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遊記24  何去何從

內容簡介:玄奘在那爛陀寺得到了戒賢法師的親自教誨。從公元632年到公元636年,玄奘法師一直在那爛陀寺潛心攻讀,學業大長。五年後,玄奘離開了那爛陀寺,但他並沒有回國,而是到印度各地遊歷去了。玄奘為什麼不回國呢?

全文:

解說:玄奘在那爛陀寺不僅生活上得到非常特殊的優待在學習上也得到戒賢大法師的親自教誨,從公元632年到公元636年玄奘法師一直在那爛陀寺虔心攻讀,學業大漲。五年時間很快過去了,戒賢大法師告訴玄奘你的學業已成,應該早日回國去傳播佛法。玄奘離開了那爛陀寺,但他並沒有回國而是到印度各地遊歷去了,玄奘為什麼不聽從戒賢大法師的勸解,後來又是什麼原因使玄奘突然歸心似箭,而就在玄奘確定回國之時又發生了什麼事情,使他重返那爛陀寺,請繼續收看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講玄奘西遊記。

上一講講到玄奘在那爛陀寺五年的留學生涯是非常輝煌的,《續高僧傳》玄奘傳裡面有這麼一段話,法師於那爛陀寺鑽研《瑜伽》經於五年,晨夕無綴,將事搏議,未忍東旋。玄奘法師在那爛陀寺集中所有的精力以此為第一位,重要地位第一位的鑽研《瑜伽師地論》五年,非常勤奮,但是他還將事搏議,也就是說什麼,還打算接著去學習別的東西,未耐東旋,沒有下決心回國。玄奘在那爛陀寺留學完並沒有下決心回國。賢戒曰,戒賢法師的態度很有意思,戒賢法師毫無疑問是非常欣賞玄奘的,非常看重玄奘的,在這個當口,當玄奘還想留在印度繼續學習的時候,應該說戒賢法師應該是支持的,或者開心很高興的,但是,這個時候賢戒曰,告誡玄奘,怎麼說的呢?法貴流通,豈期獨善,更參他部恐失時緣,智慧無涯也,惟佛乃窮人命如露,非但則夕即可還也。法貴流通,佛法很重要的一面是要流通,要傳播。豈期獨善,難道可以過度地考慮獨善其身,不斷地完善自己而忽略了傳播佛教的使命嗎?更參他部,恐失時緣,你如果除了瑜伽大乘有宗,除了瑜伽派,除了《瑜伽師地論》以外你還想去學習別的部派的話,恐怕會失掉時機和機緣。會失掉傳播佛教得罪人最佳的時機和機緣,也就是說戒賢法師隱隱約約有點感覺,玄奘你應該回國了。智慧無涯也,惟佛乃窮,智慧是無邊無際浩如煙海的,只有佛才能夠窮盡一切智慧,人命如露,人的世俗的生命就像朝露,非旦則夕,說不準的,早晚的事,也許突然就發生了。即可還也,非常明白地告訴玄奘你應該馬上回去。而玄奘法師回答戒賢的話非常模稜兩可。敬敢聞命矣,意欲南巡諸國,還途北指,以高昌昔言不可違也。這話莫名其妙,就是玄奘說,是,老師您說得對,我恭恭敬敬地聽到了您的指點,但是我的想法是什麼呢,南巡諸國,我還往南走,往印度那邊走,歸途北指,我回頭往北走,這是純粹的廢話,你歸途當然往北走,你再往南走走到印度洋去了。而他為什麼我要北走,他莫名,好像說的這句話總歸覺得心裡沒底,為那麼明白的一句話還加了一個補充說明,為什麼,他當初和高昌王菊文泰,也就是他的國王哥哥是有約定的,你求法回來的時候,別忘了經過我高昌,這句話有必要說嗎?這句話跟前面的話有什麼邏輯關聯,沒有的,而歷史的記載是,遂首途,玄奘就走了。就把戒賢要求他最好馬上回國去傳播佛教這個勸解置之不顧,玄奘走了。

解說:戒賢大法師不僅是玄奘的恩師,也是那爛陀寺這座佛教最高學府的校長,玄奘作為一名虔誠佛學弟子,同時也是那爛陀寺的留學生,為什麼一定要堅持南巡諸國,而對戒賢大法師讓自己回國的勸解置之不理呢?

