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美麗的家鄉;垓下
公元前202年歲末,一路敗走的項羽,在那一夜,彷彿所有的路都已走絕,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洨水滔滔。那一夜,是項羽生命中最漫長的一夜。 那夜,項羽帶著八百壯士向東南奔淮河至陰陵(今安徽定遠境內)突圍,迷路,經人引路誤入大澤。夜色沒能擋住追兵的腳步。項羽再戰再次突圍,經東城之戰突圍進入全椒,也曾發生多次戰鬥。據《項羽本紀》中注引《托地誌》說:「九斗山在全椒縣西北九十里」,「項羽敗退烏江,漢軍追羽至此,一日九斗,因而得名。」 烏江,如今站在岸邊,已無從得知它當年的波瀾壯闊,但它的確擋住了一位大英雄的腳步,它那翻騰涌動的江水將兩個時代攔腰分開。項羽敗至烏江,這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刻。烏江亭長已泊舟待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心高氣傲的項羽此時不僅是兵敗,連信心和顏面也一敗塗地。此時,他也打不過自己的自尊心了,更喪失了再圖未來的韌力。項王轉過身去,就此別過故國的山河,身後是一個離他而去的王朝。項王揮劍,歷史在他轉身的一刻,風起雲湧,西楚故國永遠成了一個背影。劍落時,項王年31歲。公元前202年,他沒有走完這個冬天……後人李清照嘆曰: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尋找垓下 黃土猶在,英雄無痕,無數是非成敗隨萬里白雲在長空翻湧。 2005年10月的陽光像足金一樣純正閃亮,而這也通常是淮北大地夏秋之後黃土地的本色。這是一個與別的淮河兩岸農村集鎮毫無二致的集市,熱熱鬧鬧的街市,熙熙攘攘的人群,趕早集的人們滿臉的憨厚和樂呵。 這個地方如今叫濠城,是安徽省固鎮縣轄下的一個熱鬧的鄉鎮。然而在兩千多年以前,一次重大的改朝換代的軍事行動就發生在這裡:楚漢最後一次的決戰——垓下之戰的主戰場,就掩埋在這高高低低的黃土之下。儘管歷史的數度煙塵已掩蓋了無數細節,但垓下之戰的主輪廓仍可穿過厚重的歷史迷霧向後人展示。 這條南北走向的路叫霸王街,它直通那個叫霸王城的地方。站在這裡遠遠可見高大的雕塑——霸王懷中美人垂首。商品經濟的意識讓這裡的人們領悟到這片土地所蘊涵的價值,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飯後茶餘對霸王的談論,霸王街的取名開發和雕塑的建造,都是當地人們對這一歷史價值的挖掘和使用。當成果初步顯示以後,如今這裡與霸王街十字交叉的另一條大路也在動工,人們用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的名字來給它命名——漢王街。兩千餘年了,他們再次交錯在一起,歷史沒有因時間的流逝而淡化。 走過雕塑往北,仍是古樸本色的土路,愈往北行地勢愈高,這樣起起伏伏的地勢在一望無垠的淮北大平原是很少見的。走過近1公里,淺淺的水溝,雜草蘆葦的叢蔓里土城牆根的痕迹隱約可見,這就是「霸王城」。歷經兩千餘年的風吹雨淋戰火摧折,我們仍可依地勢辨析和想像這座軍事要塞當年的模樣,只是萋萋荒草在風中搖曳,「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歷史法則在這裡有了形象的註解。 據專家考證,垓下霸王城呈不太規則的四方形,城的拐角處均構築成弧形。城北瀕臨沱河(古稱洨水),城東、南、西三面開掘有護城河,當初的霸王城其實是一座土築的營壘,地勢偏高,四面環水,作為軍事要塞易守難攻。據當地群眾說以往每當大雨過後,在土城的周圍常有殘劍和箭簇露出地面。可見這裡當年的戰鬥規模之大。 1995年版的安徽地圖清晰無誤地標著「垓下」——在安徽省固鎮縣沱河南岸,歷史上這裡的群眾也一直習慣於稱這裡為「霸王城」。如今這裡叫「垓下村」,住著幾十戶農家。史學界基本認定:現實中的「垓下村」就是歷史上的「垓下」,而整個古戰場的範圍應該是以此為中心,分布於現在的泗縣、靈壁、五河、固鎮等縣交界處的方圓百餘平方公里的廣大地域上。因此這些地方都有「霸王城」,靈壁縣境內不僅有「霸王城」,附近還有韓信吹簫台,虞姬墓等。這些縣的縣誌均有垓下之戰的記載,足以說明當時戰爭規模之大和分布之廣。 這座小小的霸王城,只是廣大戰場上的一個營壘,所謂的霸王城其實不過是士兵以衣兜土圍而成城的軍事堡壘。只因主帥項羽戰於此敗於此,從而使這個在地圖上難以標出的小地方有著「東方滑鐵盧」的稱號,當年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的故事就從這裡載入到中國歷史中去,成為千百年來的詠哦和嘆惋。 