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1994-2014

↑↑↑點擊上方「三聯書情」藍色字,訂閱更多閱讀資訊↑↑↑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1994-2014「該叢書是國內唯一長期出版、具有規模效應的大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叢書,在學術界已經成為代表高水準學術研究的品牌。」——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 陳來「三聯· 哈佛燕京學術叢書」是三聯書店與哈佛燕京學社合作創辦,以出版人文、社科學者原創新著為中心的學術叢書。從1994年出版第一輯以來,叢書基本保持每年一輯、6到8種新書的出書頻率,迄今已經推出了十五輯,近百種學術專著。許多書都是作者的第一本書、處女作,大多也成為他們各自的成名之作。叢書學術委員、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教授說:「該叢書是國內唯一長期出版、具有規模效應的大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叢書,在學術界已經成為代表高水準學術研究的品牌。」叢書緣起:跨國跨界,助力中青年學者經過80年代和90年代的思想啟蒙之後,青年學者在學術研究上日漸成熟。三聯書店適時地策划出版了「三聯· 哈佛燕京學術叢書」,專門著眼於中國中青年學者的原創性著作。前三聯書店總經理董秀玉說:「從1986年開始,三聯書店獨立出來,做的第一套書就是現代西方學術文庫,出版了很多學術譯著,翻譯作品佔到了出版總量的七八成。我們需要一套中國學者原創的書,推動青年學者成長。三聯書店從1986年到90年代初,出的基本上都是翻譯書,為了平衡出書比重和選題結構,三聯書店希望出版原創作品。哈佛燕京學社資助中國學生去美國留學,後來發現他們許多都沒回來,留在了美國,起不到幫助中國學者成長的作用。三聯向哈佛燕京學社建議資助中國國內學者出版他們的學術成果,他們覺得這個建議不錯。」在叢書創始的1992年到1994年間,哈佛燕京學社社長是著名漢學家韓南教授,他一直有一個心愿,就是幫助中國的年輕學者推出他們的第一本書。他很了解,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學者,第一本書是最難出版的。當這個想法與三聯書店的建議碰在一起時,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很順利地就誕生了。董秀玉和韓南可以說共同策划了這套叢書,在當年中美交流還不是很方便的條件下,這個跨越兩個國家,也跨越了出版界和學術界的叢書規劃,在很短的時間就敲定了。社科院外文所常常往來與中美兩國間的朱虹、趙一凡兩位研究員,也做出了很多的貢獻。韓南之後,杜維明教授繼任哈佛燕京學社的社長。有一次杜先生來三聯書店座談,曾說道,哈佛燕京學社本想找一家大學出版社合作,根據美國的情況,大學出版社學術性較強,非商業的考慮也比較多。最終確定與三聯書店合作,可以視為哈佛燕京的一次「風險投資」,最初設想能有30%的成功率就很好。後來證明,這個合作是完全成功的。從這一點上,也可看出中美兩國在學術出版方面的諸多不同之處。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在草創時,要面臨兩國國情的巨大差異,學術評價和出版形式上也有許多需要溝通理解的地方,叢書創始階段取得的成功是得來不易的。

叢書第一種,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1994年2月出版書稿選拔:匿名評審,保證學術出版質量在叢書創始之初,哈佛燕京學社提出一個條件,就是按照國際制度,嚴格評審,培養規範,提攜新進。這一要求不但得到三聯書店的積極響應,而且幾乎與中國學界元老的想法不謀而合。在季羨林、厲以寧、李慎之等先生的鼓勵支持下,叢書在三聯書店建立了一個專家委員會,從設項、遴選、簽約到編校、出版和發行,基本按照國際學術慣例進行運作。