玄奘法師對戒賢尊重貨物毫無疑問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這次為什麼顯然沒有接受戒賢大師的,有足夠理由的意見呢?依然堅持要南巡諸國,以後來玄奘的行蹤來看,玄奘除了對印度難免的戀戀不捨以外,這是可以理解的,那麼好的一段時間,有過留學經歷的人都能理解,無論你對自己留學的國家有多麼不滿意,你遭受到多大的委屈,你經受過多大的苦難,真要走的時候,你會戀戀不捨的,我自己就有這個經歷,我覺得我能理解這個心情,除此之外,主要還是想在印度遍訪那爛陀寺以外的學府和高僧,也就是玄奘從對那爛陀寺的頂禮膜拜這個階段,通過五年的學習已經開始明確的意識到那爛陀寺也有所不足,並不能囊括當時佛教世界所有的學說和精華。所以他想學習那爛陀寺沒有能夠提供的,或者儘管提供了但並不讓他滿意的東西,很明顯那爛陀寺的五年留學生涯,讓東土的玄奘成熟了,作為一個學者他成熟了。但是,誰也沒有料到,戒賢法師沒有料到,我想玄奘法師本人也沒有料到,這一次本來是應該不太長久的南巡,居然耗時五年左右,跟他留學那爛陀寺時間是一樣的,在這四五年裡邊,玄奘又做了些什麼事情呢,首先他遍訪以前沒有到達過的印度的其他地區,足跡走道了印度的最東面,也來到印度最西面的狼揭羅國,印度半島的最西面狼揭落國。在這裡又留下了這麼一段撲朔迷離的記載,什麼話呢?西南海島有西女國,皆是女人無男子,多珍貨附屬拂懍,拂懍王歲譴丈夫配,其俗產男,例皆不舉。他說在印度西面大洋裡面,因為印度裡面已經是另外一個大洋,裡面有一個女國,這個女國是附屬於拂懍,拂懍應該那時指羅馬,羅馬的一部分。而這個國家是非常有意思,就是羅馬國王每年派男子上島,去跟當地的婦女去交配,生下男的不舉,不撫養他,所以這有一個女國,這個當然又刺激了《西遊記》裡面關於女兒國這種想像,玄奘留下的關於女國的記載不只一條,除了他記載相當於今天中國西藏境內西部存在女國以外,在這裡又留下了一個關於女國的記載。第二,所謂的南巡,在本質上就是一次長時間的遊學,只要預見學有所長的人,玄奘都會停留下來,其中最重要的是,玄奘花了一到兩年的時間專門跟一位高僧叫勝軍學習。勝軍是當時印度和戒賢法師齊名的學者,但他不在那爛陀寺。玄奘從他那裡學到的東西就不少,是那爛陀寺里根本沒有開設的,或者那爛陀寺不重視的,這麼一些內容他跟勝軍學習。這一切都足以說明,玄奘不僅擁有超越常任的旺盛的求知慾望,也表明他對那爛陀寺和戒賢大師的態度是尊重而不盲從,這應該說是一種極其健康的求知的態度。那麼我們能不能這麼推論,既然他拒絕了非常婉轉地拒絕了他的老師,戒賢法師要他馬上回國的這個建議,他又自己決定去南遊印度,是不是這意味著,玄奘的心裡不想回國呢?像早年的留學生一樣一去了就杳如黃雀再也不回來了,玄奘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解說:玄奘雖然在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那爛陀寺學習了五年,但仍不滿足,他在印度遊歷期間又進一步學到了更加廣泛和豐富的佛學知識。俗話說學無止境,沉浸在求學樂趣中的玄奘,會不會樂不思蜀忘記了自己的祖國呢?

