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歷史簡述(下)

中國道教歷史簡述(下)明朝明代皇帝多愛好方術,寵信道士,此風始自朱元璋。朱元璋親近的道士有周顛、張中、張正常、劉淵然等。周顛有異狀異行、能預言,常隨太祖同行,洪武中,太祖親撰《周顛仙傳》,紀其事。朱元璋與陳友諒鄱陽湖大戰,張中曾為元璋軍祭風,並預言勝事,深受器重。張正常為正一道42世天師,太祖召入朝,去其天師號,改授正一嗣教真人,賜銀印,洪武五年,敕令永掌天下道教事。其子張宇初,洪武十三年授大真人,領道教事,洪武十六年奉敕建玉籙大齋於南京紫金山,十八年奉詔祈雨,二十三年奉敕重建龍虎山大上清宮。劉淵然幼為祥符宮道士,善雷法。洪武二十六年,太祖召至,賜號高道,館朝天宮。明太祖親近道士,對正一道士尤有好感,曾在御製序文中說:「禪與全真,務以修身養性獨為自己而已;教與正一,專以超脫,特為孝子慈親之設,益人倫,厚風俗,其功大矣哉。」可佑明太祖崇信正一道,是看到它可以在社會政治與倫常生活中起維護秩序的作用。於是敕禮部會僧道定擬釋道科儀格式,使之遵守。洪武十五年,太祖又親制道教科儀樂章。明成祖永樂大體繼承了太祖愛好宗教的政策。43代正一嗣教真人張宇初建立時犯法奪印誥,成祖即位後予以恢復。永樂八年宇初卒,弟宇清嗣位。永樂初,張宇初命正一道士孫碧雲為武當山南岩宮住持,永樂十一年敕授孫碧雲道籙司右正一,形成武當山本山派,奉祀玄帝為主。永樂大帝最推崇真武神,醉心於有活神仙之稱的武當全真道士張三丰,形成他自己的獨具特色的道教信仰。真武本於「玄武」,最初是北方七宿的星辰神,它與四靈崇拜相結合,變成龜蛇之神,至宋代被人化為人格神,宋真宗封之為「真武靈應真君」,為避趙玄朗「聖祖」之諱,改「玄」為「真」,宋欽宗加封為「佑聖助順真武靈應真君」。元世祖於大都建大昭應宮以祀真武,元成宗加封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成為北方最高的神。成祖朱棣在發動「靖難之變」中,宣揚真武顯靈,稱帝後加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下令大修該神之祀地武當山,賜名大岳太和山。前後督夫30萬、歷時7年、建成擁有8宮2觀、36庵堂、72岩廟、39橋、12亭的龐大道教建築群,使武當山成為聞名遐邇的道教勝地。明代諸帝中,奉道最虔、為時最久者是明世宗。世宗即位之初尚勵精圖治,冷淡齋醮。中年以後專信道教,希求長生,日事齋醮,不理朝政,老而彌篤。世宗最初崇信龍虎山上清宮正一道士邵元節,嘉靖三年征其入京,五年封為真人,九年以後步步高陞,敕建真人府於城西,以其孫啟南為太常丞,曾孫時雍為太常博士,嘉靖十五年又封為禮部尚書賜一品服。世宗又封自己父親為上道號仁化大帝,其母為妙化元君,自號靈霄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後又加號為帝君,把自己一家打扮成神仙世家。武當道教的興起與內丹煉養術的發達明代道教仍以北方全真,南方正一為兩大主要教派,但全真道隱微,正一道顯貴,正一道在元代,它的天師僅限於統領江南諸路道教。從明洪武初年起,正一道天師即掌全國道教事,其地位超出全真道而為主導。其42代天師張正常於明初兩度入朝覲,被授正一嗣教真人,永掌天下道教事,直到明末第51代張顯庸,代代皆襲封大真人,掌管全國道教事務。世宗朝,由於正一士邵元節顯貴一時,正一道的地位也達到高峰。但正一道也因此而受到腐蝕,不法犯罪者時有發生,除張宇初、趙宜真外,不復有高道名世。張宇初撰《道門十規》,系統闡述道教教義《道門十規》,系統地闡述道教教義與教制,頗有重新整頓正一的意願。他的道教思想已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符籙齋醮,更多地吸收了全真的性命雙修之學與嚴格的教規教風,表現了道教內部各派互融趨同的潮流,同時又融會儒道,給道教輸入更多的外部營養。由於道家的學術聲威較高,張宇初便強調道教以老子?宗源,《道門十規》說,道教「雖有道經師三寶之分,而始自太上授道德五千言於關令尹」,認?