季羨林致董秀玉的信函(1992年5月18日)叢書的學術委員會囊括了各門主要人文學科的頂級學者,經濟學方面有厲以寧,歷史學方面有李學勤,哲學方面有陳來等等,偶爾遇到課題比較偏門的書稿,學術委員和叢書編輯還會邀請相應的專家做評審工作。叢書對來稿的要求是,交稿時,除與稿件和作者相關的資料外,還需提交兩份本學科專家的推薦書;來稿若被採用,專家的推薦意見會在新書封底摘要刊出,以便公眾監督。在選擇稿件的過程中,另外聘請專家進行匿名評審。最後,經過評審和作者返改的書稿會交到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們從綜合水平、評審的客觀性和學科分布等方面加以考察,對書稿做最終評判,並交由叢書編輯落實出書。這樣的評審流程往往需要半年或更長的時間,因此只有在某領域多年深造有得,或是創新性十分突出的作品才能脫穎而出。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專著出版前的匿名評審制度是三聯最早在中國大陸實行的。不告訴作者誰評他的書稿,只把評審意見告訴他。如果評審結果是不同意列入出版計劃,則由叢書編輯告知作者,不讓審稿人承擔確定選題的責任,只需要他們對書稿實事求是地做出評價。匿名評審稿件制度是叢書質量的重要保障。三聯書店負責叢書的相關編輯表示:「匿名評審這一環節從我們做過來的感覺來看,確實至關重要。這個制度從一開始就是這麼定的,是援引國際慣例,在國內出版界算比較早,我們執行得也很認真。匿名評審槍斃掉的書稿還真是不少,有一些書稿一開始我們感覺還不錯,從推薦人、作者的學術背景、選題的角度和視野來看很有希望入選。我們找的審稿人都很認真,提出的各種問題都有。有的書稿後來在別的地方出版了,我們回頭檢點,也依然遵循這個規則,遺珠之憾確也難免。」匿名評審制度執行起來有幾大難。一個是特別難找到合適的評審人,一般專題研究相對比較專,很少有人像作者本人那樣對此做過深入研究。二是如果找得不準,審稿人思想保守,看不到書稿的突破性,或者更多地看到其不成熟之處的話,一部有鮮明特色的作品就會被槍斃掉。所以要找有一定權威但不會扼殺新生事物的專家。另外,在學術一線工作的學者都特別忙,讓他們抽時間看幾十萬字的稿子不太容易。好在叢書編輯們在做這套書的過程中逐漸聯絡了大量學術界的朋友,有了一個專家網路,既幫忙推薦書稿,也承擔了相當數量的評審工作。要是編輯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審稿人,就去請教學術委員,他們更有可能知道合適的專家。迄今為止,叢書出版的95部專著,都經過了這樣嚴格的評審和遴選。叢書每年一輯做評審,考慮到多學科的平均分布,因此具有選拔和評獎的性質。比如史學,每年最多一到兩部作品,史學裡面還有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的區分,每一個二級學科也就只能有一部入選。一部書稿通過了評審,同時就意味著其他的同學科稿件只好放棄。所以,入選的稿件,也就意味著在同專業內競爭勝出,而所獲的獎勵,就是在叢書內得到出版機會。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1995年4月出版)叢書面貌:只求有利於學術,不求聞達於世間叢書在書稿的選擇上,注重軟硬搭配,不一味地出哲學、思想方面專深的著作,也不片面地突出研究課題的可讀性、現實性,同時很歡迎跨學科、使用新方法的研究成果,有關傳統研究課題的著作則希望具有突破性。叢書的學術委員會主任季羨林教授,生前多次主持叢書的評審會議,對確定叢書宗旨和發展方向,做了最重要的奠基工作。他在1997年時,曾提出,叢書從構成上說,「選題寬而無形中又有重心。綜觀已推出的三十種,包羅古今中外,表面上似紊亂無序,實則我們是有序的。我們既回顧,又前瞻。回顧是為了鑒古知今,前瞻是為了看清學術發展的前途和道路。我們既有中,又有西。有中是為了繼承和發揚,有西是為了鑒外以知中,求得他山之石。我們對國際上一些新興學科,特別予以關注,不是單純地為了與世界學術接軌,而是志在要世界學術同我們接軌。」在具體工作中,叢書編輯孫曉林說,目前叢書的人文色彩比較重,哲學、歷史方面的著作偏多,編輯們有意想拓展社科門類,經濟、法律、社會學、政治學,但受到三聯編輯部整體方向的局限,人文以外的多學科發展的比較慢。另外,也有學科內部的原因,「比如文學方面的書近年明顯較少,我們也分析了當前的文學研究,發現不少優秀的文學領域作品在往思想史方面走,不是純粹的文學研究了。像社科院外文所的錢滿素,寫的是《愛默生和中國——對個人主義的反思》,盛寧寫的是《人文困惑與反思——西方後現代主義思潮批判》。」叢書是希望多學科平均發展的,給每個領域的學者都提供平等的更多的機會。叢書中的很多著作的學術生命非常長久,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潰》,自出版以來每年加印一次,已經印刷了16次,總印數達8萬冊。