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恢宏的十大帝王陵墓

黃帝陵黃帝陵,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寢,是《史記》唯一記載黃帝陵 。古稱"橋陵",為中國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史載,最早舉行祭祀黃帝始於周威烈王四年(前422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專祭黃帝" 。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橋山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出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母親名叫附寶,據史書上載:農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黃陵縣沮水河)沮源關的降龍峽生下黃帝,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吉祥之說。他15歲就被群民擁戴當上軒轅為部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於歷經五十三戰,打敗了榆罔,誅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人類文明從此開始了。所以後世人都尊稱軒轅黃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為此,延安又被稱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出生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族主要活動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逝世後安葬於今黃陵縣橋山之巔。自唐代宗大曆五年建廟祀典以來,這裡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新中國建立後,每年清明、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特別是清明節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黃帝陵是中華民族聖地,海外僑胞將其譽為「東方麥加」。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又稱"華夏第一陵" ,"中華第一陵" 。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寢,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帝都咸陽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斗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布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

乾陵

武則天墓,即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墓地,位於陝西咸陽的乾縣。

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採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

乾陵,位於陝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陝西關中地區唐十八陵之一,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

乾陵氣勢雄偉壯觀。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岩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據史書記載,陵墓原有內外兩重城牆,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的建築物。勘探表明:內城總面積240萬平方米。城牆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計537級台階,其台階高差為81.68米。走完台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兩旁現有華表1對,翼馬、鴕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東為無字碑,西為述聖記碑。有王賓像61尊,石獅1對。「唐高宗乾陵」墓碑,高2米,是陝西巡府畢源為高宗所立,原碑已毀,現在這塊碑是清乾隆年間重建的。此碑右前側另一塊墓碑,是郭沫若題寫的「唐高宗李治與則天皇帝之墓」12個大字。另外在南門外有為高宗皇帝和武則天歌功頌德的《述聖記碑》和《無字碑》二通以及參加高宗葬禮的中國少數民族首領和友好國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國歷史上,陵前石刻的數目、種類和安放位置是從乾陵開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襲到清代,歷代大同小異。陳運和詩《乾陵》為此景而作:「一段歷史與一片風雲 合葬在這兒 當朝廷沿著仄仄平平、平平仄仄的驛道 顛簸進入絕句律詩」,「無字碑上沒記事 石人石馬失聲息 古遺址延伸出一道聖旨 被今日遊客踩成現實」。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群。明代術士認為,這裡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

該陵園建於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歷史。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後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明代時,於途中的沙河鎮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橋"。在鎮東,則築有壯麗的"鞏華城"。該城原為嘉靖皇帝祭陵時中途休息的行宮,現僅存遺址。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景區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位於伊金霍洛草原,也就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新街鎮甘德爾敖包,屬窟野河上游。成吉思汗陵於1729年(雍正七年)遷此,抗日戰爭期間陵墓八白室遷至青海塔爾寺,1954年又遷回,修建於1956年。陵內有成吉思汗生平功業繪畫及其坐像、遺物,並陳列有元代文物。

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鄂爾多斯高原上,有一座巍巍然屹立著的蒙古包式建築宮殿,這就是聞名遐邇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陵墓。成吉思汗陵園位於鄂爾多斯高原南部,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的甘德利敖包之上。1219年和1226年,成吉思汗兩次西征.。當他率部路過此地時,深為這裡的秀麗景色所吸引,曾在馬上賦詩加以讚美,並把這裡選作自己的葬身之地。1227年8月,成吉思汗出獵墜馬而死,其遺體被運到這裡安葬。從此,這裡便被叫做「伊金霍洛」,意為「主人的陵園」。

成吉思汗陵佔地面積約55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由三座蒙古式的大殿和與之相連的廊房組成,建築雄偉,具有濃厚的蒙古民族風格。建築分正殿、寢宮、東殿、西殿、東廊、西廊6個部分。

