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亞洲的火槍大國――――中國明朝與日本的火槍發展史(轉)

據說豐臣秀吉的火槍隊很了得,但不知與明朝的火器相比誰更強?鳥槍類火器包括鳥嘴銃、魯密銃、自生火銃和鳥槍等,分述其形制性能如下:  鳥嘴銃:公元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明軍在收復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佔的雙嶼(今浙江鄞縣東南)戰鬥中,俘獲了一些善於製造鳥槍的日本人及鳥槍。由馬憲、李槐等人,學習了製造鳥槍的方法,並在其基礎上,加以研究改進,於公元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造出了「比西番尤為精絕」的中國第一批火繩槍一萬支,稱之為「鳥嘴銃」。這銃用熟鐵打造,重約5~6斤,有準星、照門,安裝木托之上。銃口長出木托2寸,托後7寸向下彎.曲,托腹藏搠杖(通條)一根,重3兩,另有火繩,每根長2丈,重3兩。每次裝粒狀黑色火藥3錢,鉛子重3錢。火門有蓋,使用龍頭類火繩發火機。發射時將火繩點燃安入龍頭,右手開火門後緊握槍尾,用食指扣板機向後,龍頭落在火門,燃葯發射。《武備志》說:「後手不棄把,點火則不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成為當時戰鬥中的「利器」。  魯密鳥銃:公元1598年(明萬曆二十六年),中國古代著名火器專家趙世禎在魯密國(今土耳其)貢入的鳥槍基礎上,創製了比鳥嘴銃射程更遠的火繩機槍,稱之為「魯密銃」。銃全重8斤,長5~7尺,裝葯4錢,鉛彈重3錢,火繩機的板機安在槍托內,撥之則落於火門,火燃之後,自行昂起。槍托尾部有鋼刃,敵人逼近時,即倒轉來作斬馬刀用。這銃射程遠,威力大,在結構上也優於鳥嘴銃。故《武備志》說:「鳥銑:唯魯密銃最遠最毒」。掣電銃趙世禎在創製魯密銃的同時,還吸取鳥槍及佛郎機的優點,創造「掣電銃」。銃長約6尺,重5斤,採用後裝子銃的形式。子銃5個,各長6寸,重約10兩,前有圓小嘴,後方有扁方筍,筍中有眼,用捎釘釘住,以防前撞後坐。裝葯2.5錢,鉛彈重2錢。這銃的發火裝置與魯密銃同,但下面加有護圈。子銃預先裝填好,輪流裝入槍管發射,可以加快射擊速度。  以上各種明代鳥槍,口徑均在0.9~1.3厘米之間,射程可達300米左右。和明代中葉以前的各種火門槍相比,具有身管長、口徑小、重量輕、便於步、騎兵使用的特點。鳥嘴銃和魯密銃槍管底部,還是用螺栓封閉的,便於擰開擦洗槍管。明代後期,這類火繩機槍已經是明軍的主要裝備。每名鳥槍手配備火藥罐2個,一個裝發射葯,?個裝引火藥,攜帶鉛彈300發,由於發射速度較慢,為彌補這一缺點,通常在戰術上採用三排輪放法,即一排裝銃,一排進銃,一排放銃,第一排發射完畢後,退至第三排裝銃,第二排進至第一排位置放銃,如此輪流發射。  自生火銃:明代末年開始試造的一種燧發槍。南京戶部右侍郎畢懋康發明的。它的構造和性能與前述鳥銃無大差異,主要是改進了發火裝置。自生火銃的出現,將我國使用了兩百多年的火繩點火法,改進為燧石發火。這是我國火器史上一個大革新。因為使用火繩點火,有很多缺點,遇到風雨的天氣,火門裡的火藥不是被風吹走,就是被雨打濕,以致不能發射;有時還沒有瞄準好,就過早地誤放了。