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理|暖文 ·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你的婚姻早註定!
暖心理(weixin:warmxinli)
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中國民間早就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這與西方近代心理學的一些有關理論驚人的相似。
那麼,早期經歷是如何影響人的一生,特別是人的擇偶和婚姻關係的?
當親密關係發生矛盾時,原因往往不是出在某一方身上,而是來自過去未解決的傷痛。
親密關係能治癒我們的舊傷,使其不再影響我們的智慧、創造力、人格、金錢、人生方向、自我表達和熱情。
但在過程中,我們必須先體驗對我們造成影響的舊傷。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
我們本來應該用負責的態度來處理傷痛,卻往往怪罪伴侶傷害我們。
然後我們會嘗試控制他們的行為,確保他們不會再犯。
讓我們來看一個實例
案例 A女士與S先生的矛盾所在
A女士與男朋友S先生一起來到我的診室,A女士目前失業在家,S先生是一個計算機公司的部門經理。
A女士告訴我,S先生每天光是忙著公司里的事,心裡完全沒她。但是S先生卻說,事實上大部分周末他都是與A女士一起度過的。
A女士也承認,周末通常還是挺愉快的,可是只要S先生一忙於工作,自己就很抑鬱,就感到自己被生活拋棄了。
他總是不斷地追問S先生是否真心愛她?
是否真的要與她結婚?
如果她得到了想要的回答,便十分滿足和愉快。
如果S先生的表現不能令自己滿意,她便會十分傷心,並馬上轉為憤怒,開始用各種語言來刺傷對方,或者滔滔不絕地數落和抱怨S先生的種種「不是」,並且把他趕到客廳的沙發上去睡覺。
在S先生上班的時候,A女士會常常打電話到他的公司里去,意圖「了解」他的行蹤。
如果S先生能陪她在電話里多聊一會,她就會很滿足。
如果S先生正在忙,不能多講,A女士便會憤憤地掛上電話。如果S先生再打電話過來,她便會變得十分冷淡,一臉不想談的姿態。
S先生告訴我說:「她簡直像一個小孩子,喜怒無常,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她滿意。」
A女士的行為表現出典型的「依戀型人格」的特點,她現在正是無意識地用自己在嬰兒時期吸引母親注意力的方法。
通過哭鬧來吸引S先生的注意力,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滿足。
遺憾的是,正是這種方法造成了與S先生之間關係出現裂痕。
S先生就是一個典型的迴避型人格。
在A女士和王先生的第一次治療中,A女士顯得十分憤怒:「你從來都不想主動地接近我,如果我不給你打電話你決不會給我打。
如果我不說周末咱們一起去干點什麼,你就永遠在搞你的電腦,你簡直是個冷血動物!」
S先生冷靜地回答道:「我簡直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好像天底下沒有事情能讓你滿意,你老是在抱怨,抱怨我這,抱怨我那,你的要求太過分了,誰受得了?
你怎麼這麼多事?
難道就不能讓我們好好地待一會兒?
況且每一個人都有想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為什麼你就不能自己干點什麼?」
事實上,S先生已經多次提出搬出他們同居的家,希望能有屬於自己的世界。
即使在他們的關係比較融洽的時候,S先生也不喜歡在除了性生活之外的時候有任何親密的身體接觸,如牽手,挽臂等,特別是在公眾場合更是如此。
A女士抱怨說:「除了在床上,他對我簡直就像個陌生人一樣。」
所有的結果,都是你自己吸引來的,都是你潛意識裡想要的,都與童年有關:
一歲之前若被接納、包容和連結,長大後就會有一個很強的心想事成的能力。
二歲之前若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愛和認同,長達後就渴望從男人(女人)那裡得到,才完整。
這是索取!
