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耀華講《佛教入門》筆記(二)

郭耀華講《佛教入門》筆記(二)

講師簡介: 中央民族大學宗教學博士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法學碩士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士

台北醫學大學牙醫學士

時間:2013年7月9日下午2:00

地點:遼寧省燈塔市市府茗城

今天《佛教入門》第二堂課,我們來講第二章佛教的傳播。佛教的傳播包含在印度的傳播過程,從小乘到大乘,從部派佛教開始,從2500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傳法開始,一直弘揚1700多年,800年前佛教在印度滅亡,上世紀才又復興。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部分將有課程單獨講。

(遼陽電視台張秋麗朗讀略)

本書把佛教的發展分四個時期:早期佛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後期佛教。一般後期佛教指密教時期,當然密教時期,小乘大乘也都還是共同存在的。但主要的發展已經改成密教的發展。在印度佛教發展到公元1200多年的時候被伊斯蘭教滅亡。所以印度佛教到公元13世紀初終結,二十世紀才再復興。

早期佛教分類方法,有人分成釋迦牟尼佛講道時期,滅度後第一次結集時期,至滅度後100年後第二次結集時期,甚至到第三次結集,也就是阿育王時期。這都是小乘佛教時期,大乘時期是到公元第一世紀的時候,就是佛滅後500年。各種分類方法很多,小乘佛教有分十八派,二十派的,北傳的,南傳的都有。我們依照本書的分類方法來研究。

(遼陽電視台張秋麗朗讀略)

早期佛教的理論,就是四諦,五蘊,緣起,無常,無我,中道,四姓平等。這是佛教的基本理論。佛陀在初轉法輪時講的四聖諦,通過四聖諦的觀察也可以達到開悟,達到阿羅漢境界。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先了解萬事萬物因緣產生苦的過程,產生痛苦的原因就是集,滅諦就是應用我們的智慧來觀察,然後達到道諦,即利用十二因緣法和八正道的行為達到解脫。早期講八正道,還沒有那麼強調六度波羅密,和十度波羅密。在《阿含經》里,八正道是很重要的入門基礎佛法。正語、正業、正命、正見、正思維、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見、正思維是智慧,正語、正業、正命是戒,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定。分為三組,有了正語、正業、正命就達到了戒律,人要有正確的語言,正確的身體行為準則,正確的職業,有了戒有了定就會產生慧;定是什麼,是正精進(四正勤)不懈,產生正念,正念包含四念住,是諸法無我,身、法、念、受都無執著,最後達到定。當然這個定也是禪定的過程,在禪定中養成一種觀察能力,最後沒有執著達到正定,產生更高的見解更高的思維。所以日常生活都要去思維符不符合八正道。五蘊的是色受想行識,色蘊是地火水風這些看得到的東西上,受蘊是感官感受到的,想蘊就是思考思想,行蘊是因為心的想像而做出來的行為,識蘊就是你的識別、認識推論。緣起有十二因緣法,是十二個緣因產生互動,產生萬事萬物的因果。前一個因造成後面一個果,一個推論一個。無明緣行,行緣識......,就是因為無明產生盲動的行為,狂亂的行為,不清凈的行為,這些不清凈的行為產生意識的分別,而意識的分別產生各種名色的作用。名色就是命名一個個體化的專有名詞。名色緣六觸,名色怎麼來的?因為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器官有感觸,就有名色的感覺,這種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受,產生觸覺,因果的產生主要從這裡來的。如果不產生觸,常常因果就不會產生結果,那個愛恨的行為就不會產生。你看到一個東西不接觸,最後的因果就不會出來。所以觸是一個關鍵,因為你接觸它,才產生受、愛和取,受就是苦、樂、不苦不樂的感覺。沒有接觸就不會有感受,感受是因為你有觸,所以剛才講的觸是重點。有感受就會產生貪愛,有貪愛就容易執著,想要取,就產生擁有。這個有就是果報。對不好事情的追求會造成惡報,對善業的追求產生善報,這是有的意思,是一種報應。有了有,就會產生生老病死。也就是說你有執著,如果還沒出生就會出生,產生來世,想要繼續,這個有會產生下一輩子的生,轉世輪迴。如果你不想擁有的話就不會產生生,再生、來生的生,不會有生就不會有病老死。所以一切的源頭是因為無明,對東西執著,不明白道理。當然作為人來講,是因為接觸,有些東西看到後產生識,產生各種名色物質的感受比如桌子的感受,通過眼耳鼻舌身意這幾種感官,接觸它產生感受,就會產生愛取有。觸是個重點,斷掉觸,後面就很難產生了。小乘佛法是盡量不要接觸,大乘佛法是接觸的時候不執著。不論三度空間還是四度空間,這十二因緣法都適用,就是欲界天、色界天也適用這個法則。十二因緣法是佛法的根本。接觸不一定是手碰到,能量碰到也是接觸。因果法則就是這十二因緣法。生小孩也是因為有愛意、有觸。在天界,欲界天、色界天他們也生小孩,也是要通過接觸與愛。但他們不是像我們三度空間肉體的接觸,他們可能是心念的接觸,生的小孩是一種能量的靈魂體。

