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關節半脫位(骶髂關節錯位)

  骶髂關節半脫位,又稱骶髂關節錯位,是臨床上的一種多發病、常見病。從2004年7月~2007年7月我們使用DEK-IIIc型三維腰椎牽引床治療骶髂關節半脫位43例,取得很好的療效,並通過進一步驗證,明確規範了切合實際的參數設置。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從2004年7月~2008年7月,在我科所收治骶髂關節半脫位病例中隨機抽出86例。按編號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43例,對照組43例。治療組43例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53歲,平均43.7歲;病程最短1天,最長3年。對照組43例中,男19例,女 24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52歲,平均41.2歲;病程最短1天,最長2.8年。經統計學處理,兩組在性別、年齡及病程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P>0.05)。      1.2 診斷標準   1.2.1 所有病例均符合王兵主編《骨科手法治療學》所制定的骶髂關節半脫位的診斷標準。   1.2.2 對於骶髂關節半脫位的診斷,參照韋貴康的骨盆測量法,我們將骨盆片進行了量化分析,並運用了五線骨盆測量法。具體如下:在平卧位骨盆CR正位片上,利用圖象處理器,沿L3與L4(或L4與L5椎體中點作一連線(中軸線)並延長;從兩側髂後上棘下緣各作一條垂直於中軸線的直線,分別為a線(左)與b線(右);再從左右兩側髂嵴上緣在圖片上的最高點,向中軸線各作一垂直線,分別為c線(左)與d線(右)。測量8b兩線之間距離Lab,cd兩線之間距離Lcd,ac兩線之間距離Lac,bd兩線之間距離Lbd。並以健側為分母,患側為分子,用Lac與Lbd進行比較。當kd>3mm時,比值>1時為後半脫位,比值<1時為前半脫位。當 0<Lcd<3mm時,為可疑移位,不列入統計範疇。當Lab=Lbd=0時,為正常無移位的骨盆。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確診當天即予整復治療,如一次複位不成功者隔3天複診。每次整復後給予超短波治療,7天為1個療程,休息2天進入下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後進行療效評定,不足1個療程按1個療程統計。   1.3.1 治療組:該牽引床前部為滑動牽引,後部分可轉向成角。囑患者俯卧位於牽引床上,分別固定骨盆部位及胸廓部位,在三維牽引床的電腦三維慢牽治療系統中使用默認治療模式4或6,輸入參數,牽引力範圍初次為200~300牛頓,時間為30分鐘,以後可漸次加大牽引力。骶髂關節前脫位,後傾角的設定為下傾-5°~10°(在牽引床水平面以下為負數,水平面以上為正數,後面的度數描述與此相同)。旋轉角的設定方法是骶髂關節前脫位在右側則右旋-20°~25°,對側為0°~5°;在左側則左旋-20°~25°,對側為0°~5°。骶髂關節後脫位,後傾角的設定為上傾+5°~10°,在右側則左旋-20°~25°,對側為0°~-5°;在左側則右旋-20°~25°,對側為0°~5°。牽引過程中最好是專人觀察,如果牽引力過大易於造成真性牽距過大,出現腰肌拉傷。如果是胸部固定帶固定不好,特別是腹部脂肪較多的患者易於出現胸部固定帶滑脫,造成假性牽距過大,在牽引結束滑板回縮時造成擠壓傷,加重腰腿痛癥狀。這兩種情況都應暫停重新調整牽引力或胸部固定帶鬆緊度才能確保治療的安全。   1.3.2 對照組:患者側卧位,術者立於其側,用雙手拇指,分別放在兩側下肢的穴位上,如承扶、殷門、委中、承山、崑崙依次點壓,然後再從腰陽關、上髎、下髎點壓之。用掌根和拇食二指分別放在骶棘肌,髂腰肌。臀肌等,用適當的力度,進行推拿、按、揉、提、彈等法,可使有關肌肉得到放鬆。前脫位者採用單髖過屈複位法,後脫位者採用單髖過伸複位法。複位後令患者仰卧,術者立於患側屈髖膝兩關節至極度停兩分鐘,作髖關節內收內旋手法,以穩定複位後關節。如果複位後病人肌肉仍很緊張,可在俯卧的體位上進行肌肉按摩,術者用掌根沿腰背諸肌用推、拿、按、提等法操作3~5分鐘,使氣血和暢,經絡疏通,肌肉鬆軟。      2 療效觀察      2.1 療效評定標準療效評定標準根據王兵主編《骨科手法治療學》所制定的骶髂關節半脫位的診斷標準制定。顯效:腰腿痛的癥狀明顯減輕,甚至消失,腰活動正常,雙側髂後上棘下緣在同一水平上,直腿抬高試驗陰性,患側「4」字試驗陰性;患側髂骨叩痛陰性。複查骨盆片Lab=Lbd=0;有效:腰腿痛的癥狀減輕,雙側髂後上棘下緣基本在同一水平上,直腿抬高試驗弱陽性,患側「4」字試驗弱陽性;患側髂骨有輕度叩擊痛。複查骨盆片 0<Led<3mm;無效:腰腿痛的癥狀無改變,雙側髂後上棘下緣不在同一水平上,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患側「4」字試驗陽性;患側髂骨叩擊痛明顯。複查骨盆片Led>3mm。   2.2 兩組總療效比較治療組43例,顯效23例,有效16例,無效4例,有效率為90.70%;對照組43例,顯效8例,有效15例,無效20例,有效率為53.49%。經統計學處理,X2=14.80,P<0.01,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治療組的療效明顯優於對照組。      3 討論      骶髂關節半脫位根據扭傷的方向不同,可分為前脫位和後脫位。通過臨床觀察發現,骶髂關節半脫位的患者早期多是單獨出現,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早期多數伴有骶髂關節半脫位或者說是骨盆移位,這種兩者早期同時出現的情況多見於急性腰扭傷患者。但是,由於兩者癥狀相似,加上部分臨床大夫對些病人的一知半解,認為腰痛時不用x光片,做CT檢查就可明解診斷,容易造成骶髂關節半脫位的漏診。牽引是通過力學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對腰椎施加牽引力,達到制動、緩解肌肉痙攣和調節腰椎後關節微細變化的目的。三維牽引床是根據人體脊柱解剖的特點和中醫推拿整復原理設計製造的,在於糾正病變椎間三維結構的平衡。我們所設置的三維牽引治療骶髂關節前脫位的參數中,融入了推拿學中的腰椎旋轉複位法,單髖過屈複位法,髂後上棘雙掌疊按複位法等手法的原理;所設置的治療骶髂關節後脫位的參數中,融入了推拿學中的腰椎旋轉複位法和單髖過伸複位法等手法的原理。而三維牽引治療骶髂關節半脫位由於是在牽引的狀態下,腰椎間隙增寬,故不會在旋轉整復時造成對腰椎間盤的損傷,所以這套參數也適用於骶髂關節半脫位並發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另外,五線骨盆測量法不但直觀地反映了骨盆的移位,還通過比值完美地揭示了骶髂關節半脫位的方向,採用五線骨盆測量法對骨盆平片進行量化分析,僅為診斷骶髂關節半脫位提供了診斷標準,也為判斷骶髂關節半脫位的整復提供了療效標準。五線骨盆測量法有望在今後成為診斷骶髂關節半脫位的金標準,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應用。
推薦閱讀:

骶髂關節炎
骶髂關節錯位的分型及手法治療
 骶髂關節 from Ray Long
骶髂關節是什麼?為什麼會引起膝蓋疼痛
骶髂關節扭傷

TAG:關節 | 骶髂關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