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空的智慧
一、關於「空」的話題
「空」這個詞,在佛教里是很常見的字眼。「空」這個概念,體現了佛法對宇宙人生的認識觀念,或代表著佛門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因此,佛門也常被稱為空門,佛法被稱為空法,佛祖被稱之為空王,宣揚佛法智慧的般若經典被稱為空經等等。總之,空這一詞似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詞。而事實上,經論裡頭對於空的闡述也的確是佛法的根本思想,縱觀一切佛法也都以空義為核心,因此「空」這一詞,被用來廣泛指稱佛陀教法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了。
在大藏經裡頭,發揮空義的經論,稱為般若部(般若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就是大智慧的意思)。在釋迦牟尼佛長達49年的弘法生涯中,般若空義就講了二十二年之久,可見得佛對般若空義的重視程度。也就是說,佛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空義的闡發上。《大智度論》說:「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諸佛以法為師,法者即是般若波羅蜜」,又說般若是「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心經》上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如來的教法中,般若空義顯示的是佛的本懷,是大乘佛教最高智慧的表現,代表著整個大乘佛法。佛法不同於世間學問就因為有空的智慧,修學佛道的人,如果離開了般若空義,百千萬劫勤苦修行終究不能到達彼岸。如果內心不離空義正見,則行住坐卧,吃喝拉撒,都是正念。由此可知,空義的體認關乎佛法的正知正見,也是修行證道的根本所在。假如一個人對佛法的空義有了深刻的領會,乃至於藉著空義領悟到生命世界的本來面目,那這個人就把握了佛法智慧的根本精髓,如果籍著空義的領悟繼續修行,就可以證得佛的最高智慧。佛教裡頭歷來都說,能見空義即是見佛。
既然「空」是佛法的根本心髓,空的意義又如此殊勝,做為佛子,就應該要了解空義的真實內涵,以及明了證空義對我們生命有什麼究竟的意義。
二、人生的狀況和佛陀的解脫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在追求自由與快樂,但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與快樂呢?
人生如何才能真正遠離痛苦獲得究竟的安樂?
是什麼在束縛著眾生,讓生命如此糾結、惶惑呢?
每個人都想要快樂和自由,一般人一輩子的追求,無非就是物質上的欲求和精神上的需求。大多數人都認為生命存在的過程中,物質上能完全滿足,精神上有寄託依賴,這就是所謂的幸福快樂。事實上,對於這種滿足和依賴,人們的內心總是患得患失。沒有得到時,苦心追求,得到之時,又總是擔心失去,我們的心似乎總是無法真正安寧。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知道為何而來,也不知道要往哪裡去,明天和未來誰也不知道會怎樣?人生的一切似乎都是隨機性的,不由自主的。同時,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轉換,一切境遇都在無常地變化,不僅外在的人、事、物無法把握,甚至於我們自己的內心感受和需求也在無常中起伏變遷。
雖然這世界大家都在儘力地擺脫痛苦,也努力地創造各自的生活,社會上由此產生各式各樣的行業,也創發出種種價值觀念和文化體系,可是,一切的努力都不能真正平息內心的不安,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的,更可怕的是,生命它終將死亡。面對死亡,我們苦心經營的生命內容、所有的寄託依賴,都將轉眼成空。
基於對生命的思考,我們來看看釋迦牟尼佛。假如拋開宗教層面的尊崇,釋迦佛當之無愧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者,一個徹底的覺悟者。他在年少時便感知到人生的痛苦,隨著成長,他深知不可能依靠政治上的作為,真正消除天下蒼生的苦痛(雖然他曾經是一個太子),也不可能通過某種哲學思想、宗教學說來拯救眾生(多年的學習使他通曉了當時印度的各種學說),甚至,通過他出家六年的到處參訪修行,也沒能找到一種解決內心問題的修行方法。最後,他拋開所有當時的各種思想學說,運用禪定的功夫,在菩提樹下重新調整自己,終於在那個冬季的凌晨,當一顆流星滑過深邃的夜空時,他豁然大悟,透徹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換句話說,那一刻,釋迦佛真正從內心的困惑中解脫出來了,不再迷惑於自己認識層面的錯誤。就象一個從夢幻中蘇醒過來的人,成道後的釋迦佛告訴我們,所有的痛苦與煩惱,都源自於我們錯誤的知見和認識。因為我們的認識方式存在著誤區,所以我們無法明白生命的真相,也無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當然也無法擺脫與生俱來的顛倒執著。佛說法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心靈得以解脫,不要被自己錯誤的認識所束縛,以此獲得自由快樂的生命,而不是盲目地依靠暫時的寄託,在錯誤顛倒中一直輪迴痛苦下去。同時,由於覺悟者的精神徹底解脫,身心安然自在,所有潛能和智慧也都將被開發出來。
三、緣起與性空
如果要問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覺悟了什麼?可以回答說,佛覺悟的就是空。那什麼是空呢?
