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佛三聖永思集(2014.11.27更新)(五)
06-10
發表時間:12-06 點擊:888關閉當前窗口佛號功德不思議供稿人:程萬德我父親是海賢老和尚的皈依弟子,我們管他老人家叫師公。多年來和師公有過很多接觸,留給我們很多感動,但是我們真的不會寫文章,僅藉此機會給大家簡單說幾件事,來表達一下我們對師公老人家的無限感恩之情,也向大家證明一下佛號功德的不思議。社旗居士林在南城外,緊鄰趙河,地勢很低,每年汛期的時候都有很大危險。二○○四年仲夏,當時師公住在居士林,趙河漲水,房子被淹沒了。幸好師公有先見之明,提前搬到他的一位皈依弟子張春華居士家中暫住了。張居士家的院落很深,顯得陰森森的。後來師公和我們講起,他第一晚上住進去的時候,屋裏眾生特別多,一個個都站在床前,聽老人家念佛。師公慈悲,於是坐在那裏晝夜為他們念佛不斷,幾天之後,這些眾生就全部都離開了。二○○四年七月的一天下午,我發現我家車庫上方長出來一棵小樹,因害怕樹若是長大了根紮在房子上會漏雨,我於是決定上房去把它拔掉。不料在房上拔的時候,一不小心摔了下來,經醫院檢查,是第一腰椎骨折。特別在夜間疼痛更厲害。第二天師公就知道了,老人家馬上趕到我家看望我,進屋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說:「你要好好念佛,佛號能壓疼痛。」俗話說「恨病吃藥」嘛!我於是就一聲接著一聲地精進念佛,果然很快就不感到疼痛了,沒過多久就痊癒了,百日左右的時候,竟然都可以開車了。這是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奇跡,我親身感受到了佛號功德的不可思議!師公不愛說話,除非是說起念佛。凡是親近他的人,老人家都要勸他好好念佛,說一定要念到功夫成片,才能自在去西方。每次我去看望他的時候,老人家一定會問起我父親的身體情況和念佛情況。每次見我父親,也都要囑咐他精進念佛,求生西方。二○一二年,我父親八十八歲。初春的時候,師公就說我父親過不了冬,要抓緊時間老實念佛了。七月中旬的一天,我又一次勸父親要好好念佛,求生西方。父親聽了很高興,對我說:「你也要好好念啊,咱們都要去。」七月十九日,父親就往生了,我太太親眼看到他坐在蓮花上,現大比丘相。(因緣生按)南無阿彌陀佛!據說明代高僧樵雲法師不識文字,其為萬曆皇帝之母作超度,僅拿一幡而登壇說偈曰:我本不來,你卻偏愛。拔除罪根,超升天界。然後念彌陀聖號數聲,便下壇對萬曆皇帝說:「恭喜皇上!太後已經解脫了。」萬曆正在疑惑,太後在空中現天人相說:「我已得超升。請皇上禮謝聖僧!」……如此看來,那些聽賢公念佛的眾生想必也都得生善地了吧?但老人家卻並未多說。——賢公其實不愛談論稀奇神通之事,有時對有緣人略說一些感應,也皆是為鼓勵其人堅定念佛的信心,從不會因此而說出半句過頭的話。由得道高僧為之稱念佛號,其殊勝自然是不可思議的。但若說起往生極樂之事,畢竟還是「自家吃飯自家飽,自家生死自家了」。蕅益大師曰:「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自己對淨土生不起信願,即使觀音大士為我們念佛,也是愛莫能助的。師父上人講過,單憑超度的力量,哪怕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一流的菩薩,最高也僅能把眾生超度到忉利天。再向上一層的夜摩天都不能夠,何況是往生極樂世界呢?所以我輩當牢記「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只應老實念去,不可心外旁求!佛門有聯語云:經懺可超升,難道閻王怕和尚?紙錢能贖命,分明菩薩是贓官!漫灑熱淚憶聖僧供稿人:王德生我第一次見老和尚是二○一二年初春,在義烏念佛堂。因為我這個人頭腦簡單,說話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所以老和尚見面就批評我:「你管好你的嘴,不要亂說話!」我聽了之後,心裡對老和尚感恩不盡啊!明白老和尚真是把我當作自己孩子一樣看待了,所以看到我的錯誤,就馬上給指出來了。我和老和尚在一起的時候,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小孩兒一樣,總是在他跟前淘氣、調皮,總是淘氣地一遍遍問他:「您見過阿彌陀佛沒有?他給您說過什麼話沒有?」老和尚每次都說:「老佛爺不讓說呀!」現在想來,老和尚幾乎一直沒有對我說過什麼玄妙的話,只是教我念佛,始終到底就是教我要老老實實地好好念佛。