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茶:古來修行屠龍刀
禪茶:古來修行屠龍刀
來源:成都在線
史幼波 按古時的規矩,禪門請吃茶時都會有一番佛法上的問答,並在禪語機鋒上顯示修行人的見地功夫。自從"趙州茶"成為千古禪門公案之後,後世因參究"趙州吃茶去"而大徹大悟者大有人在。有禪詩道:"山僧活計茶三畝,漁夫生涯竹一竿。"可見禪與茶的關係,已經達到水乳交融的份上了。 壹 這一年,趙州從諗禪師已是一百多歲高齡了。他在全國各地遊方行腳,幾十年來木衣草食,居無定所,直到80歲那年,才住進河北趙州石橋旁的一座小廟--古觀音院,準備安度晚年。這老和尚道行高深莫測,被當時禪門大德們尊稱為"趙州古佛"。當初燕王和趙王準備在此開仗,夜觀天象時發現"趙之金地"有聖人之氣--就因為這個地界里住著這麼一位人稱"古佛"的老和尚,才免去一場殺戮。二位大王雖心有不甘,耿耿於懷,卻也不敢在古佛面前撒野,於是相約一同到趙州觀音院找老和尚評理。結果,二王在老和尚面前,被幾句話就點中要害處。佩服之餘,相互化解了前怨,罷兵而去,且執以弟子之禮。 就是這個老和尚,一生淡泊高邁,無欲無求,卻是個嗜茶如命的老茶客。大凡有人前來禮敬供養,金銀財寶一點也不稀罕,好茶卻是必不可少的禮物。老和尚也不會辜負送茶人的好意,他發明了一種將佛法修持融匯進喝茶里的辦法,常常在茶桌上"借茶發揮",啟迪學人禪悟,效果極為明顯。這一天,來了兩個問法的禪客。老和尚問其中一個人:"來過這裡嗎?"答曰:"來過。"本來這僧還想著可能這老和尚接下來就要跟他談佛法了,誰知老和尚把袖子一揮,說道"那好,吃茶去!"接著又問第二個人。那人心想,剛才這位老兄可能是話說錯了,所以聽不到佛法,於是恭恭敬敬地回答:"沒來過。"老和尚同樣把袖子一揮,說道:"那好,吃茶去!"這時,正好觀音院的老院主看見了這一幕。待兩個人走後,他便問趙州和尚:"為什麼來過的叫他吃茶去,沒來過的也叫他吃茶去?"老和尚冷不丁叫道:"院主!"那院主隨口答應了一聲。趙州把袖子一揮,瞪眼對他喝道:"吃茶去!" 貳 在唐代以前,人們服用茶糜茶汁,大多以藥用為主,並沒有形成一種文化,直到唐建中年間,寺廟出生的茶士陸羽所著之《茶經》問世以後,中國茶文化才正式被確立。在趙州和尚所生活的唐末之時,中國的禪茶文化已經大興於世了,只不過從趙州和尚開始,吃茶的內涵完全逸出其實際功用,變成了純之又純的精神體驗。 當時的禪門修行,最重視的方法是"坐禪觀心"。它要求禪修者在修行過程中排除所有的雜念,長時間專註於一境,以期達到身心輕安明凈,最終導入禪悟之目的。禪修打坐最大的障礙是嗜睡昏沉和雜念掉舉,而飲茶則具有去雜生精,清心凝神之功效。所以,吃茶素來為禪林所提倡,禪與茶變成了一對不折不扣的"雙胞胎"。後來禪門形成定製,便以"請茶"、"普茶"等作為日常禮儀。吃茶這種原本休閑娛樂的方式,便從它的原始功能中衍化開來,上升為一種修心養性的精神活動。到了宋代,飲茶技藝如同當時的其它傳統藝術一樣,均已達到一個高峰。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鮮見的,沒有哪個時代的文化如此熱衷於茶的感官趣味。當時的茶藝被人們稱之為"湯戲",禪門僧人對此的貢獻則尤為突出,茶藝方面的頂尖高手基本上都是出自禪門。其中與蘇東坡有緣、被時人稱為"點茶三昧手"的僧人謙師,就是最著名的一個。 