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宇宙觀

老子的宇宙觀

老子宇宙觀的核心是他哲學體系的"道"。 "道"的本性是自然,是無意志、無目的的自然現象。 "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觀的基礎,也是宇宙如何生成演化的過程。老子認為宇宙生成的過程究竟是怎樣的呢?還是要從研究"道"的屬性和"道"的作用說起。老子有時指道是物質實體,有時指道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規律。究竟是老子沒有把道的屬性和道的作用說清楚,還是老子認為物質與運動是不可分割的同一體,也是一個值得進一回步探討的問題。

1、"道"之為物。老子指"道"是物質實體,是抽象的物質概念在五千言的《道德經》中是有明顯痕迹的,老子在殷人五行說和伯甫陽陰陽說及掌握天文曆法天體運行規律的基礎上,觀星時詠嘆:「道之為物,惟恍惟惚」(21章),古人觀星,只憑肉眼,看到鬼宿星座里都是一些很小的星星,其中有四顆小星聯起來象個小四邊形。在四邊形中間有一片模模糊糊的霧狀斑點,古人稱它為"積屍氣"。老子說:"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模模糊糊地看到它的形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通過觀察認為,它是物質實體。並且說:"窮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可以確信它是客觀實際存在的物質實體。後來發明望遠鏡以後觀察證實,古時稱為"積屍氣"的星座里有三、四十顆小星星。當時老子說:"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21章),我怎麼知道宇宙是物質的,不是天神上帝創造的呢?就是根據天體運行的規律。用肉眼觀看,不僅是鬼宿星座的"積屍氣"是"惟恍惟惚",就是夜空銀河裡的眾多星體和銀河以外宇宙空間里的許多星體,用肉眼觀看不都是恍恍惚惚嗎? 老子說:"其上不潔,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14章)無頭無緒的不易給它名稱,只能回答說它不是具體的有名之物,是沒有具體形狀的形狀,不是具體有名之物的形象。所以說是"恍惚"。根據自古以來宇宙發展變化的道路,駕御現實存在萬物。 探索它:"有物混成,先天地生"(25章),根據它"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運行規律,斷定它是天地之母。 "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25章), 老子哲學體系的"道"是"有"與"無"的統一體,說它有"視之不足見, 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35章),抓不往,摸不著;說它"無"它創生萬物,作用是無窮無盡的。"穀神不死,是謂玄牡。玄牡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兮若存,用之不勤"(6章),老子所說的穀神,像是"道"的化身,也像是太空中的元氣。《漢書.律曆志》中說:"太極元氣,合二為一"。天地人未分化產生以前混合於一中。"視之不見名曰希,聽之不聞名曰夷,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諳,故混而為一。一者像是太空中的元氣,內涵著萬物的始基,善引腹中元氣者便能長生健康。老子強字之曰的"道",內涵創生宇宙萬物的始基,是物質性實體。恩格斯說:"由分化而產生的個體和種的有機發展過程, 是合理的辯證法的最令人信服的檢驗……這些事實可以說是證實了自然界中的辯證法,並把它們彼此聯繫起來的時候,便束手無策。而在這裡就必須用思維,因為原子和分子等等是不能用顯微鏡來觀察的,而只能用思維 來把握"(《自然辯證法182頁》)。老子所說的太空元氣和"道"也只能用思維來把握了,而"頭腦里的辯證法只是現實世界(自然界和歷史)的運動形式的反映"(《自然辯證法第181頁》)。

2、"反者道之幼。"是老子對"道"的作用即對事物運動規律的總概括。老子認為"道"是宇宙的物質基礎。也是從考察事物的運動變化規律發現的。"吾何以知眾甫之然載?以此"(21章),"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4章),老子在考察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實踐中發現,萬事萬物都存在相反對立的關係和相輔相成的轉化道理,即事物都是一分為二,二者又共處於一中。矛盾相反的兩個方面,互相依存,又互相轉化。"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二後相隨。恆也" (2章) 。老子認為事物的矛盾和對立轉化是永恆不變的規律。事物發展到一定限度必定要向著它的相反的方面轉化。這個相反相成的規律,就是"道"的運動作用。所以"道沖,而用之又費盈也。淵兮似萬物主宗"(4章)。道雖空虛無形,而作用又是無窮無盡的。深沉好像是萬物的宗主,是支配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展所需要依懶的力量。"道"的作用是能夠從複雜的對立關係中掌握統一的關係,是它對事物所能起到的作用。事物的產生髮展變化是由於事物內部相互作用的對立面鬥爭的結果。老子在2500年以前認識了事物相互作用的對立面的鬥爭是一種力量,並且把這種力量指明是"道"的作用,"道恆無名,朴雖小而天下弗敢臣"(32章)確實是個了不起的思想。恩格斯說:"如果我們認識了物質的運動形式,我們也就認識了物質本身,因而我們的認識就完備了。"(《自然辯證法第209頁》)。老子"反者道之動"的命題是認識物質運動形式的源頭,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奠基石。老子在無限有形物的多樣性中找出了物質的統一,萬物生於"道","道"含宇宙萬物的始基;世界萬物又復歸於"道",宇宙萬物的一生一滅是"道"的一次運動過程。"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弗辭"(34章),整個自然界的發展,都是"道之動"的作用。"道"本身就是無限宇宙永不停息的生化過程。天地萬物就是由相互對立鬥爭,相互依存轉化的辯證規律,從簡單到複雜發展為不同形態的過程。而這種轉化有其自身規律的準繩,絕非是神秘的不可知論。從此可以看出老子把"道"的物質屬性和"道"的運動作用,還是說清楚了的。"道者,萬物之注也"(62章),又把物質與運動是不可分割的概念統一起來了。