成吉思汗陵的主體是由三個蒙古包式的宮殿一字排開構成。三個殿之間有走廊連接,在三個蒙古包式宮殿的圓頂上。金黃色的琉璃瓦在燦 爛的陽光照射下,熠熠閃光。圓頂上部有用藍色琉璃瓦砌成的雲頭花, 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顏色和圖案。

正殿正中擺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著盔甲戰袍,腰佩寶劍,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塑像背後的弧形背景是「四大汗國」疆圖,標示著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統率大軍南進中原,西進中亞和歐洲的顯赫戰績。後殿為寢宮,安放四個黃緞罩著的靈包, 包內分別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靈樞,靈包的前面擺著一個大供台,台上放置著香爐和酥油燈。這裡還擺放成吉思汗生前用過的馬鞍等珍貴文物。

在正殿的東西廊中有大型壁畫。主要描繪了成吉思汗出生、遇難、西征、東征、統一蒙古各部等重大事件。壁畫還表現了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統一中國,定都北京,於公元1271年正式改國號為元,並追封成吉思汗為元太祖的盛況。

東殿安放著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拖雷(元世祖忽必烈之父)及其夫人的靈柩。自窩闊台及其長子之後,蒙古族皇帝都是拖雷的子孫,所以其地位極為顯赫。

西殿供奉著象徵著九員大將的九面旗幟和「蘇勒定」。蘇勒定即為大旗上的鐵矛頭,成吉思汗南征北戰中,用它指揮過千軍萬馬,傳說成吉思汗死後,其靈魂便附在其上,因此在蒙古人民的心目中,蘇勒定是十分神聖的。

漢陽陵

陽陵,又稱漢陽陵,是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后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正陽鎮張家灣、後溝村北的咸陽原上,地跨咸陽市渭城區、涇陽縣、西安市高陵區三縣區。

陽陵始建於漢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至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竣工,修建時間長達28年,陵園佔地面積20平方公里。

漢景帝劉啟是西漢帝國的第四位皇帝,後元三年(前141年)崩於長安城未央宮,葬於陽陵。陽陵始建於前元四年(前153年),從漢景帝始修陵到王皇后入葬,陽陵的修建時間長達二十八年。

陽陵陵園由帝陵,後陵,南、北區從葬坑,刑徒墓地,陵廟等禮制建築,陪葬墓園及陽陵邑等部分組成。

帝陵座西面東,居於陵園的中部偏西;後陵、南區從葬坑、北區從葬坑、一號建築基址等距分布於帝陵四角;嬪妃陪葬墓區和羅經石遺址位於帝陵南北兩側,左右對稱;刑徒墓地及三處建築遺址在帝陵西側,南北一字排列;陪葬墓園棋盤狀分布於帝陵東側的司馬道兩側;陽陵邑則設置在陵園的東端。整個陵園以帝陵為中心,四角拱衛,南北對稱,東西相連,布局規整,結構嚴謹,顯示了唯我獨尊的皇家意識和嚴格的等級觀念。

陽陵帝、後陵均為"亞"字形,座西面東的探明,在西漢十一陵考古中是第一次,基本解決了學術界關於漢陵面南還是面東這一長期爭論不休的難題,否定了漢代帝陵依照昭穆制度進行布局的論點,解決了漢代帝陵制度研究的一大難題。

清東陵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處,西距北京市區125公里,佔地80平方公里。

清東陵於1661年(順治十八年)開始修建,歷時247年,陸續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陵區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布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

清東陵的15座陵寢從1661年(順治十八年)首建順治皇帝的孝陵開始,到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最後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東陵為止,營建活動延續了247年。

