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的繁殖「自然交配繁殖法」
金魚的繁殖「自然交配繁殖法」 | |||||||||||||||||
金魚的繁殖有自然繁殖和人工授精兩種。所謂自然繁殖,就是把已選好的種用雌雄親魚,以適當的比例放入產卵的魚缸或魚池中,讓其自由追逐產卵受精。雌雄親魚數量搭配的比例適當與否,與卵子受精率的高低有極大的關係。如以生產商品觀賞用魚為目的,必須保證有足夠數量的精子,以提高卵子的受精率,有利於生產量的提高,雌魚與雄魚的比例以2:3或1:3效果較好。如是以留種或科研用為目的,即應以一雄魚配一雌魚,單獨繁殖,以檢驗其品種純否,留作純種繁殖用。 在繁殖的季節里,雌雄魚放在同一魚缸、池中,就有追逐求愛的行為。最初,雄魚偶爾追隨雌魚,快游一段後,即行離去,以後追逐求愛行為越來越頻繁,追逐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在沒有雌魚情況下,雄魚也偶爾互相追逐,但沒有雌魚的引誘,發現不對,很快就離去。雌魚生殖腺成熟快要排卵之前,能從泄殖孔中釋放一種特殊的求偶素物質棗性誘引信息來吸引雄魚追逐。雄魚嗅到這種物質的刺激,就緊追雌魚不放,甚至幾尾雄魚追逐一尾雌魚,用頭部頂撞雌魚腹部的泄殖腔和鰓蓋部分。這種行為表明雄魚體內已有充分成熟的精液,追逐刺激雌魚體內卵子的加速成熟和排放。這是金魚繁殖中的一種適應,當雌魚在前面擺尾產卵時,雄魚緊接排精。雌魚的產卵要有雄魚的追逐刺激才能完成。如果有了成熟的卵子沒有雄魚追逐,即使是過熟的卵子,也不會產出,而會在體內作為營養被吸收掉。 當雄魚用頭部緊緊頂撞著雌魚的腹部追來追去,持久不放時,這便是產卵前的頂兆。要及時或提前在產卵的魚缸或池中設置魚巢,供掛卵用。金魚的卵產出後,一經與水接觸,即有堅強的膠粘性,故稱為粘性卵,排出的卵可以粘出魚巢上。如果沒有放魚巢,卵子散佈於魚缸邊的周圍或沉到缸的底部。缸底的雜質較多,不利於卵子的發育和孵化。製作魚巢的材料因地而異。在南方,因水溫較高,水草容易腐爛發臭,常用棕櫚絲和生麻絲來製作。在北京地區,常用狐尾藻或金魚藻來作魚巢。棕絲和麻絲要浸泡軟後才能用,水草要洗凈,然後將其截成25-27厘米長,以數十根為一小束,用線繩捆好,再綁在小石頭上,栽入產卵缸或池中。促進金魚生殖腺成熟產卵的因素並非一個,而是若干個因素共同起作用。如水溫不宜太低,也不宜太高。以28-22℃最為適宜。如在北京,炎熱的6月份,通常是前一天下雨,第二天清晨比較涼爽,則容易產卵。同時要換新水和放入雄魚,在異性追逐的刺激下就容易產卵。設置魚巢,也有促進產卵的作用。有魚巢可以起掛卵的作用。雌雄魚的魚巢中迂迴追逐於其間,雌魚擺尾產出的卵可較均勻地分布於魚巢上,雄魚上隨之擺尾把精子排出,在體外進行受精發育,這樣的受精率要比不放魚巢為高。光線對金魚的產卵也起重要的作用,金魚產卵從清晨4時到上午10時。
金魚產卵後,就要將魚巢從產卵缸、池中取出,放入孵化缸或池中孵化,或者將親魚撈出,在原 來的產卵缸、池中孵化。如不及時把親魚和著卵的魚巢分開,親魚將會重複產卵,造成魚卵重疊的情況。未受精的卵子,不發育變白,極易感染水黴菌,會影響正常卵子的發育,反而降低孵化率。同時,受精卵也有被親魚吞食掉的可能,即使孵化出來,大魚也會把剛孵化的小魚苗吃掉。所以,產卵後的親魚不能同養在孵化缸或孵化池中。 在自然繁殖中,既可以進行純種繁育,即同一品種內不同個體間的自然交配產生後代,也可以進行自然雜交,即為了培育新品種,選擇不同品種或不同品系之間組合配在一起,讓其自然追逐產卵繁殖。自然雜交的過程與自然純種繁殖的方法相同,只是把所要進行雜交的品種挑選出來,配在一起,讓其自由追逐產卵。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