自己內心若背著內疚、罪惡感,就會想讓自己犧牲,想讓身邊的人贏。
? 在親密關係中,雙方都要負100%的責任
若要知道自己的潛意識在想些什麼,看看你的伴侶,完全反映出來;被對方吸引,是因為自己底部的碎片與對方一模一樣。
人為什麼會抗拒學習和成長,是因為你知道會要揭開傷疤,會有痛迎面而來。
「親密」的英文就叫「沒有恐懼」,跟對方害怕太親密=跟所有人都害怕親密=害怕失去什麼。
然而,在原生家庭中,如果一定要犧牲掉一些東西,才能得到父母的愛,就不能100%做自己,長大後就不能為自己而活,不能完全地做自己;導致的原因是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愛";犧牲自己是因為害怕得不到父母的愛。
那些長大後要扛起原生家庭所有責任的人,往往認為自己小時候是父母不快樂的所有原因,所以就想犧牲;如果對自己真心愛的人,只付出80%,是因為小時候在原生家庭丟掉了20%的自我,去討好、犧牲,而不能擁有那個想開心就開心、想好玩就好玩的能量。如果不徹底與父母和解,要麼自己變成父母那樣,要麼將配偶變成父母那樣。
兒童:對遺棄的恐懼
一些母親對孩子依戀需要的反應不穩定:有時候能滿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時候則不能。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多種的,如母親的情緒不穩定或者一個愛護孩子的母親卻由於工作原因不能時時守在孩子身邊。
還有的母親受了一些宣傳的影響,認為不能溺愛孩子,不能要吃就喂,一哭就抱,有意識地訓練孩子按頓吃奶的習慣,不到時間堅持不餵奶,任憑孩子哭鬧等。
於是就形成了這樣的情況:嬰兒有時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呵護,有時候則不能,在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他所能做的事就是竭盡全力地大聲哭鬧。
經過一段時間的哭鬧後,他的需要終於得到滿足。
這樣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個穩定的安全感,並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觀念:只有不斷地哭鬧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愛護、才能生存下去。
嬰兒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數,努力地用哭鬧吸引母親的注意,從而使自己的依戀需要得到滿足。
另一方面卻又為自己受到冷遇而感到憤怒。
母親成為他的愉快與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體驗上的愉快、滿足與憤怒、傷心交替出現。
因而形成了他對母親的愛和恨並存的矛盾情感。這種兒童我們稱之為依戀兒童。
成年:依戀型人格
如果依戀兒的處境不能在後來的成長階段中得到改變,他們的心理發育就會停滯在依戀階段。
在成年之後他們對依戀的需要始終存在,當他們進入了一個親密關係時,這種依戀傾向就會突出地表現出來。
我們會發現他們在親密關係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滿就是:「當我需要你的時候,你總是不在。」
他們對親密接觸的要求似乎永無止境,每當他們認為自己被對方忽視的時候,便會感到被遺棄,就會憤怒,就會恐懼。
他們往往表現出強烈的佔有慾,要求對方時時刻刻地關注,不能容忍絲毫的忽視和冷遇。
他們總是在埋怨對方對自己不夠關心,辜負了自己的愛,並總是試圖用生氣,吵鬧和威脅等手段來迫使對方來關心自己,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這和他們在嬰兒時期用哭鬧的方式來獲得母親的關心是一樣的。
由於強烈的不安感和對遺棄的恐懼,他們心中充滿了嫉妒和猜疑,無論對方如何表白,他們還是難以給對方以信任。
生氣,哭鬧,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歸根結底,這是源於他們早年對母親懷有的愛與恨的矛盾情感。
兒童:對拒絕的恐懼
另一種母親是持續的情感冷漠的媽媽。她也許本來就沒有想要孩子,她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或是一個錯誤行為的結果。
這種母親對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願意去抱一抱孩子,打罵孩子也是家常便飯。
還有些母親由於長期情緒處於抑鬱狀態,對孩子也是持續冷漠的。
這種母親的孩子我們稱之為孤獨兒童,他們往往懼怕親密的接觸,雖然事實上他們也曾像其他兒童一樣需要媽媽的愛護,但是每次對母親依戀的渴望和要求都會導致心理上的痛苦,因此嬰兒自然而然地做出了一個痛苦的選擇:迴避一切親密接觸,並導致出了一個結論:我沒有需要。
他們不常哭鬧,似乎很容易滿足,給他什麼就吃什麼,並不要求更多的,並不在乎別人是否關心自己,似乎沒有什麼需要。
他構造了一個不真實的自我,他們看起來很獨立,實際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懼與他人接觸,其目的只是為了迴避由此可能帶來的痛苦。
這樣的孩子常常被認為是「好孩子」、「乖孩子」,媽媽為孩子早早就表現出來的「獨立性」而感到驕傲,在後來的生活中,孩子的這種所謂「獨立性」也許會受到社會的讚許,甚至他自己也會為自己的「獨立性」驕傲,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著他。
成年:孤獨型人格
如果孤獨兒童的生長環境不變,他在幼年時期的心理特點將隨著他的成長而成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點,成為一種在人際關係中,特別是親密關係中的迴避型人格。
如同在幼年一樣,他否認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質需要。
他們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對生活的興趣和追求。因為總是迴避過多的親密接觸,他們顯得似乎很獨立。
他們在配偶的選擇上往往與依戀型的人有緣分,其中的原因很簡單:依戀型的人往往較為主動,縮短了由於他的冷漠造成的距離空間,使他們之間的親密關係得以建立。
迴避型的人在戀愛初期也會表現出一定的熱情,但是一旦親密關係確立之後,因為過多的親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懼的。
由於性格特點,這種人在社會生活上有較少的物質需求,並富於獨立和忍耐性,在事業上往往成功。
但是他們的婚姻生活則通常是失敗的。
孩子從父母那裡遺傳的不僅僅是生理特徵,還有情緒體驗。
童年時父母的情緒狀態,心境狀況是孩子擺不脫的心理環境,隨著日子會逐漸深入到骨髓里。
愛孩子,要給孩子快樂和幸福。
父母首先需要讓自己生活的快樂幸福,給孩子一個穩定的物質保障,同時給孩子一個安心的心理環境。
前者重要,後者更不能忽視。
我們從成長過程中學到什麼,真的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願我們都能早些意識到,更希望我們都能為自己的幸福而勇於改變!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金庸筆下的掃地僧?
※心理調頻:男人4種吃醋表現後果大不同
※深夜至此,為什麼突然就有股想死的衝動呢?
※愛上一個社會階層遠低於你的人,是一種什麼體驗?
※不要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