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腦癱患兒常見肢體畸形及康復治療

對於腦癱患兒來說,肢體畸形是最常見的外在表現。患兒的某些肌肉處於持續持續收縮狀態,長時間攣縮而不能拉伸,會使關節活動受限,即為攣縮。而這種攣縮出現在不同的部分,就會導致各種畸形表現。比如,發生在屈肌群時其關節就不能充分伸展,稱為屈曲攣縮,最易出現在肘、髖、膝關節以及手指關節。

如發生在小腿後方的腓腸肌,會出現尖足;前臂的內收攣縮在腦癱患兒中也常見。總之,腦癱兒的肢體畸形就是由於其運動障礙和異常姿勢未得到及時糾正,形成固定的異常模式而導致。

一般來說,目前腦癱患兒最常見的上肢畸形有肩關節內收、內旋,肘關節屈曲,前臂旋前,腕關節屈曲,拇指屈曲或可伴有內收以及手指屈曲等;下肢畸形有骨盆傾斜,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脫位或半脫位,髖內收,髖屈曲內旋等,膝關節屈曲,膝內翻,膝外翻,髕骨脫位或半脫位,足下垂,足外翻,足內翻,馬蹄足畸形,爪形趾畸形以及脊柱側凸和椎體形態異常等。

腦癱兒上肢與下肢畸形所開展的康復治療是不同的。針對上肢功能障礙的康復功能訓練其重點在於將身體的動作、手足的活動方式教給患兒,使其掌握正常運動動作,應遵循從簡單到複雜,從易到難進行的原則。

上肢及手功能的訓練

一、肩關節屈曲,內收,內旋的治療

1、屈曲位,患兒仰卧,術者一手握前臂,沿身體中線慢慢上舉,接近耳朵為止,反覆操作。

2、內收位,仰卧位或坐位,一手握上臂,另一手握前臂,沿水平方向移至90°時(外展),手心朝 上方再繼續上移,直至耳根部,反覆操作。

3、內旋位,坐或仰卧位,術者一手按肩,另一手握其腕部將肘關節屈曲後,做外旋下壓動作,反覆操作。

4、上肢負重訓練,啞鈴操,棒操,拉沙袋訓練,增加上肢肌力,擴大關節活動範圍,恢復運動功能。

5、舉臂摸肩,叉腰挺胸訓練。

二、肘關節屈曲的治療

1、主動、被動肘關節的屈伸運動。

2、上肢負重,伸肘抓物訓練。

3、屈伸時關節,展肩屈肘,肩肘屈伸,雙手上舉。

這種早期的功能訓練可以有效防止上肢肌肉萎縮、攣縮和關節強直與骨骼畸形,必要時可配合手術治療,仍然必須堅持長期規範的功能康復訓練,加以作業療法,這樣方能鞏固訓練效果。

腦癱患兒的上肢障礙僅僅依靠藥物、手術是無法得到根本性治癒的,只有通過配合功能康復訓練才能使異常的姿勢得到糾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減少對日後正常生活、學習、工作的影響。而上肢畸形表現形式更為複雜多樣化,所以其康復治療出相應手法更為多樣。

臨床上最常見的下肢畸形

馬蹄內翻足的治療

康復訓練:

1、將患兒取仰卧位,訓練者也可用雙手分別握住患兒兩臂上舉過頭,將兩臂左右交叉,從而帶動患兒身體向兩邊側轉身。

2、讓患兒取仰卧位,訓練者,訓練者握其兩腳踝部,向左翻時,右腿曲向左側扭動,並同時逗引其頭向左側旋轉,這樣身體的重心就隨著頭,腿的帶動翻過來,這樣很好得訓練了肢體的轉移重心,上下肢得以協調。

3、讓患兒取仰卧位,訓練者握其兩腳踝部,讓患兒向左翻身時,使患兒右腿屈曲,跨過左腿中線,使左臂屈曲,並逗引其頭部慢慢向左傾斜使患兒身體隨著球的滾動來完成翻身動作。

4、讓患兒橫躺在楔形墊的斜面上,斜面可以輔助患兒軀幹的旋轉。

絕大多數患兒通過以上手法訓練、按摩和必要的控制措施,可以獲得正常的足部形態,尤其是鬆軟型的先天性馬蹄內翻足完全可以達到這個要求;甚至被認為較困難的僵硬型通過耐心持久的手法按摩治療,也能使部分患兒獲得治癒。

膝關節屈曲的治療

康復訓練:

1、牽拉手法:患兒呈長坐位,家長把一隻手放在患兒膝關節以上,另一隻手放在腳腕處,然後一隻手向下壓,另一隻手向上抬,持續10~30秒。如果患兒雙腿都呈屈曲位,除上述方法以外,還可把患兒擺在長坐位,雙腿分開,家長從患兒身後伸出雙手,同時按住患兒雙側膝關節,然後用力向下按。

