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郭誠傑:幾個小動作,早調心肺,晚補肝腎,常調脾胃膽!
郭誠傑 國醫大師
選自:《長壽秘訣身上找》
我很喜歡運動,每天起早長跑、打太極拳、做保健操,四十年如一日,我每天在小公園做的那套保健操,現在好多人都在跟著我做。
就因為我經常運動,平時門診我坐一上午腰都不痛,和我一道在操場跑步的中年女同志說,我走起路來連她們都追不上。
這運動也是有講究的。早調心肺,晚調肝腎,常調脾胃膽。
早調心肺:搓勞宮穴和列缺穴
為什麼早晨起來調心肺呢?咱們大家都知道,晚上睡覺,是人最安靜的時候,心率是最慢的時候。早晨起來,心率加快,肺活量增大,所以早調心肺。早晨起來刷完牙,洗完臉了,吃完早點或者沒吃早點,出去遛遛彎,一邊走著一邊就把這操給做了。
怎麼做呢?很簡單,一邊走,一邊搓手。手心有一個穴位叫勞宮穴(握拳屈指的中指尖處),它是心經的主穴。搓手的目的,就是按摩這個穴位。你按摩這個穴位,這個穴位就通過經絡刺激心臟,讓心臟興奮起來,幫助人體迅速恢復動能。兩手搓熱了以後,趁熱在眼睛上捂一會兒,也跟「用熱水滴點兒醋熏眼睛」的道理是一樣的。
走一會兒累了,搓搓列缺穴(兩手虎口張開,垂直交叉,示指壓在所取穴位側的橈骨莖突上,示指尖端到達之處),這是肺經的主穴位。你如果咳嗽、痰多,就離不開搓列缺穴。用發熱的手掌心來回搓,一邊走著一邊搓著……你刺激臟器,臟器興奮,血循環就暢快!這叫運氣動血,你這樣就運動啦!搓完了,也到了公園裡頭,打打拳、練練操、跳跳舞,就全齊了。
「晚調肝腎」具體怎麼調?其實很簡單。
先說腎怎麼調,每天晚上熱水泡腳。在泡腳的時候你這手別閑著,兩手握拳,用拳背平行在脊柱上下反覆搓「腎俞穴」。底下泡著腳,自己使勁搓搓腰這兒。按摩腎俞穴,通過經絡刺激腎臟,讓腎臟興奮起來。
有一個辦法可以證明搓這兒的好處,你們可以試試,咱們平常泡腳,出的汗什麼味兒都沒有。你加上搓腰這兒,你看你慢慢出那汗,是不是酸味越來越重?這說明什麼?說明把臟器裡頭的髒東西全排出來了!
還有一個病症可以說明這一點,很多女同志冬天手腳冰涼,腳泡完了,熱乎了,趕緊睡覺。還沒鑽被窩裡頭呢,那手腳又涼了……你加上這個搓腰,看看你腳還涼嗎?為什麼?你氣足了,氣足血就足了!氣血足濡養四肢,腳就不冷了。
調完腎了、泡完腳了,沖一個澡,該上床睡覺了!睡覺的時候別閑著,幹嗎?躺在床上,先別睡,保護保護肝。
怎麼護肝?很簡單,仰卧在床上,雙手上下重疊,內外勞宮穴相對,男士左手在下,女士右手在下。從肝區這兒開始,按著這肚子,稍微用點力,順時針往下轉;轉2~3圈,轉到腹部的底部,連續5次;再從腹腔上部向下至腹腔的底部,平推5次。順時針轉5次,加上平推5次,這叫一組,每天晚上做10組。目的是什麼?就是把你這氣循環起來,讓你這氣順暢了!
常調脾胃膽
為什麼要「常調脾胃膽」呢?咱們大家都知道「民以食為天」的說法,人活著靠的是食物。那麼從我們的各個臟器來講,靠什麼呀?運化吸收!
你吃得再好,不運化、不吸收管什麼用?即使你吃得差一點兒,如果你運化吸收好了,不也有很大的作用嘛!
脾胃運化,怎麼調?其實也很簡單。脛骨(咱們老百姓叫迎面骨)左邊一條縫,右邊一條縫,就這寬度,白天沒事在那兒,坐著也是坐著,順著這寬度經常性地捋捋它。一邊是肝脾經,一邊是胃經,胃經上頭有一個重要的穴位「足三里」,咱們老百姓都管它叫長命穴。
為什麼叫長命穴?你吃得好,消化好,不就長命了嘛!白天坐那兒經常捋捋它,這叫「常調脾胃」。
「膽」怎麼調呢?也很簡單。膽經在大腿的外側,基本上就是沿著褲子側面的縫合線。你坐車在那兒排隊的時候、白天沒事兒出去遛彎兒的時候、買菜的時候,你就用手或拳敲敲大腿外側,刺激刺激它,讓它興奮起來。
「常調脾胃膽」,瞧見沒有,你這一天沒花特別多的時間,就把運動這點事兒全辦了。大家想一想,你無時無刻不在刺激這些經絡,讓它運動起來,你想想這臟腑能不好嗎?所以運動的意思叫運氣動血,也就是調氣血平衡。
那如果氣血虛怎麼辦呢?這種人群也很多,經常頭暈,四肢乏力沒精神,怎麼睡都睡不夠似的,面無血色,失眠多夢等,怎麼辦呢?可以試試補氣血效果非常好的食方:玉靈膏。
300克龍眼肉,30克西洋參,打碎混合,放碗里隔水蒸足40個小時(可分多次蒸)。每天一勺泡水喝。
這個方子出自清代名醫王孟英,羅大倫博士曾在央視《百家講壇》推薦過,很多人用後效果都很好。
大家可以點擊下面的「了解更多」去看看評論:
推薦閱讀:
※風水立向與磁偏角:很多大師也搞不懂
※星雲大師經典語錄
※李計忠大師解古墓風水==明成祖朱棣長陵
※星雲大師指示佛光山道場超薦巴黎遇難亡者
※《印光大師文鈔》第八章 復謝慧霖居士書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