3、"道法自然"。"道"的物質屬性及其運行法則都屬於自然的範疇,故老子哲學體系"道"的本性是自然。老子在觀察自然界的天地萬物的發生、發展、消滅都只是按照自身的自然規律運動,他把自然之道提高到哲學的層次,構成自然唯物主義。道是抽象的物質概念,創生萬物。"德"是具體有形物的本性,是道在現實物質中的表現,蓄養萬物,二者構成宇宙萬物的基礎。"道"和"德"都是物的本性,是物在其自身發展運動中的必然過程,是自然本身的必然性。"道生之,而德蓄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遵道而貴德。道之遵也,德之貴也,夫莫之爵(並不是誰給它封l嘗的),而恆自然也(而是自然本身的必然過程)"(151章),老子認為宇宙萬物都有它的始基物質,可以作為宇宙萬物的根本。既然已經掌握了這個根本,就會認識宇宙萬物本身,既然已經認識了宇宙萬物本身,就要堅守宇宙萬物的這個根本。與2200多年以後的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里說的"如果我們認識了物質的運動形式,我們也就認識了物質本身,因而我們的認識就完備了"(《自然辯證法》第209頁)是那麼地相同。老子說:「天下有始,可以為天地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歿身不殆」(52章),認識和掌握了物質運動形式這個宇宙萬物發生、發展變化的根本原理,對處理人生和治理社會就不會出毛病。

4、天人為一。老子考察自然界物質的運動變化,建立宇宙本體論哲學的目的在於探索救世方法,必然要落實到人生哲理和政治行為上去。由宇宙論伸展到人生論,由人生論伸展到政治論。老子認為宇宙是逐漸生成的東西,"那麼它現在的地質的、地理的、氣候的狀況,它的植物和動物,也一定是某種逐漸生成的東西","人也是由分化產生的"。人也是自然物的一部分,和萬物一樣,也從屬於"道"的法則。"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5章)人既然是自然物的一部分,人也應該遵循自然客觀規律行事,遵道而行,就能獲得無窮的力量。背道而行,必遭凶災。由於老子的"天人為一論"以天道推動人道,天人不二。「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16章)。老子哲學的中心思想是強調按自然客觀規律行事的重要性。"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夭,夭乃道,道乃久;殆身不殆"(16章)。循道兩行,就能終身不出毛病。老子主張,探索夭道的人就應該與夭道合為一體,探索物質本性的就應該與的物質的本性合為一體;"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23章),老子把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伸展到人類社會裡去。伸展到政治領域裡去。這就否定了人類社會矛盾的特殊性。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是無意志的自然現象,人類社會的行動都是有意志有目的自覺行動。自然和自覺的差異,在於人的主觀能動性,老子沒有認識到人類社會矛盾的特殊性,是其宇宙觀的直觀性和辯證思想樸素性不徹底性的表現,也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時代和階級局限的致結。但是對於老子以夫道推論人道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也應該放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客觀地具體分析。

(1)天道無私,"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2章)。天之道生養了萬物而不佔為已有,施為萬物而不圖報,事業完成了而不誇躍,正因為天道有功不誇躍,所以永遠不會失去。正因為夫道無私,它不是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它能夠長久生存,"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不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7章)。如果說老子對天之道的認識是唯物主義的,並且揭示了"不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的對立轉化的辯證思想。但是以天道推論,人道的認識又否定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更不曾認識到對立鬥爭的絕對性,其唯物主義的宇宙觀,就難以堅持到底了。正如毛澤東借用唐李賀的詩句所表述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如果不能遵循"宜將剩勇追窮寇"的精神去l辦事,而是沽名鉤譽起來,那便違背了人類社會發展的l客觀規律,最後定要導致"別姬"的絕境了。但是老子認為夫道無私,"功成身退,夫之道也"(9章),人之道,"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9章) ,他所讚譽的古代社會的領袖"功成事逐百姓皆曰,我自然"(17章)也是不乏其人的。漢初的張良和唐朝的李泌都是功成身退,口不言功的楷模。對當時和現實社會的發展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2)天道無欲。"衣被萬物,而弗為主,則恆無欲也"。萬物歸焉,而弗知主則恆無名也(34章)。老子考察人類社會的歷史變遷揭示了從夏朝開始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私慾逐漸澎漲,建立了種族奴隸制王國以後,天下就不安寧了。他認為:"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知也,咎莫替於欲得"(46章)。老子開始觸到社會禍亂的實質根源――"私有制"。但由於時代和社會實踐的局限他不曾認識到,也不可能認識到隱藏在社會表面背後的矛盾運動是推動人類社會的動力,沒有找出揭露矛盾積極鬥爭,解決私有制社會的救世之策,而是以消極軟弱均態度得出和平過渡的結論。讓人們沒有私慾,使那些貪得無厭的人就不能為世作亂了。並由此推導出:「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3章)的救世之策。進而提出:「絕聖棄志,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去利,盜賦無有」(19章)的見解,最後主張「少私寡慾,絕學無憂」(19章),片面地認為人們若能減少私心,降低嗜欲,滅絕學術,天下就太平了的唯心史觀。