一般意義上的空,是相對於有,而說為空的,也就是我們世俗所謂的「空無」。比如一個事物現象本來是存在的,後來消失了,我們就說它現在沒了,空無所有了,這是一般意義的空。
而佛法術語上的空,有著特定層面的內涵,它不是相對於「有」來說「空」的。佛法上的空,特指本質上的空,或者說是「性空」。事物現象雖然存在,但那只是暫時的存在,隨著條件的變化它會變化,會消失,所以它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本質性,沒有固定的本質,那這個事物的體性就是「空」的。這種存在於現象上的空義,跟世俗的認識是相悖的,一般人都認為事物存在就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因此,對於空義的解說,我們需要進一步分析才能夠形成一個觀念。
一切事物現象,無論是森羅萬象的宇宙世界,還是小到一粒沙子、一株小草都是由條件構成的。條件,我們稱之為「因緣」,「因」就是主要條件,「緣」是助緣,是必要條件,大家想想看,我們所了解的一切事物是不是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的呢?比如說一幢樓房、一個房間、桌子、椅子、我們身上的衣服等等,無一不是由各種因緣條件組合而成的,原本並沒有這個東西(現象)存在,但由於因緣條件達成了,這個事物就存在了,但隨著因緣條件的變化,它又會發生改變。所以佛法上說,一切事物,無論是宏觀宇宙,還是微觀世界都必定會經歷成、住、壞、空這樣一個無常的過程,因為因緣在變,所以事物現象不可能不變。也許我們很難得去分析一個事物存在的各種因素條件,但仔細想想就不難發現,世界上任何事物現象都是由條件構成的暫時現象,換言之,存在的只是因緣條件的存在而已,並不是本來就有這個事物存在。因此,在佛法智慧的觀察中,說有一個事物那只是因緣和合的假有,並非是實有,說他存在,只是條件使他存在,條件發生變化,事物的存在必然會發生變化,同時條件也是由因緣條件和合而成的。就拿我們的身體來說,它會經歷生、老、病、死,不管人的生命體是存活一天還是一百年,都具有出生、暫時存在、變化和腐朽的過程,這就是隨著因緣條件而生,隨著因緣條件變化而變化。同理,我們的精神世界也是如此,世俗世界很少有人觀察過自己的念頭,我們的精神活動,也是不斷在因緣中無時不刻在發生著變化,非常細微,也非常活躍,可以說是剎那剎那地起伏變化。假如試問說,你們誰知道今天早上洗臉時,心裡在想什麼,你還記得嗎?或者問說,十分鐘前你在想什麼你知道嗎?估計沒有人能夠回答,因為根本沒辦法回答,念頭在迅速轉換當中,它受許許多多內心深處和外界環境因素影響,不停地在變化。凡夫的心是浮躁的,根本就捕捉不到當下的念頭,這一秒鐘,我們假如稱為當下,可是,當你意識到你在想什麼時,這一秒已然過去,早已經不是在當下了,你能捕捉到的只不過是記憶的碎片而已。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無論是物質世界,還是精神現象,毫不例外地都是因緣條件的產物,根本就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本來不變的,固有的一個事物現象存在,如果你硬要說有這個事物現象,那也只是因緣條件暫時支持的存在,並非真的有這個事物存在!在這個意義上說,一切事物現象的本質就是空的,本質是空,現象也是空,我們因境界而起的一切認識體驗也是空。經典上稱之為:諸法本空(佛法說一切事物現象往往用「法」來指稱)。
