭富城與黎明一樣給釘死在「偶像派」的板子上,尤其早期由於半路出家,唱功不太成熟,被嘲為「鴨母聲」。但成名後他在唱歌方面的進步一年一個台階,

六、九十年代的女歌手之爭

在四大天王吒吒風雲之時,即使是女歌手在他們的陰影下也發展艱難,能冒頭的屈指可數。一些頗具潛質的新星如黎瑞恩、湯寶如最終都未成大器,而排在歌壇最前列的女歌星不外就這幾個面孔……

葉倩文 不會說粵語、不懂中文的葉倩文於八十年代中期投身香港樂壇,被認為是一個「鬼妹」。在「鬼佬」林子祥的幫助下,葉倩文神奇地獲得成功。她早期唱歌是全憑注音符號背下歌詞,包括其紅極一時的代表作《祝福》就是這樣唱出來的。早期的《零時十分》、《甜言蜜語》等歌打出了一片天地,1988年的名曲《祝福》被各大頒獎禮一致推舉為全年最佳金曲、1990年另一首名曲《焚心以火》也獲得同樣的榮譽,葉倩文在梅艷芳隱退之後眾望所歸地連取五屆最受歡迎女歌手獎。她的代表作還有《秋去秋來》、《珍重》、《黎明不要來》、《願死也為情》、《情人知己》等。1992年她的國語名曲《瀟洒走一回》唱到街知巷聞,是葉倩文歌壇生涯的高峰期,而她與林子祥合唱的多首情歌如《選擇》、《愛到分離仍是愛》也燴炙人口。1994年她與林子祥經過長時間的桃色傳聞後宣布正式結婚,隨後葉倩文淡然退出娛樂圈。

林憶蓮 對葉倩文地位構成最大威脅的是林憶蓮。雖然行內人對憶蓮的評價並不低於sally,但也許是林憶蓮長得不及葉倩文漂亮,她的人氣值一直稍落下風。電台dj出身的林憶蓮於84年推出首張專輯《愛情i don『t know》,嶄露頭角,1987年的名曲《灰色》使她擠身一流女歌手的行列。林憶蓮能靜能動,不過她早期的主要歌曲還是以洋溢著青春活力的舞曲為主,如《一分鐘都市一分鐘戀愛》、《傾斜》、《燒》、《瘋了》、《醒醒》等。而另一些深情慢歌也體現出她的獨特都市女性魅力,包括《前塵》、《依然》、《激情》、《滴汗》等。1993年她與李宗盛結婚並因懷孕停唱達一年半之久,當她重新回到香港樂壇時卻發覺歌迷已將她忘了。於是林憶蓮將注意轉向國語歌,《夜太黑》、《傷痕》、《鏗鏘玫瑰》等象她早期的作品《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一樣大受好評。

王菲 早期以藝名「王靖雯」出現的王菲在名成利就之後用回原名。她的成名作是1992年的《容易受傷的女人》,這首歌在四大天王交火白熱化之時悄然殺上各大排行榜榜首併入選年終十大,王靖雯在歌壇幾年的奮鬥終獲成果。這個時期她還是以比較正統的形象出現,代表作還有《執迷不悔》、《季候風》、《愛與痛的邊緣》等。1994年王菲歌風大變,不僅舞台造型非常前衛,歌曲也表現出很強烈的隨意性,甚至象《浮躁》這樣幾乎沒有歌詞的光哼哼的歌也能獲得認可。由此王菲人氣更上一層樓,取代葉倩文成為香港乃至東南亞最受歡迎的女歌星。王菲的聲線非常突出,富有磁性,極易吸引人。她在經歷與竇唯的失敗婚姻後重闖歌壇,仍然寶刀不老。代表作還有《夢中人》、《守時》、《暖昧》等。北京出生的王菲國語歌也非常突出,代表作有《天空》、《棋子》、《我願意》等等。

彭羚 在歌壇沉浮多年的彭羚以1994年的《讓我跟你走》走紅,以高音的女歌手形象出現。她在王菲生產而暫別歌壇時短暫佔據了香港歌壇第一女歌手的位置,1996年初彭羚結婚並淡出歌壇。代表作還有《仍然是最愛你》、《如夢初醒》、《夜風鈴》、《小玩意》等。

鄭秀文 在九十年代中後期,能對王菲地位構成威脅的是鄭秀文。鄭秀文早期以乖乖女形象出現,主要作品有《苦戀》、《say u『ll be mine》,但一直未能走紅。1993年開始她改走前衛路子,如《chotto等等》、《叮噹》等勁歌熱舞使她迅速竄紅。1995年的《捨不得你》使她成為最炙手可熱的紅星之一,隨後的幾年鄭秀文穩步前進,地位一直很穩固。代表作還有《放不低》、《小心女人》、《我們的主題曲》、《插曲》等。

