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做一個幸福的家長

做一個幸福的家長

--吳劍在南平市6中家長會上的演講

國家心理諮詢師 吳劍

2015年3月11日

各位家長朋友,晚上好!

我叫吳劍,是南平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南平市關工委陽光心理服務團常務副團長,南平市婦聯婦女兒童心理諮詢志願者服務隊隊長,是一個國家心理諮詢師。

今天,非常有幸與各位家長朋友,分享《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在近年來,美國哈佛大學首選公開課,並且迅速席捲全球。什麼是積極心理學?一句話,就是幸福的心理學。改革開放前,我們大家見面問候,往往都是:你吃了嗎?這幾年,我們大家見面問候,有些人:你幸福嗎?問候語的改變,就說明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成果,因為,我們的需求已經從溫飽水平,提升到小康水平,我們從過去的吃飽穿暖的需求,提升到對幸福的追求。

如何教育孩子?這樣的課程說得已經很多了。如何成為合格的家長?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今天就想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和視野,去與大家分享,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成為合格家長?我認為做一個幸福的家長,就能夠教育好孩子,就是一個合格家長。下面,我把《積極心理學》的一些觀念如何在教育孩子,如何做合格家長的使用,與大家分享。

一是什麼才是正確的教育目標

大家可能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好,孩子聽話,就是好孩子,就是好教育。這樣的教育目標,往往是功利主義的價值觀影響的結果,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就是讀書,就是讀課本書,就是為了考試,就是為了分數,分數的「分」,上面是「八」,下面是「刀」,傷害了家長,傷害了孩子。使一些孩子,成為只會讀書,不會做事的高智低能的次品。甚至,一些孩子出現厭學行為,一些孩子產生心理障礙。即使一些孩子學習成績不錯,甚至上了不錯的大學,但是他們性格扭曲,缺少感恩,沒有快樂,不會交往,成為社會的廢品,父母也是心痛不已。

當然,我們不是否認讀書學習的重要性,畢竟是一個改變命運的重要手段。我們說,習慣影響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說明改變命運的手段,除了讀書學習,還有性格塑造更重要,因為良好的性格,對一個人的命運產生深遠的影響。而我們的現在教育,在習慣養成,性格塑造上,做了什麼事情?我心理諮詢過一個30多歲,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的美女,她找工作很容易,但是工作往往不能超過三個月,因為,她孤僻、偏執的性格,沒有一個人能夠跟她合作,相除,更談不上談戀愛結婚了。《積極心理學》認為,孩子的積極,樂觀的性格,使孩子終身收益。

學校教育重要是知識傳播,家庭教育才是性格塑造。家庭是人生第一個學校,家長是人生第一個老師,孩子良好的性格,是良好家庭教育的最成功的產品。父母是言傳身教,潛移默化,都深深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孩子的人生。所以,我們的家長,需要轉變教育目標。就象我們的國家一樣,不再把GDP作為第一目標,而是把民眾幸福作為首要目標。在快樂而不成功的孩子,痛苦而成功的孩子,之間我們家長需要做出一個選擇。幸福的孩子,就是正確的教育目標。

二是家庭教育有秘訣嗎?

這也是許多家長向我詢問的問題,也是許多家長夢寐以求的方法。許多出版社出了許多書,教育孩子的書也是汗牛充棟,我認為沒有什麼秘訣。如果說,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是父母幸福,家庭幸福。

我們往往說,問題的家庭,問題的家庭教育,造成了問題的孩子。孩子是一張白紙,在污染的家庭環境中,當然出了問題。孩子是一粒種子,在貧瘠的土壤上,當然成長困難。一個離婚家庭,一個冷淡冷漠家庭,一個家庭暴力家庭,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嗎?孩子能夠學習成績優秀嗎?不出現心理障礙,不使孩子犯罪就不錯了。我們說,一個問題的社會,往往在一個最薄弱的家庭產生問題;一個問題的家庭,往往在一個最薄弱的家庭成員產生問題;一個問題的家庭成員,往往在一個最薄弱的身體器官產生問題。孩子是家庭成員中最薄弱的部分,往往也是最容易出事的。

我曾經心理諮詢過一個初中女孩子早戀,父母也是高度重視,控制孩子,不讓聯繫,甚至打罵。深層次了解,原來孩子父母常年衝突,甚至家庭暴力。以後,父親外遇,母親鬱悶。女孩子沒有感到一點點溫暖,一個男孩子給她一點點關懷,她如獲至寶,倍感親切。