教內煉之術皆淵自老莊,而後世方術與祈祓禬之本,流連而忘返,奔競於聲利,遂被世人目為異端。張宇初看到明初正一道戒律鬆弛、道風頹墮,主張吸收全真的教戒,提倡艱苦儉樸之風,以達到振宗興教的目的。他認為修道之士應以戒行為先,遠離塵俗,草衣木食,以真功苦行磨勵身心,宮觀要加強管理,住持以精嚴戒行而服為,不得結交權貴、干預公事、私蓄俗眷。趙宜真為元明聞名道士,上承全真、清微二派之傳,又曾從曾真人受凈明忠孝道法,被凈明學者尊為第五代嗣師。他以符籙祈禳聞名於世,在元明游至龍虎山,受到正一天師的禮遇,正一道士多有師事者,晚年定居於江西雩都紫陽觀。在趙宜真身上,體現著全真、清微與凈明合一,他的丹法略與全真北派相同,以「自性法身」為本,以「攝情歸性」、「攝性還元」為進修之要,以「粉碎虛空」為最高境界,主張先性後命。明代全真道士多隱遁潛修,如無垢子何道全(1319 _1399)、混然子王道淵事,而最?世所仰慕的全真高道,首推張三丰。張三丰師事火龍真人,火龍真人師事麻衣先生李和,李和師事陳摶,陳摶以上或為虛擬。張三丰一系屬於明初新興之全真支派。張三丰的著作有《金丹直指》、《金丹秘訣》等,清代道光年間編成《張三丰先生全書》。明代全真道的理論皆以三教歸一為時代特色,以性命雙修的宗旨;有的偏重修性,有的偏重修命;有的強調自身清修,有的強調男女合修。張三丰一系主從築基煉已入手,屬修性的「玉液還丹」。《三豐全書‧大道歌》說:「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藥且修心,心定自然丹信至,性清然後藥材生」,「內藥養性,外藥立命,性命雙修,方合神仙之道」。由修心煉性而達精氣化神,由有為而達無為,率此天性以復其天命,即可得道。張三丰身後,形成《自然派》、《隱派》等新道派。丘玄清為武當道士,曾師事張三丰,得朝廷賞識,封為太常卿,為全真道士中最榮貴者。全真正宗自元以來分為七派,其中以龍門派勢力最大,明代該派出現特重戒律的龍門律宗,以丘處機門下趙道堅?龍門第一代律師,張德純為第二代,陳通微?第三代,明初周玄朴為第四代。第五代律師分兩支,一支張靜定,傳於趙真嵩為第六代,趙傳法於王常月(1522 _1680),?龍門第七代律師。王常月於明末傳戒法於伍守陽(1565 _1644),?龍門第八代律師。周玄朴門下另一支沈靜圖,傳於衛真定,衛傳沈常敬,為龍門第七代律師。另有嶗山道士孫玄清(1517 _1569),本為龍明第四代,自立金山派,又稱嶗山派。萬曆間,揚州儒生陸西星(1520 _1601)創全真東派。道教對民間的影響明代道教內丹煉養術的具體化和通俗化,為它擴散到民間創造了有利條件。,王陽明曾煉內目數十年,雖否認它有長命之效,但肯定它的積極作用,《傳習錄》謂:「只是一件,流行為氣,凝聚為精,妙用為神」。林兆恩主三教合一,自稱師法張三丰,采內丹性命雙修之術。李時珍《本草綱目》肯定任督二脈乃道家從靜定功夫中得來,還丹內煉成為醫療術之一。在武術上,拳勇之技,少林為外家,武當為內家。道教文化的擴散,加強了民間多神崇拜的風氣。一方面道教不斷從民間信仰中收編新的神靈,另一方面又將自己的神仙信仰推廣到民間去,使得諸如關帝、玄帝、文昌帝、呂祖、城隍、王靈官、三官、真武等廟宇遍於城鄉各地,海神媽祖、東嶽神、土地神以及龍王、送子娘娘等神廟更是所在多有。另外,在道教影響下,扶乩與勸善書盛行。道教觀念也大量滲入小說、戲曲、鼓詞等通俗文學中去,小說《西遊記》、《水滸傳》、《封神演義》等,充滿了關於佛教菩薩、道教神仙道術的描寫,同時也宣揚和擴散了宗教神鬼思想與宿命論、因果報應等觀點。道教的擴散,作為一種文化,包含著許多健康合理的成分,如氣功、拳術、繪畫、雕塑、富有想像力的藝術精神等,但也帶來許多消極的影響,如迷信、認命、浪費、影響生產與科學的發展等。清代清代前期的道教雖仍有很多信徒,但其境況已大不如明代。除了由於道教在理論上缺乏更新和創造的生機,也由於清政府對道教態度較冷淡,視之為漢人的宗教,在保護的同時亦略有歧視有關。正一道走向衰落清政府最熱心提倡的是儒學和藏傳佛教,對於正一道,清代諸帝皆無崇信者,亦不如明代諸帝那樣熱衷於齋醮祈禳,因而使正一道的原有社會地位有所下降。