畢懋康記載的是撞擊式燧發槍,扣板機龍頭下壓,因彈簧。的作用與火石磨擦發火。這樣,不但克服了風雨對射擊造成的困難,而且不須用手按龍頭,使瞄準較為準確,並在各種情況下,隨時都可發射。  一、鳥銃的來歷  鳥銃是16世紀後期至19世紀中期,我國明清軍隊裝備的一種用火繩點火發射彈丸的單兵槍,因其能射中在天之鳥而得名,又因其所安裝的彎形槍托形似鳥喙而被稱為鳥咀銃,也有人稱其為鳥槍。它們的名稱雖有不同,但在基本構造和發射方式上是一致的。關於它們的來歷,自明代後期起,在兵書和史書中就有三說:其一是「鳥銃由我國自創說」,其二是「鳥銃從日本傳入說」,其三是「鳥銃自西洋直接傳入說」。三說雖都言之有據,但並非都能成立。  (一)鳥銃由我國自創說  此說的代表人物是王圻,他認為鳥銃並非「傳之番舶」,而是「中國所固有者」,並聲稱他的看法是來自參將戚繼光的。但戚氏本人在《練兵實紀雜集·鳥銃解》中卻說此「此器中國原無,傳之倭寇,始得之」。可見王圻所說並非事實。就在同一書中,王圻本人又引用右都御史唐順之的話說:「唐順之疏曰:國初止有神機火槍一種,而佛郎機、子母炮快槍、鳥咀銃皆後出。」可見王圻對鳥銃的來源並無定論。  認為鳥銃不是明朝軍器局和兵仗局製造的說法還有不少,如明代文學家郎瑛在《七修類稿·事物類》中說:「鳥咀木銃,嘉靖間日本犯浙,倭奴被擒,得其器,遂使傳造焉。」何汝賓在《兵錄:馬銃》中指出:「中國原無此器,傳自倭夷始得之。」副總兵茅元儀在《武備志·鳥咀銃》中稱:「此器中國原無,傳自倭夷始得之。」這幾種說法,都認為鳥銃乃抗倭戰爭中繳獲之物,而戚繼光在自己著作中對鳥銃自製說的否定,當可確信無疑。  (二)鳥銃從日本傳入說  日本是怎樣製成火繩槍的呢?據日本火器史學家們的研究,日本人最初是從中國傳入的火器中知道火器知識的,爾後又在中國明火銃和歐洲火繩槍的影響下,製成了日本最早的火繩槍一一種子島銃。其間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即前文所說,自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日本文永十一年)至1281年日、蒙(元)戰爭時期。日軍從作戰中見到了蒙古(元)軍使用的鐵火炮,從此得知世界上已經有了一種新式兵器?火器。這是日本初知火器的階段。  第二階段,是明朝火銃(日本人稱為原始手銃)傳至日本時期。  日本火器史學家大多以下列史實作為這種傳入的例證。  《蔭涼軒日錄》一書記載說:文正元年(1466年,明成化二年),有(中國的)琉球人來日本時,放了槍。日本碧山和尚,在《碧山日錄》中稱:在應仁之亂(1468~1477年,明成化四年至十三年)時,使用了飛炮、火槍。《北條五代記》卷三中記載:永正七年(1494年,明弘治七年),中國的槍傳入?市,爾後又傳入關東。《甲陽軍鑒》說:「在大永五年(1525年,明嘉靖四年),中國的槍傳到了武田家。  第三階段,是天文元年(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後歐洲火繩槍的傳人時期。日本火器史學家認為,這一時期日本同歐洲交往頻繁,尤其是同葡萄牙的來往更多。據日本文獻《南浦文集·鐵炮記》記載:日本天文十二年(1544年)八月二十五日,有一艘葡萄牙大船來到種子島。