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的美文朗讀--《 走在詩意的秋風中 》
朗讀:很宇宙 / 作者:杉庭
早上出門時發現西邊天上還掛著月亮,東面則是亮晃晃的日頭,這「日月同輝」的景象,恐怕也只有在秋天,記得當時看到說這種景象只有在可見度高的時候,是農曆二十一到二十三之間能出現,翻日曆一看,可不,今天正好二十三。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當走到哪裡,空氣都瀰漫一股桂花甜香時,我就知道,秋天到了。春日美好卻飄忽如夢,根本來不及感受,一眨眼就結束了。
所以四季中,還是秋天最為宜人,天高氣爽,晴日暖陽。古往今來,吟詠秋天,在秋季抒懷的文人騷客總是特別多。可能氣候變化,比較容易勾起大家詩興吧。
要說清疏爽朗,首推「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十個字就概括出秋天的景緻,而且視覺,感覺,都有了,古人的鍊字水平真不是蓋的。隨著「一陣秋雨一陣涼」,「巴山夜雨漲秋池」人們的心情也開始隨天氣波動了,發出了「何當共剪西窗燭」的感嘆。
秋雨總是帶著離愁別緒,帶著傷感,「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如果說林妹妹是身世之悲,那蔣捷為何也要「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不僅僅是秋雨,秋天的落葉,在詩人眼中也有傷感的暗示,「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都是「悲秋」!范仲淹更是,既寫了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又有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白髮征夫淚,寫盡秋日之悲。
說來奇怪,即使有劉禹錫力推,秋日勝春朝,但是逢秋多悲還是無可避免。這是為什麼呢?秋天也是豐收的季節,充滿金色光輝,蕭索惆悵從而而起?
面對著高遠藍天,滿山碧翠未褪,或許;從四季輪迴來看,秋之後即是寒冬,一年快要終結,草木也好,花果也好,秋季大量集中成熟,盛極一時之後必然開始下落,這是大自然規律。
這個時節,萬物都帶著不願歸去而終將歸去的黯然。而萬物之靈的人類,目睹這些寧可枝頭抱香死,不願吹落北風的景象,又怎能不心生悲憫,由物及人,哀愁或更甚了。
人類從古至今對於時間流逝的無可奈何帶著巨大的宿命般的沉重,朱顏辭鏡也好,花辭樹也好,都是對時間無法控制的一種吶喊,然而終究無用,所以傷懷。
青春也好,紅顏也好,秋天也好,通通要失去,此刻的季節和人是巨大的命運共同體,激蕩出無比的詩意。
所以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始終比不過枯藤老樹昏鴉直指人心。文雖無第一,但能引起更多共鳴的抒懷更為成功吧。
但悲秋也好,苦夏也罷,草木榮枯,日升月落,都是宇宙風景,傷春悲秋其實不必,萬物一瞬,人滄海一粟,生老病死,匆匆百年,若無閑事掛心頭,都該是好時節。
推薦閱讀:
※北京匡時2017秋拍:石濤《杜甫詩意冊》
※九月飛舞著詩意的風華
※【經典名言薈萃】384 人若簡單,快樂便會相隨;心若詩意,一切皆會美好
※旖旎歲月 詩意闌珊
※【暢遊山西】千年古堡 詩意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