我們南平市關工委高度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們就從家長教育入手,這是正確的。我們大多數家長,都是第一次為人之父母,沒有什麼經驗。等待到有了經驗,又不能再生孩子。我們做了市場調查,絕大多數家長認為關工委舉辦的家長大學很重要,可是,我們真正講課的時候,免費服務的時候,家長卻很少去,我們的心理諮詢師也感到鬱悶。

所以,如果家長朋友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快樂幸福的孩子,性格良好的孩子,首先還是把自己的婚姻,自己的家庭經營好,管理好。在一個快樂,幸福的家庭環境中,孩子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教育,基本上都能夠健康成長,快樂學習。

三是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嗎?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缺點不說不得了,優點不說跑不掉。有一個家庭3口來心理諮詢,男孩子默默在旁邊,父母說孩子的缺點如數家珍,差不多半小時。我詢問孩子有沒有優點呢?兩個人想了半天,也沒有找到。這也使我們深思,這是事實嗎?

這些《積極心理學》有一些觀念不錯,我們過去的心理學在積極心理學認為,都屬於消極心理學。所謂消極心理學,就是認為如果一個人消除缺點,去掉毛病,孩子就好了。我們的學校就是一個醫院,我們的家長就是一個醫生。想方設法在孩子身找毛病,找問題,然後迫不及待去治療,去解決。相當於醫院治療闌尾炎差不多,闌尾割了,孩子就好了。這些就是工具主義思想的影響。

這個思維簡單,直接。如果用在孩子教育方面,可能就出問題了。當然,孩子如果有身體健康問題,還是需要治療。如果有嚴重品德問題,還是需要矯正。然後,孩子更多的問題,是小毛病,是發展問題,成長問題,正常問題,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往往,我們的父母消除了孩子這個小毛病後,一個優點也沒有了。就象我們婚姻感情中的,適當的嫉妒,是有利於婚姻幸福的,如果把適當嫉妒也消除了,也說明婚姻感情親密下降了。一個男孩子可能調皮搗蛋,如果作為缺點去消除,孩子可能就沒有了什麼出息,因為許多成功人士往往就是調皮搗蛋的。

所以,家長需要正確看待孩子的缺點,在缺點中看到孩子的優點,並且進行正確引導。如果我們用顯微鏡去看孩子缺點,並且反覆強調孩子需要改正這些缺點。就可能出現二個情況,要麼是與缺點同時存在的優點,一起消失。要麼就是父母的反覆強化這個缺點,最後,真的成為缺點了。因為,有時候孩子就是通過這樣的缺點,誇大這樣的缺點,去獲得父母的關注。

孩子的一些缺點,有時候,在不知不覺中就沒有了。特別是在優點的發揮中,強化中。好孩子,一定不是沒有缺點,而是有一些缺點,但是優點更加突出。既沒有優點,也沒有缺點的孩子,是最大的缺點。所謂這些優點,就是孩子的積極心理學品質,這些品質包括:積極,正確,奉獻,自信,樂於助人,團結,主動,責任心,愛心,進取,為成功找方法,感恩,好信念,熱情,堅持等。勇氣、樂觀、理想、和睦、信念、熱情、誠實、從容。如果孩子的觀念,行為出現這些積極心理學品質,我們的家長就毫不猶豫予以獎勵。

需要提醒的是,我們的家長,習慣使用物質獎勵的方法是有問題的。因為物質獎勵是有限的,會不斷提高的,如果一旦不能滿足,那就反彈。精神獎勵是無限的,一個微笑,一個擁抱,甚至一個讚許的眼光,往往對孩子就是一個最好的獎勵。

四是培養孩子樂觀型解釋風格

一個人對過去的幸福體驗是滿足感,對現在的幸福體驗是快樂感,對未來的幸福體驗是樂觀感。樂觀是孩子重要的積極心理品質,什麼是樂觀?樂觀就是對未來的積極期待。人可以分樂天派,悲觀派。孩子最常見的心理問題是厭學,原因有許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樂觀的積極心理品質,產生了習得性無助,他們不是不想學習,甚至十分想學習,而是他們認為,自己的努力沒有用,自己的明天不能改變,所以就自暴自棄。