我想大家心裡都會有這個懷疑,你明明已經學成的,而且戒賢校長已經認定你足夠資格去傳播佛教了,而且已經給你做好準備要你回國了嗎,你不回,找了一個借口離開那爛陀寺,在南邊一逛,逛了五年,你是不是不想回國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我們不從一種純粹的因果關係去推論,我們從歷史事實來判斷。玄奘的人雖然還在印度,但是他的心已經開始飛回遙遠的故鄉,唐朝的中國。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玄奘看到了一尊菩薩,這尊菩薩在當地印度的傳說當中,它有某種靈驗,就像這個今天我們也能理解,比如我們會傳哪個廟裡,哪尊菩薩好像能幫助你考大學分數高,那麼你考大學之前你爸爸媽媽都會衝過去,燒柱香表達良好的祝願,這個不能拿那種所謂唯物唯心主義去簡單的加以論斷,沒有意義的。那麼這尊菩薩也是在當地印度的傳說當中一個特別靈驗,你可以去試驗它,你心裡有什麼想法你可以去試驗它。玄奘就在這裡買了各種各樣的花,把它穿成好幾個花環,小的花環,跪在菩薩面前禮拜,提出三個要求。要求這個菩薩能夠顯靈給他一種提示,告訴他這事情會是怎麼樣?哪三個要求呢?第一,我在這裡的學習求法馬上就要結束了,如果可以在回國的路上平安無事希望花環停留在菩薩的手上,那個菩薩肯定是這樣一個動作,或者一個什麼動作,他把這個花環按照當地習慣拋出去,這個也是很多的,我們現在廟裡面還有很多拿一個硬幣扔到鐘上,這個都是拋物來求某種啟示,所以如果我能夠平安回國的話,希望這個花環停在菩薩您的手上,說明第一個誓願就是回國。第二,如果我的福慧,我的福氣和我的智慧可以使我如願以償地生在彌勒菩薩的身邊,希望花環停在菩薩的臂上,一個是手上,一個是臂上,這是他第二個誓願,那也就是說儘管他以很開放、很多元的態度學習,他還是認為自己心目當中最重要的是彌勒菩薩,也就是說是瑜伽派。他是既開放又有堅持自己本來的意願。第三,佛教說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一些人是沒有佛性的,這是佛教史上的大問題,就是有沒有佛性,佛教史上有一些觀點說,有些人是沒有佛性的,沒有佛性的人是不可能成佛的,佛教上還有一派觀點,就是著名的一闡提皆能成佛,就是都能成佛,這是兩派觀點,在中國後來很流行的是後一者,這跟中國後來滿街都是聖人,這種傳統的思想是有關聯的,中國人比較信奉一闡提皆能成佛,不管你做什麼壞事,你只要馬上悔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你做的壞事都可以不算的。但印度不是,印度是比較複雜的,那麼他說,我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究竟有沒有佛性,如果我有佛性並且可以修行最終成佛,希望花環停留在菩薩您的頸部,就是能夠套在菩薩的脖子上。玄奘發完這三個願,也設置了三個條件,玄奘禮拜以後就把花環拋出去,拋出去以後當然每一個玄奘希望的地方都有花環,脖子上、手臂上和手上。大家可以看到玄奘把回國放在成佛之前,玄奘發的第一個誓願是希望回國,成佛是第三個,就是他希望能夠知道這個結果。公元640年,玄奘法師已經41歲了,離開自己的祖國已經十多年了,那個時候他正在跟從勝軍法師學習,這個時候開始強烈地思念故國,決意東歸,那個時候他決意東歸的時候並不在那爛陀寺,在勝軍法師那裡。我相信這個時候的玄奘應該是歸心似箭,迫切的程度絲毫不會亞於他偷渡出關西行求法的時候。但是,他並沒有直接起程,那麼究竟是什麼延阻了玄奘回國的腳步呢?

解說:玄奘在印度留學十幾年了,思鄉之情越來越濃,就在玄奘歸心似箭並且下定決心東歸的時候,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阻礙了他回歸祖國的腳步呢?已經在印度求學十幾年的玄奘終於下定決心準備東歸回國。

在這一段的時間裡,玄奘法師的夢特別特別多,經常做夢,這個我也有自己切身的體驗,我在德國留學的時候,臨回來的時候也是夢特別多,在德國留學期間沒空做夢,天天因為要讀書,要抓緊時間讀完,讀完以後累得有時間就睡覺,但是到回國前恰恰是一段心沒著沒落的,突然開始會睡眠不好,會做夢,做各種各樣的夢,我自己就有過這經歷,所以我能理解。玄奘的夢各種各樣的夢都做,就有這麼一個夢改變了胰玄奘的行程,也就是這個夢把玄奘推上了留學生涯的巔峰,也正是這個夢使玄奘成為了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恐怕是人類歷史上幾乎無可爭議的最偉大的留學生,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夢呢?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回事情呢,這就要從頭講起。就在玄奘決心回國的時候,他的夢眾多的夢當中,出現了一個極其奇怪的夢,這個夢毫無疑問伴隨了玄奘一輩子,以至於到晚年聲名具泰,如日中天成為國人導師這麼一個玄奘,還沒有忘記原原本本把這個夢的每一個細節親口告訴了他的得意弟子。在夢裡面輝煌的那爛陀寺一片荒蕪,僧侶影蹤全無,僧侶已經找不到了,廟裡面沒有一個僧侶,居然在神聖的佛教聖地最高的學術中心裏面系著好多的水牛,那爛陀寺都變成牛圈了。玄奘從他最早被安置居住的,他夢見了自己剛到那爛陀寺住的第一個地方,戒日王西院的那個西門,大家記得他住在四樓,他被安置住在四樓的,走進去看到他住過的四樓的房間,四層樓有一個金顏色的人,相貌莊嚴,散發出來的光芒照亮了真間屋子,玄奘內心覺得歡喜,他當然知道這是個佛了,一個神啦,但是怎麼都走上去,他想走上四樓怎麼都走不上去,只好請那個人下來,那個人就說,大家還記得這個金色的人嗎?他曾經出現在戒賢大師的夢裡,這次也出現在戒賢大師的得意弟子玄奘法師的夢裡,這個金色這個人,這次開口,一個像不一定是個人啦,他當然不是一個人,他說,我是文殊菩薩,就是當年託夢給戒賢法師的那個菩薩,說你有宿業,玄奘那個時候當然還沒有成佛,他身上還有宿業,還有前世的一些業報在他身上,所以你上不了樓,你別著急,你怎麼也上不來。說著文殊菩薩就手就指著那爛陀寺圍牆的外面,說你看,玄奘抬頭一看寺外面火光衝天,村莊化為灰燼。這菩薩就跟他說,你應該早點回去了,這個地方十年以後戒日王就要駕崩,印度將會荒蕪陷入混亂,會出現很多惡人相互攻擊,你要想明白啊,文殊菩薩就託了這麼一個夢給玄奘。