另外,像趙汀陽的《論可能生活》、倪梁康的《現象學及其效應》、張祥龍的《海德格爾與中國天道》、楊念群的《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等二三十部作品,不斷增訂、修訂,再出新版。對於叢書所取得的成績,季羨林先生1997年在《文匯讀書周報》上的文字依然能夠表達叢書同仁的心聲,他用相當平淡而堅韌的語言說:「我們的宗旨是:只求有利於學術,不求聞達於世間。我們默默無聞地努力工作,從未大事張揚。但是,俗話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它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頗得到一些好評。這一套叢書的特色比較突出。首先是選刊中青年人文社會科學學者的專門論著。近若干年來,中青年學者出書尤為困難,我們給他們提供了出書的場所,這無疑是雪中送炭之舉,有百利而無一害。」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1996年3月出版)叢書的將來:將更深層地應和中華文明復興的時代訴求今年是叢書出版二十年,三聯書店推出了「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修訂版的出版規劃,以精裝的方式出版叢書作品的修訂版,首批7種在2014年出齊,文學方面有石昌渝的《中國小說源流論》、黃梅的《推敲「自我」:小說在18世紀的英國》,哲學有慈繼偉的《正義的兩面》,史學有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王振忠的《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榮新江的《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和鄧小南的《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叢書的修訂版,是長期的出版計劃,今後叢書作品都有機會以這樣的方式獲得提升和新的生命力。這套叢書不僅在國內學術界受到好評,也得到了哈佛大學的認可。哈佛燕京學社董事會對叢書質量一直很滿意,據趙一凡介紹,在哈佛大學亞洲中心原主任傅高義的推動下,哈佛大學曾開展了28個對華項目,其中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兩次受到哈佛大學的嘉獎。哈佛大學東亞圖書館是美國東部最著名的東亞圖書館,該圖書館藏有全套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收藏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已經成為該館的標準程序之一,供美國研究者了解中國當代學術進展之用。趙一凡認為,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是一段延續歷史、開拓未來的國際交流佳話,同時也是中國學術界、出版界與外方合作的一個典型成功範例。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這二十年,以推動學術進步為目的,嚴格評選、鼓勵創新,提倡開放,獲得了出版同業、學界、讀者的認同。對於未來,如今的叢書主持者們並未忘記當年季先生所說:「不是單純地為了與世界學術接軌,而是志在要世界學術同我們接軌。」在三聯書店為紀念叢書二十年而印製的書目扉頁上,我們看到這樣幾句話:「展望未來,叢書將穩健地推出新著,推舉新銳學人,推進更具根本性的研究課題。叢書的出版,將更深層地應和中華文明復興的時代訴求。」

周保松,自由人的平等政治(2010年6月)點擊左下閱讀原文,下載電子書《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1994-2014》和友人交流,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閱讀更多文章,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查看歷史消息訂閱三聯書情微信,公眾號ID:sanlianshutong
推薦閱讀:

凈土法門:2014凈土大經科注(第215集)
2014年新年快樂 新年呈祥,萬事如意,馬年大吉!
2014年哪些人要防範小人|防範|小人
搞笑大雜燴(2014-10-03)
水雷屯-風雷益 (歐美-10162014)

TAG:學術 |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