古代佛法常常講無常,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無常無定,因為十二因緣法的關係,一切無常變化,所以沒有固定不變的東西。無常是佛教中的一個觀念,無常不一定是不好,它是宇宙的一種現象和法則。

無我是佛教裡面釋迦牟尼佛發現的能夠解脫的一種辦法。我的本質是沒有固定的我,因為一切都是變化的。沒有固定的我所以當然是無我。我一直在變化中。所以對萬事萬物不要執著,我也不執著,我是一個方便,無我觀就是一個方便動作變化的一個過程。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沒有一個主宰事物的本體,所以是無我。沒有一個梵,沒有一個大我,一切都是因緣變化,心念的變化。

中道觀念是做任何事情不要太極端,中道也是中庸之道,兩邊取其中(也不是平均值,是一種能量平衡)。就任何事物達到空性的時候,不止於善不止於惡,一種中庸空性的觀察。

四姓平等是指首陀羅、吠舍、剎帝利和婆羅門這四個階級是平等的。而婆羅門教認為婆羅門是最高的,國王地位也還在其次。但佛教認為人人都具有佛性,十大弟子之一優波離就是首陀羅階級。

(遼陽電視台張秋麗朗讀略)

第一次結集是釋迦牟尼佛一圓寂之後就開始發動,佛圓寂在拘屍那揭羅Kushinagar,恆河的北方,也算比哈爾省,是比哈爾與北方邦交界的地方。離尼泊爾不遠,在圓寂的地方,僧團發現為了以後佛法的傳播,必須要把佛陀一生的貢獻做個總結,有必要把佛陀的教誨整理成統一的語言統一的思想內容。於是到了王舍城結集。因為當時佛陀曾在王舍城弘法,竹林精舍就在王舍城,靈鷲山也在王舍城,七葉窟也在王舍城。第一次結集就在七葉窟,王舍城邊上一個斜坡山上,七葉窟就是七個小洞穴。於是由迦葉尊者領導的五百大弟子(基本都是阿羅漢),開始結集。這是第一次結集,第二次結集是佛陀滅後一百年。佛法分為經、律、論,當時還沒有論,論是指祖師們對佛陀思想的闡示。當時有經和律,經是佛陀講解的八正道等這些思想,後來結集為《阿含經》,律就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離居士他們應該怎麼做啊,才符合佛法的正道呢?弟子請問他,他要回答是或者不是,注意什麼。經是阿難來做闡述的,律是守戒第一的優波離來闡述的。第一次結集的時候,阿難還沒有開悟,怕他講錯,講的不是正法,不想讓他參加,但他多聞第一,是佛陀的秘書,聽的法最多,他不參加,結集就很困難。迦葉尊者就對阿難進行特別的教育,讓他進入禪定,達到開悟。使得口述的時候不會有大的問題。王舍城第一次結集產生了《阿含經》的初稿。之後兩百年佛教傳播得非常好,所以在阿育王孔雀王朝的時候成為國教。而且這個時期佛教第三次結集,這次結集影響是最大的。因為從此佛法才開始向世界各地傳播。甚至傳播到希臘,東南亞,中亞,但還沒到中國。中國是佛陀滅度後近五百年才傳播到的。