龍樹菩薩在《中論·觀四諦品》上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又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這段偈誦意思是說:正是因為一切事物現象沒有固有的本質,所以稱之為空,正因為是性空,所以一切事物才得以在因緣條件中成立。假如一切事物的本質是不空的話,那一切事物現象就不可能變化,也不可能有事物現象的產生。因此,一切因緣條件中所現起的事物現象,我就說它們的存在是沒有本質性的存在(我說即是無),我說它們沒有本體,即說是「無」,「無」也是假名而已,並沒有實在的「無」可得,事物的「有」和「無」都是不可以執著的,這樣就明白我所要說的中道的意義了。沒有一個事物現象不是從因緣條件中產生的,所以一切事物,都是空的(無不是空者)。
因緣使事物現象存在,無論這個事物現象是存在的階段(有),還是敗壞的階段(無),它們都是因緣和合的現象。由因緣條件而顯現的現象,佛法中稱為「緣起」(緣指因緣,起指現起、生起)。既然一切事物現象都是因緣條件而暫時存在的,那就沒有真正的有(存在),沒有真實的有,也就沒有真正的無,說有說無,都是語言上的假說,並非實有「有」「無」。這就是「性空」義。
到這裡,佛教中最核心的兩個概念被引申出來,這就是:緣起與性空。簡單來說,緣起是解釋現象的存在,性空則說明了一切現象的本質。現象和本質,理跟事,是一體的兩面,是不可分割的。說緣起就意味著性空,說性空就意味著緣起。如《心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佛法的認識論。
四、空的智慧
引申出了緣起與性空的認識觀念,接下來,我們將通過討論緣起性空的意義來闡述佛法中空的智慧。
緣起與性空是對世間一切現象的理性解說,也是佛法智慧的學說。要開解眾生的迷惑,就必須在認識上下手,我們眾生無始以來被無明煩惱障蔽了靈明的心智,從來就沒有發現過自己的認識有問題,所以才會迷執於一切境界現象,持續不斷地錯誤下去,從而煩惱叢生,不得解脫自在。佛教的認識論――緣起性空,針對的就是我們錯誤的認識方式。正因為我們的認識從無始以來就是錯誤的,才導致了我們所有的觀感、所有的感情、所有的知識,都是偏頗的、有負面影響的,因而也就不可能明白事物的真相,也正因為迷執的生命狀態,才導致了無量無邊的痛苦煩惱。
世俗的每個人都帶著自己主觀的思想感情色彩,帶著先入為主的經驗去看問題,這種認識方式本身就有問題。大家憑經驗想想看,站在理性的立場來說,如果一個人以自我感情色彩為中心,或以某種利益的角度去看問題,肯定不能如實地反映客觀世界。當然,如果你認為說:世人看問題都是這樣的,因為觀察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取向,也正因為有這些不同,世界才會如此豐富多彩。
站在世俗世界來說,對於以上所說的認識論似乎無可厚非。但我們現在是在討論真理,是在討論「怎樣認識才是正確的」這個層面來說話。也只有從「怎樣認識才是正確的」這個命題出發,才有可能發現我們一直以來都沒有發現的問題。在這裡,我們有必要區別世俗的認知和真理的認知,這兩類認識方式來說明。
世俗的認知是二元對立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認識方式,即以自我為宇宙的中心,並把自我置於宇宙的對立面,用先入為主的經驗、感情、知識去認知現象境界。而佛法所說的「空」的認識方式是直覺式的認知,即對生命的本質深刻的領悟後,放下所有對立,放下情意上的虛妄分別,以一種清明的、無為的、和諧的心態去直面一切。常言道: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世界。這兩種不同生命狀態所產生的認識結果是:世俗的認知方式,是隨著境界而轉的,比如遇到自己可心的境界就趨向它,反之就排斥它,世俗的認識無非就是個人內心執著分別的延伸,這也正是種種痛苦產生的原因所在。為什麼呢?在世俗世界,自己認為喜歡的,就拚命執著不舍,求之不得就煩惱叢生。同樣的,自己不喜歡的,就拚命排斥,排斥不掉就苦不堪言,內心飽受煎熬。世界上所有的不和諧,所有的紛爭惱亂,源頭就在於心靈的不和諧與煩惱。而佛法上空的認識方式,則沒有二元的對立面,看到的只是緣起緣滅的無常相(即生生不息、充滿變化的暫時現象),空義的信解者,因為真切看清事物現象,也看清自己在因緣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會隨緣應對,與人無爭訟,行當所行,受當所受,不會出現種種束縛和煩惱。佛說,眾生之所以輪迴在自我的錯覺中,其根本原因就是認識上的無明造成的(無明是佛教術語,即不明白事物的真實相狀,迷惑顛倒,故稱無明)。