二○一二年秋,在義烏念佛堂,老和尚對我們說:「南陽人有福報,因為學佛人多。學佛人也都有善根,因為沒有善根念不了佛。」接著老人家為我們講了《法華經》中「一聲南無佛,皆已成佛道」的公案。說起念佛,老和尚頭頭是道,他說:「不要以為念一句兩句就行了,不念到一心不亂不算念佛。」我當時想追問老和尚「一心不亂」到底是一個什麼境界,誰知話才說了一半,就被老和尚打斷了,笑著對我說:「一心不亂咋給你說呀?沒啥兒說!」我聽後感到非常震撼,從沙發上站了起來,忍不住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誰知這一激動,兩隻手又不由自主地比劃上了,老和尚當時就批評我:「你不要指手劃腳的!用嘴說,手別說!」我馬上醒悟到,這都是自己的傲慢習氣又表現出來了,因此對老和尚的慈悲指正感激涕零……劉居士問他:「您沒有得過什麼大病吧?」老和尚說:「我這渾身找不到沒有長瘡的地方。」一邊抬起右臂給我們看,一邊接著說:「你看看,這兒長瘡長得寒毛都沒有了。」劉居士問:「那是怎麼好的呀?」老和尚笑著說:「我也沒有看,只管念阿彌陀佛,自己就好了。」劉居士對老和尚說:「他們想問問您,看看您念佛出的有啥境界沒有?」老和尚說:「有啥境界可以給你說嗎?」旁邊的吳居士忍不住插話說:「給俺說說吧!」老和尚微笑著說:「沒到時間哩!現在沒法說。」吳居士還是好奇地又問了一句:「那你見極樂世界了嗎?」老和尚說:「你見到了啥,老佛爺給你說了啥,都不要說!洩露天機犯雷打呀!你若見誰都說,下一回他永遠不給你說了。你若是出家了,在戒壇裏,該咋樣修行他都會給你說到。喜歡出家的可以出家,不喜歡出家的你可以當個老齋公,好好念阿彌陀佛,啥時候念到一心不亂了,老佛爺會給你稍微打個招呼。不要說!你若修行好了,人家心裡都有數,都望著你、瞅著你哪!——好好念佛!」在我印象當中,老和尚一直都是恆順眾生,從來沒有說「我要幹啥」。比如劉居士每次給他老安排去參加什麼活動,他都沒有推辭過一回,沒有想過自己,只想著讓眾生生歡喜心。每次出去放生或參加什麼活動,都需要很長時間,遇到老和尚的人又都想跟他單獨合個影,老和尚從沒有拒絕過,挨個配合,一直保持笑容。往往一折騰就幾個小時,就是年輕人也受不了啊!曾經有一次我拉他回念佛堂,下車的時候,老和尚不好意思地說:「把你的車弄濕了。」我問他老怎麼回事?老人家說:「尿褲子了……」我當時慚愧地眼淚馬上流出來了,老和尚處處為人著想,沒有廁所,他老人家忍著尿滿足大家的願望,可是我們卻沒有去真正用心體諒一下這位一百多歲的老人啊!老和尚不愛麻煩人。他只要來南陽,我就跟他說:「您有啥事就讓他們隨時叫我,我隨叫隨到。想到哪兒去玩,我馬上就拉您去。」可是老和尚一次也沒有出去玩過,需要到西峽縣去買念珠和人結緣的時候,他提前幾天就會問我最近有什麼事情,必定是聽我說不太忙,他才告訴我他準備去的日子。每次我送他回寺院,他老人家都必然會給我找一些紅薯、花生之類的土特產帶回去,為了讓老人家生歡喜心,我每次都乖乖地歡喜接受。生活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給老和尚洗的幾回澡。第一次是在義烏念佛堂,因為條件有限,不是太方便。所以後來老和尚再需要洗澡,我就請他到我家去洗。有一次在我們家,我給老和尚洗澡,劉居士做飯,我妻子上班去了,家裏就我們三個人。劉居士給老和尚買的內衣放在我的車裏忘了拿出來,我給老人家洗完澡要換衣服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了,就對他老說:「您先坐在這兒等一會兒,我下去拿衣服給您換。」然後就急急忙忙往樓下去,結果一不小心把門給關上了。關上之後我心裡馬上就反應過來了,沒拿鑰匙,開不開怎麼辦?我先下去把衣服拿了上來,心想喊劉居士吧,但心裡又有個顧慮,怕她弄不明白我在哪兒喊的,而去開洗澡間的門。我著急地去擰門把手,結果門「咣噹」一聲自己彈開了。我當時激動萬分,心想這一定是佛菩薩加持呀!佛菩薩這是在告訴我:只要你心誠,不是為自己,佛菩薩一定加持你,幫你把門打開!「迷人口說,智者心行。」老和尚的修行功夫不是用嘴去說,人家是真做到,讓善學的人自己去體會。老和尚住世的時候,我很慚愧沒有從他老人家身上學到更多東西,現在我每天都堅持念佛,反覆聽老法師講的《大經解演義》,每天都在檢查我自己,要求自己的每一點、每一滴都要向賢公老和尚學習。所以我對自己將來往生淨土充滿信心!阿彌陀佛!(因緣生按)南無阿彌陀佛!此篇是根據末學採訪王德生居士的視頻整理而成。採訪中,王居士曾幾度哽咽……其直人直語、熱心熱腸,令末學甚為感動。實則王居士對賢公體貼入微,賢公法體入缸之前,還是他親手為老人家沐浴。