1661年(順治十八年)入關第一帝順治皇帝的孝陵開始營建,1664年(康熙三年十一月)主體工程告竣。1668年(康熙七年)營建聖德神功碑亭。

1674年(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的嫡皇后孝誠仁皇后崩逝,開始籌建景陵。1676年(康熙十五年)破土興工。1681年(康熙二十年)孝誠、孝昭二位皇后入葬時,景陵隆恩殿尚在修建之中。與此同時,埋葬康熙帝妃嬪的景陵妃園寢也隨著完工,成為清王朝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妃園寢。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康熙皇帝遵照祖母遺命,在風水牆外,大紅門東側建造暫安奉殿。37年以後即1725年(雍正三年),雍正皇帝決定將暫安奉殿改建為昭西陵,是年農曆二月初三動工,年底建成。在孝庄文皇后的暫安奉殿建成後,康熙皇帝就在孝陵東側為孝惠章皇后興建陵寢,約於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建成(準確年代待考)。這是清王朝營建的第一座皇后陵,開創了清代為皇后單獨建陵的先例。因位於孝陵東側,又與孝陵為同一體系,故名為「孝東陵」。

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將他的萬年吉地確定在遵化境內的九鳳朝陽山,並運去了大量建築材料。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皇帝以那裡「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為借口而廢之,復於河北省易縣泰寧山下另闢兆域,營建泰陵。自此才有「東陵」、「西陵」之分。

清代在此陸續建成15座陵園,埋葬160餘人,均由宮牆、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樓及寶頂等建築構成。其中方城明樓為各陵園最高的建築物,內立石碑,碑上以漢、滿、蒙三種文字刻寫墓主的謚號。明樓之後為"寶頂"(大墳頭),其下方是停放靈柩的"地宮"。

西夏王陵

西夏陵又稱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於寧夏銀川市西,西傍賀蘭山,東臨銀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間,,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一處西夏文化遺址。

景區佔地面積58餘平方公里,核心景區20.9平方公里,分布9座帝王陵墓,200餘座王侯勛戚的陪葬墓,規模宏偉,布局嚴整。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縱長方形的獨立建築群體,規模同明十三陵相當。吸收自秦漢以來,唐宋皇陵之所長,又受佛教建築影響,構成中國陵園建築中別具一格的形式,故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目前開放的王陵有昊王陵和雙陵兩處,與陵區遺址相呼應的是西夏博物館,博佔地5300平方米,為仿西夏建築造型,風格別緻,形成了濃郁的民族建築風格。

西夏王陵不僅吸收了秦漢以來,特別是唐宋皇陵之所長,同時又受到佛教建築的影響,使漢族文化、佛教文化與党項民族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我國陵園建築中別具一格的形式。西夏陵規模宏偉,布局嚴整,每座帝陵由闕台、神牆、碑亭、角樓、月城、內城、獻殿、靈台等部分組成。

主要景點有:泰陵泰陵位於西夏博物館西南,俗稱「昊王墳」,是旅遊者經常參觀的一座王陵。塋域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是整個陵區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歷經千年,地面建築雖遭嚴重破壞,但陵園的闕台、陵台基本完好,陵城神牆、門闕、角台大部尚好,布局清晰可辨。

裕陵 <1號陵>考古調查稱1號陵。位於西夏陵區最南端,俗稱「雙陵」之東側陵主李繼遷,廟號太祖,墓號裕陵,系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祖父。

嘉陵 <2號陵>考古調查稱2號陵。位於裕陵之西北部約30米處。陵主李德明,李繼遷之長子,系西夏皇帝李元昊之父。

茂陵

茂陵位於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北原上,南位鄉的東南部,西距興平縣12公里,東距咸陽市15公里。其北面遠依九駿山,南面遙屏終南山。東西為橫亘百里的「五陵原」。此地原屬漢時槐里縣之茂鄉,故稱「茂陵」。它高46.5米,頂端東西長39.25米,南北寬40.60米。據《關中記》載:「漢諸陵皆高12丈,方120丈,惟茂陵高14丈,方140丈。」上述與今測量數字基本相符。總佔地面積計為56878.25平方米,封土體積848592.92立方米。陵園四周呈方形,平頂,上小下大,形如覆斗,顯得莊嚴穩重。

