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背後一些事》

體操房的方寸之地,圈住了他們的半個童年。在其他孩子學習、自由玩耍的時候,他們在簡陋的器材上,盡最大的力量忍耐彎折身體帶來的苦楚,一遍遍重複枯燥的體操動作。「金牌」、「運動員」,被問及理想時,孩子們會這樣回答。但絕大部分孩子的理想是短命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他們為之付出童年生活的體操房,以及那套無形束縛他們的運動體制,會將他們一個一個淘汰掉。圖為河南省體育運動學校體操中心內,8歲女孩李嘉敏在單杠上做迴旋。

體操房的牆上,大都懸掛著巨幅的國旗、紅旗,貼滿簡短有力的話,「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拼搏創新,精雕細刻」。孩子們每天都在這些標語式語言的激勵下,無意識地堅持著自己的夢想。上海一家體操學校內,一名女孩訓練時因疼痛哭泣。

湖北仙桃,李小雙體操學校內,副校長、楊威啟蒙教練彭友平在訓練孩子們。仙桃——這座江漢平原腹地上的小城市走出了李大雙、李小雙、鄭李輝和楊威等4名體操世界冠軍,體操成為這座城市最大的驕傲。作為冠軍的母校。仙桃李小雙體操學校是這個城市的夢想之地。這裡流傳著這樣一首兒歌:「男子漢,鐵打的,不好哭,做好漢,這樣老師才喜歡;學小雙,要流汗,將來做個英雄漢;拿金牌,奪冠軍,

一名體操教練說:「與田徑一樣,體操也是運動的母項,訓練周期長,與其他運動相比,體操比賽的年齡段也較低。在日常訓練中,熱身與基礎訓練是主項。這其中,對孩子們來說,最痛苦的莫過於柔韌性練習。圖為嘉興市少體校體操館內,一名小男孩在教練的幫助下進行柔韌訓練。

北京雙橋體操學校內,孩子們在做倒立。五分鐘後,孩子們開始出現極限反應,眼看他們己無力支撐身體,但又怕教練責怪而不敢停下來,小手臂不停顫抖,哭喊聲此起彼伏……這時,教練讓他們開始數數:「1、2、3……98、99、100」,數滿了一百,孩子們才能停下,而此時的孩子面色通紅、兩眼含淚。片刻後,他們又開始進行其它項目的練習。

南方一個體操訓練中心內,正在進行基礎訓練的小女孩因為疼痛嚎啕大哭。一名教練笑著說,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會出現,孩子們只有通過哭喊、數數、含淚唱歌等方式,才能減少超越極限時的痛苦。

廣西省南寧市體育館業餘體校,一名教練站在女孩的腿上,幫助她拉筋。

北京雙橋體操學校,一名在杠上的女孩痛苦地皺起眉頭。

青島第二體育場綜合訓練館,練習體操的孩子正在壓腳尖。

上海某名牌小學,體操隊的日常訓練開始前,孩子們做熱身訓練。

安徽省體操隊訓練場館內,一名女孩在進行腰力訓練。

杭州,常年練體操的孩子,伸出手來,手掌上是一層厚厚的繭子,摸起來硬硬的。最初是手上磨出水泡,破一次就長一層繭子

北京體育訓練中心,教練在幫一名小學員做柔韌訓練。體育運動對練體操的孩子們而言,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忍耐,突破極限。

廣東佛山李寧體操學校,兩名女孩在做基礎訓練。

廣東佛山李寧體操學校,練鞍馬的孩子,褲子的膝部已經被磨破了。

瀋陽體校體操課上,教練正在幫助一名學員壓腿。大約60名6到15歲的孩子在這裡接受為期9年體操課程,其中優秀者,可能被選送至國家隊

教練們常常用「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的老人言教導他們,孩子們需要花費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將幾套體操動作練得嫻熟。圖為北京雙橋體操學校,四個孩子端端正正站成一排,接受教練指導。

