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觀入門 三、禪的修持方法與體究 畫龍點睛小議
畫龍點睛小議 畫龍點睛是比喻禪家點化行人直接成佛的大作家手段,也是禪宗頓悟成道的快速與活潑的體現。因為禪是教外別傳的大法,佛祖一脈,心燈不絕,原在於把握了佛心的無上知見而隨機應變,活用於因緣時節的當下,所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成了禪的根本旨趣,不傳之秘了!
但是,如果龍未畫好,此睛也就無從點起。那麼,什麼是龍呢?龍者教行之謂也,通達佛祖言教而確立正信、正解,由斯而立大願,實際行持。教行一致,具備相當的基礎,唯欠腦後一椎,點開心要,於是在機緣到來之時,被明眼人一點,剎那頓悟,心地法眼豁然開明,其龍也就騰空飛去了。
達摩接二祖,安心即了:六祖之點示,來者悟入;訥山度仰山,撥火見性;德山在龍潭,火滅心開,等等,無數先祖的例子,都因先畫龍,而後方有點睛之因緣也。又如雪峰禪師十二歲入寺拜師,十七歲落髮受戒,長時間參學善知識後,依止德山禪師參禪,可謂畫龍已就。一次與師兄岩頭阻雪於澧州鰲山鎮,被師兄一一點破後,終於因:「他後若播揚大教,一一從自己 胸襟流出,將來與我蓋天蓋地去!」的言句而大悟,故嘆之為鰲山成道!
畫龍當然要像條龍,似龍非龍必難見真龍。所以初入禪門,首先要有正信、正解,然後以正皈自性三寶而行覺照參究之行持,凈化三業,理事無偏,方不入狹小偏偽之邪徑,因地不正,果招於曲,古來大德非常重視禪人的道德修養與自我反省。
宋佛日契嵩和尚曾開示說:「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道德之所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
這正好說明了學禪的人應先以道德為本。湛堂就志向立信方面對妙喜說:「參禪須要識慮高遠,志氣超邁,出言行事,持信於人,勿隨勢利苟枉,自然不為明輩描摸時所上下也!」參禪者不可著外相,當一心體究大道,始終不易,不可浮想著境,紛紜無緒,流浪世俗之中,所以莫邵武謂潘延之曰:「古之學者治心,今之學者治跡,然心與跡,相去霄壤矣!」
憨山大師有學禪者必通《楞嚴經》的提法,《禪林寶訓》中有「一物無所好」的修養,如是立志、通教、持信、究心、參學、苦行等等都是禪者畫龍的必然過程,持正方向,不落世諦,不虛度年華,耐得寂莫,才有成就的一天。
曾有一位禪宗愛好者問我:「學禪須要畫龍,才有點睛的一則,那麼,如何畫龍,有那些方面呢?」其實這個問題早有佛祖的教示,本無須多述,但許多學禪者不通教理,有的甚至輕視言教,故針對現代人略為歸納而答之於下:
一、對於佛教理論要圓解,使中道知見不偏。
二、要依正理而立大志,盡一切努力直至見性成佛為止,於中間不存計較日之心。
三、對於人世間的事物能看得透,不被假相所迷,心中不留滯世俗的問題。
四、性格盡量豪放豁達,對於他人不斤斤計較,心量廣大而不狹窄。
五、要有一股向上的熱忱,樂於道而不疲,求學不厭,不斷莊嚴自心。
六、世俗的習染較輕微,佛法的習執也漸淡薄,特別是障道方面的能覺察而放舍,不拖泥帶水。
七、善於參學善知識,能知真假,明辯是非,虛心禮請,得正見地而受用於自心,不好與人諍論。
八、修禪行法,善巧密行,不露布自己的德行與利益,使道業不敗。
九、善巧安排世俗生活與修道的關係,互濟互融,不相違背,遠離逆緣,直行於道。
十、耐得寂寞,無論山林、城市均能不計處所,參究內心。不求伴侶,獨行無為。
那位禪的愛好者聽後,面有難色,說:「這樣的十個條件畫龍,恐怕不容易做到。」是的,禪作為一般性的修養是完全可以隨意研學,所以當今禪的普及都是出於對禪的清新風格的傾倒,並非真為成道而學也,如果真為生死而行禪,那就得發真實大心,行大道,日積月累,念茲在茲,盡一生的努力,畢竟開悟見性也。不見黃龍祖師云:「古之天地日月,猶今之天地日月;古之萬物性情,猶今之萬物性情。天地日月固無易也,萬物性情,固無變也,道何獨變乎?嗟其未至者厭故悅新,舍此取彼,猶適越(今浙江)者,不之南而之北,誠可謂異於人矣!然徒具其心,苦其身,其志愈勤,其道愈遠矣!
因此,只要了悟道本無古今之異,修其心,合其道,不管目前根性機緣如何,能持之以恆地「畫」下去,必然愈來愈像乃至遇點睛之緣而成功真龍,圓妙自在矣!
推薦閱讀:
※各種風水煞氣及化解方法:陰邪煞
※改造命運的方法(三)
※手機里有她就夠了!偏癱患者上肢康復方法
※信用ka被凍結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讓煞氣變為財氣的化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