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他們和孩子完成了一場溝通的挑戰,你來么?
蜂窩首席課程交互設計師 簡長長
上個月發布了一套親子溝通的小產品——21天親子挑戰,希望藉由它,打破上小學後的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隔閡。因為他們彷彿是兩種頻率的生物,極難在同一頻率下生活。
挑戰結束後,收到了如潮水般的好評,下面是兩次挑戰中部分家長的反饋:
我想,這是因為我們給父母和孩子雙方提供了一個調整頻率的機會,讓爸爸媽媽和孩子調到同一個頻率,聊一聊那些我們都經歷過的「生活痕迹」。比如,我們都做過蠢事、上學時候都有喜歡過的同學、都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吵過架……
在聊這些我們都經歷過的生活痕迹時,「共感」就產生了,家長開始明白到孩子在想什麼,孩子開始明白家長的難處,雙方都開始更關心對方,願意更多去了解對方。
什麼是「生活痕迹」與「共感」呢?
給大家分享1個有趣的設計,來自 Achille Castiglioni 設計的匙子 Sleek。
圖片來源:www.alessi.com
乍看之下,這個匙子除了長得不對稱,貌似也沒什麼特別。
可是,如果有一天,你隨手從櫥櫃里拿出這把匙子,用來挖玻璃瓶里最後的一點花生醬時,彷彿忽然間明白了這個匙子的體貼,心想「原來我們都一樣啊,都想刮取瓶子里最後的一點花生醬」,感受到它帶來的「延時驚喜 later wow」。
圖片來源:http://milanostyle.com/wp-content/uploads/cucchiaio_SLEEK.jpg
上面這個案例來自書籍《設計生態學》,著名產品設計師深澤直人先生說,看到這個勺子時,心裡真有種五體投地的感覺!
共有或是共感,都和生活痕迹有關,我想這是作為人的一種喜悅。回到身體性來看,結果大家都是一樣的,讓人有種「啊!果然」的安心感。設計是一種工具,但我想悄悄埋藏共感的種子在裡面,不讓人發現。
看到「生活痕迹」與「共感」這兩個詞語,我忽然恍然大悟!
那問題來了,在我們設計一次溝通體驗時,怎樣埋進一些「共感」呢?
這裡我想給家長和教育設計師們分享3個Tips:
1.一起解決一個問題
家長OS:廢話,我們每天都一起生活,一起做了N件事了。
嘿嘿,但是再想想,你每天生活中有哪些事情真的是一起乾的?真的有N件那麼多嗎?
你們多久沒有坐下來,針對一個話題,認真地好好聊天了?
以下截圖來自第一期挑戰的一個媽媽的感受:
2.從問題找到話題
比如,在第二期親子挑戰力,有一關是「我的情緒長啥樣?」
需要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聊聊,害怕、憂傷、快樂、討厭、生氣這幾種心情,用不同顏色的彩色筆把它們以線條的形式畫下來?
比如,我覺得代表「討厭」的泥土顏色的筆應該會在紙上一直繞圈圈~
然後為這個情緒製作一個臉譜,全家人一起扮演各種情緒,用手機拍照記錄。
這個挑戰中,有爸爸媽媽說:
對遇到情緒怎麼辦這個問題,孩子的各種回答讓我感覺他長大了。
享受跟孩子一起動手動腦的時光,不管幹什麼,都感到心裡暖暖的,充實
最動人的一刻是,彤彤說傷心,害怕,發怒時都媽媽抱抱就好……
發現裡面的秘密了嗎?每一個話題,都是大人和小孩曾經經歷過的,吃喝拉撒、喜怒哀樂、上學與上班、我們曾經冒過的險和遇到的困難……
在聊我們小時候的冒險故事時,孩子才知道父母原來小時候也很頑皮呀,父母開始體會到現在孩子們玩耍的時間比自己小時候少很多呀!
在聊我們的一天的時間時,孩子才知道原來父母一天工作時間很長,覺得父母需要更多的休息時間,父母才感受到原來自己用來要求孩子的速度,是成年人世界的速度!
當我們開始感受到對方的感受時,家庭的溝通就開始了。
3.需要一個「借口」
這些充滿生活痕迹的故事,就等著一個戳子把這些故事的封印戳破~
想像一下,以下這兩個對話:
對話一 ??
爸爸:兒子,我們來聊聊人為什麼要活著吧!
孩子:爸比,你有沒有發燒呀?
爸爸:呃,我就是想和你認真地聊個天……
孩子:沒意思,我看書去了。
對話二 ??
爸爸:兒子,我們來玩這個挑戰吧,挑戰成功可以贏神秘禮物!
孩子:哇,(好奇臉)這是什麼?
爸爸:首先……
所以,我在設計中故意搭建了一個「借口」:
每次話題,都附上一封戰書,把這次溝通形容成一次家庭挑戰,讓孩子和家長順利打開話匣子。
3個Tips分享完畢,接下來,我們已經為你和孩子找到了6個孩子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這個問題設計了舒適的討論話題的方式……
如果你的孩子6-9歲,那來參與21天親子挑戰,就能完成這一個「借口」啦!
六次挑戰主題
1.愛的表達
一起聊聊我家那些「愛的故事」
2.情緒管理
為啥我們的情緒會高低起伏?
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幹啥?
3.性教育
這樣和孩子光明正大地談性說愛,
保護好自己!
4.討論新學期目標
一起聊聊新學期成長目標!
5.實現目標的方法
時間管理
怎麼更高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6.制定新學期計劃
怎樣打破「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死循環?
挑戰規則
1.從2月24日開始,持續從2月24日起,總共6次的親子挑戰
推薦閱讀:
※孩子入園,早接晚接對性格的影響竟然這麼大
※不要欺騙孩子幼小的心靈
※剖腹產擇吉時生孩子論
※分享讓孩子愛上學習
※【與您分享】瑪瓦的「獨特」的教學方法 第三章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