據史載,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蘇東坡在杭州二次上任間,遊覽西湖葛嶺的壽星寺時,南屏凈慈寺的謙師特地前來親自為蘇東坡點茶。蘇東坡品此茶中極品,興之所致,為謙師作詩一首答謝,題名《送南屏謙師》,詩中對謙師的茶藝作精彩描述: 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 忽驚午盞兔毛斑,打作春瓮鵝兒酒。 天台乳花世不見,玉川鳳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續茶經,會使老謙名不朽。 由此可見,當時的禪門茶藝已是非常講究了。後來,各大禪寺乾脆開設了"茶堂",在茶堂的西北角,一般懸有一面"茶鼓",與其東北角的"法鼓"互呈對稱之勢。另外,在寺內人員配置上,有專管燒水煮茶的和尚,稱為"茶頭和尚";專門在寺院門口摻茶倒水的和尚,稱之為"施茶僧"。禪門寺院的飲茶規矩嚴謹,自成一系,世人稱之為"寺院茶",名目品種很多:有上供佛菩薩及歷代祖師的"奠茶";有僧人按受戒時間先後依次序而喝的"戒納茶";有寺內僧眾共同煮飲品喝"普茶",等等。其不僅名目繁多各不相同,茶的質量也按不同品級分派不同的用場--上品供養十方諸佛,中品款待四海來客,下品寺內自己飲用。 禪宗寺院吃茶並非如世間人閑來無事,消磨時光。一般只要法堂前的茶鼓敲響時,僧人們便都要到指定處去吃茶;凡要招待尊客長老時,也要敲茶鼓召集僧眾陪茶。可以這樣說,"寺院茶"已是一種在一般念經修行之外的特殊修行方式。 按古時的規矩,禪門請吃茶時都會有一番佛法上的問答,並在禪語機鋒上顯示修行人的見地功夫。自從"趙州茶"成為千古禪門公案之後,後世因參究"趙州吃茶去"而大徹大悟者,實是大有人在。有禪詩道:"山僧活計茶三畝,漁夫生涯竹一竿。"可見禪與茶的關係,已經達到了水乳交融的份上了。叄 東方國家之所以普遍飲茶,與禪文化的傳布有極大關係。自唐宋以來,中國發達的禪文化對日本、朝鮮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當時公派或私往中國習禪的日本人、朝鮮人非常之多。他們不僅把禪文化的精髓帶回了母國,同時與禪法密切相關的茶道,也隨之在這些東方鄰國中生根。 日本人森本司郎所著《茶史漫話》一書認為,茶文化傳入日本,有兩個僧人非常關鍵。其一是中國唐朝的鑒真大師,公元753年,大師東渡日本,在帶去了佛法的同時,也帶去茶葉和種植方法;其二是日僧最澄法師,他在公元804年,即貞觀20年來到浙江天台山,專心學法,對寺院茶區的種植進行了廣泛的學習,並帶回茶樹樹苗到日本,種植於近江地區的台麓山,這在日本被看作植茶第一人。另外,日僧空海也帶回茶籽,對日本的茶道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茶道東傳的第二次高潮是在宋代。公元1168和1187年,有日本禪宗始祖之稱的榮西禪師兩次來到中國,學習禪茶文化達24年之久。1192年禪師回國時,攜帶了大量茶樹種籽,並親自種植,晚年寫成了一部融中國茶道與自己在日本種茶經驗的《吃茶養生記》一書,書中詳述了茶源、茶樹、種茶、採茶、制茶、茶禮、茶儀,以及茶的精神功用,等等。至此,日本全國推廣飲茶,並逐漸養成以"和、敬、清、寂"為特點的日本茶道精神。 與榮西禪師同時,成都昭覺寺一代禪門領袖圓悟克勤大師的法脈,經佛海慧遠傳至日本睿山覺阿上人。此後,日僧來華求學和中國禪僧東渡傳法者絡繹不絕。圓悟禪師一系經過數代傳承,至榮西禪師圓寂50餘年之後,終於使日本禪宗大興於世。