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引領轉型發展之路
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是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大舉措,已成為國家戰略。作為川東達州、巴中、廣安、廣元四市僅有的省屬地方本科院校,四川文理學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和政策要求,緊緊聚焦「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這一核心目標,按照「四個強化」的戰略要求,迅速啟動轉型發展工作,並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引領的轉型發展之路。
強化頂層設計
充分發揮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轉型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地方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不是多項改革的簡單疊加,而是整體性、系統性的改革。因此,必須將頂層設計置於首位,謀定而後動。儘管目前高等教育界對「轉」的目的和意義已經有了共識,但在「轉」的路徑和方法上還缺乏可資借鑒的經驗和模式,仍需要各高校在遵循教育基本規律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辦學歷史、發展現狀,包括所在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進行頂層設計。從四川文理學院的辦學實際來看,雖然學校已有40年高等教育辦學的歷史積澱,但由於地處革命老區,區域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獲得的外部支持有限,加之本科辦學的時間還不夠長,因而與中心城市高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轉型發展面臨的困難更多、壓力更大。在這種情況下,惟有切實加強對轉型發展的頂層設計,積極探尋能夠引領學校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和「著力點」,才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為此,學校經過廣泛調研和充分論證,提出了「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引領轉型發展」的工作思路,並據此制定了相應的實施方案。
之所以在學校轉型發展的頂層設計中,更加強調和重視發揮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引領作用,主要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方面,從高等教育的內涵來看,人才培養是高校的首要功能,也是高校區別於科研院所的一項基本職能,「培養什麼樣的人」「怎麼培養這樣的人」是每一所高校都不能迴避的兩個基本問題。因此,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作為引領學校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具有其正當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踐來看,不僅與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師隊伍水平、學科專業布局、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實驗儀器設備、實習實訓、辦學經費等有著直接的聯繫,也與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定位、校園環境、科技創新能力、內部管理結構等有著密切的聯繫。可以說,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幾乎涉及了辦學的各個方面,完全能夠在學校轉型發展中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引領作用。從這一意義來看,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引領學校轉型發展,不僅具有現實可能性,而且還具有必要性。
強化落地落實
協同推進「四化一體」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人才培養是一項長期複雜的系統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是一項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在40年的高等教育辦學實踐中,四川文理學院始終將人才培養作為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務,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建校以來,已累計為社會培養了6萬餘名優秀畢業生,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川東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特別是2006年升格為本科高校之後,學校自覺確立了應用型的辦學定位,積極探索實施「平台+模塊」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在確立了「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引領轉型發展」的工作思路後,學校又聚焦「三心四能五複合」的人才培養目標,啟動了「知識結構模塊化、理論實踐融合化、教學服務信息化、考核評價常態化」的「四化一體」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目前,各二級學院已按照「四化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完成了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已從2016級學生開始全面實施,並至少持續實施5年。
同時,為確保「四化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落地落實,在推進轉型發展的進程中,學校又有序開展了二級學院、部分職能部門和科研機構的調整工作。一是按照學科專業歸屬,對原有的二級學院進行了優化設置,並主動對接區域產業布局和發展態勢,新組建了智能製造學院、康養產業學院、生態旅遊學院、財經管理學院4個二級學院。二是貫徹落實中央、省政府部門關於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決策部署,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和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大力實施4年遞進式創新創業培養計劃。三是組建成立了文科實驗實訓中心,以進一步優化整合文科類實驗實訓教學資源,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四是新設了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課程管理中心、考試中心、校地合作處、後勤服務處等管理服務部門,以及秦巴文化產業研究院、達州智能製造產業技術研究院2個校級科研機構。通過調整,初步構建了與學校事業發展相適應的教學科研、管理服務新格局,既進一步優化了辦學資源配置,也為學校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強化資源保障
健全「四化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支撐保障體系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深入實施,離不開師資、經費、實驗儀器設備等資源保障。從某種意義上講,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能否取得實效,關鍵在於能否獲得充足而穩定的資源保障。尤其是對應用型人才培養來說,越是強調應用型,就越需要加強實踐教學,需要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創新,對物質資源的需求和外部條件的依賴也就更多,培養成本就會相應增加,所需的辦學經費也必然更多。但從大多數地方本科院校的實際情況來看,辦學經費緊張、實驗實訓設備和場地緊缺幾乎成為常態,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均不同程度地面臨著資源不足的困境。因此,在推進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進程中,除各級政府部門、教育主管部門應在政策、經費等方面給予轉型試點高校大力支持外,學校自身也要進一步提升集聚資源的能力,積極爭取行業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不斷拓寬學校辦學資源的獲取渠道,更大範圍地集聚學校轉型發展所需要的各種資源,確保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順利推行。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四川文理學院在以人才培養模式引領轉型發展的進程中,更加牢固地確立了「社會合作」的辦學理念,進一步加強了與地方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產業核心部門、科研院所、國內外知名高校間的合作,通過提供技術和諮詢培訓服務、互聘專業技術人員、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共建共享實驗實訓場所、推進產學研用協同育人、區域聯合辦學等途徑和形式,多渠道籌措和獲取轉型發展所需的各種資源,特別是實踐教學資源和實習實訓場所,積極向社會借力發展。一年來,學校先後與通川區、達州市藝術劇院、中國人民銀行達州市中心支行、華可教育集團等單位簽訂了校地、校企合作協議;與廣安市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今年9月,學校與達州市合作共建的智能製造學院和智能製造產業技術研究院正式簽約揭牌,達州市將累計投入800萬元,用於兩院的基礎建設、項目研發和成果轉化。上述舉措,標誌著學校的「社會合作」之路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強化應用需求
確保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引領學校轉型發展取得實效
為確保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落地落實,推動轉型發展取得實效,學校尤其強調應用需求導向。多次組織二級學院院長和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深入行業企業和就業單位開展專項需求調研,了解人才需求狀況。定期召開由校領導、二級學院院長、有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參加的「單月教師·校長」座談會、「雙月學生·校長」座談會,聽取師生員工有關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後勤保障特別是人才培養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在學校年度科研項目中,專門設立了校本研究專項課題,引導師生圍繞轉型發展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開展科學研究。通過強化應用需求研究,廣泛收集了改進和完善人才培養模式的意見建議,有力地推動了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升。從2016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一次性就業率超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有330多名學生被評為省級、校級優秀大學生,150多名學生考取了碩士研究生。學校也於今年6月被批准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院校,這也是學校繼續深化綜合改革、推動轉型發展的重大機遇。
總的來看,雖然學校的轉型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對照辦人民滿意高等教育的要求,對照兄弟院校的先進經驗,對照師生員工的殷切期盼,學校的轉型發展之路仍任重而道遠。下一步,學校將按照中央和省政府部門的要求,繼續堅持以「四化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引領,進一步堅定轉型發展的信心、明確轉型發展的方向、創新轉型發展的舉措、狠抓轉型發展的落實,切實推進學校辦學思想體系進一步升華,學科專業布局和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優化,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辦學資源的配置與使用更加科學,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創新的機制更加完善,「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和實習實訓基地滿足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應用技術開發平台和社會服務平台的數量穩步增加,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顯著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力爭早日建成省級普通本科轉型發展示範院校,並積極爭創國家轉型改革試點學校。
(作者王成端現任四川文理學院校長,系四川省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研究」重要成員)
推薦閱讀:
※從《炮神》說挖掘人才
※一位管培生的離去而引發的思考
※阿米巴經營管理模式是如何解決人才培養難、留住難問題的?
※飼料業帶來的人才培養模式思考
※入職不久就與老闆共進晚餐,他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