相比之下,末學則深覺慚愧、自歎弗如啦!「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賢公生前最不愛批評指摘別人,王居士與賢公初次見面就能博得老人家直言規勸,必是其誠敬所感了。《荀子·勸學》中說:「沒有人啟問就去教導別人叫做急躁;問一而答二那叫嘮叨。浮躁是錯誤的;嘮叨也是錯誤的。君子答問應像回聲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處。」而佛法最重師道,所謂「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佛菩薩雖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若無眾生請法,他也不會無問自說。賢公在日,我輩凡夫對面不識,很少有人請法。如今末學向許多人問及對老和尚的印象,竟然很少有人談及「智慧」二字。末學猜想,眾人雖聽師父上人不厭其煩地讚歎賢公,恐怕論及「智慧」,必懷疑惑。卻不思《無量壽經起信論》曾道:「不度文殊智海,難入普賢行門。」賢公若無超人智慧,行持焉得如此圓滿?——我今實言告汝:此文所記答問有賢公生前視頻可證,字字有據,絕無妄言!惟願狐疑者速斷狐疑,切望毀謗者立生懺悔!古城隍廟有傳統對聯曰:只是罵個道打個僧,就這般這般,若毀聖謗賢,那還了得!不過吃口肉喝口酒,便如此如此,倘壞心毒膽,怎麼樣兒?人生人死注生前供稿人:盧水庫二○一二年中秋節後,我們夫妻二人帶著孩子一起去看望因緣生老師。老師帶我們去來佛寺參拜肉身菩薩,結果在寺院遇到了南陽油田的兩位居士,洛陽的一位居士,駐馬店的兩位居士,江蘇一位居士和陜西的一位居士。當時寺院還沒有出名,很少有人過去。印志法師說:「大家從好幾個地方聚在來佛寺,也不知是多少生多少劫的緣分。所以我提議大家在一起打個佛七好不好?」大家一致讚成。有一天晚飯前,老和尚在劈一個樹根,我們一群人圍著老和尚,請老和尚開示。便是因緣生老師在《海會聖賢》裡面寫到的那段。——我看到老和尚手被擦破了,就蹲下身子對老和尚說:「您不要再劈了,手都流血了。」老和尚抬起手來看了看,輕輕地說了一句:「不就一點兒血嘛,你怕啥呢?」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印拴師父來請老和尚吃飯,老和尚說:「先放那兒涼一涼,我把它劈開再去吃。」印拴師父搶過老和尚手中的工具,說:「師父你去吃,我來劈。」說著就把斧頭砍在樹根上,用錘子砸斧頭。老和尚說:「慢點兒!慢點兒!別把斧頭砸壞了。」話剛說完,斧頭柄真被砸斷了。老和尚一點兒也沒有埋怨印拴師父,站起身來笑著招呼我們說:「走,咱們吃飯去吧!」佛七圓滿後,我們一家三口並沒有馬上離開,打算在寺院住上一段時間。不料這一住讓我們有幸見證了賢公老和尚最後的一百天。我兒子那年五歲,非常頑皮。我們去念佛的時候,老和尚就在寮房裏一邊穿薏米珠子,一邊替我們照看孩子。經常是老和尚好容易穿起了一串,卻被小孩兒一把抓到地上,滾得滿地都是。老和尚也絲毫不動氣,一顆顆撿起來重新再穿。在老和尚往生前不久,他悄悄地把堆在通往塔院路上的玉米稈一點點往塔院的院墻角挪。印志師父看到後,就說那不礙事,勸他老不要挪了,老和尚不聽。印志法師只好喊大家一起去挪,忙活了兩天才總算挪完了。老和尚又把路上給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我們當時不解,認為老和尚盡做些無用功。老和尚往生後,當我們把他老的法體抬往塔院之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老和尚那是在為自己開路呀!老和尚往生前的四五天,我去塔院請老和尚吃午飯,看到他正把院墻邊的一堆斷磚一塊塊搬到自己的塔邊,並且整齊地擺放起來。老和尚看到我,就對我說:「快幫我把磚頭搬來擺好。」我們兩人在搬磚的過程中,印志師父派人來過好幾次請他老人家吃飯,老人家都沒答應。我當時還在想,老和尚原不是這樣的倔脾氣,這幾天怎麼這麼抝性呢?等老和尚往生後,印志法師買磚頭給老和尚封塔,這時大家才頓時明白了老和尚的良苦用心,原來他老人家不願浪費,把這些斷磚搬到塔旁,是準備給自己封塔用啊!老和尚往生的前一天傍晚,我們幾個居士和印志法師一起在講經堂聽老法師講《大經解演義》的光碟,聽到老和尚在自己的寮房裏敲著引磬念佛。往常這個時候他老人家倒是也在寮房上香、拜佛、敲引磬念佛,但是時間都很短。而那天敲的時間卻遠遠超過往常好幾倍的時間。我還對旁邊的吳居士說:「老和尚今天怎麼一直在敲引磬念佛呀?是不是有些異常啊?」吳居士也說:「是啊。」不過還是都沒怎麼放在心上。