(3)天道無為。聽任萬物自生自長,不干涉,不強制。"道恆無為,而無不為"(37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32章),這是自然客觀規律。天之道看起來經常沒有什麼作為,卻又沒有什麼它不能作為的。這是自然界客觀規律的作用。老子認為人之道也應該遵循自然客觀規律行事,不要妄為。提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的"無為"學說。老子把自然界的發展變化的規律伸展為人類社會的事物發展變化規律,其社會思想根源反映了農業小生產者的政治要求和思想願望。農業小生產者有他們自已的一部分財產,他們要求統治者不要過多干涉和強制他們,認他們順其自然地自由發展,有利於他們過著安靜舒適的生活。老子的"無為"學說,既能為頭腦比較清醒的封建社會統治者所接受,有利於封建社會的統治,也有利於實現農業小生產者的思想願望。起到了緩解階級矛盾的調和作用,是老子樸素唯物論宇宙觀的產物。歷史上的漢唐盛世由於遵崇道家"無為而治"的方略,實行宰相制,君主處於虛位化的「無為」狀態,沒有具體的行政職責,宰相日理萬機,處於「有為」的狀態,御史監督宰相不能做壞事,君主就可以無為無所不為。出現了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人民也得以修養生息。

(4)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73章)是因果相關的自然規律。像一張廣大的天網,雖然稀疏,但疏而不漏.老子認為是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他以"不爭"為"爭"的辯證法思想是他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淵博的哲理所凝鍊出的智慧,觀察現實社會中的變遷,認識到人類社會的事物經常在對立關係中產生,不僅相互依存,而且相互轉化的哲理,總結揭示出「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的客觀真理,進而提出:"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22章)的辯證認識論和方法論,揭示出「聖人之欲上民也,必以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後之。非以其無爭與?故天下莫能與爭」(66章)的局部真理。是農業小生產者的經濟特點及其階級地位,在日趨激烈的階級鬥爭的實踐中,處在兩軍對壘的夾縫中的軟弱思想,採取"辭讓"、"退智"的態度的產物,但也不完全是軟弱的表現,也具有處於弱者地位的鬥爭策略的局部真理。

(5)天道均衡。老子看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在相互對立的矛盾中,又都具有統一性。晝夜交替,寒往暑來的自然現象,從直觀看來都表現為一種均衡性。自然界的這種均衡統一,不是人為外為給予的,而是由事物自身運動表現出來的。老子以夫人為一的觀點,把他從自然界得來的直觀認識,運用到人類社會,面對當時社會階級剝削、壓迫,貧富對立的現實,認為人之道也應該像夫之道那樣"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77章)。老子也認識到,而當時社會階級鬥爭的現實。"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正是他對"民之飢者以其上食稅之多也"(75章)的概括批判。是老子代表被壓迫被剝削階級提出的均衡主張和願望。但是老子在考虛如何實現這種均衡的分配主張時,並沒有提出積極的鬥爭綱領,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唯有道者,是以聖人"。老子所指的"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的體道聖人,是農業小生產者的階級要求的化身。因為農業小生產者他們不能代表主宰自已,一定要別人代表並且主宰他們。

(6)貴柔窪盈,以弱勝強。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親身經歷了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變化。並根據典藉史冊記載夏商周以來的演變和人類則理的認識,以相互聯繫和轉華觀點,揭示了貴柔、窪盈,以弱勝強的客觀真理何夾下之至柔,馳騁子夫下之至堅"(43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者莫之能先。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78章)"江海所以能為百穀之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為百穀王"(66章)。老子以這些自然界相反相成的哲理,推論人道"聖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後之。居上而民弗重,居前而民弗害,天下皆樂推而弗厭也"(66章)。對這些相反相成哲理的精闢概括,具有樸素辯證法的屬部真理。

(7)回歸自然返樸歸真。老子認為自然界的物質運動是循環往複的發展過程。以天道推論人道,由於人的私慾的澎漲,迷失了本性,導致天下禍亂。人類社會的發展,應該"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64章),返回到人們走過頭的道路,遵循萬物的自然本性發展,返樸歸真,老子由想往到美化氏族公社式的純樸安靜的生活,是有其複雜的歷史意義的,不完全是循環倒退的社會歷史觀,也有其嚮往美好理想社會的進步意義。從總體上看老子的宇宙觀是樸素唯物主義的,對當時的社會發展有著多方面的積極作用和意義。但由於其唯物論宇宙觀的直觀性和辯證法的樸素性,特別是以天道推論人道,導致其"消極退讓"的人生觀,"無為不爭"的政治觀和帶有循環意義的社會發展觀,是他樸素唯物論宇宙觀自發辯證法不徹底性的必然結果。