據馮學成先生等編著的《巴蜀禪燈錄》記載,鎌倉時代全日本有24家禪宗,其中20家都是出自昭覺寺圓悟克勤禪師一系。 肆 一天傍晚,在極具傳奇色彩的一休禪師的道場里,一位嗜茶如命的年輕禪僧結束了一天的苦參,端起自己心愛的茶具,準備用那清香沁人的茶湯,滋潤一下已經精疲力盡的身心。就在茶碗剛剛送到嘴邊的一剎那,悄悄來到他身邊的一休禪師突然在耳旁大喝一聲,緊接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揮起鐵如意,將他手中的茶具打落在地! 這是在日本禪宗史上意義非凡的一刻!--應聲粉碎的,不僅僅是那套名貴的日本茶具,也包括這位年輕禪僧內心的是非得失、名利榮辱、苦樂生死!在一休禪師的鉗錘棒喝之下,這位名叫村田珠光的年輕禪僧,終於大徹大悟了。從此,他生活在了無掛礙的"禪茶三昧"之中,直到81歲圓寂。到了今天,他已經被全日本尊奉為"禪茶之祖"了。 在珠光時代,日本茶道普遍只注重外表的奢華、茶具的名貴、儀禮的繁冗、名相的紛呈,對於茶道莊敬和雅、清簡淡泊的精神內涵,卻少有人問津。珠光的茶道一反常流,崇尚簡素,把茶道從貴族富豪、武士文人的特權之中解放出來,使之成為能啟迪所有人內在熱情的心靈之路。他對門人說:"茶道之德,在於守儉,故不知而足。勿好華麗,無信非茶友。只管內求,勿飾外表。戲言必生亂,語不表實莫言。業隨身心,乃至本分深入行住坐卧之中。" 村田珠光悟得禪茶之道後,他的老師一休禪師便將自己平生所得的禪法心髓傳給了他,並且還將自己秘藏多年寶貝--來自中國祖師圓悟克勤禪師手書之"禪茶一味"遺墨傳付與他。珠光對這幅墨寶珍愛之至,一直將它作為自己的茶室掛軸懸在正中,以時時提醒自己,要以一個禪者的堂堂威儀進行點茶、品茗、洗心。 也正因為這個緣故,在後世日本的茶道儀禮中,其第一要具,便是茶室之中必須有格高脫俗的字畫掛軸,尤其以高僧大德所書之佛言祖語和歷代禪門祖師畫像為極則。圓悟祖師的這幅"禪茶一味",如今仍保存在日本奈良的大德寺中,成為日本禪茶至寶。想來也只有在這樣恆時散發著德行光輝的墨跡面前,人們才能虔心恭敬,才能從裊裊出壺的茶香中,品嘗出禪茶中的妙諦來。伍 還是回到本文之初吧。且說那3位被趙州老和尚用"吃茶去"打包了的禪人,到底從這道茶中吃出了多少禪味兒呢?禪門諸書上沒有交待下文,我們也不便瞎猜。總之從這件事開始,"趙州茶"便與"德山棒"、"臨濟喝"、"雲門餅"一樣名揚天下,成為千古禪門中最有名的公案之一。後世凡是想參禪悟道者,若是搞不懂"趙州茶"的真義,則肯定是盲修瞎煉,連門都入不了的。 筆者曾在一本禪學雜誌上讀到,有一位當代禪學者向著名禪師凈慧老和尚請教,問"趙州茶"到底是什麼滋味?凈慧禪師當時正主持著趙州柏林寺,亦即當年趙州老和尚住錫的觀音院。凈慧禪師對這位前來問道的人回答說:"趙州茶是什麼滋味?我個人雖然喝了這麼多年,也說不出來。所以只好請你自己喝,自己品味。"一席話說得問道者連連點頭,但誰知道他究竟會沒會"趙州茶"的真義呢?! 凈慧禪師當然是深諳趙州茶的滋味的。想來禪的滋味跟茶的滋味是一樣的吧,如果你不去親口嘗它,從別人的嘴裡又怎麼可能領會那"曹溪水煮趙州茶"的妙處呢?
推薦閱讀:
※第六章 婚姻答疑【修行篇】
※如何做一個有智慧的母親?
※虛空粉碎,大地平沉的境界到底是什麼樣的,雖然文字有其局限,但今天的修行者一定可以透過文字貼切的描述。?
※如何修出一身正氣?
※天使梅麗莎想對你們說!
TAG: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