晚上吃完飯後,老和尚和平常一樣很早就休息了。第二天淩晨一點多的時候,寺院常住的一位老菩薩起床上廁所,看到老和尚寮房的電燈已經在亮著了。等我們作完早課,去叫老和尚吃飯的時候,發現老和尚在床上躺著,所有衣物都整理得井井有條,而老和尚平時是絕對不睡懶覺,衣物也是從不疊的。印拴法師叫了多聲不見老和尚應聲,待到近前去看的時候,才發現老和尚已經往生了。因為老和尚的便壺已經拎到了廁所,故而可以斷定老和尚應該是在起床作完早課之後,又躺回床上的。我一定要以老和尚為榜樣,把生死大事握在掌中、定在生前。(因緣生按)南無阿彌陀佛!二○一二年冬月十六,盧居士一家三口到我家去,我問起老和尚的身體,盧居士說:「前幾天太冷,老和尚有點腰疼。」我拿了一個隨身灸和兩盒艾灸條,讓盧居士回寺院時帶給老和尚用。盧居士臨走時問我什麼時候去看老和尚,我隨口說:「這兩盒艾灸條差不多一天用一根,能用二十天吧。等用完的時候,我就去看老和尚了。」臘月初六淩晨,我在起床,盧居士打電話給我,說:「老師你過來吧!老和尚走了。」這讓我始料未及,正準備去看望他老人家哪!我還以為是盧居士沒把話說好,便仍抱有希望地問了一句:「你說老和尚上哪兒走了?」盧居士說:「老和尚往生走了。」我頓時一躍而起,以拳捶胸,淚如泉湧……《論語·裏仁》篇第二十一章:「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夫子提醒我們:對於自己父母的年齡,做子女的不能不知道。因為人生苦短,子女成人自立之後,父母也逐漸衰老,盡孝時日已然無多。之所以知之而喜,是喜在雙親高壽,子女猶可承歡膝下。之所以知之而懼,是懼在父母年歲越高,在世之日越少,深懼「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不測之憂。故而奉事雙親須更加謹慎。——末學再道慚愧!傾盡三江五湖水,難洗今日滿面羞……盧居士為人厚道,末學堅信其言誠實無虛。如其所說,賢公往生前幾日的種種非常舉動,足證老人家已是預知歸期了。南陽六方佛堂的鄢成本老居士曾經對賢公說起:「您老往生時候,我們去給您助念。」老和尚說:「要人助念那是不相信佛,他走不了。我到時候不用人助念,我自己就走了。」可見老人家早已是成竹在胸、生死自在了。羅念庵狀元《醒世詩》一首,今附於此:寬性寬懷過幾年,人生人死注生前。隨高隨低隨時過,或短或長莫怨愆。家富家貧休歎息,自無自有總由天。平生衣食隨緣好,才得清閒便是仙。蓮池海會願相逢供稿人:榮博二○一三年元月十三日,我和義烏念佛堂的劉居士、付居士、曾居士和張居士一行五人,到社旗縣來佛寺拜訪一百一十二歲的上海下賢老和尚。那天的天氣特別晴朗,寒冬臘月的天卻讓人感到非常溫暖。我和劉居士進入老和尚的寮房,見他老正拿著一個顏色已經泛黃的本子,我們接過來打開一看,原來是老和尚受大戒的戒牒。老和尚看到我們,顯得非常歡喜,又拿出了幾張上個月才剛剛照的照片,送給我和劉居士每人一張。看看慈悲的老人家,我很珍惜他的一切,於是很小心地把照片放到了自己特別的一個包裏。 我們把送給寺院的《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一書從車上往下卸的時候,劉居士取了一本拿給老和尚。老人家一聽到書的名字就非常歡喜,真的像劉居士形容的那樣,像是得到了盼望已久的寶貝似的。立即找出一領新袈裟,很莊重地穿袍搭衣,又很細心地把身前身後每一個細節都檢查整理一遍,然後才說:「我拿著這個本兒,你們給我照張相片兒吧?」大家現在看到的那張老和尚雙手捧著《僧讚僧》的照片,就是那一瞬間留下的完美定格。每當我看到這張照片,就彷彿聽到了老人家在對所有的人說:「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我們幾人正在你一言我一語地向老和尚請教問題,忽然我發現老人家的面容顯得非常莊嚴,便不由自主地脫口說道:「老和尚,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別忘了接我們啊!」他老連聲答道:「接!接!」話語特別堅定有力。講完這句話,老人家笑得臉上像盛開了一朵美麗的蓮花似的!此時,我突然聞到一股奇異的香味,便下意識地向四周察看是不是有什麼花開了?看到樹上的枯枝敗葉,我這才猛然回過神來,正值寒冬,哪裏會有什麼花開呢?並且這也根本不是花的味道啊!我扭頭招呼正在拍照的曾居士:「您聞到什麼了嗎?」他們幾位都不約而同地說:「聞到了!」香味持續了大約三分鐘,在老和尚身邊的幾位居士也同時都聞到了這來自遠方而又近在當下的妙香!真的是「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老和尚和我們依依惜別的樣子至今仍歷歷在目,令我難忘!