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山海經的鑰匙―――第十九話,《山海經》雜談,怎樣解讀「夏」字(上)

解讀山海經的鑰匙―――第十九話,《山海經》雜談,怎樣解讀「夏」字(上)

(henry0311001_新浪博客------2011-01-01 23:40:44)

解讀山海經的鑰匙―――第十九話,《山海經》雜談,怎樣解讀「夏」字(上)        5. 歷史歷來是由獲勝的一方書寫的―――怎樣解讀「夏」字    所謂「成王敗寇」,完全敗掉的一方是沒有機會寫歷史的,尤其是所謂的正史。    當年那場慘烈而歷時八年的抗戰是怎麼打的?正史說:那是本朝的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和游擊隊的功勞,使日本鬼子陷入了我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至於蔣匪軍,只是積極剿共消極抗戰。八路軍和游擊隊趕跑了日本鬼子取得了抗戰勝利,而剛一勝利,龜縮後方多年的蔣匪軍就下山摘桃子來了。為了捍衛戰爭成果,我們只能繼續打。。。―――如果東南那島當年被收復,估計,我們也只能看到這部正史。即便有些不同的民間傳說,那都不足以相信了。  但是,看了幾十年本朝的正史以後,島那邊卻又傳來了另一部前朝正史。其中,關於對日抗戰一節,在那書中根本沒有叫蔣匪軍的軍隊,作為抗戰主力的是一支被稱為國軍的隊伍,這支軍隊除在本國土地上浴血奮戰外,還曾遠征緬甸,最後,在付出二百零六位國軍將領陣亡,三百二十萬國軍戰士傷亡的慘痛代價後,抗戰終於迎來了勝利,主持受降儀式的也是這支叫國軍的隊伍。。。那本史書裡面,隻字不提紅軍,只記錄了一支躲在普通老百姓背後,游而不擊,國軍在前方打仗,它在後方打土豪分田地(很多「土豪」地主的兒子都是正在一線抗敵的國軍軍官),甚至乘日本人攻A城的同時它在後方也攻B城,叫做赤匪的隊伍。    孰真孰偽,我們該相信哪一方的記錄?而兩方分別記錄為蔣匪和國軍的,是同一支軍隊嗎?赤匪和紅軍也是同一支軍隊嗎?    除了政治軍事上的對立造成的同一種語言下的解讀障礙外,我們還看得到一些由於語言的不同所帶來的解讀障礙。09年出版的清華大學歷史系副主任、清華大學中俄文化研究與交流中心副主任王奇女士的《中俄國界東段學術史研究:中國、俄國、西方學者視野中的中俄國界東段問題》一書中,王教授利用其優勢―――1995年1月曾獲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博士學位(注意:是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而不是她本人在新浪專訪里故意混淆的普京總統所畢業的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從這一點上看,此人學術態度的確可疑)收集翻譯了一些資料,這個資料中提到一位在中俄邊境歷史問題上似乎很關鍵的中國人,王教授將此人的名字翻譯為「常凱申」,後來有其他網友發現,這個神秘的,從不為人所知的中國人「常凱申」竟然就是「蔣介石」。(寫到這裡不由讓我想起了「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師,沖著對「國學大師」光環的膜拜,我曾經買過季老的自傳《留德十年》,讀後發現,季老留學德國十年,精通多種語言,其中主攻的是梵文和吐火羅文,作為古印度語的專家應該是當之無愧,但是國學造詣,從文字里看不出太多,離「大師」的尊稱更是太遠,查看了他的生平簡歷,難道就因為曾經擔任過清華的副校長就被冠上這樣的妄名?在我狹隘的心裡,曾經的象牙塔的頂端―――清華,想來已經是腐朽變質了。)        我在這裡想討論的並不是那場戰爭,也不是清華的浮誇,我想討論的是另一件事―――古文字專業學者一直稱:在殷商甲骨文金文里找不到「夏」字。「夏」字當然有,但是為什麼他們找不到?原因―――就在我前面寫的抗戰歷史裡。    下面,我們來試著找找「夏」字:    A.專家確認的最早的「夏」字  

