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專制政權是亡於民變還是亡於窩裡斗?

《三國演義》開篇有云: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國雖然有很悠久的歷史,但是難逃出一治一亂這個怪圈,五千年的歷史就是治與亂的循環往複,而一個王朝被推翻農民起義被津津樂道,認為腐朽的王朝的滅亡歸功於人民的覺醒。每到末世必有民變,秦末有陳勝吳廣,漢末有黃巾起義,以及後來的黃巢李自成洪楊的太平天國,這似更加乎驗證了歷史教科書里說的那樣,農民起義是導致王朝滅亡的最關鍵的因素,不僅歷史教科書里這麼說,其實歷來的統治階層也這麼看,當然也是這麼做的,於是不管是哪個王朝都將防民作為政府工作的重點,甚至重中之重,防民之術已經成為一門學問,歷來的統治者個個防民有術,歷史上的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們披著儒家的外衣精心設計了各種旨在貧民弱民愚民的政策,因此中國的社會也是一個儒表法里的社會,中國社會的貧弱和愚昧也是制度性,是統治階級防民的結果,最終目的為的還是要「江山永固」,子子孫孫永遠享受著人間的榮華富貴!

中國玩防民之術玩得爐火純青的自然要數秦始皇,賈誼《過秦論》中說秦始皇:「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但是秦王朝很快就告土崩瓦解了,強大的帝國壽命只有短短的十五年,小小的一次民變即傾覆了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國。大秦帝國很快覆滅了,但是秦始皇的遺產——防民之術被一代一代統治者繼承,並且發揚光大,越發精緻,但是一治一亂模式從未改變,秦始皇之後的王朝雖然沒有個個像秦朝那樣幾年就玩完的,但是也沒有一個是「江山永固」的。那麼,防民有術為何禍亂不止?要了解其中的秘密實際上還是在秦朝滅亡的過程中尋找答案,秦朝滅亡的過程其實就是後來一切王朝滅亡的翻版,毫無新意,大同小異!

秦始皇焚書坑儒在歷史上有很有名,焚書坑儒是秦始皇防民的一部分,極端殘暴的手段統一全國的秦始皇對於任何可能危及秦朝政權的,哪怕是一句話都極度的敏感,都要及時扼殺在搖籃里,因此他首先拿知識界開刀,後來證明秦朝的滅亡跟知識界毫不相干,所以唐人章碣說:「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這首詩的意思似乎說天下大亂其實跟讀書人無關,推倒民心喪盡的政權往往是不識字的老百姓。這樣的話貌似有道理,其實也是不對的,因為自古的大亂從來不是自民間,而亂自上作是所有政權滅亡的最大的內在因素,因此統治集團空有防民之術,奈何不了一波又一波的大亂,因為再精緻的防民之術也不能完全平衡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利分配,於是分贓不均窩裡斗,貪污腐敗撈外快壓榨屁民的節目就不斷上演,各種矛盾不斷激化,問題越積累越多,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來一次總的爆發,每爆發一次就是一場大亂,一次改朝換代!

其實秦朝滅亡的最主要的內在因素是秦始皇死後的權利分配所引發的,是丞相李斯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和家族的既得利益篡改遺詔開始再到李斯趙高之間的爭權奪利,而非陳勝吳廣起義開始的。因此,《三國演義》推及漢末天下大亂的致亂之源沒有歸為黃巾起義,而是歸於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的內耗窩裡斗,你死我活。同樣,無論是哪朝哪代,普通老百姓知識分子從來都無法跟手握大權的統治階級相抗衡,只有他們同樣的利益集團中的人才有這個能力,因此統治階級維持一段時間的相對平衡,後來會越來越貪婪,貪婪自然就會出現分贓不均的現象,矛盾就會不斷激化,越來越不可調和,窩裡斗就隆重上演,其結果就是同歸於盡,所以一個政權亡於外力必先自己內耗內鬥爛到根上才有可能發生。防民有術為何禍亂不止?通過了解秦漢的滅亡,很清晰的知道,自古都是禍起蕭牆之內,而不是毫無根據的假想敵,花大力氣搞一切防民之術都是徒勞無益的,長期的內耗內鬥腐爛就註定必將崩潰的命運!


推薦閱讀:

他輔佐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最後被牛金星誣陷而慘遭冤殺
奪回政權的康熙帝
黃帝軒轅氏政權
馬來西亞變天!60年政權易手
唯一不入正史的中國古代政權,竟滅於一場秘而不宣的「屠城」?

TAG:古代 | 政權 | 專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