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相對論:本、火、土、金、水(五行)是世界的本源嗎

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它認為物質世界是在陰陽兩氣作用推動下發展的,構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是本、火、土、金、水五種元素。

古人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把陰陽五行學說運用到醫學領域中,藉以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並指導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成為中醫學理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陰陽學說有許多人認為是虛無縹緲的,實際上並非如此。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並聯的某些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兩個相互對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內部所存在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凡是活動的、外在的、溫熱的、功能的都屬於陽,反之,凡是沉靜的、內在的、寒冷的、物質的都屬於陰。

五行學說主要用「比類取象」的方法,闡述人體臟腑之間生理、病理的複雜聯繫,將木、火、土、金、水五行來代表肝、心、脾、肺、腎五臟,以五行的特性來說明五髒的生理活動特點。例如,心陽有溫煦的作用,火有陽熱的特性,故以心屬「火」,腎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潤下的特性,故以腎屬「水」等。同時,五行學說認為,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腎)五行並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既互相促進,又互相制約。互相促進叫做「相生」,互相制約叫做「相剋」。中醫的脾具有運化水谷,吸收營養精微物質,並上輸於肺的功能,對肺有滋養和促進作用;而脾屬土,肺屬金,故又叫「培土生金」。在臨床上,如果肺有病,常用補脾的方法來治療,叫做「培土生金」。又如,肝臟屬木,能幫助脾土消化吸收,但是肝臟有病,便會響脾胃的正常功能,這種情況叫做「木克土」,應及時調整肝臟功能,使木不克土,則疾病自愈。後世醫家又根據五行的生克規律,制訂了更多具體治法,例如,滋水涵木、壯水制火、扶土抑木等等。

陰陽五行學說長期來對祖國醫學的醫療實踐起了很大的指導作用,我們應繼承它合理部分,揚棄糟粕,促進中醫的現代化。


推薦閱讀:

廣義相對論基礎的直觀理解 1
董樹功 董盛巍:評相對論的三大原理
梁冬吳伯凡的《冬吳相對論》 生活中的經濟學
狹義相對論沒有任何實驗證據!
既然光速是恆定的,所以說光速是物體類無法超越的嗎?

TAG:相對論 | 世界 | 中醫 | 五行 | 相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