佛陀最初在鹿野苑傳法五比丘,後來有十大弟子,佛陀不斷傳法,當然也有在家居士,這時候有彌勒菩薩,但不是十大弟子,屬於在家居士,大眾部。彌勒菩薩對「法」的理解非常深奧,影響了很多大乘佛法的傳承。比較著名的還有觀世音菩薩,但小乘經典上沒有特別記載,傳說觀世音菩薩分身也是佛陀時代的人,在家居士。有人提出彌勒佛那一世分身好像是女生,阿逸多。第一次結集的時候,文殊菩薩沒有出現,那時他還沒有什麼名聲。

相傳佛陀開悟後講《阿含經》之前,在靈鷲山講的是《華嚴經》。對大乘菩薩講宇宙的法則,但是弟子沒有人聽得懂,就開始講日常生活的《阿含經》。《阿含經》是面對日常生活,解決一切大小事情雜事情的。大乘經典是在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一世紀的時候才出來的。有些菩薩講道、講法也是後來弟子慢慢整理出來的,不是一開始就有的。

中國人喜歡的是大乘佛法,是佛教產生五百年後才有的。早期小乘佛法結集經典就是《阿含經》,記錄的就是佛陀之前歷代祖師們,大弟子們與佛陀怎麼互動的佛法。還沒有提到東方佛國、西方佛國、北方佛國,毗盧遮那法界佛國,這些都是《華嚴經》的思想,那時都還沒有。《妙法蓮華經》也沒有,為什麼沒有,是說人間沒有,也可能天上有,因為釋迦牟尼佛有時候傳法是在天上傳。聽說維摩詰居士在那個時代就有,《維摩詰經》是早期第一批大乘佛經就出來了,但是維摩詰居士的修行對話,早期都還不被知道,《阿含經》里沒有記載,上座部沒有記載,他變成了大眾部的一個祖師。他是東方佛國來的,但他轉世在釋迦牟尼佛時代,沒有人知道他是東方佛國的妙喜佛國來的,他的出生背景就是佛。《維摩詰經》在中國很有名,維摩詰居士的修鍊被認為是很經典的修鍊方式。禪宗的祖師都喜歡討論《維摩詰經》和《楞伽經》,但《維摩詰經》出來的比《楞伽經》早。

(遼陽電視台張秋麗朗讀略)

印度佛教分裂從第一次結集時就開始了,到第二次結集時,佛陀過世一百年時更嚴重。有兩本論記載這個事情,一個記載十事說,一個記載五事說。十事說是《善見律毗婆沙》中記載,這是古代2300多年前的事情。十事說是有十種情況引起爭論,比如食鹽怎麼用,其中一種最重要的情況就是收取金錢。釋迦牟尼時代是不準的,僧人不能碰錢,在家居士作為助手可以碰錢。因為錢會影響他的心靈結構,生出貪心。有執著,修道會不清凈。但是有些弟子認為說不通,因為在托缽時人家供養有可能有金錢,所以當時引起紛爭,造成分裂。當時在毗舍離(Vasali)結集,現在只是一個小城鎮,在比哈爾邦,離王舍城不很遠。第二次結集在那裡,當時規定如果仍保持收取金銀的就是大眾部。五事說,《異部宗輪論》記載這個分裂,大天這個人是個僧團的領導人,地位很高,他認為阿羅漢境界不是完全開悟到最高境界。可能沒有情慾了,但是還有苦樂的感受,不是像枯木一樣。古代佛經認為阿羅漢無漏,就是精液無漏。大天認為有漏,什麼原因不知道,總之會有漏,所以爭論不休,一派認為無漏,沒有感受,一派認為有漏,有感受。於是分裂成一個大眾部,一個上座部。也就是說所有修行的細節,都可能由兩個大弟子的兩種觀點,造成分裂,後來的派別都是這麼來的,一個觀點不同就會產生一個新的支派。

(遼陽電視台張秋麗朗讀略)

