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項羽自負痛失江山,他為何自負?

說起西楚霸王項羽的個性,大多數人恐怕會想到「霸氣」這個詞。的確,項羽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英雄人物之一,具有極為高傲的個性。項羽這種高傲的個性,往好聽說是霸氣;往難聽說就是自負。

  秦始皇東遊,隊伍龐大,威儀逼人。項羽見到後卻說:「彼可取而代也。」此話霸氣十足,隱隱之中還包含了對秦始皇的不屑一顧。秦始皇一生橫掃六合,睥睨天下,何等威武?然而,這樣一位開創中國歷史的千古一帝,在項羽看來卻是「彼可取而代也。」項羽此說,看起來確實很霸氣,實質上卻是自負至極。

  鴻門宴中,范增多次暗示項羽趕緊下手,殺了劉邦。但項羽卻視而不見,放虎歸山,為後來楚漢相爭、失去天下埋下隱患。項羽為何不殺劉邦?原因很多,其中,項羽的自負恐怕是關鍵原因。楚漢之爭前,項羽壓根不把劉邦放在眼裡,不認為劉邦膽敢造他項羽的反。

  烏江自刎前,項羽說:「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然後率領僅存的二十八騎,數次衝殺圍困大軍,至死不肯過江東,還是因為自負。

  那麼,項羽為何如此目空一切,極度自負?按心理學的說法,一個人的個性形成,既有先天遺傳因素的作用,也有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

  1、項氏家族存在自負遺傳基因

  在史料中,與項羽有血緣關係的主要有四位:項燕、項梁、項伯、項莊。項伯和項莊的史跡較少,不去說他們。下面,我們主要來看項燕和項梁的身上是否有自負的個性特徵。

  戰國末期,秦始皇以王翦為大將,派六十萬大軍攻打楚國。楚國則以項燕為大將,傾全國之力抵禦秦國入侵。兩軍對陣,項燕多次在陣前挑戰,老狐狸王翦只是固守不戰。項燕因此認為秦軍不敢對戰,引兵去往別處。此時,王翦見己方士氣可用,趁項燕撤軍之機,發動突然襲擊,大敗楚軍,並在蘄南殺了項燕。

  此戰,楚軍是防守方。然而項燕守者不守,多次在秦軍陣前挑戰,這是為何?王翦固守不戰,項燕自以為自地認為,那是秦軍怯戰,於是視對方六十萬大軍如無物,下令撤軍,給了王翦可乘之機,這又是為何?無他,都是因為自負。

  再看項梁。陳勝起義後,會稽郡守殷通也準備反秦起義,於是邀項梁商討,結果項梁竟讓項羽在公堂之上砍下殷通的頭顱。郡守中的侍衛蜂擁而至,項羽又斬殺了一百多人,這才震懾住那班侍衛。

  項羽的表現的確十分勇猛,但項梁的選擇卻有待商榷。如果項羽當時無法殺退郡守的侍衛,後果將不堪設想。然而項梁似乎從未想過會失敗,冒然行事,實在是自負得可以。

  項梁起事後,多次打敗秦軍,因此產生了輕敵、驕傲的心理。宋義規諫說:「打了勝仗,將領就驕傲,士卒就怠惰,這樣的軍隊一定要吃敗仗。如今士卒有點怠惰了,而秦兵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擔心啊!」項梁不聽,找個借口把整天「嘰嘰喳喳」的宋義派去出使齊國。後來秦朝果然發動全部兵力增援章邯,攻擊楚軍,並在定陶大敗楚軍,項梁戰死。

  項梁為何戰敗被殺?根本原因還是太過自負。如果他能聽取宋義勸告,收斂起輕敵、驕傲等自負的心理,何至於此?

  以上事例說明,在項燕、項梁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自負的心理特徵。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項羽是項氏的後代,身上流著項氏的血,遺傳自負的基因也就在所難免。

  2、後天因素造就項羽的自負

  遺傳基因屬於先天因素,而對於人的個性形成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受後天影響。

  項羽自幼與項梁生活在一起。項梁是項羽的叔叔,不是項羽的父親,但其對項羽的影響卻勝似父親。前文已經提到,項梁此人十分自負。項羽整天與這樣一個自負的人生活在一起,個性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另外,項梁對項羽的教育,實際上也助長了項羽自負個性的形成。據史料記載, 項羽小的時候,曾學習識文寫字,沒有學成就不學了;又學習劍術,也沒有學成。項梁對此很生氣。項羽卻說:「寫字,能夠用來記姓名就行了;劍術,也只能敵一個人,不值得學。我要學習能敵萬人的本事。」

  小項羽這種淺嘗輒止的言行,實際上已經暴露出他好高騖遠和過份自負的個性特點。令人遺憾的是,項梁未能意識到項羽這種個性的危害。他聽了項羽的話,不僅沒有及時加以糾正,反而感到十分高興,於是隨了項羽的意,教項羽學兵法。後來,項羽學兵法也只是學了點皮毛就不學了。

  眾所周知,自負對一個人危害極大。項羽自小養成自負的個性,終令他大業難成,既失江山又失美人,自刎於烏江。項羽曾在垓下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說明項羽至死未能認識到自負的危害,實在可悲可嘆。


推薦閱讀:

自負的終極
史上最全的自負重核心力量訓練動作大全
非常有內涵的42個微型小說【不看損失自負】
我會自負嗎

TAG:項羽 | 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