佛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的本懷是要人類擺脫一切痛苦煩惱。佛發現痛苦源自於人們對現象的曲解,這種曲解和扭曲的認知,將帶給自他無邊的苦惱,所以佛提出緣起性空的思想以對治之。這種空的智慧認識論不僅是對宇宙人生的究竟解說,也是人類滅苦的終極方法。
世界歷史上曾有無數的思想者,都觸及過「認識和滅苦」哲思,但因為與生俱來的我執導致他們無法最終證悟諸法實相。如果這些思想家們能夠從佛法中,聆聽到佛祖的教言,也許就會柳岸花明,豁然醒悟過來。有一個佛在世時的故事,就是關於思想家們聽聞到緣起性空教義而領悟真理的事迹。
佛成道不久,當時在印度有兩個著名的大外道,一個叫舍利弗,一個叫目鍵連,他們是師兄弟,這兩個人各有二百五十個學生跟他們修行,這兩個大外道,聰明辯才在當時是很有名氣的,相當於我們現在說的著名的大學者、思想家。有一天,最早隨佛出家修行的五比丘之一的馬勝比丘在外乞食,馬勝比丘修行很好,威儀莊嚴,看那氣質就令人肅然起敬。舍利弗看到這麼一個莊嚴的僧侶走在路上,就恭敬地上前詢問說:您師父是誰呀?馬勝比丘說:我師父是釋迦牟尼佛。舍利弗又問說,那您師父教導您什麼呢?馬勝比丘隨口說了四句話,來概括釋迦佛的教導,他說:「諸法因緣生,緣滅法亦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弗非常有善根,憑著他的學問和修行,一聽到這四句話,當時就開悟了!修行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剎那間全都迎刃而解。舍利弗喜不自禁,回去邀上目鍵連師弟,帶上所有的學生,一同皈依了釋迦牟尼佛,不久,兩人都證得阿羅漢果,成為佛的上首大弟子。
緣起性空義是佛法的關鍵性內容,也是最核心的佛教思想,一切佛法都從這個理念延伸出來。如果離開了這個根本思想,去談論佛法,就失去佛法的內涵。緣起和性空說起來是兩個概念,實際上,他們表述的意義是一致的,緣起說的是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條件的作用而顯現的。正因為一切事物是因緣條件和合構成的,所以事物的體性是空的,空就是無自性義,沒有體性的東西,當然是空的,所以用這個「空」來說明事物的本性。簡單點說,就是「緣起即性空」。反之,正因為事物體性是空的,所以才能夠隨緣生起。假如事物是本性固有的,不是由因緣構成的話,就不可能隨因緣而生起。比如說,凳子本來就是存在的,世界上本來就有凳子這個物體,那凳子就不可能再由條件產生出來。正因為凳子本身沒有體性,所以條件達成,就產生出凳子了。因為性空所以才得以緣起,故稱「性空即緣起」。
接下來,我們繼續分別解說「緣起即性空」和「性空即緣起」。
緣起即性空,說明了一切事物沒有體性,不可以執著為實在的有,無論是物質現象、還是精神現象,都是暫時性的因緣法顯現。如《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四句意思是說:一切有造作的、緣起(有為)的現象,都是沒有真實的本體,他們的存在就像夢、幻、泡、影、電、露、一樣虛幻而短暫,不可以認為是真實的東西,佛弟子應當這樣看待。這四句話,出現在《金剛經》的最後部分,屬於總結性質的教言。總之,緣起的一切法,沒有固定的本性,也沒有恆常性,如果我們認為一切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嗅到的,身體接觸到的,內心想到的就認為是真實不變的,那就是被無明束縛住了,就迷惑在現象世界中了。