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家不是為了辯論結不結婚,圍爐夜話才是團圓應有的樣子
思想市場春節回家不是為了辯論結不結婚,圍爐夜話才是團圓應有的樣子吳太白2017-01-29 13:39來源:澎湃新聞又是一年春節時,網路上又一次流傳起五花八門的自救攻略。當我同樣被布置寫這個題目時,內心其實是唏噓和為難的。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春節的首要命題不再是團圓,而變成了自救?婚姻、個人價值、人生選擇,這些題目大家已經寫了一百遍,為什麼還需要反覆重申和辯解?直到前兩日爆發華盛頓女性大遊行,我才突然意識到,有些我們自以為是常識的東西,其實遠遠沒有達成共識。事實上,再正確的常識,如果不在公共話語空間內勇敢而認真地表達,那就會被弱化甚至被驅逐。再天然的權利,如果不去積極爭取和捍衛,那就會被擠壓甚至被剝奪。因此,值此新春佳節,我願意第一百零一遍寫下我對個體、女性、和婚姻的看法,並不介意持續寫下去。
爸媽為什麼要逼婚父母親戚是在一線衝鋒陷陣的催婚鬥士,每每讓你啞口無言鎩羽而歸。但是什麼原因在驅使他們日復一日地催婚呢?我想,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甚至我們,都對這三十年發生的社會變遷喪失了完整的把握。現在催婚的父母們大多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並在八十年代結婚生子。他們自己的父母,心中裝著紅太陽,口號是為集體奉獻終身。婦女的光榮是為國生子,越多越好。於是他們自己有好幾個兄弟姐妹,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轉眼到了七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恢復高考,工作由國家分配。他們開始陸續步入婚姻,媽媽們平均結婚的年齡是23.9歲,爸爸們則是25.5歲 。他們就業多半是在集體單位,工作相對規律而輕鬆,中午可以回家午睡,下午早早買菜做飯。在壓力較小的狀態下,他們開始生育兒女,反正那時養育小孩還不需要特別精緻,補習班也還不太流行。明明只是兩代人,我們的人生經歷卻恍若隔世。從高考剛恢復,連本科生都很少,到教育被嚴格制度化,平均受教育年限大大增長;從工作包分配,沒有就業壓力,到一切市場化,就業和職場競爭成為最大的挑戰;從兄弟姐妹互相照顧,野蠻生長,到全家圍著一人轉,尿片奶粉全球代購。不同的年代背景,帶來了不同的代際行為。對於上一代人來說,25歲前結婚生子再自然不過;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25歲,不少人還是學生,很多人剛找到第一份工作,大部分人承受著巨大的競爭壓力。而結婚和生育的成本大為提高,幾乎沒有人在25歲前可以靠自己買房生子。結婚年齡的推遲,更是再自然不過。爸媽也許沉湎在黃金年代的回憶里,抱怨說「大家都結婚了」。但我研究人口學的好友錢岳剛發表了論文,她用2010年人口普查的數據說明,擁有本科或研究生學歷的人在25歲之前幾乎100%未婚;而25歲至29歲擁有本科學歷的人里,有接近60%的男性和超出40%的女性仍然未婚;如果擁有研究生學歷,那30歲之前,接近75%的男性和超出60%的女性都尚未結婚。可以預見,隨著社會發展,婚育年齡還會繼續推遲。年代變了,我們的人生經歷也變了。年齡只是一個單純的刻度,幾十年前很多女性十五六歲就會嫁人生子呢,現在這樣干是犯法。所以,如果非要套用父輩的經驗,無異於刻舟求劍。兩代人成長背景不同,需要更多的彼此諒解。我們為什麼要結婚婚育年齡的推遲,只是這場浩大的社會變遷里一個微小的側面。更深層的,則是人們對於婚姻和女性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簡要言之,婚姻的本質(曾經)是分工交換。過去女性是男性的附屬,很難進入勞動力市場,離開男性的蔭蔽就難以立足。因此婚姻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然而,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勞動力短缺,女性也進入市場創造財富,但這卻無意中動搖了現代婚姻的基石:當女性賺錢養家的能力逐漸與男性對等時(有時甚至超過),她們進入婚姻的動力和對不完美婚姻的容忍度便隨之降低。婚姻逐漸成為基於個體效用的選擇。換句話說,婚姻從雪中送炭變成了錦上添花。既然是添花,那人們自然會提高要求。如果一個人可以生活得很好,那為什麼要委曲求全,忍受一個三觀不合,降低生活品質,增加生活重擔的另一半? 這個問題在女性中尤為突出。在一個女性價值得到認可的年代,女性已經在分擔賺錢責任了,男性的角色卻停留在上個世紀,不願意分擔家務和子女的義務。直到今天,我們還看到大量的找媽式求偶,喪偶式婚姻和單親式育兒。男性,作為丈夫,作為父親,很多時候卻是嗷嗷待哺的巨嬰。對於獨生子女的一代來說,這種情況是難以忍受的:誰還不是個寶寶了?為什麼需要我委曲求全來照顧對方?更糟糕的是,面對遲遲不能轉型的性別觀念,又出現了向女性施壓的「剩女」污名,希望女性「降低要求」。