老子「道」的物質屬性及運行法則

摘要

「道」是老子宇宙觀的核心,「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觀的基礎。老子有時指「道」是物質實體,有時指「道」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規律。老子「道」的物質屬性及運行法則都屬於自然的範疇,故老子哲學體系「道」的本性是自然。

關鍵詞 老子 道 物質屬性 運行法則

老子宇宙觀的核心是他哲學體系中的「道」。「道」的本體是自然,是無意志、無目的的自然現象。「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觀的基礎,也是宇宙如何生成演化的過程。老子有時指「道」是物質實體,有時指「道」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規律。究竟是老子把道的屬性和道的作用沒有說清楚,還是老子認為物質與運動是不可分割的同一體,這是一個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老子的「道」是物質實體,是抽象的物質概念,在五千言的《道德經》里已有表述。老子在殷人五行說和伯甫陽陰陽說及掌握天文曆法天體運行規律的基礎上,觀星時詠嘆:「道之為物,惟恍惟惚」。古人觀星,只憑肉眼,看到鬼宿星座里都是一些很小的星星,其中有四顆小星聯起來象一個小四邊形。在四邊形中間有一片模模糊糊的霧狀斑點,古人稱之為「積屍氣」。老子說:「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模模糊糊看到它的形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通過觀察認為它是物質實體。並且說:「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可以確信它是客觀實際存在的物質實體。後來發明望遠鏡以後觀察證實,古時稱為「積屍氣」的是星座里有三、四十顆小星星。當時老子說:「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21章)我怎麼知道宇宙是物質的,不是天神上帝創造的呢?就是根據天體運行的規律。用肉眼來看,不僅是鬼宿星座的「積屍氣」「惟恍惟惚」,就是夜空銀河裡的眾多星體和銀河以外宇宙空間里的許多星體,不都是恍恍惚惚的嗎?老子說:「其上不潔,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14章)無頭無緒的,不易給它名稱,只能回答說它不是具體的有名之物,是沒有具體形狀的形狀。不是具體有名之物的形象,所以說是「恍惚」。自古以來宇宙發展變化之道駕馭萬物,探索它「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根據它「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運行規律,斷定它是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宇之曰道」(25章)。老子哲學體系的「道」是「有」與「無」的統一體。說它有,「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抓不住,摸不著」;說它無,它創生萬物,作用無窮無盡。「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兮若存,用之不勤」。老子所說的穀神,像是道的化身,也像是太空中的元氣。《漢書.律曆志》:「太極元氣,合三為一」。天地人未分化產生以前混合於一中。「視之不見名曰希,聽之不聞名曰夷,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敬誥,故混而為一。」(14章)一者像是太空中的元氣,內涵著萬物的始基,善引腹中元氣者便能長生健康。老子強宇之曰的「道」,內涵創生宇宙萬物的始基,是物質性實體。

「反老道之動」是老子對「道」的作用即對事物運動規律的總概括。老子認為「道」是宇宙的物質基礎,也是從考察事物的運動變化規律發現的。「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在考察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實踐中發現,萬事萬物都存在相反對立的關係和相輔相成的轉化道理。即事物都是一分為二,二者又共處於一中,矛盾相反的兩個方面互相依存,又互相轉化。「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處,前後相隨,恆也。」(2章)老子認為事物的矛盾和對立轉化是永恆不變的,事物發展到一定限度必定要向著它的相反方面轉化。這個相反相成的規律,就是「道」的運動作用。所以「道沖,而用之或不盈也,淵兮似萬物之宗」,道雖空虛無形,而作用又是無窮無盡的。深沉好像是萬物的宗主,是支配一切事物存在和發展所需依賴的力量。事物的產生髮展變化是由於事物內部相互作用的對立面鬥爭的結果。老子在2500年以前認識了事物相互作用的對立面的鬥爭是一種力量,並且把這種力量指明是「道」的作用,「道恆無名,朴雖小而天下弗收臣」(32章)確實是個了不起的思想。恩格斯說:「如果我們認識了物質的運動形式,我們也就認識了物質本身,因而我們的認識就完備了。」(《自然辯證法》第209頁)老子「反者道之動」的命題是認識物質運動形式的源頭,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奠基石。老子在無限有形物的多樣性中找出了物質的統一,萬物生於「道」,「道」含宇宙萬物的始基,宇宙萬物又復歸於「道」。宇宙萬物的一生一滅是「道」一次運動的過程。「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弗辭。」(34章)整個自然界的發展,都是「道之動」的作用。「道」的本身就是無限宇宙永不停息的生化過程。天地萬物就是由相互對立鬥爭、相互依存轉化的辯證規律,從簡單到複雜發展為不同形態的過程。而這種轉化有其自身規律的情緒,絕非神秘的不可知論。由此可以看出,老子把「道」的物質屬性和「道」的運動作用,還是說清楚了的。「道者,萬物之注也」(62章),又把物質與運動是不可分割的概念統一起來了。

