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4件禁止出國展覽文物(上)

1、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類型,1978年出土於河南省臨汝縣閻村。陶質彩繪,器高47厘米、口徑32.7厘米。陶缸繪有鸛鳥銜魚,旁邊豎立一件石斧的畫面,作者用白色在夾砂紅陶的缸外壁繪出鸛、魚、石斧,以粗重結實的黑線勾出鸛的眼睛、魚身和石斧的結構,畫面效果粗獷有力,繪畫具有中華民族遠古時代的造型特徵,是一件罕見的繪畫珍品。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2、陶鷹鼎,屬新石器時代,1957年出土於陝西省華縣太平庄。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顯得威武而雄壯。鷹的前胸為鼎腹,飽滿粗壯,器口開在鷹的背部。鷹的雙目圓睜,周身光潔未加紋飾,喙部呈有力的勾狀。鷹鼎整體結構簡潔,體積感很強,鷹的雙足和尾部為鼎足穩定地撐柱於地,後收的雙翅圍過鼎的中後部,形成一種前撲的動勢,配上鷹頭部的大眼、利喙,使這隻鷹顯得威風凜凜,桀驁雄猛的氣勢。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3、後母戊銅鼎,屬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公元前十一世紀),1939年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亦稱「後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此鼎型制雄偉,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銅器,有「青銅之冠」之稱。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4、利簋,屬西周早期,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是已發現的時代最早的西周青銅器。為武王時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圓形,侈口,鼓腹,雙獸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莊重穩定。以雲雷紋為地,腹及方座飾獸面紋,圈足飾夔紋,獸面巨睛凝視,森嚴可怖。腹內底部鑄有銘文4行32字,述及武王伐紂在甲子日晨,並逢歲(木)星當空,與《尚書·武成》、《淮南子·兵略訓》等古代文獻所記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5、大盂鼎,屬西周康王時期,清道光間在陝西眉縣禮村出土。鼎高100.8厘米、口徑78.3厘米、重153.3千克。相傳此鼎後歸周雨樵,同治間左宗棠以重金購得,又歸蘇州潘祖蔭。1951年潘氏後人捐獻國家,為上海博物館所收藏,1959年撥交中國歷史博物館。大盂鼎是現存西周青銅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莊穩重、渾厚雄偉、典麗堂皇,為世間瑰寶。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異凝重、雄奇恣放、質樸平實等數類,大盂鼎屬於瑰異凝重這一類,銘文大字,字體莊嚴凝重而美觀,故在成、康時代金文中,以書法的成就而言,當以其居首位。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6、虢季子白盤,屬西周,清道光年間陝西寶雞虢鎮虢川司出土。虢季子白盤鑄於周宣王時期,與散氏盤、毛公鼎並稱西周三大青銅重器。銘文語言洗鍊,字體端莊,是金文中的書家法本。此盤自道光年間出土後曾被當地農人用以喂馬,後縣令以數錢據為己有。幾經動蕩,此盤被劉銘傳覓得,極為珍惜。在其後幾十年內,覬覦此盤者不乏其人,劉氏後人將盤重埋地下,遠避他鄉。解放後,劉肅將此盤掘出獻給國家。自此,虢季子白盤才得以重放異彩,供世人欣賞。虢季子白盤先曾藏於故宮博物館,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7、明代鳳冠,1957年北京市昌平縣定陵出土。定陵出土的鳳冠共四件,三龍二鳳冠、九龍九鳳冠、十二龍九鳳冠和六龍三鳳冠各一頂,孝端、孝靖兩位皇后各2頂。鳳冠口銜珠寶串飾,金龍、翠鳳、珠光寶氣交相輝映,富麗堂皇,非一般工匠所能達到。鳳冠上金龍升騰奔躍在翠雲之上,翠鳳展翅飛翔在珠寶花葉之中。鳳冠是皇后的禮冠,在受冊、謁廟、朝會時戴用。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8、嵌綠松石象牙杯,屬商代,1976年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這件象牙杯高30.5厘米,是用象牙根段製成,因料造型,頗具匠心。一、二、四段都是飾以三組饕餮紋,但形態卻各異。這件象牙杯,採用了浮雕、線刻、鑲嵌等多種手法,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9、晉侯蘇鍾,屬西周厲王時期,1992年山西曲沃晉侯墓地八號墓出土。該組編鐘大小不一,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鍾。鐘上都刻有規整的文字,共刻銘文355字,最後兩鍾為2行11字。銘文都是用利器刻鑿,刀痕非常明顯,銘文可以連綴起來,完整地記載了周厲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晉侯蘇受命伐夙夷的全過程。現藏上海博物館。

10、大克鼎,屬西周晚期,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陝西扶風法門鎮任村出土。鼎腹內壁上銘文共28行290字,為西周大篆的典範之作。此鼎系周孝王時期鑄器,歷見著錄,流傳有緒,是研究西周奴隸制度的珍貴資料。現藏上海博物館。