然而,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25-29歲的未婚男女比例為166:100, 而30-39歲的未婚男女比例為279:100 。「剩男」比剩女多了將近兩倍!可是,有人在批判剩男嗎?有人在呼籲男性對家庭更多付出嗎? 面對光棍帶來的社會隱患,只見對女性恐嚇、施壓,而不見鼓勵男性提升素質和競爭力。在女性奮鬥多年終於不必依賴男人生活時,社會卻呼籲女性降低要求,甚至有極端論調希望打壓女性的受教育權利,而不是呼籲男性轉變觀念,在家庭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難過的是,爸爸媽媽們在社會輿論的造勢下,也開始心亂如麻,真以為自己的女兒被剩下了。且不論孩子是不是被剩下,爸媽捫心自問,逼子女結婚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自己的顏面,還是為了子女的幸福?如果是為了子女的幸福,又怎麼會唆使子女降低要求,隨便找個人湊合?自己捧在手心上的寶貝,一路走來,從食物到玩具到學校都為他們精挑細選,為什麼會在如此重大的人生事件上,讓孩子勉強湊合?何況就算湊合也沒用啊。2010年人口普查,這一代人的初婚持續期平均已降至3.8年。匆匆忙忙迫於壓力結婚,再匆匆忙忙一拍兩散,這真的是爸媽希望的嗎?從父輩的經歷中,難道我們還不能明白婚姻和幸福完全無關嗎?一拍兩散其實已經是最好的結局,最糟則是那些聳動的悲劇:不幸的婚姻中充滿了抑鬱、暴力、出軌、乃至鬧出人命。為了可笑的「別人的眼光」而結婚,但所有的後果只能由自己承擔,還能有比這更糟糕的事情么?套用茨威格的名言,一切人生的選擇,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如果迫於壓力做出盲目的選擇,也將付出與之相應的代價。我們回家不是為了辯論,而是為了團圓今天談論逼婚的背景是春節團圓,團圓的目的不是為了爭吵。如果上述討論在父母面前不奏效,甚至讓家人更生氣,那我們不妨打住。父母和子女相別一年,除了婚不婚生不生之外,真的沒有別的可聊了嗎?我們總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但是,我們是不是用一句「他們懂什麼」就剝奪了父母了解自己的機會?換個角度看,我們了解父母么?會不會因為實在找不到共同話題,爸媽才不得不在結婚生子這個話題上越陷越深?說到要找話題聊,也許有朋友會不願意聽那些家長里短或堅信難以和父母溝通。但請牢記,聊天只是親情溝通的方式,不是真的要辯論什麼觀點,或者解決什麼問題。如果不願意爸媽霸佔逼婚逼生的討論,我們完全可以搶佔話題。爸爸退休之後可培養了什麼新愛好?媽媽的廣場舞老姐們兒相處融不融洽?如果爸媽還關心更廣泛的議題,那他們如何預測未來經濟,家庭怎樣做投資?美國大選鬧得沸沸揚揚,他們有沒有什麼看法?如果爸媽是知識分子,有自己熱愛的專業領域,那這些領域有沒有什麼新發展?最近在看哪些有趣的書?最後,即便有人會覺得「人生和理想」這種命題又酸又矯情,但這種正式而有深度的交流事實上是最有效,也最治癒的親情互動。我們可以圍爐夜話,溫著酒談談自己過去一年的成長和感悟。去年一年有哪些遺憾?未來一年有哪些心愿?有沒有什麼難過的挫折?有沒有什麼想分享的收穫?一家子相伴暢談,這是我心目中,溫情脈脈的春節團圓,應該有的樣子。事實上,也許本文的讀者大多是被逼婚的孩子,而不是逼婚的爸爸媽媽;也許本文說的一切都沒有什麼用,不能幫你解決被逼婚的難題;但是,萬一連轉換話題都不奏效,我們也還可以做最後一件事:因為很快,你們,我親愛的讀者們,你們很快也會為人父母。再過一些年,你們的孩子或許會帶來更多你難以接受的「叛逆」和「衝擊」。等到某一天,你的孩子回家過年(如果那時候我們還遵循春節團圓的傳統),你準備了一籮筐的嘮叨,但你的人生經驗已經無法理解孩子的所作所為;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天,那我希望你能回想起此時此刻,2017年的春節,你帶著一年的疲憊,風塵僕僕回到家中,卻面對父母親戚輪番的問話和埋怨;你知道他們很愛你,你同樣很愛他們,但難免還是會一心酸澀,滿腹委屈。我希望你還能真切地記得此時此刻的心情:親情、愛、彆扭、尷尬、委屈。記住那些美好的,等未來面對子女時,盡量放大它。記住那些不愉快的,等幾十年後自己主導時,盡量消除它。假若父輩已經無法改變,我們這一代更需要自我警醒。讓我們永遠對自己的人生經驗加以時間限制,永遠遏止自己過分干涉成年子女的衝動,永遠珍惜每一次團圓。畢竟,這難得的,一年一次的團聚,是為了重溫親情並令人治癒;而人類一代又一代延續,並不是為了複製父輩的人生,而是為了更多的愛和尊嚴。責任編輯:朱凡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
推薦閱讀:
※每月給你11萬,但是老公不回家,你願意嗎?
※孝不能等 常回家看看
※夜讀│悄悄回家的幸福
※是該留在大城市一個人孤獨地打拚 還是回到家裡平淡地過安穩日子?
※半年多來第一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