「道」的物質屬性及運行法則,都屬於自然的範疇,故老子哲學體系「道」的本性是自然。老子在觀察天地萬物的發生、發展、消滅都只是按照自身的自然規律運動,他把自然之道提高到哲學的層次,構成自然唯物主義。「道」是抽象的物質概念,創生萬物。「德」是具體有形物的本性,是道在現實物質中的表現,蓄養萬物,二者構成宇宙萬物的基礎,「道」與「德」都是物的本性。「道之生,而德蓄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也,德之貴也,夫莫之爵(並不是誰給它封賞的),而恆自然也(而是自然本身的必然過程)」(51章)老子認為宇宙萬物都有它的始基物質,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既然已經掌握了這個根本,就會認識宇宙萬物本身。既然已經認識了宇宙萬物本身,就會堅守宇宙萬物的這個根本。「天下有始,可以為天地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歿身不殆。」(52章)認識和掌握了物質運動形式這個宇宙萬物發生、發展、變化的根本原理,處理人生和治理社會就不會出毛病。

老子考察自然界物質的運動變化,建立宇宙本體論哲學的目的在於探索救世方法,必然要落實到人生哲理和政治行為上。由宇宙論伸展到人生論,由人生論伸展到政治論。老子認為宇宙是逐漸一成的東西,「那麼它現在的地質的、地理的、氣候的狀況,它的植物和動物,也一定是某種逐漸生成的東西。」「人也是由分化產生的。」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和萬物一樣,也從屬於「道」的法則。「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也應該遵循自然客觀規律行事。遵道而行,就能獲得無窮的力量。背道而行,必遭凶災。由於老子的「天人為一論」以天道推動人道,天人不二,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其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老子哲學的中心思想是強調按自然客觀規律行事的重要性。「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16章)。循道而行,就能終身不出毛病。老子主張,探索天道的人就應該與天道合為一體,探索物質本性的人就應該與物質的本性合為一體。「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23章)。老子把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伸展到人類社會裡去,伸展到政治領域裡去,這就否定了人類社會矛盾的特殊性,這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時代和階級局限所致。但對於老子以天道推論人道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應該放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客觀地具體分析。

1、天道無私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2章)。天之道生養了萬物而不佔為已有,施為萬物而不圖報,事業完成了而不誇耀,所以永遠不會失去。正因為天道無私,它不是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它能夠長久生存。「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不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7章)老子對天之道的認識是唯物主義的,揭示了「不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的對立轉化的辯證思想。「功成身退,天之道也」(9章),人之道,「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遣其咎」(9章)。他所讚譽的古代社會的領袖「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17章)也是不乏其人的。漢初的張良和唐朝的李泌都是功成身退、口不言功的楷模,對當時和現實社會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

2、天道無欲 「衣被萬物,而弗為主,則恆無欲也。萬物歸焉,而弗知主,則恆無名也」(34章)。老子考察人類社會的歷史變遷,揭示了從夏朝開始由禪讓制變成世襲制、建立了種族奴隸制王國以後,私慾逐漸膨脹,天下就不安寧了。他認為「罪莫在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也,咎莫大於欲得」(46章)。老子開始觸到了社會禍亂的實質根源 「私有制」。但他不曾認識到,矛盾運動是失去人類社會的動力,沒有找出解救私有制社會的救世之策。而是以消極軟弱的態度得出「知足之足,恆足矣」(46章)和「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37章)的結論,提出「恆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3章),讓人們沒有私慾,使那些貪得無厭的人就不能為世作亂了。並由此推導出「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責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3章)的救世之策。進而提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去利,盜賊無有」 (19章)的見解。最後主張「少私寡慾,絕學無憂」(19章)的愚民政策。他片面地認為人們若能減少私心,降低嗜欲,滅絕了學術,天下就恢復太平了的唯心主義思想。

3、天道無為 「道恆無為,而無不為」(37章),這是自然規律。天之道看起來經常沒有什麼作為,卻又沒有什麼它不能作為的。老子認為,人之道也應該遵循自然客觀規律行事,不要妄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老子把自然界的發展變化規律伸展到人類社會,貶低了人的主觀能動因素。除了他認識論方法論的根源以外,其社會思想根源反映了農業小生產者的政治要求和思想願望。老子的「無為」學說,既能為頭腦比較清醒的封建社會統治者所接受,有利於封建社會的統治,也有利於實現農業小生產者的思想願望,起到了緩解階級矛盾的調和作用。歷史上的漢唐盛世由於尊崇道家「無為而治」的方略,實行宰相制,君主處於虛位化的「無為」狀態,沒有具體的行政職責,宰相日理萬機,處於「有為」狀態,又有御史監督宰相,使其不能幹壞事,君主就可以「無為無所不為」,出現了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人民也得以休養生息。韓非子以法解老,把老子「無為而治」學說看作是用術的總原則。君主掌握主要的權柄,事情分散在四方的臣僚身上,君主只要虛靜地對待他們,臣僚們就會各自表現自己的才能。君主就可以敞開大門,接受他們的政見和政績。韓非子認為老子的「無為而治」是集結眾人的才智、收繳總成果的策略。「無為」可以把自己隱藏起來窺視臣子的實情,可謂是「道」中有「術」,「術」中有「道」。