船上的葡萄牙人帶來了一種火槍,島上人從來沒有見過。此槍長二三尺,中通外直,底部有塞,其旁有一穴,為通火之路,入妙藥於其中,再添以小團鉛,爾後立靶於岸畔,由射手進行瞄準射擊。在進行試射時,「其發也,如掣電之光,其鳴也,如驚雷之轟,聞者莫不掩其耳矣……」日本人見其威力大,便請船上人傳授該槍的製造和使用之法,並買了2支,作為仿製的樣品,同時派人向葡萄牙人學習製藥之法,這就是葡制火繩槍傳入日本的開始。  日本天文十三年(1545年,明嘉靖二十四年),江州的國友鍛冶,組織了高明的工匠,仿製成適合日軍使用的火繩槍,並且製成了閉鎖螺栓,較好地解決.了槍尾的閉氣問題,提高了火繩槍的威力,較葡萄牙人製造的火繩槍更為先進。不久國友鍛冶進行批量生產,售出數百支成品,有些海盜及走私商人等乘機購買,持為劫掠兇器,我國閩浙沿海多受其害,1548年,明軍在剿捕侵擾我國沿海雙嶼的倭寇時,繳獲了這種火繩槍。由於當時明朝政(蟹)府和人民稱這些海盜和走私商人為倭寇,所以就把這種火繩槍稱作倭銃。可見鳥銃傳自日本是可信之說。  (三)鳥銃自西洋直接傳入說  明代後期兵書持此說者不少。如嘉靖時期的游擊將軍何良臣就在《陣紀·技用》中說:「鳥銃出自外夷(一說南夷),今作中華長技。」《武備集要》則說:「鳥咀銃之用,起南夷番國。我兵戰獲番船,得之舟中,遂仿之以造,今吾匠民得精巧機制,有如於此。」《籌海圖編·鳥咀銃》記載:「鳥銃之制,自西番流入中國,其來遠矣,然造者未盡其妙。嘉靖二十七年,都御史朱紈,遣都指揮盧鏜,破雙嶼,獲番酋善銃者,命義士馬憲制器,李槐製藥,因得其傳而造作,比西番猶為精絕雲。」這些記載卻未說鳥銃得自倭寇,而是得自「外夷」、「南夷」、「西番」、「番酋善銃者」等等。倭寇是嘉靖時期對侵擾我國沿海的日本海盜和走私商人的專稱。所以「南夷」、「西番」、「番酋善銃者」顯然是指歐洲人,而在當時主要是指來華的葡萄牙人。因為當時明人對葡萄牙的地理位置不很清楚,所以有這類稱呼。如《天下郡國利病書》說:「佛郎機國在爪哇南,古無可考。」又有人認為它在馬六甲之西南,所以稱其為「南夷」、「西夷」,以表示這些人是來自西南大洋的化外之邦。《籌海圖編·鳥咀銃》所說歐洲火繩槍的傳入有兩次:第一次是嘉靖元年明軍在廣東新會西草灣之戰中,從繳獲的2艘葡萄牙艦船中得到的火繩槍,所以它說是得自西番,其來遠矣。但是,那時葡萄牙人所用的火繩槍,大抵還是初創時期的製品,所以該書說「造者多未能盡其妙」,事後也未得到明王朝軍事當局的重視。第二次是明軍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破雙嶼時繳獲的火繩槍,性能有較大的改善,而且還俘虜了善於造槍的工匠。明王朝軍事當局即派工匠向「番酋善銃者」學習,學習後,「因得其傳而造作」,並有所改進和提高,其製品比番(制的)尤為精絕。」  由此可知,明軍在破雙嶼之戰中,同時繳獲了日本和葡萄牙人使用的火繩槍。但當時葡萄牙人使用的火繩槍不如經過改制的日本種子島銃,所以何良臣在《陣紀·技用》中說:「鳥銃出自外夷……但不敢連發五、七銃,恐內熱起火,且慮其破(即膛炸),唯倭銃不妨」。由於倭銃優於夷銃,所以明廷軍事當局以仿製日本式火繩槍為主,於是有鳥銃得自倭人之說。這就是歐洲火繩槍傳入之事不為人重視的原因。??以上摘自《中國火器史》  由以上轉載之資料大體可知,明朝所使用的鳥銃相當於日本的鐵炮,即火繩槍,而且是直接受到了日式鐵炮的影響。