如今,這裡的群眾都能說出一段段的項王故事,其表情和語氣彷彿親眼所見。來到這裡你會被這種氛圍所感染。在村中的一塊空地上,有當地政府雕飾的一匹石馬,它是那匹烏錐吧?在旁邊的那灣淺水塘邊,有一株巨大的樹木十分獨特,一棵粗大的榆樹摟抱著一棵嬌弱的桑樹,它們互為連理相擁相生,把兩千多年以前那個生離死別的情景真實地再現了出來。這個「榆抱桑」的景觀,群眾說就是「霸王別姬」的化身。 英雄創造著歷史,人們製造著傳說,項羽兵敗引發人們無限同情,這種同情的情愫亦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性格之一。 垓下之戰,是楚軍主力被壓縮到最後時刻的困獸之鬥,此一役標誌西楚政權煙消雲散,當楚王項羽「直夜潰圍南出」之後,故國的江山就永遠留在了身後,留在浴血的那夜。而這個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垓下土城,竟然是一個新的時代的奠基之所。無論多少悲歌多少嘆惋,歷史只能由勝利者創造和書寫。 垓下之戰 時間回到公元前202年7月至12月,漢王劉邦與西楚霸王項羽經過長達5年的戰爭後,雙方終於窮盡一身之力匯兵垓下,形成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決戰。垓下之戰從而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漢王朝的基業由此奠定。 前206年,劉邦率義軍攻入咸陽,一舉推翻了秦王朝。不久項羽率40萬大軍開進函谷關進入咸陽,大舉屠城,殺秦降王子嬰,火燒阿房宮(最近有專家稱項羽並未火燒阿房宮,存疑),盡掠美女珍寶。項羽以時局主宰者自居分封18個王,自封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劉邦被封為漢王,定都南鄭(今陝西省南鄭縣),僅轄巴、蜀、漢三郡,遠離故土,人稀地瘠,偏居一隅。就此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有能力爭奪中央統治大權的兩大集團。以當時形勢看項王是佔盡優勢,漢王趨利避害,以冷冷的目光打量著帝位。 軍事上的暫時失利往往是計謀和手段上場的時候,劉邦在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的同時又派人遊說項羽,達成了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的盟約。劉邦獲得了珍貴的休整和重新布局的時機。誠信被剝得一絲不掛。 前202年,劉邦認為時機成熟,首先背棄了盟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由西而東追擊東歸的項羽。項羽回擊,在固陵(今河南太康縣南)大敗漢軍。漢軍的失利,使劉邦接受張良的建議以封王許地為條件換取了韓信、彭越出兵。此一招,遂使項羽處于軍事上的劣勢。對楚的戰略包圍已經形成。 韓信由東向西,彭越由北向南,劉邦則由西向東又派劉賈率軍進入楚地,由於彭城被漢將灌英佔領,還都無望。更由於壽春(今安徽省壽縣)被漢將英布、劉賈佔據,駐守舒(今安徽廬江)的周殷又叛楚降漢,項王走捷徑回江東也無可能。在整體態勢上,漢軍也已完成了對楚軍的四面包圍。公元前202年,楚軍欲東去廣陵(今揚州)或南下歷陽(今和縣)都十分困難,只得率10萬疲憊之師,走中路經城父(今安徽亳州外)、蘄縣(今屬安徽宿州)退至垓下(今安徽省固鎮縣境內濠城範圍)。然而項羽立足未穩即被漢軍重重圍困。眼下的濠城如此平淡,然而在前202年的那個冬天,這裡匯聚了中國歷史上最能征善戰的軍隊,而那個冬天,這裡的陽光始終是升於血色沒於血色…… 關於被圍和突圍,《史記·項羽本紀》描述: 「項王兵壁垓下,兵少食盡,漢兵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夜!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之;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 一路敗走的項羽,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洨水滔滔。而走投無路的項羽也最終在烏江邊上揮劍自刎。 同為起義軍的項劉兩支,為結束殘暴的秦末統治,為結束諸侯紛爭蒼生塗炭的混亂局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項王首先打碎了一個舊王朝,卻不能建立一個新王朝。項王者,一介孔武有力之人,歷史不能將凝聚民族的大任交給他。