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課堂14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讀古典詩詞
品百味人生
養浩然正氣
?)點擊上方綠色小喇叭收聽
學習內容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詞譯文
我獨自一人遠離家鄉,長做異地之客,難免常常生出一絲漂泊的凄涼。更何況恰逢佳節良辰,越發加倍地思念起遠方的親人。遙想今日重陽,家鄉的兄弟們一個個身佩茱萸登高望遠,他們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快樂,是因為缺少我這個人而在心中生出了很多的遺憾。
詞語注釋
1、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
2、憶:想念。
3、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4、異鄉:他鄉、外鄉。
5、逢:遇到 6、佳節:美好的節日。
7、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8、茱萸: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專家解讀
王維的這首表現遊子思鄉懷親的七言絕句,一開頭就急切入題,描寫自己在異鄉異地生活的孤獨寂寞,因而時時思念家鄉的親人。遇到美好的節日,家家團聚,戶戶歡樂,唯有詩人是那樣孤寂凄然。於是,更加增添了思親的鄉愁。
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獨在異鄉為異客,」這句詩中,把自己孤獨漂泊的處境和凄然無靠的感受,都凝聚在一個「獨」字裡面。
兩個「異」字,分量下得也很足,有強烈的藝術效果,讓我們深切體會到,在那個落後的封建年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異巨大,作為飄零在外的一葉浮萍,要克服多少外界和內心的障礙。這種質樸直率不迂迴的表達內心感受的方式,顯得更加真實自然。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個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是如此真實而成功地表達出人之常情,抒寫出遊子濃郁的思鄉之情,反映了人們的心聲,引起了人們的共鳴。這樣的詩句一經王維寫出,便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名句,更不知曾經打動了多少遊子離人那顆敏感的心。「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兩句詩也成為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警句。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兩句用折射法,出乎常情地把「我思人」的情緒,折射為「人思我」 的幻覺。使表達的情感更加深沉而餘味無窮。本來是詩人思念家鄉的兄弟,卻以「遙知」二句巧妙翻轉,幻化出一幅想像的畫面,用兄弟們因為身邊缺少了詩人而倍加遺憾。
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似乎不值一提,反倒是兄弟們「少一人」的缺憾更需要體貼。在前兩句直插核心,感情激蕩的基礎上,重新轉出新意,再度把詩情推向新的高潮,使這首詩成為一首抒寫鄉情的千古絕唱。
知識拓展
王維堪稱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很多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少年之作即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實感,足見詩人之才華。
這首詩和他後來那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有所不同。它的語言凝練,樸素無華,蘊籍深厚,直抒胸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思鄉念親之時讀之,都會被它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深深震顫心靈。
考試鏈接
課後思考題
選出正確答案,把序號填在括弧里。
1、農曆九月九日是( )節。
A.端午 B.清明 C.重陽 D.中秋
2.山東是指( )
A.山東省 B.華山以東 C.山的東面
3.異鄉是指( )。
A.山東 B.他鄉,外鄉 C.不同的家鄉
上期思考題答案
1、九州指中國,另外還有,炎黃、華夏、神州都是中國的代稱。
2、這首詩表現出詩人致死不忘收復中原,盼望國家統一強烈的愛國情懷。
——The End——
本文朗誦音頻版權歸家小學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商務合作:18513668642
轉載授權:rachelzhaolfsz
閱讀主持人閃亮老師:10年廣播電視台資深節目主持人,15年廣播電視策劃,錄播,配音,剪輯等專業工作,出品眾多高端定製音頻作品,對唐詩宋詞情有獨鍾,頗有研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