日本人在從葡萄牙人那裡得到火繩槍製造技術後,迅速改進出性能更加優異的日式鐵炮,而在雙嶼之戰中,明朝同時繳獲了葡萄牙和日本的火繩槍以及一批日本工匠,據以開發出自己的鳥銃,而且手筆極大,一上來就是一萬挺。  明朝末年的自生鳥銃已經是一種燧發槍,說明幾十年間明朝火器技術發展之快,但可惜國家將亡,沒有批量裝備。清朝建國後,雖然軍事裝備專家仍對火器有相當改良和實驗,但因為統治者片面認為弓馬盛於火器,加上國家安定無事,中國的火器發展乃告停頓,終於被歐洲所拋下。同樣的,一度昌盛的日本鐵炮技術,也在「元和偃武」之後急劇衰落,江戶二百多年的太平盛世下來,待美國黑船到來,也只有徒呼「船堅炮利」的份兒。  明朝16世紀末的火器技術水平可能比日本強,但是明軍的裝備水平和日軍比就差了,一個原因??體制問題。不過由於閉關鎖國,日本後來也和中國差不多了,雙方都失去了火器技術飛躍的一個良好機會。  日本的安土-桃山時代和明朝萬曆初年所帶來的興盛,本來是雙方可以進一步得到大發展的契機。儘管當時西方殖民者開始海上擴張,但是東方還是可以通過吸收西方先進科技和文明成果,從而與西方抗衡。而但是隨著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以及張居正死後萬曆末年的腐敗,兩國都統統走向了落後。  16世紀末期的中日大戰,才是當時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戰爭。乃至爾後的英國革(蟹)命,在武器上也還並沒有特別優勢的地方。據記載,明軍鳥銃手的標準配備是是每名長刀一把,鳥銃一門,搠杖一根,錫鱉一個,銃套一個,鉛子袋一個。葯管三十個,備征火藥每出三錢,備三百出,另備葯六兩,共六斤。鉛子三百個,火繩五根,每局鉛子模一副,椰瓢一個。要是按照鳥銃六斤,搠杖3兩,火繩15兩,鉛子一個三錢,300個5.6斤(明 1斤16兩,1兩10錢),火藥六斤;不算長刀、錫鱉、鉛子袋、葯管、鉛子模、椰瓢,明軍鳥銃手負重就是19斤(18.75斤),約合今制22斤(明1 斤=590克)。要是再加上盔甲,被服,乾糧,飲水,明軍鳥銃手的負重絕對小不了啊。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共 1 條評分 派派幣 +5 qianwen派派幣+5不要多樓發文~隱藏 相關主題指尖的藝術?圖說中國陶藝發展影響深遠的火槍史~~~中國最為高貴的世家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之前坐過牢的皇帝中國古籍的版別中國傳統節日總覽     那些遺忘的傳統節日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間 開心 人人 豆瓣 網易微博 百度 鮮果 白社會 飛信 皆に!助言するように非常に頼む! 回復 引用 頂端 410403025 ZxID:384976關注Ta註冊時間 2007-11-24最後登錄 2011-07-29發帖2742搜Ta的帖子精華1派派幣5803威望718在線時間522 小時訪問空間加好友用道具 發消息加好友他的帖子查看作者資料對該用戶使用道具qq等級: 內閣元老來自:浙江省嘉興市 電信ADSL 舉報 只看該作者 沙發 發表於: 2009-02-06 燧發槍與軍事革(蟹)命18世紀初,技術的革新極大地促進了戰術發展。