而劉邦,以一地位低微的亭長出身,與他的平民追隨者們一道,締造了一個新的大一統帝國,在當時也算得上是前無古人了。 當劉項垓下決戰之後,歷史再次洗牌,弱者被淘汰出局。中國再次經歷了一個從亂到治,從暴到仁,從散到聚的大輪迴。在這個輪迴中,劉邦順應了潮流。中華民族又一次實現了自東周以來第二次的民族大統一,大漢王朝427年的穩定的偉大基業從此奠定 垓下之爭 司馬遷《史記》中的《項羽本紀》是人物傳記中寫得最富文學色彩的篇章之一。全文依次描述了起義反秦、巨鹿之戰、坑殺秦卒、鴻門宴、殺義帝、封諸侯、楚漢紛爭、垓下之圍和烏江自刎等一系列重要場景,記錄了項羽一生的主要業跡,而霸王別姬的傳說更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但垓下究竟在何處,史學界歷來存有分歧並爭論不休。歸納起來大致有兩派意見: 一是說在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25公里的沱河北岸;另一派的觀點是在河南鹿邑縣境內或者是淮陽縣東南。近年來多數實地考察過的人員基本同意安徽省文物所的李廣寧先生的看法,為了較準確表達李廣寧先生的學術觀點,這裡將他的考察情況節錄於此: 垓下在安徽的具體位置,有的講得較籠統,說「垓下在安徽靈壁縣南,固鎮縣東濠城一帶」。《中國史稿》(郭沫若主編)則寫到:「項羽退至垓下(今安徽靈壁南沱河北岸),被漢軍包圍。」此後許多有關書籍都沿用了這一說法。中華地圖學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也在有關的圖版中將垓下標註在沱河北岸。按其標註的位置,地點應該是在靈壁縣後成鄉至彭溝鄉一帶的沱河北岸地區。但我在那裡進行了多次仔細地調查,沒有發現任何可以說明問題的有關遺址或遺迹。詢諸文獻,也沒有發現郭老對這一問題進一步闡明的文章,不知道這一觀點據何得來。因此,我覺得他的這個看法恐怕也只是一種猜測。 在對濠城遺址的調查中,有兩種現象值得注意:一是在城內的建築遺址中存在一些早於西漢洨城的建築材料,同時在這種堆積中常常出土蟻鼻錢(楚國錢,俗稱鬼臉錢,亦稱銅貝,形似背面磨平的貝殼,面有文字,陰文像人的鼻子,看上去像一隻螞蟻,故得名。——轉者注);二是在城內外大量出土散落的青銅兵器(簇,殘劍等)。這些現象說明:在西漢洨城建立之前,這裡就應該是一個集鎮之類的聚落了。並且在秦漢之際,這兒曾發生過大規模的殘酷戰爭。因此,我們不妨可以更明確地推斷:這裡就是垓下之所在。由於這裡地勢最高,北面又臨河,便於防守和指揮。對於身經百戰的項羽來說,兵退至此,選這樣一個有好地勢的集鎮做大本營是極為順理成章的事情。項羽敗亡不久,洨國建立於此。為軍事防禦和防水的需要,作為首邑的洨城城址也不定要選在臨河的這邑高埠上的,並且西漢初期民力凋敝,利用舊集鎮改造一下發展成諸侯國都邑,是比平地新建一座城容易得多的事情。因此,濠城的前身就是垓下,換言之,今日的洨城遺址就是古代的垓下。垓下之戰,楚漢雙方集結了五十萬以上的兵力,所以垓下戰場的範圍,應該是在以濠城遺址為中心的靈(壁)、固(鎮)、五(河)、泗(縣)四縣交界地區約百餘平方公里之間…… 更多請見《文明》2006年04期 鏈接:霸王別姬 關於楚王兵敗之夜在歷史上流傳最廣的大約是「霸王別姬」的凄美故事了。人們相信虞美人是拔劍自刎以了斷項羽顧慮,從而讓項羽突圍。《史記》中記錄了項羽的哀嘆「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從中可看出項羽的確是為虞姬有了嚴重的擔心,但《史記》並無任何一點筆觸涉及虞姬自殺。至於「漢軍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君王意氣盡,賤妾何偷生」,也是後人賦予的想像,無非是表達對這位不甘受辱深明大意的女性的崇敬。真實的情況是在距垓下古戰場幾十里路的靈壁縣境內,20世紀70年代出土的虞姬墓顯示,這位被千古傳唱的英雄美女是身首完好的。這至少證明民間傳說的項羽背負虞姬之首突圍是文學樣式的想像。但不管如何,後人對這位參與到亂世的女性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和懷念,人們為她建墓,立碑,哀嘆: 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 姬也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
推薦閱讀:
※女人要善於經營自己的美麗
※「貞操成女孩最貴重的嫁妝」是美麗還是悲哀?
※用愛澆灌婚姻,婚姻生活才會美麗多彩
※美麗的秘笈七:征服他,先給他尊重和自由
※美麗一次(文/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