我們走到車前,老人家也送到車前,我們幾人再一次向老和尚頂禮告別,老和尚大聲說:「要念佛啊,其它都是假的!——我每天三點起床拜佛,在佛像前念二十分鐘,隨後繞佛,然後再坐下念,有時出聲,有時不出聲,更多時候是默念,佛時時都在心中。」也許為了讓我們記得更深刻,老人家再一次叮囑我們說:「什麼時候都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平時他們給我盛飯,多也好,少也好,我都不會說啥,盛多少吃多少,不然人家還要跑來跑去,我不願麻煩別人!」我指了一下他老人家的心口處說:「您這是不增不減啊!」……不知是什麼原因,我們幾人又一一把自己的名字給老和尚報了一遍,好像唯恐被老和尚遺忘似的。——這是海賢老和尚今生在這個世間與我們最後的相見和最終的約定!我們堅信老和尚都一一記住了我們!頂禮賢公上人!我叫榮博,您可記住了,別忘了到時來接我!……(因緣生按)南無阿彌陀佛!《戰國策·中山策》有云:「同欲者相憎,同憂者相親。」賢公與淨空老法師平生素未謀面,因何見到《僧讚僧》一書卻歡喜備至,思來其實不難理解。感得天人讚歎也是不足為奇的。去年到桐柏山搜集賢公生平素材之時,便有榮博居士的參與。其人正知正見,絕無妄言妄行。其一行人為賢公送去《僧讚僧》一書,這無疑是存在著歷史性意義的。老法師講經時已經給與印證,阿彌陀佛說要借賢公表法,應是特指此事。妄語乃是佛門根本大戒,賢公既已答應接引,斷然不會失信於人。然而我輩當知,極樂原是眾生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如《中峰三時繫念》有云:黃金臂晝夜常垂,惟許行人獨委;白玉毫古今不昧,全憑願者承當。淨空老法師說起賢公最後的表法時,曾這樣為我們開示道:老和尚的表法給我們證明:第一,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是正確的,不應該懷疑;第二,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也是正確的,是正法;第三,肯定我們這二、三十年弘揚會集本,依照這個本子來學習沒有錯。我們學習《大乘無量壽經科註》第三回圓滿,海賢老和尚九十二年的表法給我們做最後的總結。《無量壽經》是世尊跟蓮公大士為我們示轉、勸轉,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是勸轉,海賢老和尚是作證轉,三轉法輪都在我們面前,我們能不信嗎?此生專為表演來供稿人:李修遠夏蓮居老居士曾說:「濁世無如念佛好,此生專為大經來。」在學了上海下賢老和尚的生平事跡後,我覺得對他老人家而言,真正是「濁世無如念佛好,此生專為表演來」。早在二○一一年,就有善知識給我看了關於海賢老和尚日常生活與修行的視頻片段。我真是業障極其深重,當時竟然沒什麼感覺,只覺得老和尚很普通,除了很長壽、身體很好之外沒什麼特別的。現在學習了記錄他老人家生平事跡的光碟和文字資料,尤其是聽了上淨下空老法師多次對賢公老人家的極力讚歎後,才發現他老人家真的並不像我以前所認為的那樣普通。我認為他老人家今生不是為成佛而來,而是專門乘願為眾生表演而來的。淨空老法師在講經時常常會講到宋朝的瑩珂法師,諦閑老和尚的弟子鍋漏匠和黃忠昌居士的事跡,他們都為世人證明了念佛成佛的真實不虛。但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不能像鍋漏匠那樣三年如一日地「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接著念」;也不能像黃忠昌居士那樣進行長達近三年時間的閉關念佛;更不可能像瑩珂法師那樣以極強的願力三天三夜精進成就。既然我們大多數人都不能像這三位大德那樣去修行,那麼最適合我們大眾的修行之路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佛菩薩慈悲,賢公老和尚以他九十二年的親身示範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老人家這就是告訴我們「佛法不壞世間法」,在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中只要能不停地積累往生資糧,一句佛號繫念不斷,假以時日,一切都會自然地水到渠成。那麼,在看似平常的生活中,賢公老和尚是怎樣不停地積累往生的資糧呢?通過學習,我發現了兩點:一是深紮人根;二是佛不離心。