11、太保鼎,屬西周初期,傳清道光間山東壽張縣梁山出土。通高50.7厘米、口徑23×36厘米,方形,二直耳,耳上各有兩個立虎,器身上有棱脊與紋飾,腹內有「太保鑄」三字,此太保系輔佐周成王的召公奭。現藏天津博物館。

  12、河姆渡出土朱漆碗,屬新石器時代,1977年浙江河姆渡遺址T231出土。食器,木質、斂口,呈橢圓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口徑10.6×9.2厘米、高5.7厘米、底徑7.6×7.2厘米。外壁均有一層硃紅色塗料(剝落較甚),微有光澤。經化學方法和光譜分析鑒定為生漆。朱漆碗的發現,說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之前,我們的先民已將天然漆用於裝飾生活器具的表面。現藏浙江省博物館。

13、良渚出土玉琮王,屬新石器時代,1986年餘杭反山12號墓出土,出土時,平正地放置在墓主關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聖崇高的玉制禮器。這件玉琮的製作,技術高超,可稱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寶。現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4、水晶杯,屬戰國時期,1990年杭州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出土。高15.4厘米,敞口,斜壁,圓底,圈足外撇。素麵無紋飾,透明,器表經拋光處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綿體狀自然結晶。此杯是用優質天然水晶製成的實用器皿,國內罕見,其製作技巧和工藝水平令人驚嘆。現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5、淅川出土銅禁,屬春秋中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通高28.8厘米、器身長103厘米、寬46厘米。禁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細不同的銅梗支撐多層鏤空雲紋,十二隻龍形異獸攀緣于禁的四周,另十二隻蹲于禁下為足。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用失蠟法鑄造的時代最早的銅器,其工藝精湛複雜,令人嘆為觀止。現藏河南博物院。

16、蓮鶴銅方壺,屬春秋中期。1923年於河南新鄭李家樓春秋鄭國大墓出土。青銅製盛酒或盛水器,原器通高126厘米、口長30.5厘米、寬24.9厘米。此壺主體部分為西周后期以來流行的方壺造型,有蓋、雙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飾於器身上下的各種附加裝飾,不僅造成異常瑰麗的裝飾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時期青銅器藝術審美觀念的重要變化。此壺原為一對,一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件藏河南省博物館。

17、齊王墓青銅方鏡,屬西漢時期,1980年山東淄博大武鄉窩托村南古墓五號陪葬坑出土。鏡長115.1厘米、寬57.5厘米、重56.5千克。背部有五個環形弦紋鈕,兩短邊又各鑄二鈕。每一環鈕四周飾柿蒂形紋。背又飾有夔龍糾結圖案,捲曲交錯自如。這件大型銅鏡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撐,鏡背面和邊上的鈕可能就是與柱子和座子固定時用的。現藏淄博市博物館。

18、鑄客大銅鼎,屬戰國時期,1933年壽縣朱家集(今屬長豐縣)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又名楚大鼎或大鑄客鼎。鼎口平沿刻銘文12字,刻銘開頭即是「鑄客」二字,故依慣例以開始二字名之,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語,又因此鼎在數千件楚器中最為雄偉,堪稱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現存周代以來最大最重的鼎。現藏安徽省博物館。

  19、朱然墓出土漆木屐,屬三國時期(吳),1984年安徽馬鞍山朱然墓出土,是目前中國最古老的漆木屐,它距今1700多年,當年在日本展出時候還引起了轟動。由此也可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中日之間就有了較為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在朱然墓漆木屐沒有出土以前,一般認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發明的,通過朱然墓漆木屐的發現,證明木屐是在中國通過唐文化東傳到日本,最後被日本逐漸使用。現藏馬鞍山市博物館。

20、朱然墓貴族生活圖漆盤,屬三國時期(吳),1984年安徽馬鞍山朱然墓出土。盛食器,直徑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盤內壁及底髹紅漆,外壁及底髹黑紅漆,內外顏色有區別。漆盤內的畫面分為三部分:上面為宴賓圖;下面為出遊圖;中間部分又包括三個畫面:右側為馴鷹圖、中間為對弈圖、左側為梳妝圖。現藏馬鞍山市博物館。

21、司馬金龍墓出土漆屏,屬北魏時期,1965年山西大同司馬金龍墓出土。每塊長約80厘米、寬約20厘米、厚約2.5厘米。漆屏風用木板製成,出土時較完整的有五塊,遍塗朱漆然後作畫,有黃色墨書榜題和題記。屏風兩面原皆有畫,入葬時朝下的一面腐蝕嚴重,原貌難以辨別,向上一面保存較完好。這件屏風不但在當時屬於上品,在現存北朝文物中也是難得的精品。與屏風同出的還有四個石雕屏趺,當初是插立屏風用的,每件邊長約32厘米、高6.5厘米。屏趺雕刻極精,但內容與屏風畫沒有聯繫,均與佛教有關,說明當時北魏佛教十分興盛。現藏大同市博物館。