樂觀的人具有良好心境,更加堅持,積極特徵,更易成功。一個人之所以樂觀是因為學會了把消極事件,消極體驗,面臨挫折,歸因與外在的,暫時的,特定的因素,這些因素不具有普遍的價值意義。一個人之所以悲觀,是因為學習把消極事件,消極體驗,面臨挫折歸因於內在的、穩定的、普遍的因素。如一個孩子的一次考試失敗,樂觀解釋風格認為「本次考試的難度係數比較高」(外在的,不穩定的,特定的,與自我無關的),悲觀風格解釋「就是一個笨蛋」(內在的,穩定的,普遍的,與自我有關的)。所以,如果父母說孩子是一個笨蛋,那他一定會成為笨蛋。

這就是對成功,或者失敗事件的,樂觀解釋風格,或者悲觀解釋風格。不同的歸因(解釋風格),產生不同的結果,樂觀的歸因,他就意願繼續努力改變,悲觀的歸因,他就命中注定,失去努力的動機,因為誰也不意願嘗試肯定不成功的努力。學習成績就是這樣解釋,如果孩子把成功歸功於可以控制的因素,如努力和能力,他就把成功看成為自己能力的檢驗,就會進一步增強自己學習的自信心,相信以後努力一定成功。如果歸功於不可控制的因素,如運氣,難度,就是取得優秀成績也不能增加自信心,只能感激之情,祈求以後碰到類似運氣。孩子把挫折歸功於不可控制因素,就出現因為失敗不努力,自暴自棄的現象,動機就喪失,習得性無助。如果把挫折歸功於可控因素,那麼這次失敗影響就小,甚至能夠吸取教訓,改進學習。

個體解釋風格受影響,一是個體遺傳;二是生活環境,特別是個體賴以生存的生活小環境,如家庭,學校,父母的解釋風格,特別是母親的解釋風格對兒童影響比較大;三是生活體驗,是兒童從父母,老師,其他成年人那裡獲得的體驗,一方面來自成年人對兒童行為的評價方式,另外就是兒童經歷的重大事件,這些兒童不能左右,積極心理學是培養後兩因素。美國進行的學校培養學生樂觀解釋風格達到預防抑鬱症自殺的項目,一是在思想層次上幫助孩子樹立積極的信念,二是在實踐層次上技巧的訓練,通過讓孩子在一些人為設置的情景中學習某些特定的行為技巧,這些都是處理問題的樂觀解釋技巧,具體包括交流,做決定,自我放鬆。

當然,脫離現實,極端的過分樂觀對個體成長不利,使人喪失危險的警惕性,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天真。積極心理學提倡的樂觀,主要是讓個體辯明通過什麼途徑來克服這種消極歸因,觀念指導,具體方法。就象我們的教育強調愛一樣,愛不是一味對孩子缺點的包容和溺愛。樂觀並不否認現實,只是幫助人們樹立一種理念,人在面臨失敗和挫折時要做出一種積極樂觀的理解,要從失敗和挫折中吸取營養,尋找取得成功的把手。

五是孩子學習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

我這裡講一個典型的積極心理學故事。在一個鄉村,有一個老農,他家前面有一個美麗的花園,美麗的花朵盛開著,老農心理喜悅,也吸引了周圍的孩子。孩子們來到花園嘻嘻玩耍,但是踐踏著花園,也使老農心痛不已。當然,老農不能趕走孩子們,那會把指責。老農計上心頭,他面帶微笑說:孩子們,歡迎大家來我的花園玩,今天我也高興,決定獎勵你們每個人一塊錢。孩子們玩了,還得了獎勵,更加高興;次日,孩子們又來了,老農還是高興地說:孩子們,我歡迎你們,但是我錢不多,獎勵你們每個人五毛錢。孩子們還是高興的;第三天,孩子們還是來了,老農仍然微笑說:我歡迎你們,今天只能獎勵二毛五分錢。結果,孩子們一鬨而散,堅決不玩了,因為錢越來越少。老農心理笑了,大家想想為什麼會這樣。

一個人的行為需要動機,動機來自內心需要。大家分內在動機,外在動機。所謂內在動機,一是沒有任何外在明顯的獎勵;二是由個體自身興趣引起;三是滿足個體內在心理需要;四是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內在動機往往能夠反應一個人的本性,好問,好奇,好動。這些形成人格一部分,也增進主體幸福感。孩子們來花園玩,開始是因為喜歡花園的內在動機。老農,把這個內在動機,轉變成為外在動機,就是來是為了金錢,這樣就弱化了孩子們玩花園的內在動機。孩子們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心理需要,如果我們家長把這樣的動機,轉變成為為了錢而學習,孩子們就厭學了。所以,獎勵孩子學習成績好,考試成績好,其實是一種賄賂行為,其結果就是厭學。

