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明神武的隋煬帝為何迅速敗家亡國?圖(2)
楊廣(又名英)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個兒子。文帝除了五個女兒和太子楊勇、晉王楊廣外,還有三子秦王楊俊、四子蜀王楊秀、五子漢王楊諒。如果說一世英明二世混賬,在堪稱一代明君的隋文帝家裡,就完全體現出來了。縱使太子楊勇登基,以他的好色和奢侈,隋朝的江山會長久嗎?秦王楊俊從小生性仁恕,崇敬佛道,曾經請求去做沙門,但隋文帝不準,長大後他的性格變了,日益奢侈,還四處放高利貸,惹事生非,被文帝免官;他多有姬妾,然而王妃崔氏善妒,便在瓜中下毒,楊俊因此身體不適而亡,過世時對他極度失望的文帝僅哭了數聲而已。蜀王楊秀倒是有膽氣,容貌瑰美,多武藝,甚為朝臣所敬畏。可後來漸漸奢侈,違犯制度,車馬被服,擬於天子,文帝都說他以後將反;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征還京師,文帝見他卻不和他說話,差點被斬於市以謝百姓,後廢為庶人。至於漢王楊諒,倒不見有什麼惡行,可能力實在平庸,根本沒有被列入文帝的考慮範圍。
隋朝建立後的開皇元年(公元581年)二月二十五日,楊廣被封為晉王,當時只有十三歲不到,第二天他就當了并州總管,這是他政治生涯的開始。并州治所是晉陽,這是和突厥經常打交道的地方,人才和物資都十分充裕。楊廣雖小,但在第一線總比在後宮歷練得多,這其實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此時的太子是大楊廣二三歲的大哥楊勇。他們兄弟五人,都是一母獨孤皇后所生,文帝夫妻倆因此還十分得意,認為一奶同胞,不會出現手足相殘的慘劇,可是歷史終究要以血淋淋的史實來回答他們的天真。
按照傳統的立嫡立長原則,從隋文帝還是北周宰相的時候,楊勇就被確定為楊家的繼承人了。這一法定位置楊勇一直坐到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楊勇的被廢,除了自己不爭氣,也離不開文帝和他奇妒無比的獨孤皇后、楊廣以及楊素等人的合力;自然,核心的人物是楊廣本人。
楊勇不是沒有立過功,也曾經深受文帝的信任,楊勇也非常好文。但既然是「白馬王子」加文人,自然是風流倜儻,少不了美女,行動難免「風騷」, 和別的女人生下了十個兒子。但與父母之命的正妃——出身北魏皇族的元氏,結婚十幾年硬是沒有生個兒子,所以當工匠之後雲氏所生的兒子楊儼剛剛出生時,文帝一面高興地說這可是我家的太孫啊,可一面又說生的不是地方,這可見文帝夫妻對雲氏身份成見之重。
楊勇當了多年的繼承人,自以為地位穩定,日常生活非常奢華,多次被文帝訓斥,卻本性難移。十分嚴重的一次是冬至節氣,朝廷百官去東宮朝見太子,歌舞之聲遠傳被文帝聽到,心懷並不寬廣的文帝大發雷霆,專門下詔不準朝官朝賀。這時父子兩人的矛盾就公開化了。
楊勇更沒有料到楊廣咄咄逼人的陰謀,竟然契合了父母的更換之心。楊廣有滅陳大功(雖然只是名義上的),而太子楊勇常常坐鎮後方,功業趕不上楊廣(李建成和李世民也是這種情況的翻版),楊廣自然不甘雌伏,他以樸素迎合文帝。一次文帝夫妻去晉王府里看到桌上的琴都斷了弦,而且落滿了灰塵,因此十分欣賞楊廣;他又以只有蕭妃一個女人來迎合心理有些變態的皇后(有運氣的是,楊廣和蕭妃是非常恩愛的一對),還以非常隆重的禮節對待皇宮裡來的任何一個人(來的均有紅包),這就使得他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陡升,特別是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從煙花揚州回宮省親時,他和母親獨孤皇后有過一次徹談,皇后對他發泄了對太子的不滿,剛過而立之年的楊廣自然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了。
在心腹張衡、宇文述的指點下,楊廣派宇文述專程到老朋友大理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長)楊約的家裡喝酒賭博。那天楊約手氣奇好,逢賭必贏,可宇文述越輸越高興。楊約很奇怪,宇文述這才把真實目的告訴他,說如果改立楊廣就可把「累卵之危」變成「太山之安」。楊約就是宰相楊素的弟弟,他小時候一次爬樹不幸摔成了「殘疾」,從此非常沉默,埋頭學習,頗有智謀,楊素非常信賴他。有了楊約牽線搭橋,擔心失去富貴的楊素猶如醍醐灌頂,不僅滿口答應,而且還很感謝:「吾之智思殊不及此,賴汝啟予。」楊約還給他出主意走內宮路線。
於是楊素在一次進宮陪膳的時候探聽獨孤皇后的口風,說「晉王的孝悌恭儉,很像皇上」。他居然把皇后說得淚流滿面,還趁機褒揚晉王楊廣為人孝順,很得人心,同時大說太子的壞話。獨孤皇后上了當,引他為知己,甚至「遂遺(楊)素金,使贊上廢立」。開皇二十年
