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間《至端州驛,見杜審言、沈佺期、閻朝隱、王無競》閱讀練習及答案
06-10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至端州驛,見杜審言、沈佺期、閻朝隱、王無競 題壁,慨然成詠① 宋之間 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 豈意南中歧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 雲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 處處山川同瘴癘,自憐能得幾人歸? 【注】①公元705年,杜審言、沈佺期、閻朝隱、王無競都是與宋之問同時在朝的詩人。他們都因獲罪被貶往嶺南各地。宋之問因病晚行,當途經端州驛時見他們在牆壁上的題詩,便感慨地寫下這首詩。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首句用「逐臣」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用「承」字表明了敢於擔當的勇氣。 B.「謂到南中每相見」與頷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寫出了現實與願望的反差。 C.「分鄉縣」「音信稀」和「每相見」遙相照應,抒發了詩人內心悲涼的情感。 D.「自憐能得幾人歸?」用設問的方式,以深沉的長嘆收結全篇,極富表現力。 E.這首詩平易曉暢、明白如話,遣詞造句十分貼切自然,讀起來音韻和諧。 15.有人說,本詩所寫情感波瀾起伏,跌宕生姿。請結合全詩分析。 【答案】 14.AD15.首聯寫雖然被貶,但詩人認為即使遠離家鄉,能有朋友做伴,也是一種莫大的安慰。頷聯借景抒情,大家被貶各地,千山萬水,難以相見,委婉曲折地表達了他深沉的懊喪和哀愁。頸聯寫彼此之間難以來往和互通消息,體現了孤獨寂寞,表達對朋友的思念之情。尾聯寫各地環境惡劣,為朋友和自己的未來擔心、憂慮。 【解析】 14.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讀懂詩句的內容和思想情感。A項,「『承』字表明了敢於擔當的勇氣」分析錯誤,「承」字只是表明了自身的處境。D項,不是設問句,而是反問句,意思是遭到貶謫偏遠之地,沒有幾個人能夠回去。 15.試題分析:題干是「有人說,本詩所寫情感波瀾起伏,跌宕生姿。請結合全詩分析。」此題的考點是分析詩歌選材的特點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讀懂全詩,根據具體詩句分析詩人波瀾起伏的情感。首聯意思是:我們這些有罪的臣子,受到了嚴厲的處罰,從北方流放到南荒,原以為在南荒大家還能夠經常見面。想想遠離家鄉能有朋友作伴,也是一種莫大的安慰。頷聯的意思:誰料到南中會有這麼多岔道,千山萬水使各個鄉縣重重相隔,哪裡還能見到朋友們的面呢?借景抒情,委婉曲折地表達了他深沉的懊喪和哀愁。頸聯是寫對朋友們的思念的。「雲搖」有暗指皇威或政治勢力之意,「雨散」是使他們像雨點般散落四方。「翻飛」也含有命運不測之意。「海闊天長」說明朋友之間相距遙遠。好友都被流放,彼此之間難以來往和互通消息。「音信稀」又和「每相見」遙相照應,更增強了悲涼的情味。詩人在驛前孤寂地思念著同樣遭遇的朋友,為朋友和自己的未來擔心、憂慮。尾聯的上句是寫雖然各人所去的地方不同,但都同樣充滿瘴癘,山川滿目凄情。下句以深沉的長嘆收結了全篇。中原人大多不適應南方偏僻地區炎熱的氣候,視嶺南為蠻荒之地,被貶謫的人初到嶺南都有九死一生的恐懼感。全詩波瀾起伏,跌宕生姿。就此詩而言,由見題壁而引發對友人的思念,進而表露被貶嶺南的愁緒,其情感發展由失望感傷、孤獨寂寞而凄苦愁慮、迷惘憂懼,真切地道出了被貶的內心心理,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本題要圍繞著詩人的感情從安慰——懊喪和哀愁——孤獨寂寞、思念到擔心、憂慮的波動,一聯一聯來回答。 點睛:解答詩歌情感的答題方法如下:①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②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③從作者和創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④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的思想感情。⑤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傾向.一般來說景物的色調和作者內心的情感是相輔相承的,暖色調和積極向上有關,冷色調和哀愁有關。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和情感。同時還要注意詩文後面的註解。⑦關注體現情感的重要詞語。古代詩人特別注重關鍵詞,並以此作為情感表達、意境營造的核心。如「殘、缺、斷、愁」等詞語常與詩人內心的寂寞和孤寂有關。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解放軍史上最具特色的部隊,被林彪三次單獨調出,人稱「攻堅老虎」
※威廉斯筆下的《奧古斯都》
※01:你為什麼不愛讀書?可能只是書的顏值還不夠。
※這一類文章,我建議你少讀為妙
※你講的故事最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