4、天道不爭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73章),是因果相關的自然規律。像一張廣大的天網,雖然稀疏,但疏而不漏。老子認為,這是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他以「不爭」為「爭」的辯證思想,是他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淵博的哲理所凝鍊出的智慧。他觀察現實社會中的變遷,認識到人類社會的事物經常在對立關係中產生,不僅相互依存而且相互轉化的哲理。總結古遺訓加以闡述,揭示出「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的客觀真理。進而提出「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22章)的辯證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5、天道均衡 晝夜交替、寒往暑來的自然現象,從直觀來看都表現為一種均衡性。自然界的這種均衡統一不是人為外力給予的,而是由事物自身運動表現出來的。老子以天人為一的觀點,把從自然界得來的直觀認識運用到人類社會。面對當時社會階級剝削、壓迫、貧富對立的現實,老子認為人之道也應該像天之道那樣「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77章)。老子認識當時社會階級鬥爭的現實,「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正是他對「民之飢者以其上食稅之多也」(75章)的概括批判。這是老子代表被剝削、被壓迫階級提出的均衡主張和願望。但是,老子在考慮如何實現這種均衡的分配主張時,並沒有提出積極的鬥爭綱領,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唯有道者,是以聖人」。老子所指的「為而弗者,成功而弗居」的體道聖人是農業小生產者的階級要求的化身,因為農業小生產者不能主宰自己,一定別人代表並且主宰他們。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親身經歷了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變化,並根據典籍史冊記載的夏商周以來的演變和人類在征服自然界的鬥爭中直觀的影響,深化了相反相成道理的認識。以相互聯繫和轉化的觀點,揭示了剛柔、窪盈、以弱勝強的客觀真理。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43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者莫之能先。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弗知也,而莫知能行也」(78章)。「江海所以能為百穀之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為百穀王」(66章)。老子以這些自然界相反相成的哲理,推論人道「聖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後之。居上而民弗重,居前而民弗害,天下皆樂推而弗厭也」(66章)。對這些相反相成哲理的精闢概括,具有樸素辯證法的局部真理。

老子認為自然界的物質運動是循環往複的發展過程。以天道論人道,由於人的私膨脹,迷失了本性,導致天下禍亂。人類社會的發展應該「復興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64章),返回到人們走過頭的道路,遵循萬物的自然本性發展,返樸歸真。老子由嚮往到美化氏族公社式的純樸安靜的生活,是有其複雜的歷史意義的,不完全是循環倒退的社會歷史觀,有其嚮往美好理想社會的進步意義。從總體上看老子的宇宙觀是樸素唯物主義的,對當時的社會發展有著多方面的積極作用和意義。但是,由於唯物主義宇宙觀的直觀性和辯證法的樸素性,特別是以天道論人道,導致其「消極退讓」的人生觀,「無為不爭」的政治觀和帶有循環意義的社會發展觀,是他樸素唯物主義宇宙觀自發辯證法不徹底性的必然結果。

道家的生成論宇宙觀與當代哲學的思維方式

哲學是世界觀、認識論。是如何認識世界,以什麼樣的思維方式認識世界觀。世界觀和認識論嚴格說是兩門科學。世界觀的研究對象是世界的整體活動及其一般規律;認識論的研究對象是人類認識活動及其一般規律。二者的關係是既有明顯的區別又有密切的聯繫。既要把二者區別開來,又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思維方式是人類認識活動的方式,是認識論的方法論。任何認識活動的探索,歸根到底都是思維方式的探索,任何認識活動本質上都是某種思維方式的體現。方法論是研究人們在各種活動使用的方法的科學。重點研究對象是認識論的方法論。而辯證法不是方法論,是辯證規律和辯證規律應用的科學,不能等同於方法論。

近代西方哲學是以構成論宇宙觀認識世界並導致科學主義世界觀。構成論宇宙觀認為宇宙是由不變要素的分離與結合構成的近代以來科學界沿著構成論的思維方式認識世界,促進西方近代科學發展取得了重要成果。從馬克思開始的現代哲學時代,開始認識到這種構成論思維方式的局限性,把一個東西無限制的分離與結合,一便給出一切問題的答案,遇到很大困難。對許多問題難以說通。於是物理學家通過物理實驗發現中國道家生成論思維方式的生成轉化概念比構成思維方式的分離結合概念更有用。