清初,順治皇帝曉諭龍虎山正一道天師世家,表示不廢正一清靜之教,命在世天師襲職掌理道籙,統率族屬,不得犯法生事,給一品印,但不得干預教外諸事,52代天師張應京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53代天師張洪任襲封,並敕免本戶及上清宮各色徭役。康熙時,54代天師張繼宗授正一嗣教大真人,並授光祿大夫品級。雍正帝較重道教,認為道教不悖儒家存心養氣之旨,沿用康熙舊例敕封第55代干師張錫麟,賜銀修龍虎山太上清宮購置香火田數千畝。又召白雲觀道士賈士芳治病,召正一道士婁近垣驅邪。乾隆皇帝開始貶抑道教:五年(1740年)規定嗣後正一真人不許入朝臣班行;十七年降一真人為正五品秩;三十一年升第57代干師張存義正三品,後又授通議大夫,不過是略施懷柔而已,張天的地位與聲譽已趨於低微,不復顯赫了。清代各代天師無仙學道術造詣高深者,惟龍虎山正一法官婁近垣能以其學顯於世。婁近垣屬符籙派道士,整理和重刻《黃籙科儀》,集清初道教醮科儀、牒文、符籙之大成。他又倡佛仙聖三教同道一心之說,認為至道之體無定位,得道之人「無心於物,故心心皆佛心;無心於道,故處處是道體」(《闡真篇》),此乃道、禪融合的思想;他主張從無住無心之性功入手,繼而煉化精氣,以修命功,最後達到「易彼幻形,成其真體;出此真體,轉彼幻形」,逍遙於世外和世間的目的。其時正一道與全真道雖各自保持教派之名義,而在教義教理上多已互相融合,差別越來越小,特別是明清兩代的內丹學,已成為道教各派共習同倡的修煉理論和方法。第60代天師張培源,咸豐九年(1859年)督辦團練以對抗太平軍,同年十月卒。1904年誥贈「光祿大夫」。第62代天師張元旭於光緒二十九年嗣教,以符籙教信徒,以職牒傳道士,受度者眾。民國初年,江西都督府於1912年取消前清給予天師之封號,沒收其田產,1914年,張元旭通過長江巡閱使張勳,請於總統袁世凱,乃復其封號,發還田產,重頒正一真人之印,袁政府更賜以三等嘉禾章,及「道契崆峒」匾額。1919年,張元旭被推為「萬國道德會」名譽會長。1920年,又被推為「五教會道教會」會長。1924年卒於上海。據有關資記載,天師府全盛時期,田地遍及12個縣,僅貴溪縣就有田莊12處,佔地2,283畝,此外還有大規模的山林。天師府規模宏大,佔地2.4萬多平方米,內建築面積達1.1萬多平方米。但乾隆以後,天師地位日益下降,晚清朝廷不再賜予土地山林,原有地產亦漸漸喪失,天師府和上清再未修葺。據《清朝野史大觀》卷一《貶斥道教之歷史》稱,清末「張氏(張陵)子孫乃猶有僭用極品儀制,輿眾舄奕,聲氣招搖,遊歷江浙閩粵諸省,沿途以符籙博金錢,並勒索地方有司供張餽贈」,這就更加損害了天師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道書的整理和著述清康熙年間,彭定求選取《正統道藏》中200多種道書,編成《道藏輯要》,按二十八宿字號,分成28集,共200餘冊,道教的重要經典,歷代師祖、真人著作,重要科儀戒律及碑傳譜記,皆有收錄,是《道藏》的節本,更易於流行和使用。清嘉慶年間,蔣元庭編《道藏輯要目錄》。道教與民間信仰、文學藝術、學術思想清代的道教文化也像明代一樣,繼續向民間擴散,進一步加強了民間多神崇拜的風氣;勸善書更加廣為流行;民間宗教有更多的新教門攝取道教營養、民間文學和文人文學在指導思想、藝術構思和故事情節上多表現出儒、佛、道三教合流的傾向,道教人物,道教故事、道教丹術法術、道教理想,常成為文學創作的專門題材。道教是很典型的多神教,它的神仙譜系龐雜多端。一方面它不斷地造神,把其中許多神傳佈到社會上,逐漸成為民間信仰中的神,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呂祖、真武大帝等;另一方面它又不斷地在民間吸收新神,編入其神仙譜系之中,並為之塑像建廟,對之膜拜,如龍王、土地、泰山神(碧霞元君)、送子娘娘等、其中尤以關帝聖君,為清代官方、民間和道教所特別尊崇。關帝在明代即已取得代了姜太公而成為與「文聖人」孔子並肩的「武聖人」,尊封為大帝或帝君。