解說:玄奘在那爛陀寺留學五年對母校有著深厚的感情,難道十年之後那爛陀寺真的會被毀滅嗎,已經決定擇期回國的玄奘被這樣一個奇怪的夢擾亂了心情,文殊菩薩為什麼要托這樣一個夢來,這個夢預示著什麼,玄奘此時該怎麼辦呢?

奘醒過來覺得很奇怪,就把這個夢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勝軍,大家知道古人要做了一個夢不像我們今天,我們今天如果做了一個夢兩種態度,一種,理都不理它,一個夢我理它幹嗎?還有就是怕得要死,在夢裡邊夢見我跌進溝里了,第二天走路就看看有沒有溝,古人不是,古人要解夢,古人的態度有時候是很嚴謹的,需要跟人討論或者去查夢書。所以玄奘就去跟他當時的老師勝軍去解這個夢。勝軍看來真的是一代高僧,他之所以能夠跟戒賢能夠齊名不是浪得虛名,他講世界不安寧,世界本來就是不安寧的,佛法就是無常的,也許真的會如此,既然有了這樣的告誡,我看還是你自己拿定主意吧。玄奘因為這個夢決意回國,但是這個夢裡邊出現的不是長安,不是洛陽,而是那爛陀寺,出現了這個玄奘戀戀不捨的在那裡度過五年留學生涯的,得到了大家廣泛的照顧和尊敬的那爛陀寺。這五年刻骨銘心的時光加上那裡有自己的恩師戒賢,那裡也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也許玄奘還會想起他那部汽車,就是那頭大象也在那爛陀寺,所以這些哪裡就可以輕易地忘記。玄奘自己也清楚這一回國基本上是不可能再回來了,古人不像我們,我今天一個飛機過來,明天一個飛機回去,古人不會有這種想法,人的思維世界是變成的,我們必須站在古人的立場上去理解你才能理解他,不然你會覺得他一切都是迷信,一切都是荒謬,我覺得這是一種現代人的狂妄,是沒有意思的,玄奘這一別對於玄奘來說不是暫別,是永別,再次相見恐怕就只能在佛國了,在玄奘心目當中當然希望能夠在彌勒佛面前大家相見。所以就玄奘而言,既然菩薩託了一個如此不吉祥的夢給他,那他一定在回國前會怎麼樣呢,再繞道回到那爛陀寺,去看那爛陀寺最後一眼,這難道不是很可以理解的事情嗎?

解說:因為夢見那爛陀寺十年後將遭毀滅之災,玄奘決定在回國之前先繞道去那爛陀寺再看母校最後一眼。然而令玄奘沒有料到的是,一回到那爛陀寺玄奘的回國計劃就無法實現了,那麼是什麼事情拖住了玄奘東歸回國的腳步呢?這一耽擱又給玄奘的留學生活帶來了什麼巨大的影響呢?