有幾個部派影響很大,其中經量部很重要。經量部就是以現在法留下經典為主體,一切行為要符合經論,不能自己解釋。犢子部也很重要,它的特色是一切生物有靈魂主體,補特伽羅,佛教里說的轉世與無我,那麼到底有沒有靈魂?這是犢子部討論的主要問題。南傳史料叫《島史》,一直傳到斯里蘭卡一帶。北傳史料叫《異部宗輪論》,一直往北方傳到雪山部,雪山就是喜馬拉雅山一帶,佛經曾經在第四次結集的時候是在迦濕彌羅,就是現在中印巴三國爭論的克什米爾一帶。說一切有部就是一切萬法是有的,然後才慢慢通過有來了解空性。一切法是有的,就是外界能看到的東西是有的,但是我是沒有的,比如桌子是有的,但是我是沒有的。大乘佛法中的龍樹菩薩認為我空法也空,一切看到的東西也是假的,比如這個桌子也是假的。因為它是從多度空間去透視的,一切都是空的。所以大眾部有的修行人修出神通後,手可以從這個桌子穿過去,所以說它是空的,假的,只不過是能量聚集而成的。也可以說是境界不同,所以看法不同。純粹的大眾部是認為無我、無法,而中國的大乘佛法是綜合的,有的唯識派也不說沒有。所說的「一切皆空」還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認為一切都是假的、空的,什麼都沒有,頑空,是消極的;有的認為一切都是能量聚集而成的,是不執著的空。

(遼陽電視台張秋麗朗讀略)

三世法中過去法是過去諸佛所講的法,現在法是現在現象界所看到的法,未來法是還沒有發生的法。到底未來、過去的法有沒有真實性,還是只有現在是真實的,就討論這些問題,三世法主要是討論法的實在與否。比如我們的肉體,現在是有,那麼100年後按照邏輯推理就應該是沒有了,死掉了,燒掉了,但是這是在三度空間這樣看,在四度空間、五度空間也許還在的,能量還在的,所以你這個人是真的沒有了嗎?這是未來法。那麼過去法有沒有,過去的那些傳法的上師,他們已經死掉了,但難道他們真的沒有了嗎?也許在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六度空間還能看到那個祖師。我們現在中國的佛法講的是三世皆有,但是三世皆有是大乘佛法的一個支派這樣講的,講有是方便法,方便存有,畢竟沒有。有的人學的佛法認為是一切皆有,有的學的佛法認為是一切皆無,派別不一樣。佛法一切都是境界來區分,以開悟智慧不同來區分,《金剛經》上講一切賢聖皆因無為法而有差別,為什麼?是因為境界不一樣,看到的東西不同。

(遼陽電視台張秋麗朗讀略)

到底有沒有「我」?剛開始釋迦牟尼佛講一切無我,那輪迴轉世我到哪裡去了?所以境界差異很大。如果沒有魂,那怎麼轉世輪迴呢?實修派認為確實有個「我」,但是有的派別認為這個轉世的「我」也是個假相,沒有真正的實我,轉世出來的這個我、那個我都是空性的,是假的,就像是演戲,會變化成不同的我。有修行高的,可能就不來這個世界了,入大宇宙法性了,我也消失了。這些一直都在討論。婆羅門教認為是有我的,佛教認為是無我的,可是有的派別就問,沒有我怎麼轉世呢?佛陀講沒有我執,什麼受苦、受難都是假的,我是假相,是因緣和合的,一切沒有我,但另外的派別認為這樣不合理,沒有我怎麼能靈魂轉世呢,受體是誰,是誰在受苦呢?所以是有我。這些其實都是的根本問題,是開悟的關鍵,這個問題解決得了,就開悟很深了。一般人沒法理解,因為這是祖師級的問題。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時講諸法無我,但是又接受了印度教的輪迴轉世的思想,這兩個東西好像互相衝突的概念,怎麼能並存在一個宗教裡面呢?古代的祖師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們就辯論不休,他們基本都是阿羅漢。他們是入空的,有的是完全空,再也不轉世,再也沒有了,達到解脫了。但是有的還想再來啊,還想當人,這時候就會產生疑問,到底有沒有我,所以是半信半疑。我們來學習佛教的基本概論,所以要提出這些祖師級的問題來了解。

好今天就講到這裡。感謝佛菩薩加持,謝謝大家!

整理人:高波 遼陽電視台(遼寧大學中文系碩士)


推薦閱讀:

紫微筆記【整理】
唐勇力工筆人物畫教學筆記
事實真相!學好記好的一個訣竅:上課不記筆記,縮小複習範圍!
第二章:動詞
[論文筆記] Referring Relationships

TAG:佛教 | 筆記 | 入門 |