道家生成論宇宙觀形成於公元前約五世紀。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從觀察天象,「以閱眾甫,執古之道,以御之有」的辯證思維方式揭示了生成宇宙的本原及其運行規律。在自然科學極不發達的條件下,天才地回答了宇宙是怎樣生成的,是怎樣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通行本節40章),老子天才地猜測生成宇宙萬物的本原是一種形而上的存在物,即「視之觀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論,故混而為一」(同上第14章)無形無象的存在物。「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回道」。(同上節25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同上第42章)道的運行規律「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同上第25章),「大」指空間的度量,「逝」指時間的延續,「遠」指時間與空間廣延的複合概念,反通返「反者道之動」(同上第40章)。生成宇宙的本原及其運行規律,具有相反相成生生不息永無窮盡的辯證功能。生成宇宙的機理是陰陽交感生化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同上第42章)」大道汜兮,「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同上第34章)老子的生成論宇宙觀及其辯證思維方式雖然產生於2500多年前自然科學極不發達的條件下,從現代宇宙科學一系列重大天文發現的論據證明,宇宙確曾有過一個混沌粒子態的初始混沌階段到天體出現的演化過程。而且宇宙粒子確有陰陽交感轉化的屬性,由氣態演化為固體物質形成天體。特別是老子對生成宇宙本原」「道」的形態和特徵的描繪論述,與世界眾多物理學家經過實驗發現的「量子」「粒子」和光子複合體都驚人的相似。使現代宇宙學家和物理學家都不能否認老子揭示的生成論宇宙觀及其思維方式的科學性。不愧為宇宙學和物理學的偉大先軀。本文的目的不是研究物理學和宇宙學,而是要研究老子是以什麼樣的思維方式認識世界的認識論的方法論。

老子在自然科學極不發達的奴隸社會後期,能夠科學地揭示宇宙是怎樣生成的,是怎樣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的。特別是他所描繪論述的生成宇宙本原的「道」的形態和特徵,與眾多觀代物理學家經過實驗發現的始基物質相合的結果,告訴我們對老子認識論的方法論是一個需要研究的課題。

老子生成論宇宙觀及其思維方式是怎樣形成的呢?老子說:「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同上第21章)從古到今,人們對道的觀念源遠流長追述不絕。繼承先哲們的表述領悟道的奧秘。「執古之道:以御之有。」把握自古就存在的道,駕御當今存在的現實事物,認知「可道之道」領悟道的自然規律。超越具體事物的局限,認知「恆道之道」判定道的物質性。「能知古始,是謂道紀」。(同上第14章)認知道的物質性,把握道的運行規律,就能認識宇宙生成演化的初始狀況。老子探求天道,認知宇宙生成的所以然,所關注的是開發人的生命智慧的潛在價值,復歸人的自然本性,升華完善人的思想境界。實現人類的最終利益。老子生成性宇宙觀認為人的自然本性,同人類的最終利益具有一致性,人的自本性同宇宙萬物一樣,處在生成和發展的過程。悟道以生命的生成為開端,達到升華人的生命價值。思維與存在的統一。天道的自然規律是「和」的相應相求,理想的人性應與天道的「和」相合。人道合於天道,即「和合」構成老子特有的「和合生成」性思維方式認識世界。

思維是物質運動的產物,思維與物質運動具有一致性。但是思維與存在之間具有無限複雜的矛盾。思維與物質的自然本性是對立統一的關係。總體上社會實踐狀況決定人們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社會實踐的發展也有巨大的反作用。近代西方哲學構成論思維的科學世界觀,所蘊含的本質主義,認為本質是既定的存在。20世紀的60年代的現代哲學家發現近代哲學的科學世界觀的本質主義抽象掉了人的生活主體和一切精神文化的東西,從人學出發追問近代人學導向人的生活主體失落的原因,試圖把失落的主體精神和文化尋找回來重新融入世界。但是這種建設性的目的,使得現代哲學保留了某種形而上學的思維形式,與近代哲學之間仍然呈現出某種聯繫。60年代以後,也就是西方世界發起現代新技術革命的前夕,隨著解構主義的興起,西方現代哲學才直接從思維出發解構傳統的思維方式。他們不僅批判近代哲學,而且也指責他們之前的現代哲學。稱自己為後現代哲學。這種後現代哲學的解構主義的確是解構傳統思維方式,轉向生成性思維方式由科學世界觀轉向生活世界觀。但是他們提出人的本質在於沒有本質,或者根本就不能說人存在本質。是一種非常極端意義上的生成性思維方式。他們的生成性思維和生活世界觀,是指自在的、自發的,日常生活,私人化的活動領域。西方現代哲學的生活世界觀和生成觀,是理論與實踐混沌未分的日常生活。在他們的視野中一個混沌自在的世界,雖然能說明人的自由,個性和生成性。但卻很難找到共性、普遍性、規律性和確實性。在一個沒有確實性的世界,生成性雖然消除了限制,但卻沒有方向。這種生成性思維和生活世界觀最終必然導致相對主義,陷入困境。是他們這種與馬克思哲學不同的生成觀和生活世界觀,不可避免的結果。因此,儘管西方現代哲學的各流派都拒斥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向生成性思維轉換。但是,這種轉換的動機不是為了反對和廢除資本主義制度,而是要對資本主義制度作一定的修復、調整和改良。是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範圍內進行的。其目的是把資本主義制度從已經陷入的因境暫時解脫出來。他們要求取代形而上學思維形式的原因,也是由於這種思維形式本身也已經陷入了危機的因境,難以起到維護已經陷入危機和困境的資本主義制度的作用。他們也意識到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存在許多缺陷,需要進行大幅度改造修補改良。與原有資本主義制度相適應的哲學思維方式同樣需要進行調整和轉換。由此西方各國出現了許多批判資本主義思潮。甚至出現了激烈地批判思想家打著社會主義的旗號批判資本主義。而他們的批判實質上都沒有超出資本主義存在的基礎。但是對這些激烈的批判思想家要求對西方哲學進行根本性的改造.甚至要從根本上改變哲學發展方向的思潮。也不應簡單地於以否定或對立。而應該著眼于思維與存在統一的過程,是解決思維與存在之間無限複雜矛盾的過程。站在時代的至高點上看到社會政治實踐的成功與失敗在呼喚新的思維方式。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規律到底在那裡,是人們所關注的問題,也已經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深思。