茂陵是西漢五陵之一,是西漢武帝劉徹的陵墓,規模最大的西漢帝王陵。所在地原屬漢代槐里縣茂鄉,故稱茂陵。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位於陝西省咸陽市區與興平市之間的五陵塬上,屬咸陽,距西安約40公里,陵的封土,略呈方錐體形,平頂。

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武帝劉徹在此建壽陵,公元前87年武帝死後葬於此。其陪葬的珍寶在漢帝陵中是最多的,「武帝棄天下,帝幼弱,霍光專事,不知禮正,妄多藏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展藏之」。由於陪葬物品多,許多物品放不進墓,只好放入陵園內,以致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打開茂陵園羨門,成千上萬的農民俑入陵園搬取陪葬物,搬了幾十天,園中物品還「不能減半」。1981年在茂陵東側出土2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鎏金銅馬,鎏金鎏銀竹節熏爐均為稀世珍品。

漢武帝劉徹是歷史上可以和秦始皇相提並論的很有才略的偉大的帝王,他在位時,是漢帝國的鼎盛時期,他採用獎勵農耕、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抗擊匈奴的宏偉戰略,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制的同時,在經濟上實行煮鹽、冶鐵、運輸和貿易的官營制度,興修水利,發展農業,開展對外貿易;在軍事上抗擊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固的控制了河西走廊,向南直抵海南,基本上形成了中華民族生存空間的格局,從而使漢帝國以統一、繁榮、強大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茂陵建築宏偉,墓內殉葬品極為豪華豐厚,史稱「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

橋陵

橋陵,又名橋冢,是唐睿宗李旦之陵墓,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城西北15公里的豐山。豐山海拔為761米,這裡是峰巒起伏,溝壑縱橫,形成各自獨立的山頭。向南平野遼闊,與秦嶺諸峰遙遙相對,山川壯麗,氣象萬千,豐山據記載叫金幟山,亦稱金栗山和蘇愚山。當地人們依其展翅欲飛的天然形勢,稱它為鳳凰山。

橋陵以山為冢,在山腹開鑿地下宮殿,在地面上繞山築城,四面各開一門,陵園周長約13公里,因建於開元盛世,各種設施十分崇厚。距今已歷經1270多年風蝕雨剝,但所保留的40多尊巨大石刻:石華表、石鴕鳥、石馬、石人、石獅等,卻依然眉目清晰,生動自然。石雕排列成行,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堪稱盛唐石刻藝術的露天展覽館。

據記載,橋陵當時地面建築除雄偉的九間獻殿外,還有幾座闕樓及下宮、陵署等,幾十年內房屋建築即達140間。陵園設有陵台令及主文、主樂、主輦、典事等官員23人,陵戶400人,還設有折衝府,專門有官兵負責保衛工作。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杜甫由長安至奉承看望家人,除寫成有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長詩外,還寫有《橋陵詩本十韻因呈縣內諸葛官》,詩句有「先帝昔晏駕,茲山朝百靈,崇岡擁象設,沃野開天庭」,「石門霜露白,玉殿莓苔青。宮女曉知署,祠官朝見星」。詩中對渭南橋陵的建設及官沒宮女供養猶如皇帝生前情況,作了形象的描述。陵園地面建成築雖憶蕩然不存,然現遺迹,特別是地南面有的石刻群,仍可年出,陵園布局勻稱,加上牆壁的社托,氣勢頗為宏偉。

(本文和圖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輔助生殖技術的十大併發症及其防治
十大女星同上封面四旦雙冰為何獨缺徐靜蕾
中國十大醫用電梯品牌排行榜
十大豪放女星巨胸熱蹭男人(組圖)
十大黑社會巨頭 老一代黑手黨的鏡子——唐·維齊尼

TAG:中國 | 陵墓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