2、輔助訓練:提高股四頭肌及胭繩肌肌力的訓練。

平時,這類腦癱患兒應多採用俯卧位及長坐位,這些體位都有益於他們的康復。

膝關節伸展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可能通過輔助訓練來提高膝關節的控制能力;三是足底屈肌攣縮或肌張力較高時,也可導致踝關節以上的膝關節過伸展,針對這一情況,平時在家中,除了堅持做輔助訓練以外,還應重視對足底屈肌的牽拉訓練。

康復訓練

1、牽拉手法

①患兒仰卧位或長坐位,家長一隻手握住患兒的腳腕處,另一隻手手心放在患兒腳跟下,然後握住腳跟,讓患兒腳心貼於前臂,用力沿水平方向向上拉。注意握腳腕的手心須固定好位置,千萬不能使整個小腳都被拉起。每次牽拉時間,可持續約一分鐘,牽拉次數決定於患兒足底屈肌攣縮的程度。

②用雙手扶助患兒或讓他自己扶著床欄杆或桌子之類的物件慢慢往下蹲。注意做此動作時,身體不能彎曲,膝關節儘力向前,腳跟不能離地。每次牽拉時間,可持續_分鐘。

2、輔助訓練

①提高股四頭肌肌力訓練

患兒在長坐位,把毛巾卷放在患兒膝關節下面,使膝關節離開床或地面一定距離。然後,讓患兒把膝關節用力向下壓,腳尖勾起起,繃緊大腿,持續6~10秒,再放鬆。這一動作,也可在坐位下完成,讓患兒坐在椅子或床邊上,雙手握住椅子或床的邊緣,把腳踢直,持續了3~6秒,再放下。

以上兩種訓練,除讓患兒自己完成以外,家長還可用手或沙袋等其他重物,放在患兒腳腕處作為阻力。這樣,就能更有效地提高股四頭肌的肌力。

②提高胭繩肌肌力訓練

讓患兒呈俯卧位,家長用一隻手固定住其大腿,用另一手握住患兒腳腕處,幫助患兒做腿的屈伸動作。當患兒能自我完成這一動作時,家長可用雙手固定住患兒的臀部,以防止在用力屈腿時臀部翹起。同樣,此訓練家長也可用手或其他重物,綁在患兒腳腕處,作為阻力。

③提高足背屈肌肌力訓練

此訓練對那些因足底屈肌攣縮或張力較高,而導致膝關節過伸展的患兒來說,尤其重要。讓患兒呈長坐位後,用力向上勾腳尖,也可用橡皮圈或橡皮帶,套在雙腳上,一腳用力向下踩,一腳用力向上勾;還可把橡皮帶捆在床欄杆上,然後把一腳伸入橡皮帶內,用力向上勾腳尖。

④膝關節控制能力的訓練

家長面對患兒,讓患兒把雙手放在家長的肩膀上,家長把雙手放在患兒膝關節的外側面,以幫助患兒控制膝關節的活動。然後,讓患兒直立體干,慢慢地向下蹲,再慢慢地立起。注意:在患兒直立時,膝關節應控制在正常位,千萬不能讓過伸展的現象出現。下蹲的幅度,應依據患兒對膝關節的控制能力來定。一般由小幅度到大幅度,由雙腿逐步過渡到單腿。此訓練方法,除了家長站在患兒前面,還可站在患兒後面,訓練手法基本相同。

⑤步行訓練

讓患兒用雙手推一玩具或小椅子、童車等,膝關節彎曲地往前走,家長可以從後面用手輔助患兒控制膝關節的位置。另外,還可以讓患兒多多練習側著行走,這樣,也可達到加強胭繩肌肌力、提高膝關節控制能力的目的。

這類腦癱患兒在平時應多採用端坐位、側坐位、雙腿交叉坐位等體位,這些都對他們異常姿勢的康復有好處。另外,在這些患兒步行時指導其彎著些膝關節走路;如果患兒足底屈肌有攣縮現象,在步行時可以給共穿雙有一些後跟的鞋子,也可以抑制這類患兒的膝關節過伸展。如果訓練得當的話,兩個月之後患兒的膝關節彎曲、過伸的情況就可以得到明顯改善。

來源:河北腦癱康復救助中心


推薦閱讀:

小寶寶走路踮腳尖,是發育超前,還是腦癱作怪?
腦癱孩子運動障礙為什麼會肌張力高?
0-5歲寶寶的認知
腦癱治療的誤區
寶寶六個月還不會翻身!擔心是腦癱要怎麼訓練?

TAG:康復治療 | 治療 | 腦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