22、婁睿墓《鞍馬出行圖》壁畫,屬北齊時期,1979年山西太原婁睿墓出土。《鞍馬出行圖》位於墓道西壁中欄、作長卷式展開:風嗖嗖,旗獵獵,遠征的人兒出發了!莫道行程遠,何懼路奇艱,手執弓,身佩劍,揚銳氣,策駿騎,縱然千山萬水,也要勇往直前。馬嘶鳴,回首望,召喚身後的馬隊,快加鞭,緊跟上,越過前方的大山,將是我們的獵場……整個畫面層次分明,構圖新穎,人物生動,表情逼真,生活氣息濃厚,表現技法嫻熟,堪稱中國繪畫史上的精絕之作。現藏山西省博物館。 

23、涅槃變相碑,屬唐代,山西省臨猗縣大雲寺遺物。石雕碑高302厘米、寬87厘米、厚25厘米,大雲寺寺宇早毀,碑於1957年移入山西省博物館陳列。碑為螭首龜趺,額部雕眾神將護持之須彌山。碑正面雕涅磐故事六圖,上部四圖——左面為「納棺」、「臨終遺戒」,右面為「荼毗」、「送葬」。現藏山西省博物館。

24、常陽太尊石像,屬唐代,山西省運城鹽湖區安邑鎮道觀遺物。像高150厘米,以白石雕造,形象豐頤,神態和穆。右手持扇,左手扶幾,盤坐於長方石座上。座的四面刻有銘文及供養人姓名。現藏山西省博物館。

25、大玉戈,屬商代前期,1974年黃陂盤龍城李家嘴三號墓出土。玉質儀仗器,長94厘米、寬14厘米、厚僅1厘米,堪稱「玉戈之王」。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26、曾侯乙編鐘,屬戰國早期,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這套編鐘的鐘架高大,由長短不同的兩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繪木樑兩端以蟠龍紋銅套加固,由6個佩劍武士形銅柱和8根圓柱承托,構成上、中、下三層。鍾架及掛鉤(含可以拆裝的構件)達246個。鍾及架、鉤上共有銘文3755字,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它們構成了十二半音稱謂體系。樂律理論記述了曾國與楚、晉、齊、申、周等國的律名對應關係。鍾銘所見律名28個、階名66個,絕大多數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27、曾侯乙墓外棺,屬戰國早期,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外棺採用透雕、浮雕、圓雕等技法,彩繪色彩艷麗、對比強烈,用筆自然流暢,文飾有雲紋、三角形紋等,尤其以龍紋變化複雜,最具特色,系銅框架里嵌厚木板構成,重七噸半外棺的裝飾並不華麗,但設計者十分細心:外棺一側的下方,還開了一個門洞,有人猜測,這也許是為了讓主人的靈魂能夠自由出入。此外館是我國迄今所見年代最早、結構最複雜、器形最大、體量最重,並與金工結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28、曾侯乙青銅尊盤,屬戰國早期,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這一發現,證實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戰國早期,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尊和盤均鑄有「曾候乙作持用終」銘文。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29、彩漆木雕小座屏,屬戰國時期,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通高15厘米、長51厘米、座寬12厘米、屏厚3厘米。此座屏為木質,周身髹黑漆,用朱紅、灰綠、金、銀等色漆彩繪。這件座屏在藝術上極為成功,歷來被藝術史家看成是楚國漆工藝品的代表作。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30、紅山文化女神像,屬新石器晚期,1983遼寧朝陽牛河梁遺址女神廟主室西出土。紅山文化的一個重要發現是牛河梁的女神廟。廟址由南、北兩組建築組成,其中北組為主體建築,南北十八米余,東西寬近七米。牆壁經過彩繪,室內發現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塊,有頭、肩、手以及乳房等部位的殘塊,均屬女性。頭部真人大小,面塗紅彩,雙眼鑲嵌青色玉片,這是中國最早的女神像。現藏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1、鴨形玻璃注,屬北燕時期,1965年北票西官營子北燕馮素弗墓出土。長20.5厘米、腹徑5.2厘米,重70克。淡綠色玻璃質,質光亮,半透明,微見銀綠色銹浸。體橫長,鴨形,口如鴨嘴狀,長頸鼓腹,拖一細長尾,尾尖微殘。背上以玻璃條粘出一對雛鴨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兩側各粘一段波狀的折線紋以擬雙足,腹底貼一平正的餅狀圓玻璃。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時,因後身加重,才得放穩。此器造型生動別緻,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見。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32、青銅神樹,屬商代,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現藏三星堆博物館,在汶川大地震時,青銅神樹當時不停地搖晃,但由於被一根銀色鋼絲繩牢牢地固定在玻璃罩內,底座也用牢固的螺絲釘加固在大理石底座板上,所以在8.0級強震中沒有倒下。
推薦閱讀:

香港計算機金融相關專業介紹
出國旅遊注意事項資料大全
海歸如何認識留學價值被打折?
2017年中國對外勞務合作發展述評
年入百萬卻窮得什麼都不敢買的特殊貧困人口

TAG:中國 | 文物 | 出國 | 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