輕步兵開始排成線式戰鬥隊形,依賴其火力進行作戰,從而成為步兵中實施進攻和防禦的主要力量。自從戰爭中四種基本武器系統[指輕、重步兵、輕、重騎兵]形成以來,武器自身的任何改進都對戰術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例如,人們成功地將滑膛槍作些改進,以成為一桿短的長矛,這對陸地作戰的戰術發展產生極大影響。滑膛槍的第一步改進,是在槍管上加裝一把1英尺長的短刀。早在17世紀中葉,這種被稱為刺刀的短刀,最先在法國軍隊中出現,而後在其他國家軍隊中也相繼出現。[「1647年在歷史上才首次提到槍上的刺刀,這種刺刀插在槍口中,使火槍不能同時發射。1663年在丹吉爾之戰中,英軍就曾使用過它。到1687年,范邦才建議路易十四採用「接合式」刺刀,這種刺刀可以裝置穩定而又不妨礙射擊。兩年以後,法國陸軍全部採用了它,1697年以後,英德兩國也採用了。到了1703年,法英兩國也已完全取消了長矛。」——富勒]一位當時的學者曾將這種短刀描述為,這是「一種沒有任何護手盤的寬刃短劍,只是將其一端簡單地加工成圓錐形,以便插人滑膛槍槍口固定。這樣,滑膛槍就可以取代長矛以對付騎兵的攻擊。在裝上刺刀前,士兵們首先可發揮滑膛槍射擊的優長」,而裝上刺刀後,滑膛槍手又都變成了長矛兵。即使滑膛槍裝上刺刀後,其總長度也只不過6-7英尺。可見,滑膛槍這一武器系統的不足不在於長短問題。事實上,在與騎兵的對抗中,步兵是把裝有刺刀的滑膛槍當作類似於短矛和利劍那樣的刺殺武器使用的,而不是像密集方陣中的長矛兵那樣使用長矛的。但是,對付手持長矛的騎兵,帶刺刀的滑膛槍就不那麼有效了,因為,這時需要的是防禦者用長矛構成的一道帶刺的防護屏障。但對於只裝備馬刀而不是長矛的騎兵,只要所有步兵都裝備上長矛型武器,哪怕性能不如長矛也行,騎兵就難以突破這種可以取代傳統重步兵的步兵陣形。但是,對於滑膛槍兵來說,如果放棄成排齊射的優勢,就容易受到騎兵的攻擊,因為,他們往往還來不及裝上刺刀,敵騎兵就已經到了。直到17世紀90年代,卡座式刺刀替代了插人式短刀,長矛兵才徹底退出了戰爭舞台。卡座式刺刀是將刺刀的刀身插人固定在滑膛槍槍頭一側的金屬套筒上,這樣,滑膛槍就可以帶刺刀射擊了。這樣,裝備這種武器的步兵就可以同時擔負以往由重步兵和輕步兵分別擔負的任務。到1700年,當步兵中已普遍裝備了卡座式刺刀後,騎兵就不可能從正面再對步兵隊形實施有效的攻擊了。如果騎兵仍想從正面接近步兵,它將首先遭到來自滑膛槍隊形的排槍齊射,之後,還將遇到像長矛兵隊形一樣的有力抵抗。手(蟹)槍在與馬刀結合使用後,使得騎兵成為同時具有了重騎兵和輕騎兵雙重功效的武器系統。騎兵武器的這一發展,增強了騎兵對步兵的攻擊能力,而成為在開闊地帶最厲害的武器系統,除非輕步兵和重步兵能密切配合作戰,可以對騎兵造成一定威脅。但是,步兵裝備上卡座式刺刀以後,情況就倒過來了。由於騎兵手(蟹)槍不敵滑膛槍,馬刀更不能有效地對抗由刺刀構成的屏障,所以,裝備馬刀和手(蟹)槍的騎兵,就很難對裝備帶刺刀滑膛槍的步兵形成有效攻擊。從下面的這段訓詞中可以看出,訓練有素、組織嚴密的帶刺刀滑膛槍步兵此時已經優於騎兵。1730年,一名西班牙將軍在給他的步兵訓話時講到:為了檢驗步兵的抗擊能力,指揮官「應該騎上一匹健壯的戰馬」,用「戰馬去撞擊站在地上、手裡只握有一根棍子的士兵;士兵們則用棍子去戳戰馬的眼睛或擊其頭部,最終使戰馬因害怕而拒絕前進」。