(公元600年)四月,突厥達頭可汗來犯,楊廣和楊素都參加了戰鬥,當達頭可汗聽到名將史萬歲的大名後嚇得落荒而逃,楊廣由此再立一功,為自己增添了一個不小的砝碼。
當楊勇想力挽狂瀾的時候,已經沒有機會了。他只好採用犯禁的巫術,卻被弟弟所收買的親信姬威揭發。當文帝收到揭發材料後,立即從離宮仁壽宮趕回長安。姬威揭發說:「太子找人占卜,說皇帝的忌日是開皇十八年,日子已經不遠了。」文帝氣得流淚,就把專案組組長定為楊素和楊約,太子到了他們手裡,真是羊落虎口。經過十三天的調查,就發現了「謀反」的證據——一顆枯死老槐樹製作的引火火燧。儘管楊勇不肯認罪,但依然被文帝以太史令袁充說的天象異常來證明廢黜太子的合法性。於是,十月初九廢了太子楊勇,殺了太子的一些心腹,甚至楊素還借刀殺人使名將史萬歲被杖殺。
十一月初三,晉王楊廣被立為太子。此時的天象又是怎樣的呢?「天下地震。」如果按照文帝的解釋思路,那不是天下傾覆之徵嗎?楊廣如願以償當上了太子,可是他依然做得或者說裝得更加謙虛,在宣布他為太子的朝會上,他只穿往日的衣服,不讓東宮的手下稱臣。他的韜光養晦深得文帝讚譽。
自從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離宮仁壽宮建成,文帝每年都要去消夏大約半年。只有楊廣當太子那年和仁壽三年(公元603年)獨孤皇后去世未去。獨孤皇后去世後文帝很空虛,又有了宣華夫人陳氏和容華夫人蔡氏。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因為文帝的放縱,重病而亡。
當隋文帝重病時,一次楊素給在仁壽宮侍疾的楊廣秘信被誤送到文帝處,文帝十分生氣;而楊廣又調戲了宣華夫人,被告了御狀,文帝這才明白楊廣以前的虛偽,大怒說:「獨孤(皇后)誤我!」馬上派大臣柳述和元岩去召楊勇,卻被楊素立刻通知了楊廣,楊廣先下手為強,逮捕了二人,文帝當日也不明不白地死去。其夜,楊廣逼奸了宣華夫人。
「大業」:宏大的業績
皇帝的年號往往可以反映皇帝的心思。「大業」——偉大的事業,這是隋煬帝唯一的年號,從它我們自然可以想像隋煬帝的理想,應該是超越秦皇漢武。
脫韁的野馬,往往會報復性地狂奔。一向謙虛謹慎、簡樸有禮的晉王一旦變成隋煬帝,就如同「抽刀斷水水更流」,一發而不可收拾。他在太子位上,曾經在給親信的密信里說東宮的生活枯燥無味,處處受到制約,還沒有當藩王時自在。可既然現在是天下之主了,就要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而且一定要大展宏圖——我們千萬不要忘了,楊廣是個非常有文採的皇帝,結交亦多文人,他的邊塞詩、宮體詩在歷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只不過今天的教科書除了李煜的詩詞幾乎不會選亡國之君的詩詞,所以今天也就不太知名罷了。
可我們也不要忘了,亡國之君中文人皇帝也非常多:「亡國之主,多有才藝,考之梁、陳及隋,信非虛論」(魏徵言)。如果魏徵能壽比彭祖,他的舉例還要增添好幾個:南唐李煜、宋徽宗。讀到此,我們就不能不明白當初為何曹操要選善於偽飾的曹丕而非性情通透的曹植——治國不是做文章,做文章要務虛,而治國必須務實。一旦皇帝有了過多的浪漫詩人氣質,對國家而言未必就是福音。
隋煬帝上台,第一要務是穩定來路不正的政權,所以毫不留情地殺了楊勇及其八子,派楊素以少勝多鎮壓了漢王楊諒之叛,前後只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人心思定,局勢漸漸平穩,隋煬帝可以毫無顧忌地盡情施展他的才華了。
本來當時就有他得位不正的言論,隋煬帝後來的作為應該有為自己爭口氣的想法。既然是「大業」,當然應該有「大手筆」的千秋大業才是。對於這個年號,有人認為「於字離合為大苦末也」,極為不吉利,可終隋煬帝一生,真的幹了不少的大事業,可謂「成也大事業,敗也大事業」。除了給後世皇帝特別是唐二世作為反面教材的榜樣作用,他的正面業績主要有:營洛陽、開運河、築長城,這些都集中在大業五年(公元609年)之前。
營造東都洛陽。洛陽自古即名都,但不論時隔多久,總會遭到周期性的毀滅性破壞。隋煬帝為何要再造東都洛陽呢?難道僅僅是為了滿足他的虛榮心嗎?對此,《資治通鑒》說:「章仇太翼言於帝曰:『陛下木命,雍州為破木之沖,不可久居。』又讖云:『修治洛陽還晉家』。 帝深以為然,十一月乙未,幸洛陽。」
推薦閱讀:
※揚州隋煬帝陵
※李世民強加哪四個亡國罪狀給隋煬帝
※隋煬帝做的都是利在千秋的大事,為何執政14內會官民皆反
※歷史欠隋煬帝一個公允
※隋煬帝揚州風流事屬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