玄奘就回到了那爛陀寺,但是這一回去就沒有能夠順利地馬上就走,就被他的老師戒賢法師一把給抓住,抓了個差。抓了個什麼差呢,戒賢法師派得意玄奘給大家開課,講《攝大乘論》、《唯識抉擇論》這種非常高難度的佛經。打個很恰當的比喻,也就是說讓外國留學生玄奘留校任教,不讓你走了,給你一個教職,而且不是一般的留校任教,是讓他講難度最高的課程,這就好比是讓一個中國留學生留在英國的劍橋或者牛津講莎士比亞,這個比喻是很恰當的,這是一種多麼崇高的榮譽,也就說明戒賢法師對玄奘這個留學生是多麼的青眼相加。中國的留學生玄奘當然不會讓這位,都一百多歲的老神仙了,當然不會讓自己這個老校長失望。那爛陀寺像古今中外所有優秀的高等學府一樣,奉行兼容並包的辦學的原則,當時有個高僧大德加獅子光,正在給大家講《中論》、《百論》,闡述自己的見解,攻擊《瑜伽師地論》,大家看那爛陀寺的學風是多麼自由活潑,戒賢法師就是《瑜伽不師地論》的全世界一號專家,居然有個老師在這裡講課,就指著你校長的專業在批評啊,但是沒事,相安無事,戒賢法師並沒有把獅子光趕出去,不讓你講課,而是派自己的得意弟子同時也開一門課,來講我的道理,獅子光顯然沒有辦法自圓其說,在玄奘面前節節後退,而他門下的學生也漸漸地離開了他,匯聚到玄奘法師的門下。也就是說等於兩個教授,知名教授在那裡開課,你開始有兩百個學生學你獅子光的課,大概只有一百個選玄奘的課,聽到後來這兩百個都跑玄奘那裡去了,就不聽你的課了。獅子光當然就覺得很沒面子,獅子光一看自己辯不過玄奘,覺得大失面子,在那爛陀寺呆不下去了,就開始離開那爛陀寺到別的地方去了。這個獅子光實在是有意思,你離開就離開了吧,他咽不下這口氣,他實在咽不下,輸給一個…這也很好理解,你如果在英國牛津、劍橋,你說一個英國的教授鼎鼎大名的大教授講莎士比亞,講不過一個中國留學生,當然心裡很窩火啦,所以獅子光就叫了自己東印度有個同學,叫(梵文)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是月亮的意思,是獅子的意思,叫月亮獅子,他叫獅子光,他找了一個叫月亮獅的人來和玄奘挑戰,希望能夠替他出出氣。誰知道這個同學比他更有意思。這個月亮獅子來了以後,一聽玄奘的課居然就嚇得連聲音都不敢發,那就什麼辯論都沒有,這個直接的結果是什麼呢,法師聲譽益甚,玄奘的聲望一下子就高起來了,在那爛陀寺,在這個印度佛教界。

解說:聲望越來越高的玄奘法師,回國的計劃卻越來越遙遙無期了,而後來在那爛陀寺發生了一系列事情,更是玄奘始料不及的,那麼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那就是聲譽大振的玄奘,在此後情願或者不情願的,主動的或者被動的被捲入到一連串的辯論當中,對手越來越強大,辯論所懸的勝負獎懲條件越來越扣人心弦,辯論的舞台越來越大,從那爛陀寺到印度全國,規格越來越高,從戒賢法師到場到國王親自到場,東土高僧玄奘的名字隨著一場接著一場的辯論在佛教的發源地,在佛教世界的中心印度響徹雲天,越來越響亮。那麼這一連串的辯論我們既可以把它看作是玄奘在印度求法留學生涯的終點,也以把它看做是回國的前奏,用一句玄奘法師絕對不會忍痛的比喻來看,這些辯論什麼呢,收名定價。什麼叫收名定價呢?我到印度求法留學十年,我現在已經要把我的名聲建立起來,這個價當然不是指世俗的價值、價格,而是指把我的名望最後確立起來,這一串的辯論是一個分水嶺,一方面起到了對自己留學生涯的一個總結,徹底奠定了自己作為人類歷史深最偉大的留學生之一的這麼一個地位,另一方面,又為自己回國弘揚佛法創立一個佛教宗派在很大的程度上,很深的程度上影響了中國佛教乃至漢語佛教的世界,奠定了一個最良好的開端和一個及搞得起點。

解說:那麼,這一連串辯論都是怎樣發生的,他的過程是什麼樣的,他的結果又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呢,請繼續關注玄奘西遊記第三部。

推薦閱讀:

勿因玄奘菩薩宣說下地菩薩所造論頌,便判定玄奘菩薩之證境同於下
如何看待六小齡童要求有關部門對惡搞玄奘的影視及文學作品進行扼制?
《玄奘西行》,領略中國音樂的前世今生
【拂塵尋真】玄奘法師的感人故事(圖)
玄奘拿的棒子是什麼東西?

TAG:西遊記 | 玄奘 | 西遊 | 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