當然,外在動機也是可以發揮作用的,對小學生是需要避免內在學習動機,轉變成為外在學習動機。對中學生就不同了,他們的學習動機,更多可能來自現實社會壓力和自我責任感。有的家長在暑假期間,帶孩子去著名大學去旅遊,就是這樣一個目的。孩子的外在學習動機,需要轉變成為內在學習動機,需要一系列過程。開始可能是滿足外在需求,如成功的誘惑;後來,是避免失敗的懲罰,如不學習就意味著競爭力下降;再後來,能夠認同一種價值觀,發現了學習的意義;最後,真正整合成為自己價值觀的一部分,完全內化成為自己的自覺行為。

所以,面對厭學這個學生普遍性的問題,積極心理學還是有意義的。

六是父母要做孩子的人生顧問

父母要做孩子的顧問或諮詢師,不要做孩子的經理人。積極心理學研究說明父母應該通過顧問或者教練的角色來對孩子的發展產生影響。父母的指導性角色有利於孩子取得比較高的學習成績,降低孩子的反社會行為。但是孩子不斷變化,不同年齡差異性很大。有的人認為,孩子小時候父母做經理人,大的時候做顧問。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因為小時候緊緊管理,就沒有自己做主的經歷和經驗,成長以後就不能是自己的主人。

因此,不論孩子大小,他們天生就是自己的主人,這種主人的地位在孩子的任何年齡階段都不可能由成人代替。孩子在少年期前,因為自身的知識和技能有限,父母應該著重給孩子提供過程性指導或者幫助,就是父母應該具體在行為方式,方法提供指導,明確為他提出怎麼樣做的意見。孩子少年或者青年以後,父母應該及時調整指導策略,過程性指導調整為結果性指導。就是父母把孩子本身行為的將來結果告訴他,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應該怎麼樣做。如果對孩子行為進行過度干預,只能引起他們的反感和不滿。不管是過程性或者結果性指導,父母自己只能是一個意見提供者,沒有決策權。孩子才是真正行為的決定者。因此,建議孩子應該認真傾聽孩子談話,以建議的口氣提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孩子需要感到自己的生活並不完全是受父母控制的,許多事情他更意願自己親自去嘗試,本身被動地接受他人建議。

我過去就一個來自縣市區的家庭成員進行心理諮詢,父親是律師,母親是老師,初中生的兒子過去學習很優秀,以後染上了網路遊戲成癮,難以自拔。我主要還是對孩子母親進行了輔導,要求她使用結果性教育。一是她口頭明確告訴孩子,父母永遠愛他,無條件愛他,哪怕他成功,哪怕他犯罪,哪怕他網癮;二是父母明確告訴他,他是大人了,大人就是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父母充分尊重他的選擇,他的決定,愛就是尊重;三是上網玩遊戲是他的選擇,父母也是尊重的,但是,上網玩遊戲是有後果的,如影響學習成績,影響未來人生,父母有義務提醒他這樣的結果,父母永遠是建議,他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父母的建議,即使不接受,父母仍然愛他,尊重他的選擇。父母接受了我的建議,並且採取了行動。父母不再強行控制孩子上網,每天晚上,如果孩子上網超過了12點,母親還親自送夜宵給兒子吃,問候兒子辛苦了!母親忍受巨大痛苦,堅持了若干天以後,兒子終於下決心不上網了。

有時候,不是原則性大問題,即使孩子錯了,甚至把事情搞得一團糟,父母也不要強迫他非要接受你的意見,經歷錯誤對孩子的成長有時候很重要。做孩子的顧問,也不意味著對孩子的事情無所不問,讓孩子有一定的隱私的父母才是可愛的父母,以建議形式引導孩子,也是一種父母智慧。

各位家長朋友,我們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是快樂,幸福的!如果要讓孩子快樂,幸福,首先還是自己快樂,幸福起來!這就是《積極心理學》的建議。

感謝大家!

推薦閱讀:

《幸福十日談》NO.2--「幸福不是獨行者」
幸福的秘訣
她8歲出道,兩度合作張國榮,演戲28年平淡,嫁大13歲老公幸福
離幸福很近【10】
渴望幸福的女人必知的一句話

TAG: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