世界觀與方法論具有一致性。與西方現代哲學不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生成觀和生活世界觀,是從人的對象性來看待人的生活的。按照馬克思的理論。人是對象性存在物。因為人在生活實踐中必然受到對象的制約。受到它物與他人的制約,即受到自然界和社會生產關係的制約。人又是感性存在物。不是像動物那樣被動的接受對象的制約,是在感性活動中能動的表現自己,主動地去接受對象的制約,是由於對象被納入人的活動系統中,對象才制約人。只是由於人在創造對象的過程中,對象才限制人。馬克思認為恰恰是這種自覺的有意識的對象化活動(勞動)才把人從動物界提升出來,使人與動物區別開來。馬克思認為勞動在本質上是一種自由的,自覺地活動,是人的生命活動,是人自我生成的過程。在勞動中不僅創造對象,而且在勞動中不斷改變對象並不斷地改變完善自身。正是基於對勞動對象化活動的此種理解,馬克思才把生產稱為生活,才用「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類生活作為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等用語。所以說馬克思所說的生活世界是以實踐為基礎的日常生活與非日常生活的統一,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統一。人的生成性既非本質既定的,無創造的,也非虛無的無任何確定性的。而是確定性與非確定性的統一。馬克思生成性思維的核心是繼承創造。這種生成性辯證思維的主要特徵是:重過程而非本質。宇宙物質世界的演化是個過程。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個過程。是創造發展變革的過程,而非既定本質的存在。任何事物的本質是在生成過程中在不同時間空間生成的顯現;重聯繫而非孤立的實體。任何事物的實體都不是封閉孤立的存在。都處在與其它事物的相互聯繫中。而近代科學世界觀認為世界是一個單子要素組成的;重創造而非預定。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中各種事物的生滅變換是發展變化和創造。未來不可能預存於現在。本質主義也承認世界的生滅變換,但它卻認為本質在過程之先便可預知,這樣的過程,不是生成,而是流程。即無發展也無創造。現代哲學認為未來不可能完全預存於現在,未來的不可預知性,意味著過程的創造性;重個性而非同一。即然本質是生成的過程是相互聯繫的,創造是不可預定的,個性和差異是實際存在的,抹殺個性和差異,只能導致權威主義,等級秩序,最終消解創造,否定生成;重具體而非抽象主義。哲學主要關心的是與人的生活相關的具體事物。馬克思要求從現實出發,把具體事物放置到具體的、歷史的、現實的情境中研究探索,而非抽象主義、本質主義就是抽象主義;重非理性而非工具理性。近代哲學的本質主義是與理性主義相聯繫的。本質主義不僅設定了世界和人的理性本質,而且將理性工具化。把人變為統治的工具的同時,也成為奴役人的工具。

人類歷史活動的實踐,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人類社會歷史活動實踐的發展變化,決定了任何理論都要隨著人類社會活動實踐的發展變化,實事本是與時俱進的創新發展。對新的社會歷史活動作出新的理論解釋。老子的和「合生成」性宇宙觀的思維方式不僅與馬克思的生成觀和生活世界觀具有親合性,而且是勾通東西方哲學思維方式轉型的橋樑。在西方激進批判思想家要求對現代哲學進行根本性改造和他們要求取代形而上學思維方式對資本主義制度作一定修復調整改良,和社會主義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活動,呼喚「和合生成性」思維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悟本達道,推動三大改革的超越、創新、發展。在改革實踐中探索人類理想的社會形態和取代規律,實現自由的、自覺的,勞動聯合體。

推薦閱讀:

《老子》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解
[彪悍]老子現在想把衛生巾甩你臉上
老子成仙記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釋文
帛書《老子》通釋之「絕聖棄智」章

TAG:宇宙 | 宇宙觀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