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戰略導彈陣地:專家提前半個月預言岩爆
他們,把創新足跡留在青山溝壑、岩層深處,在一個個無名坐標之中,勾勒出一道道共和國安全屏障;
他們,把創新構想融入導彈號位、未來戰場,用一個個現代國防工程,鑄就了一柄柄共和國和平利劍。
他們,就是「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火箭軍某所工程設計研究創新團隊。50多年來,他們延續創新血脈,為導彈築巢、為祖國鑄盾,成為人民軍隊創新征程中一面耀眼的旗幟。
創新是在荊棘中探路,需承受艱辛
伴隨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發展,這個團隊不斷搶佔創新制高點,從「兩彈」工程「拓荒人」成為導彈陣地建設「領跑者」,完成國家軍隊重點工程勘察設計、重大科研課題400多項,推動了火箭軍陣地建設、作戰方式等嬗變。
2015年,團隊有項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旁人沒想到,這是高級工程師葉琳等人歷經10年才攻克。團隊人人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推動了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出爐。
所政委許鳳忠介紹,團隊人人揣有國家執業資格證書,一些企業提出掛靠一下,每年就可得幾萬、十幾萬元酬金,但沒人為之所動。
創新是在荊棘中探路,需承受艱辛,甚至犧牲生命。
導彈陣地設計領軍人物黃炳華,常年奮戰在勘察設計一線,取得10多項重大成果。得知一國防工程遇到難題,當時已是癌症晚期的他,硬是讓人抬著自己進陣地解決。
1996年1月,中央軍委授予他「獻身國防現代化模範科技幹部」榮譽稱號。如今,他的兒子黃俊繼承遺志,以導彈陣地為家,擔綱完成全軍首個重大通信項目改造升級等任務。
工程師範雅珍執行任務時病情加重,不顧勸阻選擇堅守,回單位僅16天就離開人世;工程師齊樹山為得到第一手資料,總是第一個衝進試驗場,年僅37歲就犧牲在崗位上……
鐵一般的擔當,讓他們的創新腳印篤定堅實: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獲得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第一個大獎,近5年獲得國家軍隊科技大獎數十項、國家國防發明專利18項。
從工程設計「畫圖匠」到未來戰場「設計師」
這是一個特殊的出征儀式:一張中國地圖,一紙機要密令,幾名軍人肅立。
工程師趙京偉等人的目的地,是碩大地圖上的無名點,到那裡進行戰場資源勘察。
記不清是多少次出發,身著夏衣的他們,行囊中都帶著厚厚的冬衣。
這個團隊就是用一次次穿越四季的出征,讓創新之花綻放在導彈陣地。
團隊帶頭人、高級工程師譚可可說,陣地工程是遂行作戰任務的基本依託,大家時刻用「我們設計的陣地能打勝仗嗎」警醒自己,聯結作戰「需求側」、對接部隊「用戶端」。
課題立項時,他們堅持從創新性、可行性等6個方面量化打分,淘汰近50%,確保研而有用、研而頂用、研而好用。這個團隊人人牢記,每個點每條線都關係國家安危,每個課題都要惠及戰鬥力建設。
高級工程師潘玉龍等人在紅藍對抗演練中,白天當藍軍,上天入地給部隊查找偽裝漏洞,晚上當紅軍,手把手幫助提高生存能力。他們的「某工程偽裝體系及應用研究」等21個成果,填補軍內多項空白。
工程設計是門遺憾的藝術,但他們不斷創新,努力把遺憾擋在陣地外。
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一出現,他們敏銳地意識到這將帶來設計革命,率先成立小組進行攻克。
如今,他們獲得全國「創新杯」BIM設計大賽一、二等獎,依靠這項技術實現陣地全壽命設計、管理和使用。
從工程設計「畫圖匠」到未來戰場「設計師」,他們參與設計的許多國防工程,被譽為共和國和平安全的「保底工程」,他們的創新成果轉化率高達80%以上,讓創新成為了部隊戰鬥力的倍增器。
當「創客」,不當「看客」
所長田慶龍說,在這個所,從領導到普通官兵,想創新、謀創新、鑽創新氛圍很濃,戰士也是創新能手。
一級軍士長張來峰研究出卷揚機導振裝置,解決了鑽桿脫落難題;上士曹斌琢磨出移動裝置,解決了大鑽機上山難問題。
所領導帶頭當「創客」,不當「看客」,每個任務現場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但成果報獎的名單里,卻鮮有他們的名字。
這個團隊還利用下部隊調研、指導等時機,影響帶動基層官兵創新。
與地質打了35年交道的高級工程師羅立平,被官兵尊稱為「羅石頭」。一次到施工現場,通過嚴格監測和分析,他對官兵們說:「按照施工進度,再過半個月,這裡將會出現岩爆,必須做好防範和處理。」
「你是神仙?還能預測未來?」官兵們半信半疑。
「每塊岩石都有語言、有生命、有情感!」他回答。
後來,真如他說的那樣,官兵們肅然起敬,請他講授施工中的創新,一下講了6課。從此,官兵們開始迸發科學創新的火花。
從自己當創客到眾創孵化器,近5年來,這個團隊為部隊授課數百場,培養幫帶人才百餘名,聯合攻克課題50多項,有力推動了部隊戰鬥力提升。(張選傑 李兵峰)
推薦閱讀:
※專家提醒:四種生活方式要不得
※專家分析刑法修正案廢除13項死刑罪名背後原因
※曹操「被出土」之爭,是什麼東西讓專家打群架
※專家分析男性不育特色治療
※育兒專家的59條餵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