廣東中山體校內,一名小男孩藉助塑料桶練習,熟練鞍馬動作。

廣東佛山,李寧體操學校的孩子在做基礎訓練。

廣西南寧,年齡較大的小梁在母親的協助下練功。

北京體育訓練中心,練體操的孩子們。

杭州,杠木上的布已經被一代代訓練的孩子們抓破了。這些孩子們都是舉國體制的「後備人才」。上世紀60年代中國體育管理部門提出「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訓練」簡稱為「三從一大」指導思想後,這種訓練模式便延續至今。

廣東佛山李寧體操學校,一名小男孩在訓練間隙看著同伴

瀋陽體校體操課上,一名女孩在壓腿。

北京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一位小女孩解開綁在手上的布條。

即使在啟蒙階段,競技體育的的殘酷性就已表露無遺,註定要有八成以上的孩子與賽場無緣。而體操不過是他們幼年時代的一段磨鍊和記憶。圖為北京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一位小學員在練習高低杠。中國舉重中國舉重的實力在世界範圍內數一數二,尤其是女子舉重,更具有極其可怕的統治力。然而這跟舉國體制分不開,「中國舉重因為是舉國體制的原因,全國從事專業舉重訓練的運動員多達萬人,如果算上業餘體校的運動員,這個數字接近兩萬人。

中國舉重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受人關注。作為一項重競技運動,練習舉重意味著比常人要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罪。如今的中國還有多少人在練舉重,他們為何會選擇走舉重這條道路,未來又會如何?

中國舉重的實力在世界範圍內數一數二,尤其是女子舉重,更具有極其可怕的統治力。然而這跟舉國體制分不開,「中國舉重因為是舉國體制的原因,全國從事專業舉重訓練的運動員多達萬人,如果算上業餘體校的運動員,這個數字接近兩萬人。」昔日奧運冠軍陳艷青的教練曹新民如是說。圖為廈門體育中心東側一間訓練房門內,在訓練房練習舉重的孩子。廈門體育運動學校舉重隊,是中國高水平舉重後備人才基地之一。

劉春紅、唐功紅、占旭剛、張國政,中國出的世界冠軍源源不斷、一波接一波。但是風光的背後是嚴酷的訓練,是普通人無法體會的艱辛。圖為一名小男孩在廈門體育中心東側一間訓練房內練習舉重。幾年之前,廈門體育運動學校舉重隊整個隊60多人,14歲以下的隊員佔90%以上,年齡最小的只有9歲。

舉重屬於重競技項目,練習舉重意味著要比別人吃更多的苦,意味著身體可能會遭受損傷,身材可能會變形。一個人,最終做出練舉重的選擇並不容易。圖為廈門體育中心東側一間訓練房門內,兩名在訓練房訓練的小隊員。廈門體育運動學校舉重隊的學員們從全國各地選拔入隊之後,在這裡進行封閉式舉重訓練和功課學習。

儘管中國現在從事專業舉重訓練的運動員達到萬人,但這其中全國範圍內專業練習舉重的女子選手不足千人。不僅如此,舉重人才越來越少,挑苗子也越來越困難。事實上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專業練習舉重的兒童可謂「鳳毛麟角」。圖為一名小隊員在訓練房進行訓練。

一年之前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目前有100多個舉重訓練基地,分布在各省市體校、運動隊等單位。其中,女子舉重基層隊伍的架構基本與男子相同。圖為一名小隊員在訓練中擦鎂粉。

舉重隊最基層的選材是通過業餘體校招募,進入體校訓練之後,通過教練的選拔或者報考執業體校的二級班,可以進入二級隊訓練。同時,二線隊的隊員都會在區縣職業體校讀中專課程。圖為小隊員在上文化課。

理論上,如果想進入一線隊,需要中專畢業,不過,如果獲得全國比賽前六名的成績,可以直接進入一線隊。圖為一名小隊員在教練的注視下進行訓練。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男子舉重隊,如果正式入選一線隊,戶口關係可直接落入北京。一線隊有編製的隊員可享受每月2000元左右的補助,二線隊中成績很好,但是由於中專未畢業未能正式入選一線隊的可以享受600至700元的補助,其他的隊員則要每月上交400元的生活費,這其中包括食宿和訓練的費用。圖為一名小隊員在拉臂訓練。