他老人家自幼孝順,出家後更是給大眾示現了孝親尊師的好形象,一生行誼淋漓盡致地為我們演繹了溫、良、恭、儉、讓。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往生必備的條件。老和尚九十餘載一直保持默念阿彌陀佛聖號,勞動念佛兩不誤。甚至在文革期間,雖然不允許念佛,他老人家仍然在心裡默默地念。總之,他老人家一生的行持符合三皈、五戒、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完全符合《無量壽經》第六品「發大誓願」(第十八願、十九願、二十願);第二十四品「三輩往生」和第二十五品「往生正因」所講的往生條件。可見賢公老和尚是深知淨宗念佛法門簡單易行而又不誤世間事務的殊勝,在敦倫盡份的前提下,九十年如一日的勞動生活中時刻不忘往生極樂、親近彌陀的目標,「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最終圓滿解決了了生脫死的大事。他老人家為我們示現的修行方法具有極其普遍的教育意義,對任何人而言都行得通、做得到。夏蓮居老居士是為成就《無量壽經》會集本而來;黃念祖老居士是為註解《無量壽經》會集本而來;淨空老法師是為宣講《無量壽經》會集本而來;海賢老法師是為表演《無量壽經》會集本而來。這些都被我們遇到了,這真是稀有難逢之盛會。那我們不禁要問自己,我們今生是為什麼而來的呢?——慚愧末學願與全球學長一道,不負佛菩薩的慈悲護念,珍惜稀有因緣,讀誦夏蓮老的《無量壽經》會集本;研習黃念老的《無量壽經》會集本註解;恭聽老法師的《無量壽經》會集本講解;像賢公老和尚那樣按照《無量壽經》會集本踏實修行。堅定信願,誓生極樂,此生專為《無量壽經》會集本的信解行證而來!阿彌陀佛!(因緣生按)南無阿彌陀佛!六祖能大師偈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尋兔角。誠如李居士所言,賢公最為可貴的就是給大家作出了「不離佛法行世法,不廢世法證佛法」的榜樣。讓各行各業的學佛人都不再為沒時間專門念佛而煩惱,同時也堅定了學人念佛成佛的信願,不再認為往生是遙不可及的水月空花。也令社會大眾對佛教有了正確的認識,知道原來佛教不是教人消極避世,而是教人用出世的智慧去作入世的事業。所以說賢公表法,今正是時。師父上人說賢公的事跡會影響末法九千年的眾生,應該是絲毫都沒有誇張。而今番末學將此文收錄於此,料也甚宜。戒為無上菩提本供稿人:悟勝法師慚愧後學悟勝在反覆拜讀《來佛三聖永思集》一書,和觀看「賢公和尚,佛門榜樣」的光碟後,深深地感到賢公老和尚一生的示現真正貫徹了釋迦牟尼佛的遺教:「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是佛門至佳的典範,確實值得四眾弟子們竭誠效仿和傾力學習。世尊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裏明確指出戒律是我們一生學佛成佛的根基:「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具足持淨戒,一切如來所讚歎。」十方三世諸佛無不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縱觀三藏十二部經典,哪一部經論沒有強調戒律的重要性呢?佛的說法和做法都是在提醒我們學人:應當重視戒律、學習戒律、嚴持戒律。《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隨戒釋相篇第十四》有說到:「毘尼藏者,佛法壽命。毘尼藏住,佛法方住」。毘尼,翻成中文是善治、律的意思。毘尼藏是三藏之一的律藏。上弘下贊律師在《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上篇「戒律門」告訴我們,防非止惡是戒。處理、決斷戒條的輕重和開遮持犯是屬於律。作為出家人,至少要落實「沙彌十戒」。從不殺生到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這十條戒,是三乘聖人修行成佛所必須要走的一條康莊大道。這是出離輪迴的階梯,是證得涅槃的門戶。我們在「賢公和尚,佛門榜樣」的光碟中看到,賢公長老的尊堂從小開始吃素,並持之以恆,直到一九五七年,以八十六歲的高齡念佛自在往生。賢公長老自幼耳濡目染,在菩薩母親的薰陶下發心出家且終身茹素絕非偶然,實是必然。即便是在最艱難的非常時期,賢公也慈悲依然,堅持不食眾生肉,所吃的都是肉邊菜。不僅如此,老和尚還時常主持放生儀式,救拔了眾多的生靈。