佛之所以說緣起的即是性空,就是要針對我們錯誤的實有見解,就因為我們總以為事物是實在的,是真實有的,所以佛說:一切法當體即空!空這一詞,就是要破除我們對現象的執著和依賴,只要我們內心有這種錯誤的實在感,就必定被物慾所牽累,就不可能超然於物外,同樣的,既然被現象所迷惑,就不可能如實地看待事物,就不可能透過暫時的表象看到事物的前因後果,以及事物的種種因緣狀況。以上解說的是「緣起即性空」,這是從現象悟達理性的說明。
而性空即緣起呢,則是從理性來看現象,其闡述的是事物現象得以成立的總原則。我們如果能深刻地領悟到一切事物現象,包括我,以及我所有條件和關係,都是無自性的,則內心自能放下迷執和掛礙,以坦誠的、忘我的、無所得亦無所失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和事業,該學習時認真地學習,該工作時投入地工作,該扮演角色時輕鬆上陣,該應對生活種種問題時就隨順因緣去應對,一切都在性空中去建立緣起,雖然建立了種種緣起,而內心依然是自在清凈,不為為物喜,不為己悲,淡定從容,因為你真正地明白什麼是生命的真實,什麼才是生命真正的歸宿。
很多人不知從空的諦理出發去開創自己的生活,只懂得盲目地在內心塞滿貪婪、瞋恨、煩惱而忙忙碌碌一生,他們只知道為慾望而忙,為虛名而忙,為利益而忙,假如某一天真能明白空的道理,也不枉白忙一場,而事實上,很多人到死也無緣性空之理。真實信解空義正見的行者,由於建立起性空即緣起的人生觀、世界觀,就會在內心中自覺地化解執著、消除惱亂,以一種平常心入世,過著健康而不憂慮的生活,因為他知道人生的真相,知道安身立命的所在,也知道什麼是真實的情感,懂得善待一切和惜福感恩,也懂得珍愛和尊重生命,懂得珍惜生活的每一天和每一個善緣。
空的智慧,在佛法中被喻為金剛智慧,這是佛讚歎空慧猶如世間的金剛鑽石一樣高貴稀有,象金剛鑽石一樣堅固。因為,空的智慧可以折服一切天魔外道及種種煩惱,而不被一切煩惱所傷害。《金剛經》中,須菩提尊者問佛:「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意思是說:我們應該怎樣安身立命?我們要怎樣才能降伏內心的種種煩惱不安?這是《金剛經》所要解答的兩大根本問題,也是所有人的人生課題。佛在《金剛經》中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說,我們應當悟明空的諦理,以無所得的生命狀態去生活。「無所住」即是性空義,「生其心」則是緣起義。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對「性空即緣起」的最圓滿詮釋。
佛說「空」法有兩方面的涵義,一是指事物現象無有自性(針對境界來說);二是指事物現象不可執著(針對自心來說)。學佛的人要明白釋迦牟尼佛說空的意義,是要破除我們內心虛妄的執著,從而認識到生命世界的真相而獲得究竟的解脫。從成佛之道的次第來說,空的領悟,不僅是人生解脫的智慧(解脫道),也是為眾生服務,度化眾生的法寶(菩提道)。
以上介紹了空的義理。接下來,談談怎樣體認空義。
五、體認空義
前面說過,「空」這一詞是要破除眾生實有見而設置的一個概念,眾生因實有見,形成兩個方面的障礙,一是我執,二是法執,這兩種虛妄的執著就是眾生不得解脫的根本原因。
無始以來,由於眾生認知上的錯覺,不明緣起性空的真相,妄執一切事物現象是有體性的,所以一方面妄執身心為我,一方面又相對地取著外在一切境界為實有;執著身心為我,這稱為我執;執取相對地一切境界,這稱為法執。我執和法執這是相互依存的認識結構,有我執必定有法執,如果具足空的正見,能離我執,法執的習氣自然也能脫落。
