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一首古詩詞是什麼,有何意境?

古人在文學造詣上非常了得,一些愛國,情愛,賞景,敘事,用幾十個字,押韻工整的詩詞表達的淋漓盡致。

我是文科班出生的,天生感性,比較多愁善感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這是我喜歡的最多的一句詩。14個字表達了各種情緒,得不到,愁別離。

那麼影響你最深的是哪一句,哪一首詩或者詞呢?

回答關注(14)|查看更多問答

9個回答

徽風皖源

安慶市第二中學高級教師06-04 10:269贊踩

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詞是秦觀的《滿庭芳》,喜歡它,沒有特別的原因,只是莫名地被詞本身的意境吸引,不能自拔。

《滿庭芳》北宋.秦觀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下面我來分析這首詞的意境:

這是一首離別的詞。秦觀鄉試不中,遊歷會稽,居於蓬萊閣,與一歌女相悅,後因北上無奈分別。

該詞在風格上與柳永的詞確實頗為相近,上闋寫景,下闋抒情,將羈旅之苦與離別之痛躍然紙上,柔婉之中難以掩飾凄涼無奈的情緒。

只是相比於柳永的詞,秦觀這首詞在文辭的格調上比柳詞要高許多,輕淡的字句更顯得深情婉約、哀傷動人。

且看開篇首句「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此句與李叔同《送別》中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意境相似,只是前者的「微雲」、「衰草」、「畫角聲」中沉浸了不少低落的情緒,淡淡的憂傷在文字中徘徊流連。極目天涯,遙遠的山巒之間,幾抹淡淡的浮雲自在漂移,枯黃的野草一望無際,似乎已經到了天邊,城樓上的畫角也斷了聲響,只留下自己在無語的離情中沉淪,讓靈魂在寂寞的曠野中獨唱。

秦觀的詞沒有太多的刻骨銘心感受,寫景寫情多疏淡纖細,少濃墨重彩,精神體驗深沉而精微,於尋常之處顯露動人的情調,在淡與輕中展現出一種特殊的風韻。這三個意象皆空靈縹緲,隱約之間凸顯一幅難以言描的畫面,靜謐安詳又難以觸摸其本質。朦朧的畫面恰如那沒有目的地的漂泊之路,前途未卜,無可奈何,只有一個孤獨的靈魂在離情中寂寞遊離,身不由己,戀戀不捨。

1評論

媛詩詞

06-02 07:255贊踩

最喜歡的就是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它是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時所作。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像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詞作上片問天反映執著人生,下片問月表現善處人生。落筆瀟洒,舒捲自如,情與景融,境與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滿哲理,是蘇軾詞的典範之作。

作品原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詞牌說明

水調歌頭,詞牌名。唐朝大麴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麴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後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後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於句句用韻者。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文學賞析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詞前小序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寧九年)。當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於是做了這首《水調歌頭》。蘇軾一生,以崇高儒學、講究實務為主。但他也「齠齔好道」,中年以後,又曾表示過「歸依佛僧」,是經常處在儒釋道的糾葛當中的。每當挫折失意之際,則老莊思想上升,藉以幫助自己解釋窮通進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寧四年),他以開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為了權且避開汴京政爭的漩渦。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調知密州,雖說出於自願,實質上仍是處於外放冷遇的地位。儘管當時「面貌加豐」,頗有一些曠達表現,也難以遮掩深藏內心的鬱憤。這首中秋詞,正是此種宦途險惡體驗的升華與總結。「大醉」遣懷是主,「兼懷子由」是輔。對於一貫秉持「尊主澤民」節操的作者來說,手足分離和私情,比起廷憂邊患的國勢來說,畢竟屬於次要的倫理負荷。此點在題序中並有深微的提示。

本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詞上片寫望月奇思,幻想遊仙於月宮。下片寫賞月後的體司與希望。詞人視月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觀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領略人情之愛,達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體現了極富人情味的美好願望。從月亮的轉移變化,盈虧圓缺,聯想到人生的悲歡離合,從而得出不應事事都求完美無缺的結論。全詞構思奇幻,豪放雋秀,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遊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枋度和美好願望,格富哲理與人情。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後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優美,富於哲理,情感動人,而絕唱至今。評論

老游59

05-31 11:402贊踩

李易安,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的人生遭際跌宕起伏,許多詩作表現出駕馭情緒之外的意境,把個人情感融入並升華到新的境界,不像許多的就事論事,撫古視今,語言駕馭,舉重若輕,,所以每每讀到易安詩詞,總是一種享受。

推薦閱讀:

【秋霜詩詞】第六十六期
詩詞界的「神、仙、魔、鬼、佛」3
如何賞析李清照的《醉花陰》?
雨天,讀一首宋詞(附:古典詩詞導讀書單)
《人間飯茶》

TAG:詩詞 | 古詩詞 | 古詩 | 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