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精神(文字實錄)

專家解讀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精神(文字實錄)

發布時間:2014年10月24日 11:59 | 來源:新華網

[字型大小大中小] [列印] [舉報/糾錯]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10月23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閉幕會。全會公報發布後,新華網邀請到黨建研究專家、反腐理論研究專家黃葦町、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莫紀宏,為網友解讀公報精神。圖為訪談進行中。新華網 陳競超 攝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10月23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閉幕會,全會公報於23日下午發布。新華網邀請到黨建研究專家、反腐理論研究專家黃葦町、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莫紀宏,為網友解讀公報精神。圖為黃葦町在訪談現場。新華網 陳競超 攝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10月23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閉幕會,全會公報於23日下午發布。新華網邀請到黨建研究專家、反腐理論研究專家黃葦町、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莫紀宏,為網友解讀公報精神。圖為莫紀宏在訪談現場。新華網 陳競超 攝

  主持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10月23日下午閉幕。為期4天的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公報發布後,新華網特別邀請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莫紀宏,黨建研究專家、反腐理論研究專家黃葦町做客《新華訪談》欄目,為網友解讀公報精神。

  黨建研究專家、反腐理論研究專家黃葦町:謝謝主持人,大家好。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莫紀宏:謝謝主持人。

  主持人:我們請兩位專家先跟大家解讀一下公報的主要內容。

  黃葦町:這次公報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而且對全面依法治國提出了六項任務:一,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加強憲法實施;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三,保證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前四個實際上就是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從四個領域談法治建設的任務。

  要保證法治建設穩步推進,除了上述四點外還有兩個重要條件,即第五點,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最後是最重要的第六點,要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

  莫紀宏:黨的十五大報告中,第一次明確提出,要到2010年底基本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而這次公報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並比較全面地描述了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基本內涵。

  主要有三個方面:一,公報從法治構成的要素角度對法治活動不同的環節提出了體系化的要求。這方面總共有五種體系,也就是公報所說的:要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這五種體系反映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一種實踐體系。

  二,公報從不同的角度進一步描述了與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相關的體系要求,提出了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以社會主義法治的理論體系作為支撐。公報明確提出,要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要形成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實際上是從理論層面來闡述法治體系的特點。

  三,公報還特別地明確要構建完善的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這是從一個具體的領域來強調要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性。所以說公報是從三個不同的方面全面地揭示了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內涵。

  主持人:全會公報中對依法治國有哪些新的認識?

  黃葦町:從歷史上來看,我國依法治國的進程始終是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的,正因為這樣我國在改革開放的各方面才能取得重大成就,所以中國法治的進步每一步都離不開黨的領導。

  其次從現實上來看,這次公報更突出強調了一點,就是我們的法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不是像有些人想像的西方多黨制、三權分立的法治。有人一講法治就是多黨制、三權分立,這種理解是不對的,我們黨提出要加強法治建設,這對於依法執政、提高我們黨的治理能力和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建設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主持人:公報對依法執政是怎樣表述的呢?

  莫紀宏:我注意到這次公報對依法執政的內涵做了明確的表述。雖然依法執政這個概念早已經提出來,但是依法執政這個概念到底包括具體什麼樣的內容,以前並沒有系統地加以表述。這次公報中明確地指出,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

  所以依法執政實際上就是指的執政黨既要依據國家的憲法法律來治國理政管理社會,就是管理黨外的事務,領導整個國家;另外執政黨也要依據黨內的法規來治理好執政黨自身。所以依法執政是包括兩方面的內涵,這裡的法既包含國家的法律,也包括執政黨自己的黨內法規。所以這次公報實際上是從兩個不同角度對依法執政做了一個最精確的表述。

  主持人:那我們再來看看公報當中有這樣的一段描述「完善法律職業准入制度,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制度」、「健全從政法專業畢業生中招錄人才的規範便捷機制,完善職業保障體系」。那麼這方面的內容和過去有什麼不一樣?

  莫紀宏:這次公報提出要完善法律職業准入制度,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制度,健全從政法專業畢業生中招錄人才的規範便捷機制,完善職業保障體系。這實際上反映了對法律職業化的更高要求。法律職業化的問題實際上提了很久,這次公報提出,要完善法律職業准入制度,特別是提出要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選擇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在這一點上與法治國家、法律職業化的制度趨向一致。

  所以我們的公報這次提出法律職業化,提出完善法律職業准入制度,確實在法律職業化這方面邁出了一大步,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進步。

  主持人:公報中有這樣一句話,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這句話反映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莫紀宏:我們知道法治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和理念,它要表現在對每一個具體的問題的處理中。你這個法治要讓老百姓怎麼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只能是通過具體的案件,具體的問題來體現出來。這次公報明確地講到「要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並且進一步肯定了「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什麼要突出強調「每一個立法」、「每一個司法案件」呢?這就體現了法治是具體的法治,只有在解決具體問題的時候才能發揮出法治的力量,才能把公平正義體現在每一個具體問題上,讓老百姓親身感受到這就是法治。所以我覺得公報這次規定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正是體現了具體法治的精神。

  主持人:我們再看公報當中這方面的描述,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幹部重要內容,這方面的內容請專家給我們解讀一下。

  莫紀宏:過去我們都把GDP、引外資等作為考核幹部政績的指標,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要發展沒有良好的環境和制度條件也不,所以法治實際上也能夠產生效益,它是一個長久的、可持續的效益。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法治要、納入考核意味著法治也是生產力,但它是一種軟實力。我覺得恐怕有這樣一層內涵在裡面。

  主持人:感謝兩位專家對公報這樣深入的解讀。最後的一點時間我想讓兩位專家跟大家分享您在通讀完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以後的總體的感受。

  黃葦町:我覺得我國的法治建設會上一個很大的新台階。

  莫紀宏:我覺得這個公報在依法治國從理論到實踐都有一些新的表述,說明我們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在全面認識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對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意義方面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提高,說明我們黨在不斷地進步,執政的能力在不斷地提升。

  主持人:好,非常感謝兩位專家接受我們的採訪,也感謝網友的關注,再見。


推薦閱讀:

牧寶專家為你解析羊皮知識
外媒: 中國性學專家稱, 中國妻子最有可能對丈夫不忠
入園少生病·聽兒科專家說:多種原因導致幼兒園疾病多
各大醫學院校專家秘驗方
【專家建議】肝病不能吃哪些食物!

TAG:精神 | 文字 | 專家 | 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