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教育叛逆期的男孩子?

我是姐姐,有一個初二的弟弟,現在處於叛逆期。小時候他很乖很愛笑,現在變得很叛逆,問問題一問三不知,總是冷著臉,容不得別人說他一句話,而且變得特別懶,如何正確教育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呢?


哎,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太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了,因為我親弟弟以前就是這樣。現在長大了,就好多了。是因為之前,我特地找我們一位家庭教育的知名老師,跟他單獨聊天,為他打開心結。

我現在就你的問題幫你分析一下:

  1. 弟弟小時候很乖很愛笑:說明孩子沒有問題
  2. 現在變得很叛逆,問問題一問三不知:是因為你弟弟和父母家人,溝通出了問題,現在他不願意跟你們溝通。
  3. 總是冷著臉:容不得別人說他一句話,是因為弟弟曾經在家人面前沒有得到應有的自尊。現在他有了主見,就要拿回他曾經失去的應該得到的被尊重。這是青春期的一次起義。

變得特別懶:一定讓他自己獨立起來,如果從小就培養他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出現這種問題,他懶 是因為他知道,這件事他不做,照樣有人會做!懂嗎?有位教育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害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一直舒服下去!同時,身教勝於言教!

第一個讓孩子抬不起頭來的,一定是父母!!

給你幾個建議!

  1. 一個人現在的性格,是來源於父母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最初是願意表達和溝通的,但是他們的表達必須要受到家人的認可,才會獲得自信,有了後面一次又一次的表達。

如果弟弟的表達,曾經不受重視,被父母敷衍了事。下次你再主動讓他表達,他都是拒絕的。要記得,一定要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的相處!這樣你們的表達才會順暢。你放心,你弟弟在他的好朋友那裡一定是活潑開朗的。我們所有的課程教育孩子都是培養他的自信心、抗壓力,而真正教育的,全都是家長。產品出了問題,那不用想,一定是生產線除了問題!!

2.而且不要貼標籤!(你弟弟有可能是受家人貼標籤的影響)

我們身邊經常能看到有人這樣評價孩子:說我家孩子膽子特別小,我怕她以後受欺負怎麼辦?我家孩子被寵壞了,特別霸道,愛打人怎麼辦?這個在心理學當中叫做標籤效應,是指當一個人被外界用某些辭彙描述和分類,也就是貼上標籤兒的時候,他的自我認同和行為會受到影響。

上世紀50年代美國加州大學的李穆特教授,在進行藥物成癮研究的時候,通過大量的案例調查,發現很多年輕人的吸毒行為和社會評價有關。「我這麼干,因為我就是這種人」,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標籤。

標籤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貼上的標籤,而無論是好是壞。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個性,意識。和自我評價結果,往往是使其向標籤所預示的方向發展。

據研究顯示,兒童最容易受標籤效應的影響,那標籤化是如何影響孩子的?首先會讓孩子迷失自己,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所謂的成長就是不斷的探尋自我,融入認同的群體,尋找自己的位置,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收穫的體驗和思考,是人生最珍貴的禮物,然而標籤化就可能讓孩子錯過這份禮物。

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成人的話語在他們眼裡又有權威,一旦被貼上這樣的標籤,孩子可能會直接給自己下定義,認為我就是這樣的。標籤還會限制我。還會限制未來的發展。

記得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個案例,老師的教小朋友唱英文兒歌,順便教他幾個身體部位的單詞,明明跟著老師重複的時候很好,過一會兒再問就記不清楚了,反覆幾次後,老師有點兒生氣點他的腦袋說,怎麼又忘了呀?你這小腦袋是不是空的呢?

老師又教了他一遍,過會兒老師再問他的時候,這次還沒等老師發話,他就指著自己的頭啊,笑嘻嘻的說,我腦袋是空的呀!

老師無意中的一句話卻是給孩子貼了標籤兒,孩子因為覺得自己腦袋是空的,所以不願意再努力,這和前面提到的實驗中藥物成癮者說我這麼干,因為我就是這種人啊,不是如出一轍嗎?