周慧敏 唱歌出身的周慧敏是主持節目和拍電視劇起家的,她在歌壇的發展一直也比較穩定,雖不是紅得發紫的人物但也並不沉寂。周慧敏美少女的形象使她被譽為「玉女派」的掌門人,甜美的外貌是最大的本錢。代表作有《天荒愛未老》、《如果你知我苦衷》、《自作多情》、《感情的分禮》、《痴心換情深》、《自動自覺》等。97年周慧敏突然宣布退出藝壇,據傳是結婚去啦。「玉女派」的結局總是以結婚告終,如楊采妮、黎姿等都是。

在九十年代後期,香港歌壇湧現出的女歌星並不多。陳慧琳以模仿王菲起家,但到現在她自己的風格還沒形成;「玉女」梁詠琪給緋聞稍鬧一鬧便身價大跌,現在的藝人形象還可真脆弱。

七、造星運動的肆蔓引致香港樂壇式微

在四大天王橫行之時,仍有一些新秀不斷地發出挑戰,陸續有近十人曾被封為「第五天王」,但這些第五天王們沒一個能持久,都紅了一陣就沉寂下去,其中不少是很具實力或潛質的。

劉錫明和張衛健 分別於1991年和1992年出道;當時都已主演了無線電視台數部電視劇並開始走紅;處女作《是緣是債是場夢》和《真真假假》都打上排行榜榜首(這非常難能,尤其對於新人來說);都被評為當年度最佳新人;首張及次張唱片都有白金銷量。這兩位走勢大好的新人,各自推出了幾首流行了的歌曲後就銷聲匿跡。張衛健倒是還常在電視上露面並於今年重出江湖,而劉錫明,大家似乎已經把他忘了。

台灣四小天王 這指台灣四名英俊少年林志穎、吳奇隆、蘇有朋和金城武,他們都在台灣成名後分別於92至93年間殺奔香江,其中尤以林志穎和吳奇隆走勢最好,一度逼近四大天王,吳奇隆還專門學習粵語並推出過粵語唱片且銷量甚佳。但不久又分別退返台灣,眼看即將掀起的一場風暴自然消亡。

許志安 許志安的名字從一開始兩人剛冒頭時的一首合唱歌《其實你心裡有沒有我》便鄭秀文粘在一起了,在遍地英俊小生的那個時候,許志安獨特的歌喉另闢蹊徑,慢慢走紅,他是除李克勤外被叫得最多的「第五天王」。許志安的發展一直還算順利,沒有大的波折,現在還穩居一線歌手行列。

梁朝偉 梁朝偉早年是與劉德華、黃日華齊名電視界的五虎將之一,是八十年代後期香港電視界的第一小生。他在電影方面也成就非凡,獲過兩次影帝和兩次最佳男配角,最近更榮登康城影帝寶座,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中國人。梁朝偉早已八十年代還在演電視時便已推出過兩張粵語唱片,但成績不如人意--與劉德華一樣。1994年梁朝偉在台灣推出一張國語唱片《一天一點愛戀》,以難看的前衛形象(穿鼻環、滿面鬍鬚、拖地長裙)出人意表一舉成功,並象郭富城一樣殺出香港,大獲成功(對於這種「曲線成名」實在不知該如何解釋)。但梁朝偉不久後又沉寂了,去專心拍他的電影。

鄭伊健 鄭伊健初出道時也是演電視劇,唱歌直到1996年初的《直至消失天與地》才闖出名堂來,隨後的《一個為你甘去蹈火海的人》紅遍香江(此曲據說當時由於伊面拒絕了無線電視台的一部新戲,而被踢出當年的十大金曲)。鄭伊健在九十年代後半期是除四大天王外最吃香的男星,但去年因「雙琪奪面」事件聲價暴跌,令人殊為婉惜。

各類新星舊星均無法突破四大天王形成的「勢力網」,而四大天王全力拚搏幾年後有所鬆懈,唱片質量有較為明顯的下降,而接班人卻遲遲未露端倪。這時卻有一股暗流正在進行蘊釀,走另一條路的造星運動不久大規模展開。造星運動的興起,卻須由四大天王說起,黎明和郭富城便是造星運動最成功的得意之作。經過唱片公司一系列精心的形象包裝,這兩位英俊小生一洗前幾年在電視界的失意,迅速崛起成為萬千少男少女的偶像,這兩位是所謂「偶像派」的最初代表人物。之後兩人在牢固的基礎下穩步發展和進步,實力日進,成就有目共睹。 受此鼓舞,各大唱片調整戰略,以忽視唱片質量的重大代價,全力投入新星的形象包裝。於是一批俊男美女粉墨登場,宣傳攻勢一浪強似一浪,在人們尚未明白是如何一回事的時候,一位新的偶像已經成功誕生!這種勢態在九十年代後幾年幾乎成為每一家唱片公司推出新星的唯一手段(例外的不多,陳奕迅算一個,而蘇永康早已八十年代末便出道了)。其中典型的,以此君為最:

謝霆鋒 謝霆鋒出身明星世家,父母都是香港演藝界的著名人士,其父謝賢更是香港家喻戶曉的巨星級人馬,諸多演藝界巨星如曾志偉、汪明荃是他的契爹契媽。1997年,謝賢夫婦突然鬧離婚,驚動眾多傳媒,隨後事態擴大,愈演愈劇,一宗家庭糾紛成為舉港矚目的事件。其間夫婦二人分別多次公開稱讚其愛子謝霆鋒,並稱其為此事件的唯一受害者(正常情況下確實如此),使謝霆鋒成為一時新聞人物。次年初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第一位上台表演的嘉賓便是這位長相俊秀的年輕人。隨後不久,18歲的謝霆鋒正式推出自己的第一首打榜歌曲《壞習慣》,宣傳鋪天蓋地而來,天天見報,一名全新的偶像就此大功告成。唱片公司利用謝霆鋒的家庭問題作鋪墊,充分利用其與娛樂界的非常關係,宣傳工夫入絲入扣,令人叫絕。不過藉以衝鋒的一系列歌曲都不是什麼特別的好歌,似乎至今還沒有能廣泛流行,人們記住的是唱歌的人而不是歌曲,這本身就是對這個樂壇最大諷刺。謝霆鋒這幾年相當努力,不僅在電影界相當活躍,而歌曲不少是自己操刀作曲填詞,頗有潛質,但他還需要更多的著名歌曲來成為一名真正的歌星。

以九十年代末四位英俊小生(即所謂四小天王)陳曉東、古巨基、古天樂和謝霆鋒而論,他們真正能「紅」的歌曲屈指可數,這是他們與黎明和郭富城最大的區別。黎郭二人雖然也以包裝的形象成名,但這只是輔助手段,主打的還是歌曲。大家都知道黎明和郭富城的成名作分別是《相逢在雨中》和《對你愛不完》,這是香港樂壇兩首經典名曲,而他們也一直在推出人們耳熟能詳的有名歌曲。而「四小天王」則不然,誰能說出他們的「成名曲」分別是哪一首?不能!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成名曲,歌曲反過來是造星的一種輔助手段。除了他們的鐵杆迷,誰能哼幾句他們的歌曲?沒幾句吧?這就是與以前不同的歌星,是為了做「星」而唱歌,不是因為唱歌而成為「星」。重複一句:「使人記住的是唱歌的人而不是歌曲,這本身就是對這個樂壇最大諷刺!」

後記

95年以後香港樂壇的好歌越來越少了。即使幾位最王牌的歌星,如鄭伊健、陳慧琳之類,也只識得他們幾首主打的歌曲--其它的歌不是不聽,而是聽過後實在沒法下留下印象。1999年的十大金曲,聽過好幾次後還是大半的歌哼不出來,關鍵就是沒印象。 也許,是因為十年前每天守著電視或收錄機等待新歌、每周追著排行榜的狂熱已經過去;也許,是成年之後比當初少年時更成熟分析事物--包括每一首新歌;更也許,是不能拋卻那些伴我成年的首首舊調--因而厚古薄今。總之在我的耳中,1999年的十大遠遠不及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上半期的一個季選,那時即使一個季選,都婉惜地看到好幾首心愛的歌曲落選,現在想找到一首好歌也很不容易。為何會這樣呢,可能是優秀的創作人都退休了,新手又無才氣,造成現在青黃不接的局面。

八十年代中後期至九十年代前期是改篇歌曲泛濫的時代,當時除了樂壇和個別創作歌手外,其它歌手尤其是大歌星有很大一部分的歌改篇自歐美、日本等,而以日本歌最多。這和前輩音樂人如顧嘉輝、黎小田等退休或半退休,香港後起之秀創作能力不足,數量和質量下降有關。1993年,香港歌壇的創作人聯合各大傳媒掀起一場倡原創的運動,並確定每年的十大金曲從此不接受改篇作品(此事因葉倩文入選十大的《女人的弱點》一曲是否屬原創問題引起過一場不小的風波:葉認為此曲是日本名手charge&aska為其創作的,當然是原創;但charge&aska卻在sally推出《女人的弱點》之前不久自己推出此曲的日文版)。香港樂壇損失了這一大片的歌曲來源之後,本地的創作人卻沒有表現出能填補此空缺的實力,歌曲質量大幅下降自然在所難免。其實一首好歌曲的靈魂是作曲作詞,還有那些幕後人員,如果沒有顧嘉輝、潘源良、林敏怡、蔡國權、向雪懷、林振強、林敏聰、黎小田、關聖佑、黃沾、林夕等這些優秀的創作高手,何來天皇巨星、四大天王?

推薦閱讀:

[轉載]短壽人的面相特徵
[轉載]直觀判斷六親秘訣
[轉載]學習對聯(304)
【轉載】民間絕妙偏方秘方:治各種癬
[轉載]秘傳盲師十神直斷訣

TAG:香港 | 流行 | 轉載 | 整理 | 十年 | 流行樂壇 | 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