慈心不殺這條戒,賢公長老做得是如理如法。一位張居士曾經至誠地供養了賢公長老一枚戒指,老和尚即刻歡喜地把戒指戴在手上,等張居士一離開,他馬上就取下戒指,交給了其他居士。老和尚的這種做法完全遵循了世尊教導出家人的「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這條戒。釋迦牟尼佛當年規定,出家眾只接受信徒的四事供養,也就是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就是教導我們,出家人不可以擁有任何金銀財寶之物。為什麼出家人不能擁有這些財產呢?因為它會增長我們與生俱來的貪心,所以它能妨礙、敗壞我們修行的道業。貪是投生鬼道之根,愛是生死輪迴之本。一切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的教學目的,究其根本就是為了幫助眾生徹底斷絕捨生受生。因此,佛陀嚴格規定出家眾一定要遠離世間的名聞利養。佛要求弟子們統統做到這點,當然佛自己也先做到了。透過世尊不接觸金銀財寶的舉動,我們看到的是佛世尊的清淨無染,以及演繹到極致的高風亮節。我們凡夫一旦觸摸到錢財,不僅在不知不覺中產生積蓄它、佔有它、控製它的強烈慾望,還會被它慢慢地侵蝕、染污我們本自具有的清淨,隨之而來的便是摧毀我們高尚的德行。佛製定的戒律裡面明文規定,出家人不得持有任何財寶。凡是信眾供養的財物,法師都應即刻轉交寺院常住。賢公長老從來不積蓄錢財,信眾供養的紅包,他都拿去印經和放生,從未拿來自己享用。淨宗第八祖蓮池大師,在《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下篇威儀門教導我們「威儀是指有威可畏,有儀可敬」。由於出家人能嚴持淨戒,他的種種梵行也都圓滿具足。因為出家眾具備堂堂的僧相、威嚴的眾德,故令人可畏,並且出家人的一舉一止都合乎法則,形於外的儀表溫和、肅靜、端正,因此才令人可敬。佛門的這些威儀,不但成就了出家人的道品,並且也是一切人天的師表。真正發心修道的出家人是內懷師子之德,外現象王之威,不但人天讚揚、侍奉,神龍護法也由衷地欽伏。佛在《華嚴經》上講「具足受持威儀教法,能令三寶不斷是也」。蓮池大師編輯的《沙彌律儀要略》,一共有二十四門威儀,這些威儀不僅是所有沙彌每天應當遵守的軌則,也是出家人出離生死輪迴的第一個台階。我們從光碟裡面可以學習到賢公長老哪些令人仰歎的威儀呢?老和尚一生沒有做過經懺佛事,畢生修學的法門僅僅一句阿彌陀佛而已。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老和尚老老實實地念了足足九十二年,並且預知時至,身無病苦,自在往生。平常老和尚除了勸大家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之外,從不傳授其他修行方法。在《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下篇第八威儀門,世尊教導出家眾「不得揀應赴道場經習學」。經懺是如來無上法寶,我們認真地受持一句一偈,可以滅除自己的罪業,增長自己的福德,永為菩提種子。如果利用法寶來謀取世間的財利,那是極為可悲可痛的事情。假如有在家大德來到寺院請求法師讀經,目的是想要獲得福德,迴向給陽上或者已經往生的家親眷屬。佛只允許比丘為他們讀誦偈頌、咒願,最多為他們背誦一部經典就可以了,這樣做,足以利益對方。所以佛門絕對沒有所謂應赴之事,更不會把誦經念佛當作事業、生意來做。在光碟中,我們看到在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三日,賢公長老和往常一樣,頂著烈日在玉米地除草。到了下午三點鐘,老和尚太累了,就在塔院的大門樓下喝水、休息。只見老和尚右手枕頭,左手放在腿上,整個身體右脅而臥。這種睡臥的姿勢與《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下篇第十四威儀門完全相應。佛陀規定出家眾躺下來休息時,必須保持右脅臥,這種臥法稱為吉祥睡。出家人不可以仰臥、伏臥或者左脅臥。睡臥時,我們應當先安放一個枕頭,或者曲肱為枕,不可以把頭直接貼在蓆子上。仰臥是阿修羅的臥法,伏臥是餓鬼的臥法,左脅臥是貪欲人的臥法。出家的沙門應該效仿師子王的臥法,也就是右脅臥。這種睡臥的好處會使我們身無掉亂,不失正念,睡得也不沉,更不會做惡夢,所以右脅臥被稱為吉祥睡。細觀賢公長老生平傳記的光碟,讓悟勝感慨萬千,自己是何等的幸運,在當今濁惡到極處的時代,還能看到一位一百一十二歲的高僧大德現身說法,為我們真實地示現嚴持淨戒、老實念佛。