孩子在成長中要不斷進行自我實現,理想和目標正是前提條件,但是如果我們給孩子貼上標籤,孩子就會用我們賦予的這個標籤來定位自己,未來也會朝這個方向靠近。

被說成書獃子的孩子,可能原本想做一個體育運動員,被貼上好動標籤兒的孩子,也許接受了心理暗示,放棄了嘗試安安靜靜拉大提琴的音樂家之路。

還有標籤化會限制思維方式,孩子是一張白紙,最先在紙上留下印記的,是父母的投影,如果家長習慣給孩子貼標籤,不僅會影響他的行為方向,也會影響他的思維模式,孩子有可能會學習大人標籤化的思維,對他人和事物也貼標下。

例如小男孩就是很調皮,我不和他們一起玩,女孩子就是特別嬌氣,愛哭,我討厭他們,天黑了就是很可怕,我不要自己睡,胡蘿蔔就是很難吃,我不想常常等等等等。

這些例子只是一些孩子氣的表情,最多給父母造成某個階段的困擾,但是這種思維模式如果陪伴孩子長大,未來也許就會擴大到種族膚色,國籍性取向等等。

如何避免給孩子貼標籤呢?首先要做到理解孩子的感受,能共情是為人父母的基礎,一個家長做父母的能力,說到底是他追逐童年的能力,那些能和孩子共情的家長,往往能回想自己童年時的經歷和感受,並會設身處地的進行換位思考,然後再採取行動。

你可以多做一些以下的回顧與思考,我小時候有沒有被貼過標籤呢?那些標籤怎樣影響了我呢?有哪些是正面的,有哪些是負面的呢?我當時的心裡是什麼感覺?對那些給我提標籤兒的人,我怎麼看他們呢?

通過這些反思可以提高我們對貼標籤兒的警醒,要永遠就事論事,不去評價人,包括孩子的性格,智力,能力等等,而是指討論當前這件事兒。

像剛開始我們提到的這個例子,老師僅僅是發牢騷。說小孩腦子是空的這無形當中就是在評價孩子了。如果換成說這個詞兒並不難,我們多說幾遍就記住了,或者你已經記得很好了,你一定可以記得更牢,一起加油,這樣說的話效果就會好很多。

比起說孩子懶,不如說你應該將自己的玩具收拾起來,比起說孩子淘氣,不如說你把沙子揚到別的小朋友身上是不對的,不僅是有負面情況發生時,我們應該就事論事。

積極的情況下你也應該注意,比起說孩子,你真是太聰明了,你一直都這麼棒,不如說你學會了滑滑板車,媽媽很為你高興,還要弄清事情背後的真實原因,要做到就事論事。

其實需要家長們能拋開表面看本質,不妨多問問自己,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是否了解了背後的原因才發表意見呢?一直被說成總是用東西總是撕書的孩子可能正處於成長中的敏感期。這是他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而已。

一個被說成總是弄壞玩具的孩子,可能是因為好奇,總想將玩具拆開,他的動手能力和探索能力很強,這樣多思考一層,不僅能夠避免給孩子貼標籤,才能順應孩子的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的環境,鼓勵孩子反而會天賦,太原,要三思而後行,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故意給孩子貼標籤,而是說話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該如何改善呢?

首先一定要意識到孩子是有自尊的,總有家長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其實恰恰相反,孩子的心純潔又敏感,連聽不懂的辭彙都能從語調中揣摩出含義,記者說話前思考十秒鐘,有時孩子做錯了事兒,媽媽脾氣上來就會先指責一通,很容易發生口不擇言。

不妨每次給自己十秒鐘冷靜的時間組織一下語言,不要嫌麻煩,要知道對孩子來說 任何評價都不是小事兒。如果孩子做的不對,我們可以認真討論,提出忠告,但是不能粗暴指責。

還有 要使用積極的辭彙,在引導孩子的行為時,避免使用消極的負面的辭彙。而是都用積極的語言和孩子說話,比起說你怎麼這麼膽小,不如說寶貝再大膽一些,比起說你不要這樣粘人,不如說寶貝你也可以更加獨立喲,比起說你也太貪玩了,不如說今天的遊戲時間結束了,我們該去睡午覺了。

比起說你別這麼任性,不如說媽媽愛你呀,媽媽願意聽聽你因為什麼原因不開心啊?你告訴我好嗎?一起說你怎麼脾氣這麼大,不如說寶貝冷靜一些,我們一起放鬆一下,用鼓勵的語言和孩子說話,當孩子做到的時候,還可以給他一個擊掌,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孩子越來越自信,連眼中都散發著堅定的光芒。