舉重擁有系統的、層級清晰的選拔體系,但是隨著家庭經濟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不願意送孩子去練習舉重,因為舉重太苦,而且前途無法確定,沒有幾個家長捨得那樣做。圖為一名小隊員在進行艱苦的訓練。

一位舉重教練曾經介紹,北京擁有18個舉重訓練基地,但是「城裡的孩子願意練的幾乎沒有,選材只能從農村去找,不過現在的孩子願意練的也越來越少,家長一聽說練習舉重,就會一口回絕,誰都不捨得孩子吃這個苦。」圖為一名小隊員在大隊員的幫助下訓練。

有的時候,教練們為了招人,只得勸家長說,「可以先讓孩子鍛煉鍛煉身體,隨後看看適合什麼項目」。即使是這樣,有時候跑遍很多地方,也收集不到多少人。圖為廈門體育中心東側一間訓練房門內,練習扛鈴的孩子。

據一位基層教練介紹,女子舉重運動員想要練出來真的很不容易,天賦、努力、實力、運氣一個都不能少,而真正能夠得到金牌取得成績的人少之又少。圖為一個孩子在訓練房練習舉重動作要領。

經過多年的練習,一旦沒有出色的成績,等待她們的就是傷病問題和生存問題。圖為兩名小隊員在互相整理護腕。

據一位北京隊教練介紹,每名運動員在退役時大概可以得到一年一萬元左右的退役費,顯然對於錯過了學習年齡的女舉重選手們來說,這些是不夠的。圖為小隊員在不訓練的時候學習文化知識。

在招生過程中,有不少的家長詢問,「我們的孩子跟你練了,練不出來怎麼辦,你們給解決工作嗎?」顯然,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正如這位教練所說,「沒有保障,現在的孩子和家長都不願意冒這個險。」圖為一名小隊員在拉臂訓練。

相較於女子舉重選材難的情況,男子舉重在招生時的難度要小很多,但是這也只是相對而言,與乒乓球、羽毛球、體操等大眾項目相比,舉重的基礎人才還是要少得多。圖為一名小隊員在訓練房訓練。

一位基層教練表示,中國的舉重人口正在日漸減少,因為這項運動不是適合群眾體育發展的項目。舉重項目與經濟水平不相稱,經濟越發達,練得人也就越少。圖為廈門體育中心東側一間訓練房門內,一群娃娃正在練習。

美國最新版的《時代》雜誌刊登了一篇題為China"s Gold Standard的文章,意為中國的金牌標準。這篇文章指出中國在1996年就已經準確預測了女子舉重會成為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金牌項目,於是開始用苛刻的標準從邊遠農村地區廣泛選拔年幼的運動員開始備戰。

體育局領導制定的女子舉重隊選拔標準:冷靜,快速的反應,彈跳力和平衡能力強,以及適當的身高。圖為一名教訓在指導娃娃進行放鬆恢復性訓練。

這些運動員每天六點半起床,其後是熱身,早飯後跟著幾個小時的訓練,然後午飯、午睡、更多的訓練、愛國主義和理想主義教育、理療、晚飯,最後十點鐘睡覺。圖為小隊員們準備吃早飯。

這些孩子很少有家庭團聚的機會,教練和訓練員就是她們的家人,孩子們和家長並不知道孩子舉多少重量,孩子等於上交給了國家。所有這一切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奧運會上奪得金牌。

不可否認,中國在全世界開展女子舉重方面是最好的,參加的人數是世界上最多的,重視程度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所有的投入包括訓練投入、科研營養各方面的投入可以說是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相比擬的。

但是,對於那些孩子而言,幾倍於身體重量的杠鈴,卻是不可承受之重。
推薦閱讀:

你準備好結婚了嗎?婚前要知道的一些事情 <
女孩應該偷偷知道一些事情
一些人,一些事,牽牽念念,緊緊連接著世間一切美好的情緣
《金牌背後一些事》興奮劑之殤 組圖
笑看---中國領帶網一些事務的交代!

TAG:金牌 | 背後 | 一些 | 一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