此時,指揮官抓住機會地向士兵們說明:「既然一匹強健的戰馬都不能撞倒手裡只握有一根棍子的步兵,那麼,在吼聲震天的戰場上,面對裝備有帶刺刀滑膛槍的步兵營,騎兵則更不可能取勝——戰馬更容易受到驚嚇。」但是,騎兵具有快速機動能力,並且不必進行長時間的部署和準備就能迅速投入戰鬥,因此,騎兵仍然擁有明確的進攻作戰優勢。再加上線式步兵隊形的翼側和後方完全暴露,也便於騎兵充分發揮它的這些進攻作戰優勢。由於3列縱深的步兵線式隊形就可以抵擋住騎兵的突擊,因此,步兵就形成一種每邊由3列步兵線式隊形組成的空心正方形全方位防禦陣形。可是,形成這種全方位防禦隊形需要一定時間,而且,騎兵的攻擊速度又很快,在煙塵滾滾的戰場上,騎兵的出現往往很突然,因此,步兵總是來不及組成這種能夠有效對付騎兵攻擊的全方位防禦隊形。然而,不管怎麼說,刺刀的出現還是大大動搖了騎兵在戰場上的統治地位。在整個18世紀,騎兵在西歐各國軍隊中所佔的比例在逐漸下降。刺刀的出現,使得軍隊成份趨於同一,從而,也使戰術家們的任務變得更加簡單。在古代,由於軍隊包括輕、重步兵和輕、重騎兵四種作戰力量組成,因此,戰術家們不得不考慮如何將這些不同的作戰力量有效組合起來,尋求以佔優勢的武器系統去對付不佔優勢的武器系統。比如,拜占庭軍隊之所以多次戰勝對手,就是因為他們能根據不同的對手,靈活使用不同的作戰力量。在塔吉納會戰中,他們使用重型步兵和下馬騎兵改裝成的步兵攻擊哥特軍隊的重型騎兵;在卡西里努姆會戰中,他們則使用輕步兵來對付法蘭克軍隊的重型步兵。十字軍的戰術也是在使用強大的武器系統去對付處於弱勢的武器系統。由於西歐各國從未重視過使用輕型騎兵,所以,裝備馬刀和手(蟹)槍的輕騎兵的出現,也並沒有使他們的戰術問題簡單化。他們仍然保留著騎兵和輕、重兩種步兵,兩種步兵如果沒有密切配合,就極易遭受騎兵的攻擊。然而,刺刀的出現,不僅使軍隊中只剩下了步兵和騎兵,而且步兵也已代替騎兵佔據了主要地位。步兵能夠有效的抵禦騎兵的攻擊。與早期戰爭中的4種作戰力量相比,戰術經歷了一種革(蟹)命性的變化。戰術家們不再像以往的戰爭中那樣,面臨著如何去抵擋更先進武器系統的攻擊問題,也沒有機會利用一種先進武器系統的優勢去對付另一種武器系統。戰術家應考慮的是如何利用騎兵突擊效果攻擊隊形散亂的步兵,或者去攻擊成線式戰鬥隊形的步兵的翼側和後方。這對於聰明的指揮官來說,失去了一些發揮自已創造能力的機會,而對於平庸的指揮官來說,則少一些造成重大失誤的機會。由於軍隊成份的趨於同一,會戰不再具有較大的決定性,戰敗方的人員傷亡也大大減少了。滑膛槍的重大改進也增大了其火力威力,從而使步兵更依賴火力的殺傷力。經過大約半個多世紀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到17世紀90年代,部隊開始大量裝備燧發槍。這種槍是靠燧石撞擊鋼片發出火花而點著火藥池中的火藥的。燧石夾在彈簧擊錘上,扣動扳機時,彈簧突然鬆開擊錘,撞擊火藥池上的金屬蓋片,撞擊的同時打開火藥池上的蓋片,併產生火花,點燃火藥池中的引火藥,從而將彈丸射出。顯然,燧發槍的機械原理比火繩槍要可靠得多,最初,燧發槍的點火有效率為2/3,而火繩槍的有效率僅為50%。後來,隨著技術進一步改進,滑膛槍的點火有效率提高到了85%。一種內裝火藥和彈丸的長橢圓形紙殼彈筒的問世,極大地提高了隧發槍的射擊速度。