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人如何補鈣?

逐漸變緩,消化功能減弱,鈣的需要量也相對增加。人體缺鈣和隨之產生的鈣代謝紊亂是老化和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人過中年,骨鈣就逐漸丟失,婦女進入更年期及絕經期後,骨鈣丟失進一步增加,65歲以後女性可能丟失骨鈣的35—50%,男性丟失30—36%。這種長期持久的負鈣平衡、入不敷出的狀況,將伴隨人生直至生命結束。缺鈣的結果使骨骼中鈣減少,血管和腦中的鈣增多,骨質疏鬆、動脈硬化、老年痴獃等都接踵而來。  於是「補鈣」成了老年人中最流行的保健觀念,一些常腰酸腿疼的老年人,他們的孝順子女常常會看廣告花大價錢買回保健品給父母「防止骨質疏鬆」。  那麼這個鈣應該怎樣補呢?補鈣要走出以下誤區:  誤區一:補鈣能治好骨質疏鬆  許多老年人錯誤地以為,人老了,骨頭脆了,所以要吃鈣片,來防治骨質疏鬆,其實不是這麼回事。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是人體衰老的表現。女性在絕經以後5—10年,男性在65—70歲一般都會出現骨質疏鬆。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一般在30—35歲左右達到一生中所獲得的最高骨量,稱為峰值骨量。此後,就開始骨丟失,特別是絕經後的女性,在絕經後1—10年,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丟失期。由此可見,要想老來骨頭硬朗,就得在35歲之前打好基礎。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補鈣並不能逆轉骨量減少的趨勢,也不可能治癒骨質疏鬆。  誤區二:治骨質疏鬆不辨病因  骨質疏鬆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的骨質疏鬆和繼發性的骨質疏鬆。女性絕經期後出現的骨質疏鬆,老年男性出現的骨質疏鬆都屬於原發性的骨質疏鬆;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誘因(如藥物)而引起的骨質疏鬆則屬於繼發性的骨質疏鬆。不同類型的骨質疏鬆,治療手段不一樣,千萬不能不加區分,一律補鈣,否則會出現併發症。  繼發性的骨質疏鬆,如鈣營養不良等引起的骨質疏鬆,補充鈣劑就非常有效;而對於原發性的骨質疏鬆就不能依靠補鈣來治療。絕大多數老年人發生的骨質疏鬆屬於原發性骨質疏鬆,這類老年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比如絕經期女性可補充雌激素等,盲目補鈣沒什麼作用。  目前國際上還沒有什麼有效手段能治癒骨質疏鬆,現在能做到的只是預防和減緩。像某些廣告上宣傳的那樣,吃了某種補鈣製劑,就能治療骨質疏鬆,是沒有道理的。  誤區三:鈣補得越多越好  許多老人誤認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實不是這樣。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入8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並不能變成骨骼,反而會引起併發症,危害老人健康。  鈣是這樣被人吸收的:鈣經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形成血鈣(即血液中鈣的含量),再通過骨代謝,把血鈣進行鈣鹽沉積,形成骨骼。不是說鈣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鈣的含量必須保持在一定水平,過多或過少都不行。過量補鈣,血液中血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症,並會引起併發症,如腎結石、血管鈣化等。食物補鈣比藥物補鈣更安全  最安全有效的補鈣方式是在日常飲食中加強鈣的攝入量,而且食物補鈣比藥物補鈣更安全,不會引起血鈣過量。  專家建議:老人每天堅持喝兩杯牛奶,多吃奶製品、蝦皮、黃豆、青豆、豆腐、芝麻醬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其次,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樂,不要吸煙,這些都會造成骨量丟失。除此以外,曬太陽和戶外運動也有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這些都是安全的補鈣方法,老人們根本沒有必要每天服用鈣劑。  有關專家指出,現在有不少中老年人,把補鈣劑當做抗衰老的營養品服用,結果反而造成骨折、異位鈣化等病,甚至一些腎結石、動脈硬化等病的發生也與過度補鈣有關。在鼓動人們補鈣的廣告鋪天蓋地的情況下,宣傳科學補鈣知識已成了醫生不能不做的工作。近年來,在眾多生產補鈣產品廠家的炒作下,補鈣市場極度擴張,以前只局限在缺鈣兒童中服用的鈣製品,如今已在各個年齡段消費者中盛行。而且,鈣製品基本上都是在OTC藥店中出售,消費者很容易不經過醫生指點就自行服用。據介紹,老年人的身體與青少年相比有很大不同,各方面的功能都發生了退化,體內營養物質的新陳代謝水平也不一樣,尤其是對於成骨有很大作用的鈣元素,能否對防治骨質疏鬆起到積極作用,完全取決於骨質狀況。中老年人一般骨質狀況較差,有些人骨膠原、蛋白質缺失嚴重,鈣元素已不可能沉積到骨骼上,這時如果仍一味地補鈣,只會使大量難以沉積的鈣在體內遊走,並沉積在不該沉積的地方,導致異位鈣化、腎結石等病的發生。骨質疏鬆患者在攝入大量鈣後如果不能正常吸收,發生髖部骨折的危險性還會大幅上升。補鈣更要補膠原蛋白  專家指出,骨骼健康是指整個骨骼系統的健康,包括骨、軟骨、關節、肌腱、韌帶等。而單純補鈣只能促使成骨,並不能保證整個骨骼系統的柔韌性、靈活性、防震性、抗張力及整體的協調性。因此,對於中老年人,只有全面補充骨骼營養,使骨骼中的營養成分得到均衡配比,才能使整個機體堅強、柔韌而有彈性。  據介紹,很多中老年人可能都有走路緩慢、關節咔咔響、蹲下站不起、晨僵、身高變矮、駝背等癥狀發生,這些都是中老年人骨骼系統病變、衰老的徵兆,主要是由於骨骼系統中的結締組織營養缺乏所致。膠原蛋白是結締組織中的重要成分,以不溶纖維的形式存在,具有高度抗張能力,是決定骨骼、軟骨、肌腱、韌帶以及皮膚角質、血管等組織柔韌度和彈性強度的重要成分。在骨骼有機物中,膠原蛋白佔90%,身體吸收的鈣必須依附在膠原蛋白上才有可能大量沉積於骨骼中。同時,它還存在於關節中,決定著關節的潤滑性、防震性;存在於軟骨中,使軟骨減少摩擦;存在於基底層中,使其具有良好的變形性和分隔性。  因此,專家提醒,中老年人,補鈣的同時還應注意補充膠原蛋白。只有加強包括鎂、錳、鋅等營養均衡的調補,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骨骼健康。


推薦閱讀:

就知道給孩子亂補鈣,作為父母,不知道這些只會坑了孩子!
日光性皮炎補鈣、出門不怕曬!
骨質增生是咋回事?飲食也有忌,如何補鈣更科學健康【關節篇】
海帶黃豆燜豬手 補鈣又補骨膠原

TAG:補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