    上圖是《漢語古文字字型表》中收錄的各方磚家確認的夏字,上面兩欄都是空白,代表商甲骨文金文未見夏字,西周金文未見夏字,只在春秋戰國時期才出現了夏字。下面我們來看看此書收錄的「秦公簋」的銘文里「夏」字長什麼樣子?上下文又如何?(至於「鄂君舟節」里的「夏」字字型變體添加太多,不在這裡討論。但是陳列於安徽省博物館的「鄂君錯金銘文舟節」本身是個好東西,大家有興趣去仔細看看。)      秦公簋(guǐ):春秋時期青銅器,出土地不詳,傳為甘肅天水。作於秦景公時,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銘文解讀:  「秦公曰:不顯,朕皇祖(「祖」字我們前面重點討論過),受天命,鼏宅禹責,十又二公,在帝之坯,嚴恭夤天命,保業厥秦,虩事蠻夏,余雖小子,穆穆帥秉明德,剌剌桓桓,萬民是敕」    銘文里的「虩事蠻夏」,以前的專家們一般解讀為威震蠻族。但是「虩(xì)」字一般解釋為恐懼,這句我認為應該理解為―――謹小慎微地侍奉蠻橫的夏。不論是按我的解讀還是按專家們的解讀,這裡的「夏」字是專家們公認的最早出現的夏字。(這裡暫且不說秦自稱其十二代祖先都侍奉「夏」意味著什麼)這個春秋時期的「夏」字是已經稍稍變體後的夏,還依稀看得到最初的面貌。最初的面貌是什麼,請往下看。B.在殷商甲骨文金文里,有一個字,被一部分權威專家們解讀為「夔」,而另一部分不那麼權威的專家解讀為「夏」。  

    上圖是《漢語古文字字型表》中收錄的一部分權威專家們認為的「夔」字,和前面的夏字正相反,下面兩欄都是空白,這代表僅僅在商甲骨文金文里發現「夔」字,而後世的西周金文和春秋戰國金文均未見「夔」字,「夔」字在殷商之後失蹤了?    《漢語古文字字型表》收錄了「夔」字的四個典型來源,分別指郭沫若老師的《商契萃編》里的第三片甲骨;劉鶚《鐵雲藏龜》里的1002甲骨(找到了這本書但是沒找到第1002甲骨);至於「佚三七六」不知是指李旦丘老師的《殷契撫佚》還是指商承祚老師的《殷契佚存》(反正兩本都沒找到)?最後是商代晚期「小臣艅尊」上的銘文。讀後發現,劉鶚收藏的甲骨都是小殘片,看來的確是從中藥鋪里揀出的有字龍骨,而藥鋪為了煎藥方便都早掰成了小碎塊。相反,郭沫若先生書里收錄的有很多完整大骨,銘文也多完整清晰,完整的卜辭銘文可以給我們的研讀提供一種上下文。在這裡,我們來看看「小臣艅尊」和郭老《商契萃編》收錄的所謂「夔」字:    1.小臣艅尊  小臣艅尊(商代晚期),現藏於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據傳道光年間出土于山東省壽張縣梁山,製作年代約在商代帝乙、帝辛時期。通高22.9、通長37厘米。器物造型為雙角犀牛形象。器口開於背部,蓋已失,整器光素無紋,體積感很強。    

    

    銘文解讀:  「丁子,王省(「省」字我們在前面貯貝器章節單獨講過,是省視的意識,這裡翻譯為視察比較合適)夔京(銘文里的這個字,形象類似京但是比京的地位低,我們暫用「京」字來翻譯,理解為一小城邑小地點更合適些),王賜(「賜」字我們在前面貯貝器章節也單獨講過)小臣艅夔貝,唯王來征(「征」字我們前面恰恰也講過,這裡稍微有點簡化,少了雙人旁)人方,唯王十祀(「祀」字前面將祭祀相關文字也單獨講過)又五,肜日。」    「艅」是器物主人的名字,在王前自稱小臣。哈哈哈哈,通篇27字銘文,對讀過前面文章的同學來說,只有一個生字―――「夔」字。第一個「夔」是指某種地名(也有可能是指關押奴隸的處所),第二個「夔」指戰俘奴隸,也就是說王賜給小臣奴隸和金錢。  