清代皇帝繼續追封:順治敕封為「忠義神武關帝大帝」;雍正追封關公三(曾、祖、父)公爵,大臣祭祀要行三跪九拜禮;乾隆將「壯繆」原謚更命「神勇」,加號「靈佑」;嘉慶加封「仁勇」;道光加「威顯」;咸豐加「護國」、「保民」,列為宗祀,祭禮如帝王廟儀,又加「精誠綏靖」封號,御書「萬世人極」額;同治加號「翊贊」;光緒加號「宣德」。於是關帝的封號長達26字,成為官方宗教中的顯神,京城與直省關帝廟一歲三祭。在民間,關帝被認為具有司命祿、佑科舉,治病去災、巡察冥司等多種功能,是一位義氣千秋、正氣無私的大神。清代關帝廟幾及全國各地,連西藏和內蒙也都有他的廟,關帝被漢地佛教奉為護法神,被藏傳佛教奉為八部神之一,在寺院為之立殿或加塑神像,如北京雍和宮有關帝殿,杭州靈隱寺有關帝神像。據《京城乾隆地圖》載,當時北京城內關帝廟有116座,為京城廟宇之冠。  明清兩代,作為道教道德信條通俗化形態的各種勸善書在民間廣為流行,成為儒家倫理的重要補充和民間風俗淳化的重要手段。從教外來看,道教思想也影響到儒家學者。龔自珍是清代前後轉換時刻的大思想家,是開近代學術新風氣的人物,他信仰儒佛而不信道教,但他那首有名的《己亥雜詩》:「九州島生氣恃風雷,萬馬齊暗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卻是一首道教齋醮用的禱詞。其自注云:「過鎮江,見賽玉皇及風神、雷神者,禱詞萬數,道士乞撰《青詞》」,可見龔自珍的名詩是從迎神賽會上獲得靈感而創作的。近代四川著名經學家廖平,生於1852年(咸豐二年),卒於1932年。廖平兼通今古文經學,他的經學思想先後經過次六次變化。前三變皆講今古之學,後三變皆講天人之學。他認為孔子所作的六經,有「人學」與「天學」兩部分,人學只明六合之內,天學則言六合之外,聖人之外,尚有進境,即神人,真人之境界,這是廖平的經學四變,佛道教從此引入其中。他說:「若再加數千人,精進改良,各科學繼以倡明,所謂長壽服氣,不衣不食,其進步固可按程而計也」(《四變記》摘本。他在《釋典》條下云:「將來世界進化,歸於眾生皆佛,人人辟榖飛身,無思無慮,近人倫之詳矣。特未知佛即出道,為化胡之先驅,所言即為將來實有之事,為天學之結果。一人為之則為怪,舉世能之則為恆」。廖平所理想的人格,實為佛仙兼於一身者,因此「釋道之學,亦為經學博士之大宗矣」(《經學四變記》自)。廖平的經學五變,漸拾佛典而愈重《易經》,以《易經》說詩,認為《詩》乃神遊學,《易》為形遊學。經學六變進一步講述《詩》、《易》天學,闡發五運、六氣、小大天地的天人合發之學。廖平晚年,已經把仙學放在儒學之上,把神仙視為人類最高境地,足證他受道教影響之深。 康有為(1858 -1927)是清末改良派政治家和思想家,戊戌維新運動發起者和組織者,又是經學大家,復興今文經學的代表。他的思想多受廖平啟發,認為「大同之世,惟神仙與佛學二者大行」,他進而論述道:「蓋大同者,世間法之極,而仙學者,長生不死,尤世間法之極也;佛學者,不生不滅,不離乎世而出乎世間,尤出乎大同之外也。至是則去乎人境而入乎仙佛之境,於是仙佛之學方始矣」(《大同書》)。他的理想國演進的程序是:大同太平→仙學佛學→天游之學。由此可知,康有為理想大同世界,是儒佛道三教結合的產物,道教理想是其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道教文化對世俗文學的深廣滲透可從《聊齋誌異》、《紅樓夢》、《老殘遊記》等著作中略見一斑。道教思想的流傳,是同儒佛道三教合流思想全面擴散聯繫在一起,通過這些通俗文學作品的流傳,改編為戲曲、評彈、繪畫,使得包括道教在內的三教思想進入了民眾頭腦中,接受其影響的人數遠遠超過了它的教徒差不多致全民性。
推薦閱讀:

端午節到了,你聽過小端午和大端午的說法嗎?
[轉帖]回中國簽證要邀請信機票 駐加拿大使館犯眾怒
為什麼漢堡王在中國市場火不起來?
中國豪客赴日觀光也買樓
日本12種最易被中國人誤解的手勢

TAG:中國 | 歷史 | 道教 | 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