人不是商品,不能簡單用一個標籤歸類,但我們無意中脫口而出的評價,以及其他類似的負面期望會變成標籤,甚至變成鉗制孩子思想和行為的某種影響他的一生。所以我們要一直提醒自己無論此時此刻孩子表現如何,有多好也無妨,有多差也不重要,未來都有無限的可能。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給弟弟足夠的空間和尊重,同時不要包辦他的事情,給他足夠的自由,很多不觸及原則的事情,讓他自己拿主意。而且不要太注重成績。雙胞胎女兒三次下毒殺死父母的故事你應該聽過吧,就是因為父母注重成績,陪伴不夠,完全限制孩子遊戲和出門,最終釀成了悲劇!

人的一生會經歷多個階段,青春期就是其中之一,生理和心理都會有劇烈的變化,價值觀人生觀也逐步形成,所以有效的溝通必不可少,願以上的建議能幫助到你,早日收穫家庭的幸福!


樓主放鬆一下,我覺得你和我一樣有點過於緊張孩子了。只有一個孩子,生怕孩子走錯路,這種感覺我深有體會。我覺得是旁觀者清吧,有些網友建議放開,然後多學習家庭教育方面課程——孩子問題急救指南,我就經常看,同時給他一段時間自由,我也想試試這樣。


家裡的氛圍盡量輕鬆點,多跟孩子交流,不能一味地教導!孩子的情況跟自身心理有關,跟生理有關,跟家庭有關。主要是後兩點,他現在就是叛逆期,是不可逆的,也是較難抑制的,建議家長多說些鼓勵的話,嘗試減少介入孩子的私人生活,嘗試以朋友的方式談心。

我理解這種無奈,我孩子去年就是這樣,他爸爸也要放棄他了,一度要休學,最後在大家的努力下堅持下來了。主要原因還是我為了我的孩子去參加了【孩子問題急救指南】課程


我家弟弟也有叛逆這種情況,我沒辦法就找家裡教育方面的課程學習,基本一個多月弟弟出現改變情況,我覺得你也可以試試,那課程是【孩子問題急救指南】,希望對你有幫助吧,為人姐姐不易!簡直是為他操碎了心啊。


以下全部是個人觀點

回答的比較片面

有說的不對請見諒

----------------------

我覺得雖然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會有叛逆期,但是首先一定有一個導致他叛逆的原因,可能是成績太差被父母逼得太緊,或是在學校里有了暗戀的對象,又或是父母感情不和等等。父母一定要找出他叛逆的根源在哪裡。我覺得一般家庭幸福父母和睦教育方式恰當的家庭,小孩不會怎麼叛逆的。

父母和孩子之間相互理解,能夠良好的溝通,基本的問題就都能夠解決了。

如果孩子現在已經處於叛逆期了,不要總是對他的一些叛逆行為批評指責打壓,一昧的這麼做孩子只會越來越反抗。面對面的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談談孩子最近的想法,了解一下他的需求和不滿,要讓他知道父母會尊重你的想法,父母能夠理解你的叛逆期但是有些事情是原則上的不可以做的。那些底線的東西,要讓他清楚,不要去觸碰。

舉個例子吧,我也有叛逆過。我叛逆的根源是我父親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我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就變得非常不尊重他總是刻意跟他反著來,他說什麼我都不聽,說什麼我都要反駁兩句。我母親看我那麼不乖也會經常罵我。所以乾脆連我母親的話我也不聽了。在此之前,我真的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所以這個例子或許可以告訴一些父母,孩子突然的改變,你是否能從自己身上找些原因。我現在叛逆期早就過了,和父母也很好了,但是回想起那段時間,我對我父親做出的所有針對和不尊重,我還是覺得他罪有應得。


推薦閱讀:

哈佛研究: 孩子成長3大叛逆期, 聰明的父母這樣管, 孩子定成大器!
兒童叛逆期怎麼辦??
孩子叛逆期情緒波動厲害?父母一定要懂這3點哦
陪孩子度過人生第一個叛逆期
智取「叛逆娃」:如何與青春期小孩溝通直播課

TAG:教育 | 孩子 | 叛逆期 | 家庭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