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丨美之極致,思念永恆
來自經典古籍庫
00:0003:40朗誦:李東偉;撰文:西山約
幼時的我常常在想這樣一個事情:離得很遠的兩個人,不能見面,如果兩人同時望著月亮,那麼他們的目光會不會在月亮那裡相遇呢?
這當然是痴傻可笑的想法。
可是讀詩的時候發現,傻子可不止我一個。
比如有這樣一位女子,十分思念遠在他鄉的愛人,當月光照在閣樓,她望著月亮出神,或許這月光也正照在自己愛人的身上,或許對方也在望著月亮,思念家中的自己。
可是,雖然對著同一輪明月,卻無法知道彼此的消息。
她想,要是可以追隨著月光到愛人身邊,該多好。
這位女子是誰呢?乃是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中的女主人公。原詩是這樣說的: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這願望是如此美麗,如此深摯,如此動人。令人生出多少柔情,多少嚮往。
此時此刻,她的愛人在哪裡呢?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遊子如浮雲漂泊,同樣深切思念著家中的妻子,然而碣石瀟湘,天涯路遠,欲歸而不得。
為何欲歸而不得呢?詩人沒有說。其實長大後的我們會知道,生而為人,總是有著許多無奈,會感到身不由己。
是的,這並不是什麼傳奇故事,而只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離別,每個人都會體驗到的情感。
然而這尋常人的無可奈何,尋常人的尋常情感,乃至尋常的人間景色,卻在張若虛的筆下幻化出如此極致的美。那是靜謐,空明,純粹,瀰漫著淡淡的哀愁。
春、江、花、月,自然是美的。可對於身邊習以為常的事物,我們有時會忘記它的美好。
王靜安先生說:
「一切境界,無不為詩人設,世無詩人,則無此種境界。
」此景,此情,此境,經詩人的眼睛看去,經詩人的心靈感受,在詩人的筆下流出,在世人的口中傳誦……
但我想著先生或許忽略了一件事情,世間境界,為詩人設,亦為有情人設。是的,有情人。
這春江,這月色,之所以是好的,之所以讓人眷戀也讓人憂傷,正因是在有情人的眼裡心底。
且聽張國榮如何唱:
「
秋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秋風即使帶涼亦漂亮
深秋中的你填密我夢想
就像落葉飛輕敲我窗
冬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冬天多灰我們亦放亮
一起坐坐談談來日動向
漠視外間低溫這樣唱
能同途偶遇在這星球上
燃亮飄渺人生,我多麼夠運
無人如你逗留我思潮上
從沒再疑問,這個世界好得很
顧羨季先生說:
「人在戀愛的時候最詩味。
」當愛人在身邊,春夏秋冬都好,陰晴雨雪都好;而在離別時,越是美麗的事物,越讓人感慨,越使人哀傷。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出現過一個人,讓你感到世界變得不一樣?
雖然情字苦人,我卻希望每個人都會遇見,去體驗。不論怎樣結果,世間並沒有虛付的情。
另一個故事,是一篇小說,男主名大信,女主名貞觀,書中寫貞觀的心事,有這樣幾句話:
動圖「她看著他專註的神態,思想方才小旦的唱詞,忽對天地、造化,起了澈骨澈心的感激!
其實一念及大信,是連眼淚都只是歡喜的水痕和記號;而世間的折磨與困厄,竟因此成了生身為人的另一種著迷。
再美的景緻,如果身邊少了可以鳴應共賞的人,那麼風景自是風景,水自水,月自月,百般一切都只是互不相干了!
」他們最後沒有在一起。
可是眼睛、心靈曾經這樣開啟,生命已是不同。
小說的名字叫「千江有水千江月」,是一首偈語中的一句:
「千山同一月,萬戶盡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動圖當貞觀將偈子念給大信聽時,大信感悟出,千江有水千江月,乃是世間至情至痴者的話,和李商隱的「深知身在情長在」相同。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也是如此么。
明明如月,亦是人心人情。人間到處,人心則同明月一樣千山如是;人世變遷,人情亦同明月一樣千古如斯。
復又想起《紅樓夢》中黛玉的詩句: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春花春月,秋風秋雨,相思懷人元是世間永恆流布的主題。
或許你會覺得,《春江花月夜》蘊含著深沉的宇宙人生意識,我單說一個情字,未免格局小。
那我便也借著小說中貞觀的話辯一句吧:「自古至今,情字都是大事,豈有小看它的?——不是說——情之一字,維繫乾坤。」
正是詩中有情,所謂的宇宙意識、人生感喟,才有了著落,才深切動人;否則,任是如何華美婉轉的文字,它也是空的,很難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不信,試把此詩後半部分刪掉讀讀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