 2.郭老《商契萃編》收錄了大大小小共1595片刻辭甲骨。在開篇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十四,十五,十六號甲骨中都有這個「夔」字        上面第一,第二兩片,上來就說「高祖夔」,郭老結合第三第四片的語法,認為「夔」是商的先祖,是這卜辭里祭祀告白的對象。並且郭老贊成王國維用音訓得出的「夔」就是《山海經》和《史記》里講到的夏前的「帝嚳」(這音訓的結論也太容易得到了吧)。  

      第八,第十一片沒有「夔」字,郭老在書中把另外一個形象誤解為了「夔」字。    

    上圖第十四,十五,十六片甲骨中有一個變體字,郭老解讀為

字。    綜上,稍稍比較我們就可以看出,秦公簋里春秋時代的「夏」字雖然有些抽象化斷筆化(這是甲金文字往漢字演化過程中的共同規律現象,這變化也是導致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胡說八道的原因),稍有一點點脫離原貌,但是和商甲骨金文里的所謂「夔」字描寫的是同一個人物的側面形象,這人物的特徵是大眼睛,有的頭上還有像捲毛一樣的東西,腳上戴著鐐銬, 有的脖子上還系著鎖鏈。他們的身份很明顯―――是戰俘奴隸。    脖鏈腳鐐是殷商文字里對交戰方的典型誣衊手法。甲骨文裡面對很多交戰的部族都是這樣描繪的,從下面這個「羌」字本字和變體可見一斑:  

    而第十四,十五,十六片甲骨中中被郭老解讀為

字的形象,是這個人反手拿斧鉞,而且,請注意,對這個變體字,郭老並未解為「夔」持鉞,反而解讀為「夏」持鉞。這本身也說明了―――「夏」「夔」就是一個字。「夔」就是「夏」。    既然卜辭里「夏」是商的祖先,商王不斷向這個祖先告白,而為什麼在文字上這樣誣衊夏喃?這一點我沒有完全想通,有些矛盾。大家好好想想這個問題?有想法歡迎提出來討論。    我再問大家一個問題,人會不會去仇視一隻螞蟻?會不會去誣衊螞蟻?不會吧?為什麼不會喃,因為螞蟻太弱小了,看不順眼隨時踩死,不用有任何心理負擔。我們所痛恨而百般誣衊的必定是一個強大的力量,我們沒辦法徹底征服他,相反,可能有時還處於爭鬥的劣勢。「夏」即便打了敗仗被商俘獲,也要嚴加看管,即使變成奴隸後也要用其所長,讓他拿武器做奴隸戰士而不是農耕奴。這是商蔑視夏的原因。這樣說來,夏很可能根本就沒有被商完全滅亡。戰爭狀態一直持續著。。。      就像我們去掉蔣匪軍的「匪」字,赤匪的「匪」字。剝離了誣衊性的修飾後,還剩下什麼?―――――剩下一個強調大眼睛(頭上還有像捲毛一樣的東西)的人物側面形象,這個形象我們陌生嗎?  

          如果你研究古代青銅兵器,你會發現,這縱目人的耳朵是十足的商戈的形象,而突出的眼睛是十足的槍鐓(槍戈矛木杆觸地一端套的青銅套筒)形象,這面具隱含武器,喻示堂堂武士。  難道「夏」的本意就是戴這種面具祭祀的縱目蜀人?  
推薦閱讀:

解讀一見鍾情之謎
廚房裝修很重要 解讀廚房裝修風水布置
股票質押回購新規解讀,簡而全版
從一件毛毯解讀林彪元帥
造葬 納音五行生剋制化 解讀

TAG:解讀 | 鑰匙 | 雜談 | 山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