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會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生理功能紊亂及其所致的器質性疾病。
心理如生理是同一生命過程的兩個方面,任何時候只要有心理活動就會有相應的生理反應。如果引發的不良的生理反應持續過強過久,就會導致軀體的損害,甚至造成器質性病變。據英國Garralda 1987年報導,在兒科住院病例中有33%出自心理問題。
目前,心身疾病的發病機理尚不明確,多數學者認同加拿大生理學家Han Selye於1940年提出的「應激理論」。認為心理應激是心身疾病產生、發展過程中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應激」原意是「對刺激的反應」,指各種不良生活事件引起的精神刺激如伴隨的心理生理反應。由於不良環境和個體自身應對能力不平衡,導致的心身緊張狀態(焦慮、恐懼、緊張、憤怒、抑鬱……)。這種狀態通過非特異性生理學變化引起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功能發揮作用。心理應激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現象。適當強度的心理刺激可以提高機體警覺,促進人們應對和適應環境的挑戰,提高自身應對能力並維持心身健康。然而,突然強烈持久的心理刺激可以降低機體的應對能力,造成疾病的勿患狀態,從而可能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導致精神和軀體的疾病。
引起「心理應激」的刺激物,叫應激源。人類常見的應激源包括:㈠自然環境(氣候變化、災害等),㈡社會環境(文化教育、經濟地位、社會風氣、戰亂等),㈢家庭環境(父母離異、失去雙親、寄養等)方面。對於兒童不良的家庭環境和不良的教育方式影響較大。如父母離異,雙親關係緊張,使兒童內心長期處於矛盾衝突之中。失去雙親或長期寄養也會造成兒童持久的心理壓力。現在,獨生子女比例越來越大,家庭對子女的教育觀念與方法均發生改變。過分的溺愛、過分的保護,使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缺乏獨自生活能力。反之,由於競爭激烈、出人頭地、望子成龍的期盼,又造成家庭和學校的高負荷教育。長期超乎實際能力的要求,使兒童長期處於高度的心理應激狀態。
心身疾病的癥狀包括:心理應激、情緒反應、功能障礙如組織結構改變等方面。其中,情緒反應是心理應激中的突出表現。如憤怒、恐懼、驚嚇、焦慮、憂愁、抑鬱等。由於兒童不具備成人語言能力及思維特點,心理障礙常以軀體癥狀的形式表達,如嬰幼兒在憤怒和驚嚇時,出現嘔吐、腹痛,特彆強烈的刺激可致肌肉緊張,如屏氣發作。作者曾見一幼兒因做化驗采血,哭泣突然終止約三十秒後出現口周紫紺、四肢抽動的危急狀態。
心身疾病可涉及身體的各個系統和多個臟器,不同年齡段又各有不同。在嬰幼兒時期,反覆發作的腹痛嘔吐、屏氣發作很常見。學前和學齡兒童多有支氣管哮喘、心臟的神經官能症(沒有原因的心慌、胸悶、心前區不適或疼痛……)、神經性尿頻、神經性厭食、單純性肥胖、消化性潰瘍……以支氣哮喘為例,Williams 1975年研究487例各種年齡的病人發現促發哮喘發作的重要因素中,外源性過敏因素佔29%,呼吸道感染佔40%,心理因素佔30%。他進一步研究發現,在不同時期的病程中,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的病例佔7%。臨床實際觀察也證明,不少兒童哮喘僅在家中發作一到學校就不再發作或減輕發作。原因可能是母親的焦慮、憂愁情緒和病兒在家中受到特殊的注意和照顧等心理影響起重要作用。Green曾報導一例對向日葵有過敏的哮喘病人,有一次參觀畫展,看到一幅田野風景畫內有一片向日葵立刻就引起哮喘發作,這是「心理過敏」的生動事例。
心身疾病的治療包括心理治療和軀體治療兩個方面。具體治療時要有所側重,有的以心理治療為主,軀體治療為輔;有的以軀體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但所有的病例都必須把這兩類治療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治療。心理治療大多為支持性的,應讓家長和病兒了解心理因素與疾病的關係,使用解釋性的心理治療,促進他們對疾病的了解,主動樂觀地對待疾病,可促進傷病迅速康復。積極調整環境、改善家庭氣氛、改變飲食習慣、加強鍛煉。現在,各種行為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等心理治療已廣泛運用於心身疾病。軀體治療,往往要採取藥物或其他特殊治療,緩減癥狀、減少發作、緩和已形成的緊張狀態。加強醫患關係,增進彼此理解和信任是心理治療的重要前提。
當前,我國社會處於經濟大變革時期,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更加密集,各種問題如交通、住房、醫療、條件……接踵而至。新舊體制的交替、新舊觀念的衝突均會給兒童帶來負面影響。兒童是終身健康的奠基時期,任何不良因素都可能導致心身疾病,影響到成年的健康,進而影響到國家的未來,所以兒童的心身健康應引起高度關注。
關注兒童心身疾病必須首先關注兒童心理健康,從優生優育抓起。
兒童心理是否健康,首先要重視先天素質的優劣,做好婚前檢查;避免近親和有遺傳性疾病的人結婚,避免早婚早孕,做好孕期保健、注重胎教……非常重要。
從初生到三歲,是生命過程的重要階段,父母的愛撫是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營養。母乳餵養不僅是解決新生兒飢餓的生理需要,更是能讓孩子飽嘗母愛的一種情感上的交流與滿足。母嬰交往是嬰兒知識、認知能力發展的首要基礎。正是與母親大量的、頻繁的、時間最多的接觸和交流中學得日常生活知識,形成最堅實的安全感和母子依戀。和諧而溫暖的家庭氣氛對形成小兒終生的人格和道德情操有重要意義。
兒童除了生理需要和母愛依戀等需要外,還有從外部世界汲取信息的需要。適宜的信息刺激,會促進兒童感覺器的發展和智慧的增進,有益於心理健康。有人提出在一定的限度內,兒童通過感覺攝入頭腦中信息量的多少與其智力發育成正比,而且接觸事物的種類比接觸事物的次數更為重要。當然,信息刺激又必須適量,超過限度不但無益,反而有礙於兒童心理健康。有人曾對嬰兒豐富多彩的超量刺激孩子竟煩躁不安,哇哇大哭。同理,有人對嬰幼兒實施早期教育,過多地增加刺激量都是對兒童心理健康有害無益的。
學前和學齡兒童是以學習為主導活動的時期。將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在思想上、生活上做好入學的準備,避免適應困難,使他們嚮往學校、熱愛學校。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要培養一切聽從大人囑咐,按大人意圖行事的特別聽話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一旦沒有大人指令就會茫然不知所措,沒有獨立見解,沒有獨立適應環境的能力。「淘氣」的孩子並非壞事,這種孩子興趣廣泛,知道的事較多,思考問題靈活,路子更寬,心理發展比較健康。不要給孩子「加碼」,額外增加學習內容,逼著孩子去爭分數爭名次,實際上分數高低並不能顯示其智力水平。要鼓勵孩子愉快地、生動活潑地學習。
推薦閱讀:
※叟童心語(4301--4400)
※叟童心語(7101---7200)
※給孩子講醜小鴨的故事,孩子問「醜小鴨本來不就是白天鵝嗎?」,我該怎麼回答他而不失童心?
※被別人說無聊的人,真的很無聊嗎?還是因為他們有童心。
※回到原點——寫在兒童節下班溜達回家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