我執與法執,這是無明煩惱的體現,有我執和法執就必定不離貪慾、嗔恚、貢高我慢等煩惱。我執執取身體是固定不變的我,同時也執取內心的種種感受、想法、念頭為有一個不變的我。而事實上,只要稍作分析就會知道,身體從小到大一直都在變化,每時每刻都在剎那剎那地變化,現代醫學告訴我們,人身體的細胞,不停地死亡,生產。如果說身體是不變的我,那到底孩童時期是固定的你?還是青壯年時期是你?還是八十歲的時候是你呢?如果認為有一個固定不變的你,那豈不是無常變化的每個階段都是你,你一生中就有太多的「你」了。所以,認為「身體是我」是錯誤的、顛倒的。無常變化的身體並沒有一個不變的本質。所謂「我」的概念是:恆常不變的、自主獨立的、有固定本體的、有主宰能力的,這才能稱為我。實際上,身體是隨眾生業力感招的果報,受著業力因緣支配,它並沒有主宰的能力;同時身體只是血肉骨骼、五臟六腑的有機組合,其中並沒有一個主體,你能說腦或者心臟是主體嗎?不能,腦和心臟不能離開其它的器官,同樣的,其它的器官也不能成為主體。而且這組合的身體根本就不是固定不變的,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根本就談不上是恆常固定的,所以認為「身體就是我」的觀念,純粹就是妄取妄執。再說,如果認為身體是我的話,那沒有出生以前,我又在哪裡呢?誰又是我呢?一口氣不來,身體壞了,拿到火葬場一把火燒成灰,那我又在哪裡呢?由此可見,有情眾生的執著是多麼愚痴錯誤!就是因為這樣的一種錯誤認識,使我們一直生活在愚昧和痛苦中,因為執著了暫時虛幻的假相,就必然會去妄取造作,也必然會失落。不管你多麼加倍愛惜你的身體,不管你多麼在乎你的青春美貌,但無常終究還是會剝奪這一切,一切都是都是暫時的緣起現象,不可以有一絲一毫的執著。
除了對身體的執著之外,有情眾生對內心活動也執著為我。內心的活動,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說種種的感受,種種的念頭想法,個人的情感、意志等等。那有人可能會說:身心活動都無我的話,這是很難讓人接受的。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內心活動都是「我」的體現,人不都是為了我而活著嗎?如果說身心都沒有我,都是無我的,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對於這個問題,當年外道們也有同樣的質疑,聽佛說無我就感到恐懼害怕。凡夫眾生我痴、我見、我愛、我慢非常地頑固,這是眾生輪迴生死的根源所在。《俱舍論》說:「由我執力,諸煩惱生。三有輪迴,無容解脫。」我執之所以如此頑固,是因為來自內心深處的實有見,因實有見,眾生起心動念都是執取的,無始以來都依賴我執而開展一切認知和情感活動,所以一聽到無我,直接反應就是恐懼和抗拒。因此,我們眾生的認知方式,需要自覺地、不間斷地熏習空義,不間斷地在一切因緣法上觀無常、無我,逐步內熏空的正見才能改善。利根的人雖然一聞千悟,當下就能信解空義而不疑,但也還需在生活中歷緣對境緣修,如此積功累德才能徹見法性。《金剛經》以「我人四相」為根本邪見,以「諸相非相」為正見。佛說,如果能見一切相,離一切相,即見如來。
大乘空義甚深微妙,不可思議。因眾生實有見根深蒂固,所以佛菩薩才假說空法,實則說空說有,都是應機的善巧方便(這也是緣起義)。如經典中常說的「如筏喻」,就是用擺渡的船隻來做比喻,說明一切教法只是讓人抵達彼岸的工具而已。如果有人能乘著空義言教的寶筏,直下承擔緣起性空的正見,熄滅一切妄執戲論,遠離一切文字相、心緣相,就能真正契合諸佛說空法的本懷。其實,諸佛的本懷也就是眾生的本地風光:一切法本不生滅,本來圓滿。既然本來具足一切如來智慧德相,試問:又何須空去什麼呢?!
壽昌林陽比丘修定於普陀山2012年11月
推薦閱讀:
※【轉載】佛 者 覺 也
※[轉載]乾山乾向水流乾淺解
※【轉載】小資夫人
※冥想錄 -轉載
※前男友寫給分手女友的20條忠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