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葯失效後,中國T2DM的用藥選擇應何去何從?

隨著新型注射藥物的不斷推出,胰島素作為口服降糖葯(OAD)控制血糖不達標時首選用藥的地位是否已經遭到了衝擊?我國胰島素治療的現狀如何?請看小編從會場發回的報道。

來源: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已達3.87億,預計2035年將上升至5.92億人次,糖尿病已成為威脅全世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危險因素。日前,於浙江上虞召開的第七屆「肥胖與糖尿病論壇」詳細剖析了我國糖尿病的防治現狀與藥物研發的最新進展,會上關於OAD失效後2型糖尿病(T2DM)用藥選擇的探討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七屆「肥胖與糖尿病論壇」

一、我國T2DM起始胰島素治療現狀堪憂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教授在題為《中國T2DM起始胰島素治療現狀及對策》的報告中指出,在ORBIT的研究中提示,我國T2DM起始胰島素治療現狀主要存在以下幾大問題:

⑴ 嚴重滯後 目前我國T2DM起始胰島素治療晚,半數以上的患者在起始使用胰島素時HbA1c已>9%,三分之一的患者已合併至少一種併發症;

⑵ 起始胰島素治療後,劑量調整不充分 在六個月的隨訪期內,胰島素劑量僅有0.03U/kg的漲幅,且40%的患者從未進行劑量調整。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教授

基於此種現狀,紀教授給出的建議是,除了嚴格參照指南給出的建議進行用藥外,還需做到血糖水平與HbA1c的早期監測,最好以患者自我調整基礎胰島素劑量代替醫生調整,並給予患者相應的預期,以防患者出現心理上的胰島素抵抗。

我國T2DM起始胰島素時,HbA1c水平較高、病程較長

二、胰島素治療已經「out」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胰島素是迄今最強的降糖藥物。來自東南大學醫學院的孫子林教授指出,在BMI正常乃至輕微偏高的糖尿病患者中,胰島素的收效利大於弊,胰島素仍是OAD控制不達標時公認最有效的選擇。此外,孫教授推薦在以下兩種情況時優先使用胰島素:

東南大學醫學院孫子林教授

⑴大劑量的OADs治療後仍HbA1c>7%時,應啟用胰島素治療;

⑵新診斷T2DM患者HbA1c大於9%時,採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

其原因在於:在單個OAD失效時即起始胰島素治療,更有助於患者的血糖達標;基線空腹血糖(FPG)越低,起始胰島素治療後的FPG達標率越高;基線糖尿病病程越短,起始胰島素治療後HbA1c FPG達標率越高,低血糖風險越小。

不過,胰島素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有效降低血糖的同時會帶來如下副作用:

⑴ 低血糖 在2016最新AACE/ACE的指南中指出,胰島素治療低血糖風險高,為中至重度;

⑵ 體重增加 在UKPDS10年的隨訪中,使用胰島素的患者體重平均增加4.0kg;

⑶ 心血管風險 在2015年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納入的10422例接受胰島素治療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中,結果顯示胰島素治療會顯著增高心血管事件(P<0.05)及全因死亡風險(P<0.001)。

三、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是注射用降糖藥物的新選擇

長海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本次會議的主席鄒大進教授指出,與傳統的胰島素相比,GLP-1RA具有一定的優勢。它通過直接作用於胰島β細胞的機制,在擁有與胰島素相近的降糖效果之外,有著較低的心血管風險,並且能在有效降低體重的同時更有利於血糖的控制,可用於長期治療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甚至可用於β細胞功能的改善。

長海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本次會議的主席鄒大進教授

但時至今日,關於GLP-1RA副作用的爭論仍從未停歇,加之其價格不菲的客觀原因,GLP-1RA仍不作為降糖藥物的首選。

當然,T2DM的管理應著眼於預後,須涵蓋除血糖之外風險因素的控制,兼顧心血管風險、體重、體脂、β細胞功能等方面。GLP-1RA與基礎胰島素聯用具有互補作用,根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小編認為:在選擇用藥方面應綜合考慮此二者的利弊,不能一概而論。


推薦閱讀:

中國112座名山欣賞(五)
中國縣市天氣即時預報
中國古代妖怪大全
中國歷史上的100位皇帝
重新想像中國城鎮的未來

TAG:中國 | 選擇 | 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