對於舊式的火繩槍來說,槍手首先要用一個牛角製成的葯筒,將火藥池裝滿引火藥;然後,將一個小木管內的火藥裝入槍管;再從隨身攜帶的彈藥袋裡取出一粒彈丸,從帽子里取出一片布包上彈丸,一同裝入槍管內;用送彈棍將彈丸和布條捅緊;最後,取出燃著的火繩,拴在槍機上,以備最後點火射擊。而對於燧發槍來說,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首先,槍手用牙咬掉紙殼彈筒的尾蓋,用嘴含住彈丸;然後,將彈筒內的火藥倒人火藥池中一部分,剩下的火藥則裝入槍管內;將用嘴含著的彈丸和彈筒的紙殼一起,裝入槍管內;用送彈棍將彈丸和紙殼往下捅到火藥處,這就可以準備射擊了。火繩槍每分鐘只能射擊一次,而使用紙殼彈筒的燧發槍每分鐘可以射擊2-3次,甚至更多。滑膛槍的另一個改進,是槍管採用硬度更強的金屬,以使其能承受更大的火藥裝填量,從而大大提高彈丸的初速。改裝後的滑膛槍可以使1盎司重的彈丸在槍口的初速達到每秒1000英尺。軍隊裝備的滑膛槍,儘管槍管既短又輕,口徑也不超過0.75英寸[=19.05mm],但是,這些滑膛槍在射程和殺傷力方面,卻一點也不比槍管下側裝有一叉狀的笨重支架的老式西班牙滑膛槍遜色。新滑膛槍的彈丸初速是老式滑膛槍的3倍,槍機的擊發成功率也大有提高。燧發槍的裝彈程序簡單了,同時,在裝填過程中,槍手不需要專門注意防備點著的火繩所造成的意外事故,因此,燧發槍帶來了步兵戰鬥隊形的重大變化。火繩槍步兵,人與人之間的間隔至少要1碼[=36英寸=0.9144m],以便裝填彈藥,隧發槍步兵卻可以肩並肩挨著一起進行裝填,每個人只要有22英寸[=0.5588m]的空間就足夠了。這就是說,在每一列隊形中,裝備燧發槍步兵的人數要比裝備火繩槍步兵的人數多一倍多。這種更密集的步兵戰鬥隊形,不但大大增加了每米正面的火器密度,而且也使抵抗騎兵攻擊的刺刀屏障更密集。由於隧發槍裝彈速度快,步兵的戰鬥隊形縱深可從以前的6列橫隊變為3列橫隊,同時還能保持1/3的人裝填好彈藥準備射擊,因此,指揮官就可以在正面寬度不變的情況下,將步兵組成一個更加密集的戰鬥隊形。儘管燧發槍的出現,要求戰術隊形做出相應的變革,但在實際過程中,這一變革過程卻是很緩慢的。直到18世紀中期,許多國家的軍隊在作戰時還沒有採用適應隧發槍射擊特點的3列橫隊隊形,而仍然採用4列橫隊隊形。18世紀中期以後,各國軍隊才逐漸接受了這種可以同時射擊的3列橫隊隊形。射擊時,第一列跪著,第二列彎腰半蹲著,第三列則完全站著。還有一種同時的射擊的方法是,第一列仍跪著,第二列完全站立,第三列移動一下,從第二列士兵的間隙進行射擊。然而,採用第一種同時射擊的方法,第二列士兵的鎖骨很容易被擊傷,而採用第二種方法,第三列士兵射擊時又很容易傷著第二列士兵的手和胳膊,因此,三列士兵同時射擊很難完全令人滿意。最終,各國軍隊放棄了這種3列橫隊同時射擊的做法,當然,直到19世紀,這種做法才正式被取消。 本文來自派派小說論壇 :http://www.paipaitxt.com/r4750510_u/
推薦閱讀:

經歷400多年的小提琴發展史
中國佛教發展史略
古代詩歌發展史
韓國電影曲折發展史是怎樣的?
一張圖告訴你——中國國旗發展史

TAG:日本 | 中國 | 亞洲 | 明朝 | 發展 | 發展史 | 日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