老和尚教導我們學佛、成佛的訣竅就是要老實、聽話、真幹。佛的遺訓「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他圓滿地做到了。賢公長老不識字,沒有讀過戒經,也沒有聽過律學講座,卻能嚴守律儀,讓我們後學不得不佩服他老人家宿世累積的深厚善根、福德和因緣。對於師父上傳下戒長老的開示,賢公老和尚沒有一絲毫懷疑,完全照做,是一個真正可以承傳大法的根器。正因為賢公長老知道嚴持戒律能助他早日成就念佛三昧,所以對佛門的規矩絲毫都不敢馬虎,舉手投足間都表現出他十分的誠心和十足的敬意。佛在《華嚴經》上說:「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身為佛門弟子,不論出家法師或者在家居士,進入佛門的一件大事便是受戒。而佛教徒的本分,更是以持戒二字作為準則。《佛遺教經》記載了釋迦牟尼佛的一段教誨:「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波羅提木叉是戒律的三種名稱之一,翻成中文是別解脫、處處解脫、隨順解脫。從世尊的開示當中,我們知道佛弟子如果能夠以戒為師,並且持戒清淨,佛法就能長久住世。如今廣為流通的播戒機,是由台灣埔裏正覺精舍的住持上果下清律師,副住持上天下因律師錄製的。這兩位律宗大德宣說的戒學講座專輯,包括《出家戒學篇》和《在家戒學篇》。對於發心研學戒律和威儀的四眾同修來說是極大的福音。只要我們以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來學習,肯定受益良多。(因緣生按)南無阿彌陀佛!佛家在傳授三壇大戒時,經常會念起這樣一首傳統詩偈:戒為菩提本,律得南山宗。清淨三世業,得成賢聖僧。佛陀臨終遺教,自然意義重大,我輩必須銘心刻骨,須臾不敢有忘。無佛住世,戒律便是佛子唯一可依賴者,戒律在則佛法在;戒律亡則佛法亡。然當今時值末法,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多有無知狂徒借古德禪語貶低戒律、蠱惑人心者。永嘉禪師《證道歌》的確有云:「大象不遊於兔徑,大悟不拘於小節。」然我輩當捫心自問,我自身是否業已大悟?假如沒有,還是謹慎為妙。效法豪俠,終不如學做老實人。——古德曾道:「聖人為救時弊而生。」賢公老和尚乃大悟之聖者,然而為我們表演的卻是從始至終嚴持戒律,其中豈無深意嗎?二○一二年春,末學陪同幾位學友一起到來佛寺去。賢公老和尚正在寮房坐著縫衣服,末學徑直進去要給他老頂禮,老和尚攔著我問:「拜佛了沒有?」我說:「還沒有。」老和尚指著地上的蒲團說:「你先拜佛。」我於是就把蒲團挪到老和尚寮房的佛像前,頂禮三拜。老和尚看著我拜完站定之後,笑吟吟地說:「我教過你咋樣拜佛,你還是沒學會呀!——拜佛要像蛤蟆,脊背要放平。」我趕忙給老和尚鞠躬,向老和尚保證說:「我記住了,以後拜佛一定達到標準。」老和尚連聲說:「好,好!」然後又故意給我解釋說:「蛤蟆就是青蛙呀!」逗得我們大笑不止……看到悟勝法師的文稿,末學非常感動。所以才班門弄斧,不顧自身淺陋,妄自對戒律議論了一番。末學收錄此文時,曾對文字重新整理,然後祈請悟勝法師鑒定,法師不但欣然接受,且對文稿又進行一番更加精細周密的修改。其磊落胸襟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實在令末學感佩非常!尊敬的師父上人曾對此文點評說:聽了悟勝法師的學習報告,我想大家心裡都感到非常歡喜。說明海賢老和尚一生的表法,這種辛苦是值得的,能讓許許多多迷失方向的這些佛子們終於覺悟了、回頭了。回頭是岸,要真正回頭!所以我勸導大家,喜歡讀經的讀這個小冊子,不喜歡讀經的看光碟,一天要三遍,一年為期。為什麼一千遍?古人教我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一年的時間,一天看三遍,念一萬聲佛號。這一年就把基礎紮穩了,根紮下去了。這是什麼根?必定得生淨土的根。憑什麼你能往生?就憑這一年,這個根就決定得生淨土。這是剛剛開端就有這麼好的反應,繼續不斷下去,這種善根福德會月月增長。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視頻《養生堂》 20141025 胃裡小細菌 健康大隱患
※2014年風水方位九宮圖
※2014年每日財神方位查詢表
※2014年哪些生肖會被濫桃花糾纏
※2014財源廣進春節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